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他紮根山區31年,用愛為豐都山區裡的孩子改寫現在和未來

2020-09-12 重慶豐都

陶行知先生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有這樣一名教師

他從教31年

不忘初心

用自己的愛

為山區裡的孩子

改寫現在和未來

他就是武平鎮中學高級教師

梁小江

1 今年50歲的梁小江老師1989年師範畢業後分配到都督鄉中學,1990年調任武平中學,至今在山區學校任教已有31個年頭,當班主任也有28年歷史。

梁小江說,武平鎮外出務工外出人員多,留守兒童比例大,學生學習、生活習慣較差,而且12歲至14歲的孩子正處於青春叛逆期,教育引導孩子的責任尤為重大。

自己熱愛教書這個行業,一定把每一個學生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習慣,做好人,上好學。

李棚是梁小江班級的一名學生,也是一名留守兒童。

去年,李棚迷上了手機遊戲,學習成績迅速下滑,梁小江了解情況後,多次找李棚談心,並利用課餘時間找來幾名同學陪李棚打籃球,慢慢的,李棚的遊戲癮戒掉了,學習成績也提升了。

1 31年裡,梁小江為山區孩子搭起了一座通向知識、通向外界的橋,用自已的一言一行改變著孩子們對世界的認知。

許多孩子在拿到大學通知書的那一刻都會跑來向他報告,有的家長還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立於德,踐於行,梁小江立足教師崗位31年,他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感染身邊的學生、同事。

「梁老師是我踏上教育崗位的人生導師,在業務上對我指導,在生活上對我關心關愛,他是大家心目中的良師益友。」武平鎮中學老師江星說。

武平鎮中學校長鄒巍告訴記者,梁小江是武平中學優秀教師代表之一,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以校為家、愛生如子、業務精湛,是領導放心,家長認可,老師敬佩,學生愛戴的好老師。

梁小江紮根山區教育31年

他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

也沒有催人淚下的故事

他以平常心做著平常事

不為取悅一個個偶然飄過的行人

只為那一張張懵懂孩子的笑臉

看著孩子們從懵懂變得成熟懂事

在梁小江老師心裡是特有的人生享受

來源:豐都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陳 和

編輯:李玉婷 任秋丹

責編:段 敏

審核:李永生 李賢文

聲明:根據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轉載或引用豐都縣融媒體中心原創作品請標明來源:豐都縣融媒體中心重慶豐都。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澄江市董文云:29年紮根山區教育
    澄江市龍街街道尖山小學老師董文雲,他紮根山區學校29年,不忘教育初心,在平凡崗位上堅守初心、默默奉獻,用愛和責任照亮孩子們的未來。在生活上他也無微不至的照顧著我們。董文雲老師,生於1971年,自1991年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紮根于澄江邊遠山區教學一線,先後在立昌小學、養白牛小學、尖山小學任教。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他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的理念,心系每一個山區孩子。在學校管理中他盡職盡責,同事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他總是主動幫忙解決,是大家公認的「熱心人」,教育工作的「好把式」。
  • 大餘縣首屆「紮根山區教師獎」獲得者事跡展
    一學年來,全縣廣大師生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辦人民滿意教務為宗旨,湧現出一批師德高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秀教師。在《大餘縣人民政府關於表彰2019—2020學年度全縣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的決定》中,「紮根山區教師獎」首次設立並予以表彰。
  • 主題教育進行時——陳錫全:紮根山區42年 做山區孩子的幸福守護者
    42年來,陳錫全從一位青春煥發的民辦教師走來,用紮根山區、教書人那一顆純樸的草根之心變成了60花甲的白頭翁,誓言只要山區教育有需要、組織上有召喚,隨時準備為山區教育奮鬥終身,做一名山區孩子的幸福守望者!走進車坊小學校園,教學樓和宿舍樓氣派亮麗,運動場寬敞整潔,圖書、計算機、電子白板以及音、體、美器材應有盡有,圍牆、校門、道路等煥然一新。
  • 詹院孝:27年紮根山區學校踐行「用知識改變命運」初心
    寧縣九峴鄉桃樹莊小學校長詹院孝,27年來,撲身山區小學,始終不忘初心,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讓桃樹莊小學教育工作始終名列學區前茅,讓山區學生享受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詹院孝出生在春榮鎮李臺村農村家庭,他深知山區孩子對知識的渴望,更深知通過教育改變孩子命運的重要。詹院孝說,「唯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山區偏遠學校的教學現狀,才能讓當地的孩子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用知識改變命運。」
  • 孟軍廷:紮根山區的高級教師
    來源:邢臺日報-邢臺網孟軍廷,中小學高級教師,在沙河市劉石崗學區工作已有31年。剛參加工作時,她在孟石崗小學工作,當時辦學條件很差,冬天拾柴生火讓學生取暖,夏天在滂沱大雨中返校為孩子們上課。每到下雨天,教室因屋頂積水漏雨,即使身懷六甲,她還上房掃雨。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但紮根山區、奉獻山區的初心沒有動搖過。
  • 邊遠山區教師用「堅守」為孩子播種希望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 題:「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到底」——邊遠山區教師用「堅守」為孩子播種希望新華社記者教師節到來,在貴州、四川、雲南、西藏等地,還有很多和劉興孟一樣的老師,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渴望知識的眼神,讓他們選擇堅守邊遠山區,只為讓更多的孩子能夠走出大山。「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是我堅守講臺的動力」松溪鄉中林小學位於海拔1000多米的半山腰,學生多來自單親家庭或是留守兒童。
  • 紮根山區終無悔 無私奉獻育桃李——芒市江東中學楊國章
    2019年9月喜獲「雲南省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榮譽稱號。與同事閒聊時,他常說: 當老師,最不喜歡聽到的詞語是「誤人子弟」。怎樣做才能做到不誤人子弟?他的回答也很簡單,就是愛與責任。對學生的愛體現的是理解與寬容。由於學科特點,楊老師只能是到了初三年級才能接替其他人的班主任工作,這樣的班級普遍是班風較差,但他始終不放棄。
  • 【榜樣的力量】這位老師紮根大埔山區從教30年!
    在神聖的三尺講臺上,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春蠶精神」,三十年裡,她用愛心、耐心、童心對待學生,尤其是對於山區特殊兒童,她傾盡全力,讓孩子們能夠享受愛和教育。她就是大埔西河鎮橫溪小學的老師丘海容,也是大埔縣萬川愛心協會的一名志願者,自2017年加入協會,多次參加協會開展的走訪貧困學子、扶貧助學、關愛老人等志願服務活動。她的心始終牽掛著大山裡的孩子們!
  • 華寧浦仕華:紮根高寒山區26年 以學校為家把學生當娃
    教室裡,浦仕華正在給學生們講授新知識。在這個講臺上,他一站就是26年。「讓山裡的孩子有書讀、讀好書」成為了他努力的方向。由於學校經費有限,浦仕華就自己動手幹起來。乾旱導致學校嚴重缺水時,他帶著教師找水源、接水管;冬天水管被凍住時,他帶著大家檢查維修,併到自家水窖挑水補給;教學樓、學生宿舍等牆壁陳舊和欄杆生鏽時,他自己買油漆來帶著大家一起滾刷,打掃廁所、清理垃圾更是尋常事兒。
  • 紮根山區 無怨無悔
    四年來她用自己的青春譜寫著平凡的山區教育篇章。用自己的汗水澆灌著山區的花朵,用自己的智慧託舉山區的太陽。四年來我無怨無悔,兢兢業業,積極進取。一、直面困難,潛心教學,為山區的孩子建構知識的大廈。2008年9月,大學畢業的我來到小學,開始了山區教育生涯。擺在我面前的,是有些殘酷的現實:我家在市區,距離這所山區小學有近百裡。
  • 書·畫匯愛,夢圓山區 | 和「綠動未來」一起讓愛不閒置
    為充分發揮閒置童書價值,讓更多山區孩子獲得知識與陪伴,「綠動未來」環保公益平臺於2018年開展閒置童書徵集活動,深入北京、上海、武漢等全國十城回收書籍;並於次年聯合精中教育集團發起「綠色童享·讓愛不閒置」主題活動,在全國42個城市面向廣大家庭徵集閒置童書。
  • 「優秀教師」唐雙球:為初心堅守 為山區耕耘
    鼎城區逆江坪中學高級教師唐雙球一心紮根在邊遠山區,辛勤耕耘在農村教育這片沃土,別人眼裡的清貧寂寞,在她心裡卻是不一樣的繁花似錦。自1983年參加工作以來,唐雙球已堅守邊遠山區教育工作37年。寒來暑往,學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不變是她始終用慈母般的心溫暖、呵護著「祖國的花朵」。去年原本應該退休的她,因為捨不得孩子們而選擇了繼續堅守。
  • 左媛:用愛與責任守護山區孩子
    自2014年走上幼教崗位以來,左媛先後在安化彝族鄉董炳幼兒園、光山幼兒園、中心幼兒園任教,在平凡的幼教崗位上默默付出,帶領彝鄉的孩子探索世界、認識世界,用愛與責任為安化彝族鄉的孩子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用最美品質照亮山區孩子前行的路
    在遵義縣龍坪鎮支教的前外交官夫婦朱敏才和孫麗娜獲得「最美鄉村教師」榮譽稱號。   朱敏才原是貴州黃平縣人,1965年從貴州大學英語系畢業後,分配到外經貿部工作近40年,退休時是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他的妻子孫麗娜,是北京市最早一批取得小學英語教師資格的老師。72歲的朱敏才和61歲的孫麗娜,此前在國外生活。
  • 吉安報導:「暖新聞·江西2020」陳椏長:潛心育人 用青春書寫山區孩子的未來
    ,他選擇了紮根山區,潛心育人,用青春回饋這片養育過他的土地,做最平凡的山區教師。走進永豐縣龍岡畲族鄉龍岡中學,校園裡乾淨整潔,樹木鬱鬱蔥蔥。在九年級3班教室,陳椏長正為學生們演示化學實驗,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他是一個非常和藹的老師,我也非常的喜歡他,喜歡他的學科,第一節化學課他給我們帶了一本資料書,是他自己編的,裡面的知識點很詳細。我覺得只要我努力就可以學好化學這門學科。」學生李小凡說道。
  • 張燕:紮根山區愛生如子
  • 「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到底」——邊遠山區教師用「堅守」為孩子播種希望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 題:「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到底」——邊遠山區教師用「堅守」為孩子播種希望新華社記者教師節到來,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松溪鄉中林小學語文老師劉興孟的手機響個不停,各屆學生發來的節日祝福簡訊,讓這位紮根山村小學24年的老師感到特別幸福、滿足。
  • 「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到底」--邊遠山區教師用「堅守」為孩子播種希望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題:「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到底」--邊遠山區教師用「堅守」為孩子播種希望新華社記者教師節到來,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松溪鄉中林小學語文老師劉興孟的手機響個不停,各屆學生發來的節日祝福簡訊,讓這位紮根山村小學24年的老師感到特別幸福、滿足。
  • 不缺書的山區孩子,為什麼不愛讀書
    2300公裡外,雲南文山州的山區孩子陳夏就沒有這樣幸運。從懂事起,爸媽就在珠海打工,一直跟著不識字的爺爺生活,學校裡的那些看得懂的課外書,已經翻了太多遍。在廣袤的鄉野山村,像陳夏這種情況的孩子,還有很多。江軍的家裡窗戶不大,平日裡房間總是有些昏暗,8歲的他看一會兒書,眼睛就會疼。
  • 紮根山區49年接生520多個新生命
    / 人物小傳 /李金秀,紮根山區行醫49年,先後接生了村裡520多個新生命,是村上婦女和兒童最離不開的人。她先後獲得了「自治區優秀鄉村醫生」等榮譽稱號。給孩子的枕頭要調整,皮膚有點炎症要用點藥。」11月24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薩爾縣大有鎮廣泉村,69歲的村醫李金秀來到村民聶成梅家做回訪,孩子從懷孕到出生,李金秀都一直在給聶成梅做跟蹤保健。「特別感謝李醫生,49年了,我們家15口人都是李醫生給接生的。李醫生沒有節假日,隨叫隨到,有李醫生在,我們心裡踏實。我們都離不開她。」聶成梅說起李金秀的好,臉上充滿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