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修養

2020-12-11 嫣然若雪

謙虛的人,有一顆包容的心,小事從不計較,有大事也不會緊張,不取笑別人的世界,也不在意別人的嘲諷。

謙虛不是自卑,不會自暴自棄,而是內心有一股純淨,鬆開了內心較勁的那股力,誠心讓自己放在低處。

學會謙虛,你會活的更輕鬆,在生活中不斷進取,把自己的人生經營的更好。

謙虛,就是甘願情願,讓對方處在,重要的位置,讓自己處在,次要的位置。

真正的謙虛,不是說客套話,更不是虛偽,而是有虛懷若谷的心境,上善若水的態度。

謙虛是一種美德

如果世間的人,都有一顆謙虛的心,互相謙讓,彼此尊重,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可以和睦相處。

謙虛也就是謙讓,凡事讓一讓風平浪靜,凡事退一退海闊天空。

坐在擁擠的車廂裡,大家相互讓一讓,人與人之間會變得更溫暖;行駛在交通擁擠的道路上,減緩車速讓一讓,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交通事故;讓一讓,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是對現代人的美德的喚醒。

俗話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一個人只有保持謙虛的心,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虛心好學,不斷促進自己進步。

一個人一旦不能謙虛,心態上難免會自大一些,覺得自己比別人強一些,在生活逆境中,自大的心裡,很難保持心態的穩定,不知道退讓,讓自己更容易陷入困境。

謙虛的人想做的事,十有九成;驕傲的人做任何事,都是十有九空。

一個世上,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擁有一顆謙虛的心去對待,世界才會與溫柔相待。

謙受益,傲則毀,千罪萬惡,皆從傲來。

一個謙虛的人,不會使人難堪,不會讓人難為情。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在他身上能夠深刻感受到,溫潤溫柔的味道。

莎士比亞說:「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裡毀滅了自己。」

齊白石說:「人不可無傲骨,則不可有傲氣。」

可以擊碎一個人的傲氣,但不可以擊碎一個人的傲骨。

身具傲骨,百折不撓;身負傲氣,易自命不凡。

一個人傲骨不減,謙虛依在,早晚會成為人中龍鳳。

為人謙虛謹慎,從來不說風涼話,在生活的大風大浪裡一身傲骨,正氣凜然,不卑不亢,不傲慢,不浮躁。

「虛心竹有低垂葉,傲骨梅無仰面花。」謙虛的人,不會爭一時之氣,適時的低頭,是一種巧妙的避讓,也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低頭才能看見自己的不足,低頭想一想,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

抬著頭看不見自己的不足,不知道自己的缺點,仰望的幸福不是真幸福。

謙虛的人,不爭,不辯,不傲,不氣

不爭,是心有慈悲,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不爭,是一種高級的修養。

不辯,是智慧,用一顆平常心看待世間的榮辱得失;不辯,也是一種善意,不言不語,更贏得人心。

不傲,才以驕人, 不以寵而作威,不因自身的擁有而炫耀,作威作福,居高不傲,處低不俗,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不氣,不是沒有脾氣,而是大度,心放寬,事看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處處有晴天。

謙虛的人,常思己過,看的透,想的遠,站的高,看的遠,所以,無需爭,也無需辯。

謙虛的人,從一開始就懂得尊重別人,承認別人,即便是熟悉的人,也擁有敬畏之心,謹言慎行。

謙虛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感到渺小,而是讓我們更好的了解自己,往往成功的人,都有一顆謙虛的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然後虛心向人請教。

謙虛的人,不會隱瞞自己的缺點,也肯接受別人的批評,從不盛氣凌人,不以長者自居,不以能人驕人。

讓周圍的人,越來越認同自己,謙虛的人,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福氣。

原創不易,喜歡請點讚

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謙虛是一種姿態,寬容是一種美德
    你可以在事業有成時享受,可以在幸福生活裡沉溺,但是一定要保持一種謙虛的姿態和方式,那樣的你才可以在這個漫漫人生路上讀懂更多的內涵。一個謙虛的人,會把成功當成下一個旅途的開始,因為深知成功需要努力,假如失敗會把握心裡的承受能力,他不會誇誇其談,炫耀他的成功,之所以是深深的明白,沒有付出哪有回報。
  • 深度好文:謙虛是一種魅力!
    大家好,我是小編幽幽帶你去閱讀,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關于謙虛是一種魅力。謙虛是一種美好的人格,它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讓我們一天比一天進步。在我們面對別人的時候,隨時都要保持謙虛,這樣不僅能體現我們良好的教養,還能從他人身上汲取知識。謙虛是一切偉大靈魂共有的品質。
  • 謙虛,是一種美德,勇氣是激發你野性的力量
    自信也並不是說不要謙虛,如果我將自信喻為一種精神上的狂放,一種浪漫,那麼謙虛,就是注重現實,就是尊重他人的一種表現,你既然承認自己的潛能,你也應該承認別人的潛能。老子說:江海所以能成白骨,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 謙虛是美德,謙卑將會使人低看你的能力 切記!
    (1)謙虛指不自滿,肯接受批評,並虛心向人請教.有真才實學的人往往虛懷若谷,謙虛謹慎; 而不學無術、一知半解的人,卻常常驕傲自大,自以為是,好為人師.謙虛是一種美德,是 進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謙虛不僅僅是花花架子、表面功夫,即使站在功利務實的角度,謙虛也是一項優秀的品質。我們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光靠自己的教訓,那成長太慢了;自己摔跟頭才能進步,那臉都得磕腫了。
  • 叔本華:「謙虛是美德」——這句話是蠢人發明的
    謙虛是美德——這句話是傻子聰明的發明;因為按照這種說法,每個人都要把自己說成傻子,這就巧妙地把大家拉到了一個層次。結果世界上好像除了傻子就沒有其他人了。"每個普通人都應該教他做人,告訴他「謙虛是一種美德」;但當虛榮的人掌握話語權,佔據輿論空間時,守衛者集體沉默。沒有他,前者會引起人們的嫉妒。謙虛是一種世故,而不是一種美德。許多天才的性格總是令人不快。他們孤獨而厭世。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默默做研究,而不是大聲說話。
  • 謙虛是不是美德
    自古有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的諺語。以至於現在提起這句話來,似乎天經地義的正確。洋人則似乎總是自信的有點過頭。喜子上英語輔導班,外教總是用三個詞評價,一是好,二是太棒了,三是完美。以至於他現在也很自信,以為自己英語水平真的可以。至於中國的老師,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估計只有再幼兒園裡面會聽到這樣的評價。一旦到了小學,估計孩子能得到個好,就算是優秀中的優秀了。
  • 寬恕一種理解,是一種涵養,即是一種氣質的表現,更是一種美德
    在人生中,不要妄自尊大,不要太高看了自己,對別人不屑一顧,要學會謙虛,學會去寬容別人,才能受到他們的尊重和愛戴,謙虛的學習,不斷的進步,才會有虛懷若谷的氣量。當我們用寬容的心態面對時,放下自我,心靈上就會得到更多的寧靜和安祥,就能心胸開闊,學會寬容別人,自己就會一種良好的人生感受,我們會感到愉悅和溫暖。
  • 慎言,慎行,也是一種修養
    一個人的言論反映了他的修養。有一封信。如果你這麼說,你必須能夠做到。否則,最好不要說出來。不負責任的言論,任意的言論,肯定會失去對人的信任。要成為一個人,儘量保持言行一致,並有同樣的心態。那些可以控制自己口腔的人是聰明的人。你對他人的待遇反映了你的教育。談論它的人越多,他們就越沒有內涵。心滿意足的人越多,他們就越穩定,這也是他們自己學習結構的體現。
  • 尊重他人是一種美德
    尊重他人是活出來的一種行為品質,它應該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流露,不是刻意的表現。一旦刻意便有了溜須拍馬、巴結的動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尊重他人的前提。在生活中,如果能做到換位思考,凡事都設身處地為別人想想,便可收斂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尊重他人。
  • 一個人,有實力能夠謙虛,這才是美德!
    謙虛的美德令人賞識,自然而然會聲名遠播,有更多的機會,更有助於自己,所以需要更加謙虛謹慎。《論語》中講「修己安人」。先修好謙之德,然後發揮影響力,使他人也重視謙德。自己先修好,自然就能號召他人。謙卦是很特殊的卦,並沒有物極必反的情況。
  • 尊重是一種修養,願每個人都學會尊重別人,受到別人的尊重
    尊重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格,是一種謙虛。是對他人人格和自我人格,他人價值和自我價值的肯定。尊重是尊敬,任何受人尊敬的人,他一定會尊重別人。尊重是一陣春風,一隻白鴿,一泓湖水。沒有謾罵,沒有悔辱,沒有野蠻,沒有陰謀,沒有奸詐。有的只是理解,原諒,文明,微笑。尊重是看重,不是虛偽,更不是吹捧。它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要知道,虛偽決不會有耐心和真誠在一起長久。
  • 人生,謙虛是美德,裝糊塗也是智慧
    學會謙虛,活到老學到老。人這一輩子,看不完,想不完,唯有淡然。鋒芒太露,容易被打壓,稻穗太重,容易壓彎腰。別急著顯山露水,說話之前想十秒,太自作聰明會被人嫉妒,遭人陷害。謙虛是美德,裝糊塗是智慧。 學會放下和後退。放下就是自在,後退一步海闊天空。
  • 好好說話是一種修養
    在說話上,這告訴我們要懂得一些門道、把握一種分寸,才能做到初見讓人喜歡,長久不讓人討厭。會說話是一門學問,說話有分寸是一種修養。這樣的人,更受歡迎。謹慎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修養;如果沒有把握,不說最好。在別人問起或事到臨頭而不得不說時,措辭就一定要謹慎,這樣才能不誤人。當時和事後,人們也會覺得你是個靠譜、值得信任的人。
  • 鄭板橋的難得糊塗:「糊塗是一種遠見,也是一種修養」
    但其實,看似糊塗的背後,是洞察一切卻定的把握,知道分寸,一種不計較罷了。生活中,明知有些事情藏在心裡比較好,卻不顧旁人感受的大聲說出,到最後得罪了別人,也讓自己被別人討厭。難得糊塗其實是一種做人的境界,也是一種學問,這是大徹大悟的哲學,凡事都沒必要去較真,世間真的東西很少,任何一個圈子都存在著規則和潛規則,學會八面玲瓏,通融圓滑,溜須拍馬,媚上捧場,糊塗之處,才能如魚得水。鄭板橋當年寫下這一句「難得糊塗」,是對世俗的一種痛恨,對官場惡習的一種厭惡,也是他最終看破官場險惡,辭官歸隱的原因。
  • 寬恕別人就是寬恕自己,是一種美德
    寬恕是一種高貴的品性,它不會因為別人受到傷害了,又伺機的報復,會選擇寬恕的人,會比報復的顯得高貴,而報復是小人的作為。小人才會去指責別人,去抱怨別人。這種行為是很愚蠢的,非常沒有修養,但如果你容易寬恕他人,善解人意,這種高修養的人,才能得到眾人喜歡,得到別人的認可。如果你們沒有包容別人的胸襟,不能寬恕別人的錯誤,也不給別人改正的機會。
  • 斷舍離高階版,簡陋也是一種美德
    「斷」,就是斷絕想要購買家裡並不需要的東西,斷去慾念;舍:捨棄家中到處泛濫的破爛兒,讓家裡保持整潔;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賈伯斯傳》提到,為了保持內心的純粹與專注,賈伯斯曾長期居住於只有一盞燈、一床被子的公寓中,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不斷尋求內心純粹而拋棄物慾的生活。
  •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
    感悟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 作者/心柔 一直覺得,寬容,是一種美德。但同時,它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很多時候,道理是道理,行動是行動。能為者,必懂其理也,而知其理者,卻未必能行之。
  • 有時偶爾看輕自己,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別把自己看得太重在生活中,我們都喜歡輕描淡寫的人,可能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他會照顧旁人的情緒,不會逢人就說,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們做了什麼,可能沒有鮮花和掌聲,因為他們足夠謙虛和低調,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不經意間發現了他們所做的事情後,大多會很 崇拜他們,這就是典型的贏得生前身後名,讓人廣為樂道。
  • 孔融讓梨是一種表現還是美德?
    孔融讓梨 是一種 表現 還是 美德 ?生命是一種 思考 ,漫長 而持久 。- -紀伯倫 。在「菜根譚 」裡有句名言 :「處事 以一步 為高」,在我們 國人 的心裡 ,謙虛 不僅僅 是一種 態度 ,更是 一種 美德 。
  • 世界勤儉日:勤儉,不是小氣,而是一種修養
    世界勤儉日:勤儉,不是小氣,而是一種修養 2019-10-31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