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人吳驪珠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有機光化學的研究

2020-12-20 氧分子網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

化學部新當選10人,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有機化學的吳驪珠(女)位列其中。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吳驪珠是甘肅省天水市人,曾畢業於蘭州大學。

吳驪珠

吳驪珠,有機光化學家,1990年本科畢業於蘭州大學,1995年在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物理有機專委會副主任,國際Reaxys PhD Prize委員會成員,亞洲及大洋洲光化學協會理事。

吳驪珠出身名門,書香門第

現居天水的吳驪珠堂哥吳季世先生,詳細介紹了吳驪珠女士生於天水及家族情況。

吳驪珠,回族,出生在天水市秦州區自治巷吳家大院。其父吳劍濤生於天水,在天水市一中高中畢業後,就學於原西北民族學院,後任西北民族大學政治系教授。其母親馬先娥,同為西北民族大學教授。

吳驪珠

吳驪珠祖父吳鴻健,解放前在天水從事回民教育工作,幾度出任清真小學校長,為天水早期民盟成員之一。解放後,吳鴻建任甘肅省民委委員,天水縣政協副主席等。吳驪珠叔祖父吳鴻賓,畢業於北京大學。解放前已經加入中國共產黨,甘肅民盟創始人之一。解放後,曾任蘭州市第一任市長,甘肅省人大常務會副主任、甘肅省政協常務副主席。

吳驪珠從小生長在一個有濃厚文化底蘊和自律的文化大家庭,她自幼酷愛學習、善於鑽研。從小學到大學,都是門門課程優秀的好學生。

吳驪珠科學成就,有機光化學

吳驪珠,1990年本科畢業於蘭州大學化學系,1995年博士畢業於中科院感光化學所,1997-1998年在香港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畢業後在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從事光化學轉換的研究工作。

長期致力於光化學轉換的研究,涉及(1)太陽能的光化學轉換:特別研究利用太陽能光催化制氫、制氧和二氧化碳還原;(2)光化學合成與技術:利用光化學反應潔淨、節約、節能的特點,開發重要精細化學品的光化學反應和技術,發展高效、高選擇性、環境友好的光化學合成新策略;(3)重要的光物理和光化學過程:利用穩態和時間分辨的技術,研究激發態涉及的基本化學和物理過程?光誘導電子轉移、能量傳遞、輻射躍遷和無輻射躍遷以及化學轉換的機制、效率和動態學,為實現高效光化學轉換提供依據。

吳驪珠長期從事有機光化學的研究,在有機光化學合成和人工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中做出系統性創新成果。利用可見光催化提高了光化學反應選擇性,實現了若干具有典型意義和重要應用價值的光化學反應。突破了傳統脫氫偶聯反應必需加入化學計量氧化劑的局限,創建「放氫交叉偶聯」新反應,實現了多種惰性鍵的活化和交叉偶聯。模擬自然界光合作用系統I和系統II,開發了高效、穩定、廉價的可見光碟機動放氫和放氧催化體系,實現了沒有犧牲劑條件下高效穩定的可見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氫和放氧,將國際上最高產氫催化轉換數提升到1600萬,取得了可見光催化制氫研究的突破性進展。

吳驪珠,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第二完成人)。2007年榮獲「第十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09年榮獲「第三屆中國科學院十大傑出婦女」,2010年榮獲「第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16年入選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2017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相關焦點

  • 天水首位女院士吳驪珠誕生
    > 11月22日,中科院2019年院士增選名單公布 新增院士64名中天水吳驪珠女士入選新增化學院士,這是天水第一位女院士。
  • 理化所吳驪珠榮獲第三屆中國化學會-贏創化學創新獎
    中國化學會-贏創化學創新獎由中國化學會和贏創德固賽(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於2011年共同設立,旨在獎勵從事化學及相關專業的研究工作(特別關注高分子材料,納米技術,有機合成,催化技術,白色生物技術,高效能源研究,界面研究,塗料及添加劑等領域),且學術成績對經濟建設和科學事業做出一定貢獻的化學工作者
  •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趙紅衛、蘭州大學三位校友當選院士
    11月22日, 2019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主要從事加速器物理與技術研究工作,在強流高電荷態電子迴旋共振(ECR)離子源、重離子回旋加速器、電子冷卻、強流質子超導直線加速器等方面做出了創新性的研究工作。
  • 甘肅三所大學共18位校友當選院士,慶陽天水平涼高校無緣!
    自恢復高考以來甘肅省三所本科高校表現突出共有18位本科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有15位本科校友當選兩院院士,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甘肅農業大學2位目前甘肅省除本科院校除蘭州之外有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的甘肅民族師範學院
  • 關於公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的公告
    人民網北京11月22日電 據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消息,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予公布。
  • 中國數學家首次當選國際數學化學科學院副主席
    記者從南開大學獲悉,6月10日,在克羅埃西亞斯普利特市召開的2014年國際數學化學科學院年會上,中國數學家、南開大學組合數學中心教授李學良當選國際數學化學科學院副主席,任期3年。
  • 7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
  • 吉林大學于吉紅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amia Europaea)發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吉林大學于吉紅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于吉紅,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吉林大學未來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1985年至1995年在吉林大學化學系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5年博士畢業後留吉林大學任教。1996年至1998年先後在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和日本東北大學物理系做博士後研究。
  • 這14位學者當選2019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多所高校學者入選!
    11月27日,第28屆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大會在義大利裡雅斯特召開,新一屆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揭曉。本次大會共增選了46名院士,其中14名來自中國大陸。此外,4位大陸科學家獲得2019年TWAS學科獎。2019年新當選TWAS院士的14位中國大陸科學家中包括10位中國科學院院士、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2位非兩院院士的知名學者。
  • 南工校長黃維院士獲頒俄羅斯科學院名譽博士學位
    本報南京5月28日電(通訊員楊芳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李超)莫斯科時間5月26日,俄羅斯科學院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工業大學校長黃維教授名譽博士學位。這是繼2015年7月獲頒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後,黃維在國際學界獲得的又一項重要榮譽。
  • 2019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出爐:安徽新增7位院士
    安徽新增7位院士!其中,新增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夕雲、葉向東、楊金龍、俞書宏、吳宜燦。新增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壽、王運敏。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予公布。
  • 華中科技大學羅俊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華中科技大學羅俊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新網武漢12月4日電(艾啟平萬霞)12月4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羅俊教授光榮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同濟大學兩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兩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同濟大學兩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校長裴鋼向兩位教授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表示祝賀,他們表示,這是同濟人共同的光榮與驕傲。這兩位教授都符合同濟人的精神特質,同濟人「既想幹事,又能幹事、幹得成事」的品質和作風在這兩位教授身上都得到了集中體現。
  • 蘭州大學校友邱家穩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10月27日,國際宇航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院士選舉結果,蘭州大學1979級校友、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邱家穩研究員當選工程學部終身院士。02工作經歷邱家穩曾擔任蘭州物理研究所(即航天510所)所長、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發部總工程師、實踐十號衛星總指揮等職,現擔任某對地觀測衛星系統總指揮。長期從事空間技術研究。
  • 中山大學:宋爾衛、戴永久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中山大學宋爾衛教授、戴永久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宋爾衛院士簡介  宋爾衛教授是我校孫逸仙紀念醫院培養的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臨床一線工作,在國內早期開展乳腺癌保留乳房根治術,並發現保乳術保留的腫瘤微環境組織對後續抗腫瘤免疫治療具有重要價值。
  • 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名單,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樊春海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樊春海  樊春海,男,1974年3月出生,漢族,江蘇省張家港市人,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寬誠講席教授。1996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2000年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2001-2003年在聖芭芭拉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 中國科大名譽教授安東·塞林格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19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正式對外公布,中國科大陸夕雲、葉向東、楊金龍、俞書宏4位教授,以及常進、陳學思、相裡斌、吳宜燦4位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譽教授安東·塞林格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安東•塞林格(Anton Zeilinger),奧地利籍,物理學家。
  • 廈門大學戴民漢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戴民漢院士  戴民漢,1965年4月25日生於浙江杭州,籍貫浙江蕭山。  戴民漢主要從事海洋生源要素、放射性核素的生物地球化學研究,專長於海洋碳循環研究,注重海洋觀測、多學科交叉綜合研究。系統研究了中國近海與主要河口碳循環,揭示其CO2源匯格局、關鍵控制過程與機理。提出物理-生物地球化學耦合診斷方法定量解析邊緣海CO2源匯格局,建立了大洋主控型邊緣海碳循環理論框架。曾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 5位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Medicine,NAM)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梁錦榮、李飛飛、劉汝謙、送紅軍、莊小威當選,王辰院士當選外籍院士。祝賀他們!
  • 北京科技大學:張躍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於11月22日正式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躍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學部院士。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材料科學與工程組成員、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成員、中央軍委「新型軍事能源技術」專家組成員、教育部科技委國際合作學部委員、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擔任北京市新能源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體視學會副理事長及材料科學分會理事長、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及材料科學分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