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同位素中存在不對稱裂變現象

2020-12-27 科學網

 

據《自然》雜誌網站12月1日報導,科學家在汞的一種不穩定同位素汞-180中,觀察到一種不對稱裂變,這種未曾預料的核反應現象有助於理論學家進一步理解原子核,建立更加完善的原子核模型。該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在核裂變過程中,較重的原子核會分裂成幾部分。通常觀察到的分裂過程是對稱的,裂變碎片大小基本相等。科學家也知道有不對稱核裂變的例子,但迄今為止,尚沒有完整的理論模型來解釋對稱、不對稱裂變等各種現象。根據殼層結構理論,質子和中子與核外電子一樣分別填充在內核層和外核層上,當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的數目達到某一幻數時,這個核會特別穩定,不對稱裂變大多是由於優先形成了「幻數」原子核。

 

研究人員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通過上線同位素質量分離器(ISOLDE)實驗對汞-180的衰變進行了研究。這種同位素含有80個質子和100個中子,科學家原以為它會分裂成兩個相同的原子核:含40個質子和50個中子的鋯-90。因為40和50是幻數,這樣外殼就會被完全充滿,科學家認為這種結果是最可能的。但在實驗中它分裂成了釕-100和氪-80。

 

「對稱分裂應該是佔優勢的,但卻沒有發生。」ISOLDE成員、西蘇格蘭大學安德雷·安德烈耶夫說。ISOLDE是唯一能夠產生不穩定重元素的設備,並能收集反應產物加以研究。安德烈耶夫和研究小組開始用了一束鉈-180,捕獲一個電子後將其81個質子中的1個變成中子,衰變成汞-180,然後發生了不對等分裂。

 

此前,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理論學家彼得·穆勒曾經詳細研究過比汞更重的原子核裂變,都傾向於對稱分裂。ISOLDE實驗之後,他認為,這可以用他們研究小組2001年建立的一個原子核模型來解釋。比較鉈和汞的原子核質量可以預測,捕獲一個電子可以給汞的原子核帶來9.5兆電子伏的額外能量。穆勒的模型計算結果顯示,對稱分裂需要越過10.5兆電子伏的能量障礙。相比之下,不對稱分裂要求的能量就少得多。穆勒說:「我們還無法確切解釋為何會發生不對稱分裂,但這是一個在表面張力、靜電荷和原子核力之間的更脆弱的平衡。」他的模型不僅能預測汞-180的不對稱分裂,還能預測更多其他不穩定原子核的分裂。

 

田納西大學原子核理論學家維託德·納沙瑞維克認為,儘管工程師們掌握的核裂變知識足夠建造出原子彈或核反應堆,科學家對核裂變的理解也已經深入到質子和中子之間的相互反應,但現有模型並不能預測裂變會產生何種不穩定同位素。這項試驗有助於科學家深入基本理論,設計下一代反應堆。(來源:科技日報 常麗君)

 

更多閱讀

 

PRL發表論文摘要(英文)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地化所發現大氣降雨中異常的偶數汞同位素非質量分餾
    大氣降水是大氣汞進入到地表生態系統的主要途徑,因此,系統研究降水中的汞,對確定大氣Hg的汙染來源以及深入了解Hg沉降後的表層環境效應和全球Hg生物化學循環都至關重要。到目前為止,大氣汞循環方面的認知仍存在很多空白和不確定性,有必要在開發新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  汞同位素為研究大氣汞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提供了新的手段。
  • 地化所稻田生態系統汞同位素分餾特徵研究獲進展
    汞是一種有毒重金屬汙染物,而甲基汞是毒性最強的汞化合物之一。甲基汞易於在水生食物鏈生物富集和放大,因此食用魚肉是人體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徑。同時,汞是一種全球性汙染物,人類活動排放到大氣中的汞,可以隨大氣環流進行長距離傳輸實現全球循環,因此環境汞汙染受到學術界的關注。
  • 同位素效應
    來源:【高維度穩定同位素】公眾號(ID:HDStableIsotope)想要學習同位素應該從哪本書開始看起?
  • 世界最深的海溝 到底有沒有源自人類的汞汙染
    大氣中的汞進入到海洋上層,受到洋流影響,當海水流到北冰洋,由於海水溫度降低,迅速下沉,加速了人為來源的汞沉入海洋深處。」孫若愚介紹,這已經被科研人員發現並證實,在這些區域的深層海洋中,都存在人為產生的甲基汞。「但當時科研人員用同樣的方法估算太平洋深層海洋中是否有汞汙染的時候,得出的結論是,理論上講太平洋深海基本沒有受到汞汙染。
  • 天津大學發表渤海食物鏈甲基汞來源的同位素解析研究成果
    本站訊(通訊員 王珊珊)目前大洋上層海水(< 1000 m)中的汞濃度已達到人類活動前的2.5倍。由於無機汞可通過微生物和化學甲基化轉化為劇毒的甲基汞,因而海洋中甲基汞濃度可能呈比例地增加。甲基汞會先被低營養級生物攝入,再通過食物鏈中的捕食者-被捕食者關係被高營養級生物累積,從而使甲基汞被放大幾個數量級,增加了人體暴露風險。
  • 發現納米材料轉化過程中穩定同位素分餾現象
    通過銀穩定同位素分餾揭示自然水體中納米銀的天然轉化過程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江桂斌研究組近期在納米材料轉化過程同位素分餾方面取得突破,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 該工作採用了天然穩定同位素來研究環境中納米材料的過程和來源。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納米銀在自然轉化過程中的穩定同位素分餾現象,通過多接收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MC-ICP-MS)測定了納米銀在轉化過程中天然銀同位素組成的極細微變化。研究發現不同的環境過程能夠導致不同的銀同位素分餾效應,進而通過同位素變化揭示了納米銀在自然水體中的轉化途徑與機理。
  • 現代漢語中不對稱現象和外漢語教學
    現代漢語中不對稱現象與對外漢語教學  中國人講究對稱和諧美,在現代漢語裡表現為均衡對稱的特點。但是不對稱現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表現在很多方面。以前諸多學者在句法和語用方面做過論述,本文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分析現代漢語不對稱現象,這是第一層面的劃分。
  • 鐵有哪些同位素,半衰期是多少?
    鐵有四種穩定同位素Fe-54、Fe-56、Fe-57和Fe-58,不考慮質子衰變的話,可以認為半衰期無限長;另外還有兩种放射性同位素Fe-55和Fe-59,半衰期分別是2.7年和44.5天。鐵的同位素在核物理中,我們知道核聚變的終點是鐵,核裂變的終點也是鐵,鐵原子核是所有元素中最穩定的,平均核子質量也最低,在大質量恆星中,元素聚變到鐵就意味著恆星步入死亡。
  • 動力學同位素效應—有機反應機理系列13
    同位素效應的理論處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過渡態理論,該理論假定反應具有單個勢能面,並且反應物與該表面上的產物之間存在屏障,其頂部處於過渡態。下面我們就來全面系統的了解一下動力學同位素效應。1 動力學同位素效應同一元素的不同的同位素具有不同的質量,它們雖然能發生相同的化學反應,但平衡常數有所不同,反應速率也有所不同。
  • 主級動力學同位素效應—有機反應機理系列14
    若取nAH=3000cm-1,  T=298K,則求出式3的值為6.5如下圖所示,對過渡態需要考慮不對稱伸縮振動、對稱伸縮振動和彎曲振動。其中不對稱伸縮振動就是沿反應坐標的運動,在建立過渡態理論的基本公式時,已從過渡態的配分函數中扣除,因而不用考慮。彎曲振動頻率較低,影響較小,可認為在反應物和過渡態該振動自由度的影響相互抵消。
  • 頁巖氣運移過程中碳同位素分餾:機理、表徵及其意義
    前人業已提出並應用的評價方法(直接法、間接法)大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還沒有公認的有效解決方法。同位素分餾法作為地球化學最重要的基礎研究工具之一,為解決上述關鍵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途徑。 在頁巖氣開採和現場解析過程中,甲烷碳同位素值(δ13C1)隨開採/解析時間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同位素分餾現象。
  • 牙科也用汞!? - 中汞網
    歐盟三大機構(歐洲議會、歐盟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達成一項臨時協定,自2018年7月1日起,禁止在牙科中對不滿15歲的兒童以及孕期和哺乳期婦女使用銀汞合金填充物。歐盟的這項行動得到國際口腔醫學和毒物學會(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Oral Medicine and Toxicology,簡稱IAOMT)的支持。
  • 研究發現氨氣分子擴散存在同位素分餾效應
    結果顯示,這3種被動採樣器得到的氨同位素組成具有一致性,但它們都顯著低於擴散管主動採樣系統(DELTA,參比標準),且差異穩定在15.4±3.5‰(圖2)。這一差異雖然超出了預期,卻意外地刻畫了氨氣同位素分子擴散引起的氮同位素分餾效應。
  • 用星星命名的鈽|元素|英文名稱|放射性同位素_網易新聞
    日前有報導稱,日本在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的報告中漏報了640公斤鈽。消息一出,鈽這種可用於製造核彈的放射性元素再次成為新聞焦點,那麼鈽究竟有哪些特點?
  • 把太陽系比作一個原子的話,應該算什么元素或者同位素?
    氫的同位素儘管盧瑟福根據原子量和原子序數的差異,預言了這種電中性粒子中子的存在,但要到1932年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查德威克(盧瑟福學生)正式發現中子才,整一個原子模型才完整。元素核外電子排布當然各種元素的原子核外圍的電子最大排布數量和和電子排布數量並不一致,所以它們能構成各種化合物,假如一種元素的外層電子沒有空缺,或者它不容易失去自身的電子,那麼這種元素就比較難構成化合物,比如黃金就是元素中化學屬性比較穩定的,但原子核最穩定的則是鐵,與本文無關,我們不談。
  • 第7章生活中的軸對稱 1軸對稱現象
    第7章生活中的軸對稱 1軸對稱現象 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4-03-11 15:26:22 [標籤:北師大版 七年級數學 電子教材 軸對稱]說兩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19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暑期學校舉行—新聞—科學網
    由中國地質學會同位素地質專業委員會和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發起,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和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第三屆「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
  • 同位素分離技術與同位素示蹤法
    生物分離技術是指從生物有機體及其代謝產物中提取、分離、純化有用物質的技術,對於具體實驗要進行具體分析。(1)紙層析法:各種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反之則慢,從而使各種色素相互分離。(2)差速離心法:利用不同的離心速度所產生的不同強度的離心力,使具有不同質量的物質分離。
  • 什麼是同位素?同位素的關鍵是中子變異
    所以這是一個問題:兩個或多個帶有正電荷的質子如何在同一個原子核中共存? 它們不應該互相排斥嗎?。這時候中子出現了。中子是亞原子粒子,與質子共享核。但是中子沒有電荷。正如其名,中子是中性的,既不帶正電荷,也不帶負電荷。這是一個重要屬性。由於其中性,中子可以阻止質子將另一個質子從原子核中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