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進行時——陳錫全:紮根山區42年 做山區孩子的幸福守護者

2021-02-28 武穴教育

車坊小學是餘川鎮一所七村聯辦的寄宿制山區小學,現有學生368人,十個教學班。42年來,陳錫全從一位青春煥發的民辦教師走來,用紮根山區、教書人那一顆純樸的草根之心變成了60花甲的白頭翁,誓言只要山區教育有需要、組織上有召喚,隨時準備為山區教育奮鬥終身,做一名山區孩子的幸福守望者!

走進車坊小學校園,教學樓和宿舍樓氣派亮麗,運動場寬敞整潔,圖書、計算機、電子白板以及音、體、美器材應有盡有,圍牆、校門、道路等煥然一新。而以前該校的教室、宿舍十分破舊,教學設備配置落後,辦學條件十分艱苦。每到下雨天,校園裡到處泥濘不堪,老師、學生上課非常不方便。說起車坊小學過去的情況,村幹部李友德感慨良多。

村幹部李友德:我小時候在這裡讀書的時候,就只有幾間破爛的教室,現在經過2019年的改造,已經達到了三層混凝土結構的氣派的大樓。確實,(陳校長)使我們學校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質量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校園建設資金不足是最大的難題,校長陳錫全向社會募捐,成功舉行了「相約車坊、點亮未來」慈善捐助等系列活動,收到愛心企業家和愛心人士積極捐款捐物達45萬元。並積極向上爭取建設立項。2013年該校建設步入了快車道,先後建設了市農村村小第一座幼教大樓、教師周轉房、食堂綜合樓,一棟全新的現代化的三層教學大樓,也將於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曾經破舊不堪的特困山區學校,如今變得亮麗多姿。

對於山村小學而言,貧困留守兒童是該校的焦點問題,一旦脫離父母,一系列負面心理障礙就顯現出來了。為了彌補「親情」的缺失,陳錫全在學校內開設親情聊天室,定期讓留守兒童與父母視頻聊天;開設心理諮詢室,與他們談學習、談生活、談理想;周六、周日為住校的留守兒童聘請生活老師,夥食費、工資學校包了,不用學生家長掏一分錢。

幾十年來,每個寒暑假,陳錫全幾乎在學校度過。每個暑假,學校都要維修與建設,陳錫全常常在學校督導建設,親力親為;有時在相關單位之間穿梭,申請項目,討要經費。為了公事,倒貼了多少車費、住宿費,曾經多少次想放棄,但陳錫全一次次警醒自己,不要辜負了山村孩子所期待的美麗校園。

42年來,車坊小學先後被評為「武穴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武穴市最美鄉村學校」、「武穴市文明單位」、「黃岡市平安校園」、「黃岡市放心食堂」、「黃岡市綠色生態校園」,陳錫全相繼被評為「武穴市優秀教師」、「武穴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武穴市優秀共產黨員」、「武穴十佳校長」、「黃岡市骨幹教師」。

車坊小學校長陳錫全:回首從教40年,我只是盡了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車坊小學」這4個字,是一本厚重的書,在我心中分量重千斤。因為我奮鬥在這裡、紮根在這裡,這裡的一磚一瓦親自遞過、一樹一草親手栽過,這所學校揮灑了我全部的青春、凝聚了我全部的愛心、寄託了我全部的情感。只要山區教育有需要、組織上有召喚,我隨時準備為山區教育奮鬥終身,做一名山區孩子的幸福守望者!

來源:武穴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武穴市教育局辦公室

投稿:wxjyxctg@163.com

電話:07136755000

相關焦點

  • 澄江市董文云:29年紮根山區教育
    澄江市龍街街道尖山小學老師董文雲,他紮根山區學校29年,不忘教育初心,在平凡崗位上堅守初心、默默奉獻,用愛和責任照亮孩子們的未來。董文雲老師,生於1971年,自1991年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紮根于澄江邊遠山區教學一線,先後在立昌小學、養白牛小學、尖山小學任教。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他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的理念,心系每一個山區孩子。在學校管理中他盡職盡責,同事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他總是主動幫忙解決,是大家公認的「熱心人」,教育工作的「好把式」。
  • 詹院孝:27年紮根山區學校踐行「用知識改變命運」初心
    寧縣九峴鄉桃樹莊小學校長詹院孝,27年來,撲身山區小學,始終不忘初心,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讓桃樹莊小學教育工作始終名列學區前茅,讓山區學生享受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校長詹院孝正組織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每日一首古詩詞」誦讀,師生們臉上洋溢著笑容,朗朗讀書聲充滿校園。詹院孝出生在春榮鎮李臺村農村家庭,他深知山區孩子對知識的渴望,更深知通過教育改變孩子命運的重要。
  • 大餘縣首屆「紮根山區教師獎」獲得者事跡展
    二十三年是代課身份,他一身粉塵,兩袖清風,在三尺講臺上春雨般揮灑辛勤汗水,潤澤著內良孩子的心田。身在山區的他,生活本就拮据,可他眼看著孩子們因為家庭困難交不上夥食費時,主動替困難家庭學生墊付的夥食費,面對孩子們一心要走出大山可學習遇到瓶頸時,他開始個別輔導。就這樣三十六年如一日,把每一個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三千幼苗已然成家國棟梁。
  • 他紮根山區31年,用愛為豐都山區裡的孩子改寫現在和未來
    有這樣一名教師他從教31年不忘初心用自己的愛為山區裡的孩子改寫現在和未來他就是武平鎮中學高級教師梁小江>1 今年50歲的梁小江老師1989年師範畢業後分配到都督鄉中學,1990年調任武平中學,至今在山區學校任教已有31個年頭,當班主任也有28年歷史。
  • 紮根山區49年接生520多個新生命
    / 人物小傳 /李金秀,紮根山區行醫49年,先後接生了村裡520多個新生命,是村上婦女和兒童最離不開的人。她先後獲得了「自治區優秀鄉村醫生」等榮譽稱號。給孩子的枕頭要調整,皮膚有點炎症要用點藥。」11月24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薩爾縣大有鎮廣泉村,69歲的村醫李金秀來到村民聶成梅家做回訪,孩子從懷孕到出生,李金秀都一直在給聶成梅做跟蹤保健。「特別感謝李醫生,49年了,我們家15口人都是李醫生給接生的。李醫生沒有節假日,隨叫隨到,有李醫生在,我們心裡踏實。我們都離不開她。」聶成梅說起李金秀的好,臉上充滿了幸福。
  • 紮根山區 無怨無悔
    四年來她用自己的青春譜寫著平凡的山區教育篇章。用自己的汗水澆灌著山區的花朵,用自己的智慧託舉山區的太陽。四年來我無怨無悔,兢兢業業,積極進取。一、直面困難,潛心教學,為山區的孩子建構知識的大廈。2008年9月,大學畢業的我來到小學,開始了山區教育生涯。擺在我面前的,是有些殘酷的現實:我家在市區,距離這所山區小學有近百裡。
  • 湖北宜都鄉村教師紮根山區32年:學校成「第二個家」
    湖北宜都鄉村教師紮根山區32年:學校成「第二個家」 2020-11-24 11:54:58樸實的話語背後,是他在山區學校32年的堅守。  王成福1962年6月出生於枝城鎮紙坊衝村,1978年到宜都市原大坪小學任民辦教師。1984年8月,他通過招考來到宜都師範讀民師,畢業後分配到餘家莊小學任教,4年後調到黎家坪小學任教至今。  剛到學校時,王成福負責四年級、五年級的數學教學。
  • 邊遠山區教師用「堅守」為孩子播種希望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松溪鄉中林小學語文老師劉興孟的手機響個不停,各屆學生發來的節日祝福簡訊,讓這位紮根山村小學24年的老師感到特別幸福、滿足。他告訴記者,每每看到孩子們臉上掛滿燦爛的笑容,眼神中充滿對知識的渴望,他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了。「為了這些孩子,我會盡我所能教給他們更多知識,走出這片山。」「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到底」全國海拔最高縣——西藏那曲市雙湖縣,被稱為「人類生理極限試驗場」。2017年,來自雲南臨滄的陳春成為雙湖縣中心小學的一名老師。
  • 鄉村教師紮根山區32年:學校成「第二個家」
    樸實的話語背後,是他在山區學校32年的堅守。王成福1962年6月出生於枝城鎮紙坊衝村,1978年到宜都市原大坪小學任民辦教師。1984年8月,他通過招考來到宜都師範讀民師,畢業後分配到餘家莊小學任教,4年後調到黎家坪小學任教至今。剛到學校時,王成福負責四年級、五年級的數學教學。
  • 南海名家吳雪霞:立足校本「服務」黎苗山區教育
    假期亦不休 吳雪霞正和團隊教師一起開展相關教研工作人民網海南頻道枉源 攝紮根堅守 以「創新」成就「不凡」1991年,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吳雪霞便一心紮根在山區,她把青春和學識無私奉獻給山區教育事業30年如一日,紮根山區,勤奮工作。在平凡的教育教學崗位上,她充分發揮全國(海南省)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的模範帶頭作用,牢記「教書育人」的重大使命,愛崗敬業,刻苦鑽研業務,教育教學成績、教育科研、送教幫扶成果顯著。30年來,吳雪霞始終堅守講臺,站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執著,並把對教育滿腔的熱情和愛傾注在學生身上。
  • 【榜樣的力量】這位老師紮根大埔山區從教30年!
    在神聖的三尺講臺上,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春蠶精神」,三十年裡,她用愛心、耐心、童心對待學生,尤其是對於山區特殊兒童,她傾盡全力,讓孩子們能夠享受愛和教育。她就是大埔西河鎮橫溪小學的老師丘海容,也是大埔縣萬川愛心協會的一名志願者,自2017年加入協會,多次參加協會開展的走訪貧困學子、扶貧助學、關愛老人等志願服務活動。她的心始終牽掛著大山裡的孩子們!
  • 張燕:紮根山區愛生如子
  • 紮根山區終無悔 無私奉獻育桃李——芒市江東中學楊國章
    三十二年前,他帶著長輩的期盼,懷著對教育的熱情,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從師專化學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江東中學。學校惡劣的工作環境壓不過心中的熱情;崎嶇的山路阻擋不了他的教育初心;雖地處偏遠山區卻心懷家鄉教育。三十二年來,艱苦的磨練,鑄就他堅韌的性格,教育的熱情給了他戰勝困難的勇氣,給了他辛勤工作,任勞任怨,不畏艱難困苦的良好心理品質。
  • 孟軍廷:紮根山區的高級教師
    來源:邢臺日報-邢臺網孟軍廷,中小學高級教師,在沙河市劉石崗學區工作已有31年。剛參加工作時,她在孟石崗小學工作,當時辦學條件很差,冬天拾柴生火讓學生取暖,夏天在滂沱大雨中返校為孩子們上課。每到下雨天,教室因屋頂積水漏雨,即使身懷六甲,她還上房掃雨。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但紮根山區、奉獻山區的初心沒有動搖過。
  • 龍口下丁家學校張桂娜:紮根山區教育24年,愛心澆灌一片芬芳
    1996年7月張桂娜老師懷揣著青春的激情和對教育的熱愛登上講臺,成為了山區學校一名普通的教師。從教24年裡,她沒有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事,只是以一顆平凡的愛心精心呵護著山區學校那一顆顆稚嫩的心靈。每當她看到孩子們快樂健康地成長,她就覺得已經很知足了,更收穫了一種教師職業的幸福和快樂。愛心教育,呵護成長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要有紮實的教學技能,僅僅空有一腔熱情是無法完成這一神聖使命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張老師在教學上十分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馬成磊同學非常聰明,數學經常考九十多分甚至一百分,可語文成績一直三四十分並且做語文試卷時總是蜻蜓點水,一掠而過。
  • 潘仲勇:紮根邊遠山區 幫助山裡娃放飛夢想
    每天清晨,這裡會傳出陣陣讀書聲,在幽靜的山區中顯得如此動聽。「父親的話讓我打消顧慮」2000年,剛從黎平民族師範學校畢業的潘仲勇,服從安排,來到報京鄉松柏村金坪玉教學點。沒曾想,這一待就是20年。「剛來時,坪玉教學點叫坪玉小學,只有1至3年級,僅有兩名代課老師。」
  • 紮根山區三十載 不忘初心育桃李——記城固縣天明初中唐漢昭
    唐漢昭,出生於城固縣南部山區的一個偏僻小山村,1988年7月師範畢業後就回到母校天明初中任教。參加工作32年來,他始終紮根農村教學一線,一直不忘選擇師範的初心:「我是山裡娃,深知山區學生上學的艱難和不易,我一定要紮根山區,奉獻家鄉教育事業」。
  • 湖南文理學院:情系山區教育 關愛山區孩子
    教育扶貧活動現場。該校英國外教、「洋雷鋒」詹姆斯現場為孩子上課。紅網時刻常德9月14日訊(通訊員 袁勇軍)9月9日,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湖南文理學院校長龍獻忠帶領部分教師來到張家界市永定區謝家埡鄉中心完小開展教育扶貧活動,為50名山區小學生送去新學期學習用品,並勉勵他們好好學習、健康成長。
  • 優秀教師劉小芳:紮根山區21年育良才
    她21年紮根在偏遠的山區學校,始終戰鬥在教學一線,擔任班主任同時又兼任學校教導處副主任及報帳員工作。她就是羅壩中學老師劉小芳。記者走進課堂時看到,同學們正被劉小芳老師生動有趣的故事吸引著。羅壩中學地處偏遠山區,劉小芳所教的班有百分之七、八十是留守學生。父母在外打工,對孩子疏於關心和教育。劉小芳耐心地與學生溝通談心,在生活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學生的眼中,她更像是一位知心朋友。【採訪】學生:她有時候煮的好吃的飯菜會帶過來飯堂跟我們分享。看到我們的被子沒有疊好,會幫我們疊一下。有時候我們的衣服爛了,劉老師會幫我們細心縫補一下。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 於國梁:山區孩子的「引路人」
    東山鄉妙姑小學的校長於國梁,紮根偏遠山區21年,他盡心履職,勇挑重擔,努力做山區孩子的「引路人」。見到於國梁的時候,他正在給同學們上課,課堂氛圍非常活躍,他時不時地跟同學們互動,激發同學們的興趣;在同學們做習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