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了一個新聞,5歲男寶樂樂,平時總喜歡皺眉、眯眼看人。爸媽帶他去眼科醫院檢查,這一查可把家長嚇了一跳。原來醫生說樂樂患1000度近視,而且不可逆轉,隨著年齡增長,近視度數還會增加,如果處理不好,還有致盲風險!
而導致樂樂小小年紀就「失明」的「元兇」,竟是爸媽給買的早教學習機!原來,為了給樂樂早教啟蒙,父母早早就給他配好學習機。從3歲起,樂樂每天玩學習機的時間長達6小時!
其實孩子近視,真的越來越普遍,而且近視也越來越低齡化。我們都知道電子產品的過度接觸會引發近視,但具體是怎樣引發的呢?
眼軸發育是近視與否的重要參數
醫學研究表明,兒童期眼球發育滯後或過度,都可以影響視功能。眼軸發育是重要參數,眼軸短形成遠視,眼軸長則形成近視。
眼軸是什麼?如下圖所示,它就是由角膜正中到視神經與視網膜黃斑中心窩之間的一條假設線。
一般來說,眼軸長度與近視度數與成比。眼軸越長,近視度數越高。而近視每增加300度,眼軸長度可增加1毫米。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他的眼軸只有17mm,還看不清東西。等過一陣子,他能看到世界是黑白色。到了一歲左右,他的眼軸長到21mm。這時候,你可以把他稱為一個「高近視患者」,因為他看不清路,經常摔跤。
寶寶長到6歲的時候,眼軸長23mm,跟成人基本接近。他的視力也達到了1.0的標準值。
電子產品還有其他危害
雖有研究表明,孩子近視,遺傳有一定影響。但若父母不是近視,而孩子出現了近視,那麼,外因則是主要因素。電子產品使用,延長用眼時間,加劇對眼睛的破壞,導致孩子早早近視。
○、引起寶寶眼部「多瞬症」
7歲的侄子,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總是不由自主擠眼、眨眼。剛開始姐姐以為他是調皮故意這樣,後來體檢時醫生告知:這是患上了多瞬症。即雙眼瞼頻繁眨動,每分鐘超過12次。詢問原因才知道,他時常抱著手機不離手,連吃飯都要把手機擺在桌上觀看。久而久之,就引發了眼部疾病。
○、高近視引起各種併發症
一組數據顯示:孩子連續玩20分鐘手機,他就會:平均視力下降到43.8度近視狀態;平均每5.3秒,淚膜破裂一次;平均60秒,眨眼7.67次。
孩子的眼睛本還在快速發育階段,長時間盯電子屏幕,眼睛受刺激,很容易引發眼部疾病。一旦高度近視則容易導致視網膜變性、穿孔、劈裂等併發症,若出現併發症,孩子致盲的風險極高!
做好3件事,讓寶寶擁有「慧眼」
美國眼科學會在《眼科學》雜誌曾發表過一項長達4年的跟蹤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除去遺傳因素,要預防寶寶近視,真正的關鍵在於是否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
1、多參加戶外運動,接觸陽光
研究表明,參與每天2小時或每周10小時的戶外活動,能有效降低近視發病率。並且,孩子每星期在戶外多待1小時,患近視的風險就會下降約2%。
除了眼睛能接觸到綠色植物外,眼球發育還受太陽光線的影響。如果陽光接觸不足,眼軸就會變長,從而導致近視。所以,常讓孩子回歸自然,出去多呼吸新鮮空氣,接受戶外風景和陽光的洗禮,這對孩子眼睛好處多多。
2、合理安排接觸電子產品時間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儘量不要給2歲以前的寶寶接觸電子產品,超過2歲的孩子每天看屏幕時間不能超過半個小時。
因為2歲前的孩子基本還屬於「近視」狀態,他觀看電視時離屏幕很近。不僅如此,電子屏幕的閃動,對眼部正在發育的孩子來說毫無益處。
首都兒科研究所主任醫師楊素紅更是提倡:3歲前的寶寶不應接觸電子產品。
3歲後,才可以逐步看電視,且每次觀看時間不應超過20分鐘。我們日常陪娃期間,也要以身作則,遠離手機。我們可以多和寶寶做親子遊戲,轉移注意力,減少孩子看電子屏幕的時間。
3、多補充維生素B1
適當給孩子補充一些對眼睛有益的維生素B1。比如胡蘿蔔、動物肝臟、柑橘類水果、深綠色蔬菜以及各種豆類等,都能保護寶寶視力,有效減少近視的風險。
凌晨媽媽來叨叨:
想要給寶寶打造一雙明亮透徹的「慧眼」,需要我們家長給予足夠的重視。現在放寒假期間,家長要關注到孩子,謹慎使用電子產品,別把手機當「哄娃神器」。最重要的是給孩子提供高質量的親子陪伴。你家孩子近視眼了嗎?你是怎麼做的呢?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孩子每天玩得髒兮兮,家長頭疼不已,用這幾招不哭不鬧解決
孩子玩遊戲放不下手機,還是自控力出了問題,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每日刷牙很重要,掌握「三三三」護牙原則,保護孩子遠離蛀牙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