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趙紅衛、蘭州大學三位校友當選院士

2020-12-14 騰訊網

11月22日,

2019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

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趙紅衛研究員榮膺「新科」院士,

他是出自該所的第五位院士,

也是我省今年唯一一位新當選院士。

中科院近物所黨委書記 副所長趙紅衛研究員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資料圖片)

趙紅衛研究員53歲,甘肅寧縣人。現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兼任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副主任和國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副總經理。主要從事加速器物理與技術研究工作,在強流高電荷態電子迴旋共振(ECR)離子源、重離子回旋加速器、電子冷卻、強流質子超導直線加速器等方面做出了創新性的研究工作。

趙紅衛及其領導的團隊提出了一種原創的電子迴旋共振(ECR)等離子體超導磁約束結構,實現了一種高磁鏡比三維「最小B」等離子體磁約束新構形;首次提出了高頻率微波加熱電子迴旋共振(ECR)等離子體的一種新模式;首次提出了納秒級時間延遲雙雷射束小角度打靶產生高電荷態等離子體的新方法。研製成功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全超導、全永磁、蒸發冷卻新型強流高電荷態電子迴旋共振(ECR)離子源和雷射離子源,形成獨特的離子源體系。近15年來把高電荷態重離子束流強度提高了約兩個量級,產生並不斷刷新一批高電荷態重離子束流強度的世界紀錄,對基於重離子加速器的核物理和原子物理等領域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

趙紅衛領導團隊研製成功國際上束流功率最高和運行時間最長的連續質子束超導直線加速器,為加速器驅動的先進核能、寬譜高通量中子源、同位素製備等重大應用奠定基礎。他負責研製成功重離子治癌的高性價比緊湊型回旋加速器注入器,為我國首臺重離子治癌專用裝置的自主研製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通過與俄羅斯同行合作負責研製成功我國首臺、國際上新一代電子冷卻裝置,使蘭州重離子冷卻儲存環實現了束流強度高增益累積和低束流動量分散的目標。

趙紅衛是繼楊澄中(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魏寶文(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詹文龍(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夏佳文(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之後,出自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的第五位院士。在這些大科學家的引領下,已鑄就成一支長期紮根甘肅、國內頂尖、國際一流的重離子科學研究和重離子大科學裝置設計、建造「國家隊」。

中科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 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共產生中科院院士64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 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 。新當選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

頒證儀式現場視頻

蘭州大學

1986級化學系校友吳驪珠

1988級現代物理系校友張錦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77級醫療系校友王軍志

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驪珠,1990年本科畢業於蘭州大學化學系,現為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長期致力於光化學轉換的研究。承擔了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和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等。

張錦,1992年蘭州大學理學學士,1995年蘭州大學理學碩士,1998年蘭州大學博士。2006年至今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碳納米材料的控制合成、應用及其拉曼光譜學研究,已發表SCI收錄論文200餘篇,獲授權專利30餘項。在國際和各類雙邊會議上作大會或分會邀請報告60餘次。

王軍志,1982年和1985年畢業於蘭州醫學院(現蘭州大學醫學院),獲得醫學學士和醫學碩士學位。2010年11月任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藥品檢驗總所副所長、研究員。先後主持「863計劃」「生物技術藥物質量檢測技術平臺的研究」等22項國家級、省部級有關生物技術目標產品質量研究項目。負責完成了中日政府科技合作項目「國家藥物安全評價監測中心」(國家1035工程重點項目)。

據了解,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

其中

數學物理學部11人

化學部10人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

地學部11人

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

技術科學部15人

新當選院士中

女性6名

平均年齡55.7歲

最小年齡42歲

最大年齡67歲

60歲(含)以下的佔87.5%

此外

中國科學院今年新增選外籍院士20名

來源:蘭州日報、蘭州晚報,光明日報綜合網絡整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核學院舉行加速器科學與工程物理系主任聘任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
    12月7日下午,「加速器科學與工程物理系主任趙紅衛院士聘任儀式」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科學技術學院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報告廳隆重舉行。中科院近代物理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趙紅衛院士,副所長胡正國研究員、教育處袁小華處長以及我校副校長楊金龍院士,黨委常委、副校長羅喜勝教授出席會議。
  • 蘭州大學與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例會暨共建核工程系、核化學...
    1月16日,蘭州大學與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例會暨共建核工程系、核化學系揭牌儀式在逸夫科學館201會議室舉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趙紅衛院士,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常務副院長肖國青研究員,蘭州大學副校長李玉民,蘭州大學校長助理、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許鵬飛等出席儀式並共同為共建核工程系
  • 12位中國科大校友新晉中科院院士
    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結束。2019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座談會定於2019年11月22日上午在北京召開。本屆新增院士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四位教授當選:葉向東(791,數學學院)、陸夕雲(工程學院力學系)、楊金龍(化學學院)、俞書宏(化學學院)。
  • 近代物理所為德國Yuri LITVINOV頒發中科院「國際訪問學者」證書
    頒證儀式上,趙紅衛代表近代物理所,熱忱歡迎LITVINOV到蘭州工作和生活,並感謝LITVINOV以及GSI長期以來對近代物理所科研工作的支持和幫助,同時也表達了加深雙方進一步合作的願望。LITVINOV表示,對再次獲得「中科院國際人才計劃(PIFI)—國際訪問學者」的榮譽深感榮幸。
  • 甘肅三所大學共18位校友當選院士,慶陽天水平涼高校無緣!
    自恢復高考以來甘肅省三所本科高校表現突出共有18位本科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有15位本科校友當選兩院院士,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甘肅農業大學2位目前甘肅省除本科院校除蘭州之外有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的甘肅民族師範學院、位於張掖市的河西學院
  • 蚌埠醫學院兩校友當選中科院院士
    孔強說,1984年大學畢業的時候,全班76個人只有兩個考上了研究生,王福生就是其中的一個。  「學霸」王福生給同學們的印象,不僅學習成績沒的說,大學就在學報上發表專業論文,也是鳳毛麟角。年輕時的「學霸」如今當選中科院「院士」,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對於今年同時入選中科院院士的1973屆校友陳孝平,蚌醫校方表示,正在與其聯繫。
  • 理論物理所與蘭州大學籤署合作框架協議
    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與蘭州大學合作框架協議籤署暨「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蘭州大學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成立儀式在理論物理所舉行。理論物理所副所長王延頲和蘭州大學副校長徐生誠代表雙方籤署合作框架協議。
  • 蘭州大學校友邱家穩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10月27日,國際宇航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院士選舉結果,蘭州大學1979級校友、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邱家穩研究員當選工程學部終身院士。蘭州大學1979級校友邱家穩01求學經歷邱家穩,博士,研究員。
  • 國內高校3位校友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加拿大皇家科學院(RSC,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宣布已評選出今年的新增院士。其中有四位華人當選,分別是張大鵬、陳掌星、蔣敬、王睿。其中張大鵬是北京大學校友;陳掌星是南昌大學校友;王睿是濰坊醫學院77級校友。
  • 這些科學家都出自蘭州大學!
    這些科學家都出自蘭州大學!蘭州大學,簡稱蘭大,創建於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間設立的甘肅法政學堂,是甘肅近代高等教育開端之標誌,開啟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今天,小編為您介紹出自蘭大的科學界校友。秦大河中國徒步跨越南極第一人秦大河,1970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1992年獲理學博士學位。2004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氣象局局長、中國科學院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氣候委員會主任。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獲得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諾貝爾獎」——沃爾沃環境獎。
  • 祝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位校友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當地時間2月6日,美國國家工程院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與外籍院士名單,中國科大817校友張捷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877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張捷,817校友,GeoTomo創始人張捷博士現為GeoTomo地球物理公司創始人,他因為地震學、地球物理影像與醫學技術的成就當選。
  • 六十年格物窮理 一甲子春華秋實——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六十...
    六十年格物窮理 一甲子春華秋實——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巡禮
  • 同濟大學兩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兩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同濟大學兩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兩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http://www.huaue.com  2015年12月10日  來源:同濟大學
  • 祝賀!同濟大學呂西林、徐祖信兩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另有1位...
    同濟大學呂西林、徐祖信兩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另有1位講座教授和3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中… 2019-11-22 14: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看待蘭州大學副校長陳發虎院士出走中科院青藏所?
    在這其中,以蘭州大學為代表的西部高校,人才流失則異常嚴重。2017年,一則人事任命公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公告顯示:原蘭州大學副校長陳發虎教授,出任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簡稱中科院青藏所)學術副所長。由於陳發虎教授是蘭州大學為數不多的院士,學術地位極高,因此他的出走也引起了人們的議論。那麼,為什麼陳發虎教授會離開蘭州大學呢?
  • 7位中科院院士從同一個系走出,蘭州大學在這份榜單中雄踞全國第3!
    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因此,一個高校培養的院士數量,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水平。近日,第三方機構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本科畢業校友統計排名。據統計,中國科學院化學部現有院士131位,其中有7位本科畢業於蘭州大學,位居全國高校第3。
  • 中國科學院院士2017增選名單:南京大學三位校友名列其中
    中國科學院:]11月28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共選舉產生了61名中科院院士和16名中科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2017增選名單:南京大學三位校友名列其中。更多2018考研複習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葉志鎮李獻華當選中科院院士 蒼南籍中科院院士人數增至4位
    葉志鎮李獻華當選中科院院士 蒼南籍中科院院士人數增至4位 發布時間:2019年11月25日 來源:   蒼南新聞網11月25日消息: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蒼南籍科學家葉志鎮、李獻華成功當選,為我縣再添兩位國家級高端科學人才,至此,我縣共有
  • 悲痛,蘭州大學「大先生」走了!7月已有4位院士離開……
    據@中科院之聲 消息,地理與地貌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李吉均
  • 祝賀:武漢大學6位校友當選兩院院士、3名教授入選國家傑青!
    武漢大學6位校友當選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日前公布了2019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其中,武漢大學校友董晨、毛明、張躍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校友舒印彪、陳軍、王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出版著作三部,發表論文七十餘篇。榮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全國傑出科技人才獎、全國勞動模範、國防科技工業十大創新人物、中央電視臺2016年度科技創新人物、2017年央企楷模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