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除夕|除了祈福,還能做些什麼?

2020-12-23 顧嘉

這是故事書的第1144篇文章

2020,庚子除夕。

大屏幕上放著歡天喜地的春晚,小屏幕裡都是人間悲劇的疫情。這大概是我過過最擰巴、最分裂的一個年三十兒了。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又如此強烈地盼望著遠方那個城市平安的消息。

十七年前,我在北京上大學的第一年,這座城市也曾爆發一場可怕的疫情。那個時候並沒有向今天這麼發達的移動網際網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通道仍然是各種傳統媒體和部分網際網路報導。學校封閉了校門,老師也不再點名,本來有些恐怖的氛圍竟然被同學們演繹出了幾分喜悅和輕鬆的感覺。我們在學校的草坪上聊天兒、唱歌兒、彈吉他、打撲克,時不時還有人組織聚餐、打球活動,緊閉的校門內到處洋溢著自由的味道。

那個不斷上升的數字一直提醒著我們要注意安全、注意防護,但因為獲得的信息總量有限,所以雜著複雜情緒的新聞和不懷好意的謠言也相對有限。由於很早學校就實施了隔離,我們心中還是感覺到安全,唯一期盼的就是學校中不要有人出現病例。印象中有個小插曲,我的某位高中同學由於出現了疑似症狀被在校醫院接受隔離觀察和治療,一個月後被最終確診為「典型性肺炎」,我們問他害不害怕,結果這個傢伙說當初挺害怕,後來因為也沒有出現什麼特別嚴重的症狀就不那麼擔心了,而且因禍得福地拿到了免考通行證,那個學期的所有課程全部通過。

至於我自己,那時候心無旁騖,一心只想把上學期落下的課程儘快補回來。剛剛上大學的第一個學期由於放飛自我掛了好幾科,還被當時的班主任老師警告說要是繼續放飛就可能拿不到畢業證了。於是在壓力和自尊心的雙重作用下,我奮發圖強天天自習。由於學校宣布了寬鬆的考試政策,本來人滿為患的自習室裡基本沒什麼人,也不用想方設法去佔座位了。學校封閉後也不用惦記去校外的網吧打CS跟暗黑破壞神了,「自習教室-宿舍」兩點一線的生活無比單一,卻一點兒也不單調。我可以學習、聽歌,還有寫信。那個時候大家是會寫信的,我經常跟高中同學們保持著還算密切的書信往來,最誇張的時候一天可以收到來自不同地方寄來的好幾封信。內心的平和跟安靜幫了自己,幸運的是直到最後我所在的校區也沒有發現一個病例,更幸運的是經過一個學習的發奮苦讀,成績總算是趕上來了。

十七年後,相似的情況又發生了,災害的中心在武漢。全國人民都在密切關注著武漢的疫情,春晚上白巖松的一句「我們在過年,他們在幫我們過關」讓人瞬間淚目。就在人們在家裡吃著團圓飯的時刻,身在武漢以及全國各地的醫護工作者正在面臨著巨大的身心壓力,可是人手不夠、床位不夠、口罩和防護服不夠、甚至酒精棉球也不夠的消息不斷傳出來,醫生和護士崩潰大哭的視頻和語音讓人揪心……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病毒可能是通過空氣傳播的,與此同時還有大規模的複雜情緒和一些不懷好意的謠言正通過社交網絡瘋狂傳播著。相當一部分人正在議論著的,不是如何幫助武漢人民渡過難關、如何保護好自己和身邊的家人,而是各種揣度造成今天這種局面的原因,以及這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我相信誰都不願意看到今天的局面,此時此刻之所以還可以隔著手機屏幕發表各種觀點也正是因為我們處於相對安全的狀態。

我無意為誰開脫,只是在當下這個緊要關頭,我們能不能放下那些成見和懷疑,先試圖去做一些更有建設性的事情,可以是盡己所能的捐助、可以是官方求助的轉發、可以是對身邊家人的叮囑,可以是……總之,我們這些不在現場的人們少一些情緒宣洩,儘量多些正能量。

黑格爾曾經說過: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每當國家和民族面臨一些重大災害的時候,在人人自媒體的時代,每個信息都可能成為「頭條」,每篇文章都可能成為「爆款」,資訊裹挾著情緒傳播的影響力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越應該謹言慎行,除非有明確的建設性,否則請儘量減少無意義的牢騷怪話。若干年前某次重大安全事故過後,我寫過一篇文章,其中的部分觀點放在今天仍然適用,再分享一遍。

1.多一些事實調查,少一些陰謀揣測

每到一些事件發生之後,我們總會聽到一些聲音:「這背後一定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許這意味著……」,在這次疫情事件當中,一個很典型的謠言便是「這顯然是某國的一次生化打擊」,在微信群裡被一遍遍地轉發……

事實上,人們更傾向於通過主觀經驗來判斷是非,而這恰恰是缺乏事實調查的。尤其是當這種結論可以彰顯某種「態度」時,人們往往更願意主動站出來表明自己的立場。在「聲討大軍」中,不少人站出來對防疫指揮質疑,可我們捫心自問,咱們真的了解當時的情形嗎?在那種緊急情況下,換作是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正義感必不可少,可這需要建立在以事實為依據的基礎之上的。否則,你的正義感或許是可能被「利用」甚至「綁架」了,你看,我又陰謀論了,這似乎非常容易。

2.多一些實際行動,少一些煽情感動

每當重大災害發生的時候,我們在社交網絡上總會看到各種「感動中國」式的表達,到處都是濃濃的雞湯味兒。這種時候,如果保持沉默似乎都不是正常人,一定要在自己的微博或者朋友圈裡發上一句「武漢加油」、「最帥的逆行」之類,才能彰顯那種「人性的光輝」。一些商家機構也在自己的官微中貼上「祝福、祈禱」之類的主題海報,表達自己是一家有著「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每個人都有表達的自由和權力,這本無可厚非。我想說的是,當這種情緒演變成一種「公眾情緒」之後,它似乎就不再那麼簡單,每個人都被裹挾在其中,發聲已經不再是個人行為,而成為某種存在感的象徵。而這,真的好麼,真的有用麼?

3.多一些持續關注,少一些熱點追蹤

現在國人的困惑是,永遠不知道「下一波」熱點是什麼。今天的熱點、焦點到了明天就會過期,一波新聞出來之後,立刻就會有另一波信息洶湧而來。

如今,你還記得MH370嗎?還記得穹頂之下嗎?還記得東方之星沉船事故嗎?

在一波接一波的密集信息轟炸下,我們往往很難對一件事有持續的關注。然而對於公眾來說,過速消費信息會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人們對一件事剛有了探索的欲望,立馬會被新的消息所淹沒。

我稱之為「新聞速食症」,媒體往往熱衷於追逐新的熱點,對以往的消息則容易「健忘」,這種「喜新厭舊」背後透露的除了新聞專業主義的缺失外,更多的則是責任感的缺乏。而一個沒有責任感的民族,是可悲的。

4.多一些總結提高,少一些悲劇重演

天災難料,人禍可防。儘管這次事件的真實原因還在調查當中,是否「人禍」仍未可知,但我真的希望這是「最後一次」。

「中國式災難」有個基本套路:首先是領導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作出重要批示——「新聞聯播」,然後是啟動應急預案、全力救治傷員、現場指揮調度、搜救基本結束——「感動中國」,最後是原因正在調查、工作有序進行——「焦點時刻」。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讓人遺憾的是,安全事故年年都報,卻還在一次次發生。追查、問責可不僅僅是媒體的責任,更是政府主管部門的責任,這責任與生命有關,重於泰山。如果不能在災害中總結提高,那麼今天的悲劇還有可能在明天重演。

我們或許沒有權利查明真相,但至少可以拒絕謠言;我們或許沒有辦法搶險救災,但至少可以防患未然;我們或許沒有精力參與調查,但至少可以呼籲持續報導……

災難面前,我們能做的不多,除了感動,還可以有更多的實際行動。

武漢封城的消息出來以後,我立刻跟武漢的朋友們取得聯繫,特別叮囑他一定要注意安全防護,儘量避免出門聚集。朋友告訴我已經做好準備,除了買菜不再出門,放心。「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他的語氣讓我一下子安靜下來,這座城市裡有那麼多的個體,他們比任何時候都明白健康和平安的意義,他們正在盡全力與病毒作鬥爭,我們要相信他們。

庚子年,開年不凡。希望所有疾病都可以被療愈;所有苦難都可以被安撫;所有願望都可以被實現;所有理想都可以被珍藏。

今天是大年初一,祝福所有人平安喜順。

相關焦點

  • 孔明燈的來歷,孔明燈除了祈福還能做什麼?
    孔明燈的來歷,孔明燈除了祈福還能做什麼?文/歷史三國戰孔明燈相信大家小時候都對它有一份獨特的感情,小編小時候就是這樣,對於這些會飛的東西都特別特別的嚮往。它一開始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馬上為您揭曉傳說有一次諸葛亮被人困在平陽,無法通過身邊的人把消息傳出來,自然就搬不到救兵。此時諸葛亮內心生出一個計策,於是我們的孔明燈就被發明出來了,他將求救的信息寫在了一個紙條上,然後將紙條置於燈下,再夜觀天象,算好正確的風向之後,將孔明燈點著送往天空。
  • 蔡英文與馬英九除夕同框撞鐘祈福 人氣卻遠不及他
    馬英九卸任之後罕見與蔡英文同框(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昨天(15日)是農曆除夕,臺灣新北市的法鼓山昨晚依慣例邀請各政黨領袖參加「除夕夜撞鐘祈福」,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這也是蔡英文首次以臺灣地區領導人參加除夕撞鐘,不過人氣似乎完全不及自己的前任馬英九。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月16日報導,馬英九日前買年菜時被支持者「偷親臉」,引發島內熱議,除夕夜他到法鼓山撞鐘祈福,罕見地蔡英文同框。活動一結束,蔡英文等人直接離去,馬英九則停下腳步,走入人群,有民眾興奮尖叫,紛紛伸出來手要和馬英九握手,原本「死亡之握」的「魔咒」早就拋光了。
  • 除夕,祈願三寶加持,身體健康,平安順遂
    今天是農曆己亥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傳統節俗中的除夕。除夕,顧名思義,就是除卻過去一年的種種不順利,為新一年的精進事業,卯足幹勁。庚子年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對每位善良的朋友而言,春節最大的意義,就是親友平安,健康順遂,這也是皇寺對您至心的祈福與祝願。
  • 皰疹性咽峽炎,除了看醫生我們還能為寶寶做些什麼?
    最近患皰疹性咽峽炎的寶寶有些多,這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說並沒有什麼特效藥,最麻煩的一點是:寶寶非常痛苦。吃不下,喝不下。當然生病了需要及時就醫,那麼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為寶寶做些什麼呢?皰疹性咽峽炎,除了看醫生我們還能為寶寶做些什麼?區別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皰疹只是發生在口腔內;手足口病的皰疹首先 發生在口腔,緊接著會陸續出現在手\足\肛門部位。前者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最大的問題是給寶寶帶來痛苦;而後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神經系統。口腔皰疹是一種高傳染疾病,由直接接觸傳播。
  • 除了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除了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山東省立醫院袁林] 長久以來,不少人都把補鈣當成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唯一措施,事實上,鈣攝入充足,同時補充足量維生素D幫助吸收,的確有助於幫助鈣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 盤點那些奇葩的祈福儀式,新年祈福儀式還能這樣做?
    原標題:盤點那些奇葩的祈福儀式,新年祈福儀式還能這樣做? Hello,艾瑞巴蒂 馬上就要到新年了 新年新氣象 為迎接新年的到來 許多車主朋友們都喜歡 給自己的愛車來一次祈福儀式 就像新車落地之前的儀式那樣 那架勢!那花樣!
  • 除夕為什麼要貼春聯,除夕有什麼習俗,除夕夜習俗有哪些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1、壓歲錢:古人對壓歲錢非常講究。所用銅錢要大錢、新錢,再用紅繩穿成各種形狀。有的穿上百枚銅錢,取其「長命百歲」之意;有的則穿成鯉魚、如意、龍形等吉祥形狀,取「錢龍」、「錢餘」之意,以期帶來吉祥如意。除了長輩送小兒「壓歲錢」之外,有的地區還有送「壓歲果」的習俗。
  • 霸道帝少戀愛文:事已至此,除了祝他幸福,她還能說些做些什麼呢
    霸道帝少戀愛文:事已至此,除了祝他幸福,她還能說些做些什麼呢大家好,今天的小說推薦時間又到嘍,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霸道帝少戀愛文:事已至此,除了祝他幸福,她還能說些做些什麼呢,喜歡這類小說的朋友們,一定記得收藏分享與評論,同時記得關注小編!
  • 情侶之間在一起,除了吃飯逛街,還能幹些什麼?
    情侶之間在一起,除了吃飯逛街,還能幹些什麼? 在兩個人在一起之後,往往就會忽視一些東西,比如說兩個人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做些什麼。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那些被大家忽略的情侶之間可以做的事情。 1、給彼此畫個妝、塗個指甲。
  • 除夕團圓飯吃什麼傳統食物 大年夜除夕什麼菜寓意好
    那麼在吃方面如此講究的中國人眼裡,除夕吃什麼傳統食物合適?在大年夜吃團圓飯的時刻,吃什麼菜寓意好?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除夕夜團圓飯的食物推薦。除夕吃哪些傳統食物除夕團圓飯吃什麼傳統食物  除夕吃什麼:餛飩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
  • 除了粽子鹹鴨蛋 端午節工會福利還能發些什麼?
    端午節工會福利能發些什麼  除了粽子鹹鴨蛋
  • 除夕初一上香祈福的注意,成都昭覺寺龍潭寺周邊道路臨時管制
    春節即將到來,農曆除夕(1月24日)、大年初一(1月25日)期間將有眾多的群眾雲集到成都昭覺寺、龍潭寺進行新春燒香祈福活動。為確保此次周邊道路的暢通有序,切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1月20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交警五分局了,屆時交警部門將對周邊道路實施臨時管理措施,請廣大市民注意出行。
  • 庚子年「兩頭春」 這些禁忌要知道 藝美網
    上古以北鬥星鬥柄指向寅位時做為判定立春節氣的標準,後來人們發現鬥柄的指向並不固定,就逐漸過渡到現行的方法——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時間上更為精確。立春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日意味著寒冷漫長的冬季結束,新一年的春天正式到來。而庚子年的立春日就在今天——2月4日。庚子年是充滿變革的一年,既有痛苦,卻也象徵著希望。庚有更替、革新之意;子有滋生、新生之意。
  • 除夕要到昭覺寺、龍潭寺上香祈福的請注意!看看交警支招怎麼走
    昭覺寺片區交通管制區域引導圖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1月20日,記者從成都交警五分局了解到,按照以往在農曆新年除夕(1月24日)、大年初一(1月25日)期間,成都昭覺寺將會迎來很多市民進行新春燒香祈福活動,為確保昭覺寺周邊道路的暢通有序,切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今年交警將實施以下臨時管理措施
  • 8.9萬人雍和宮上香祈福 頭炷香得主:感覺特別好!
    今年為了搶雍和宮頭炷香,山東濰坊的劉先生,從除夕晚上10點半開始排隊,在等候了8.5小時後終於成功燃起了頭炷香。北青報記者2月5日從從雍和宮管委會獲悉,截至下午5時,大年初一當天共有89400名群眾前往雍和宮上香祈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100餘人。
  • 古代的蠟燭那麼貴,天黑之後他們除了睡覺,還能做些什麼?
    現在的世界,由於科技的興起,許多事情和以前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就比如我們最常見的手機,特別是當智能機出現之後,所有人都不曾想到,這塊四分之一大小的板磚狀物體給未來帶來了多大的變化,如今的夜晚人們除了睡覺,還多了一樣東西——玩手機。
  • 【開心聯苑】每月一題第07期題目:七律·除夕
    05、七律·除夕文/暗香一年漂泊一年忙,除夕團圓酒肉香。多少酸辛眉暗鎖,幾分冷暖鬢偷量。身於俗世尋禪道,詩在心頭問遠方。無論悲歡人共老,舉杯祝福願安康!夜明評:誠如一年的總結和期盼。中二聯出彩,相比之下,首尾聯顯得稍微弱了些。
  • 馬英九吳敦義除夕敲鐘默契談兩岸 黑臉無視蔡英文
    2月5日訊 臺灣佛教聖地法鼓山自2007年起的每個除夕夜,都會出現島內不分藍綠的大咖政治人物齊聚此地敲鐘祈福的場景。法鼓山「除夕撞鐘」政治味濃厚,馬、吳默契祝兩岸和平。位於新北市金山區的法鼓山是臺灣佛教界知名的聖地,從13年前開始,每逢春節除夕夜都會舉辦撞鐘祈福儀式,由方丈和不分黨派的重量級政治人物一起執繩敲擊法華鍾108下,替臺灣祈福。而眼下2020競逐即將開跑,藍綠白派出誰參選,備受外界關注。
  • 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
    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時間:2020-01-24 12: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 除夕是新舊交替之際,所有活動都是以除舊布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1、守歲 守歲,俗稱熬年。
  • 馬英九吳敦義除夕敲鐘談「兩岸」黑臉不甩蔡英文
    原標題:馬英九吳敦義除夕敲鐘默契談「兩岸」 黑臉不甩蔡英文 中國臺灣網2月5日訊 臺灣佛教聖地法鼓山自2007年起的每個除夕夜,都會出現島內不分藍綠的大咖政治人物齊聚此地敲鐘祈福的場景。由於適逢2020「大位」競逐即將開跑,重量級政治人物同臺,也讓除夕敲鐘更添政治聯想。法鼓山「除夕撞鐘」政治味濃厚,馬、吳默契祝兩岸和平。位於新北市金山區的法鼓山是臺灣佛教界知名的聖地,從13年前開始,每逢春節除夕夜都會舉辦撞鐘祈福儀式,由方丈和不分黨派的重量級政治人物一起執繩敲擊法華鍾108下,替臺灣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