工齡已經37年了,距離退休也不到3年時間,57歲的年紀,無論如何也到了該歇歇的地步了,即使不服老,想像年輕人那樣努力,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智力,都不允許了。往往這時候,在機關事業單位,不管是領導幹部,還是一般人員,都會退居二線,或者形式上退居二線,不再安排重要的工作,也不再具體負責某項業務,要麼協助其他同志工作,要麼幹一些責任小、工作量小的活,俗稱打雜。具體承擔什麼業務,視個人情況和單位工作職能決定。
至於領導說到自己知識結構老化,這已經是非常客氣的說法了,完全可以理解吧。即使是天天學習,比年輕人更多時間花在看新聞,了解時事,學習新事物,再努力再努力,也不及他們邊玩邊幹邊學的。畢竟落伍了,學習能力、觀察視野、動手動腦的意識,都跟不上了。別的不說,現在是共享時代,交流溝通,都離不開電子產品,無論是電腦、手機,還是APP、微信軟體,年輕人運用自如。而老同志雖然享用著最優質的資源,用起來卻笨如牛車,要麼手不聽使喚,要麼眼睛老花、散光,看不清楚。對新事物接受慢,上手慢,等你沒學會,人家已經淘汰了。
所以吧,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覺得自己資格老,年輕時候奮鬥過,有過一大堆的成績和驕傲,就可以躺在功勞簿上,藐視眾人。雖然人人都有老的時候,雖然尊老是國人的傳統,但單位的工作對所有人來講,都是平等的,不能因為是老同志,有功勞,就可以慢點幹工作、出結果,也可以出錯或者低質量要求,只要你在崗位上,在其位,謀其政,就要一視同仁。在此原則下,肯定是優先選擇效率高的同志。老同志因身體、精力原因,要麼退出來幹些輔助性的工作,要麼提前休息。既要人性化管理,又要強調效率、速度和質量,這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