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7日訊網格「微服務」雖然不怎麼「起眼」,卻與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參與公益「微服務」能給社區居民帶來獲得感、幸福感。青島市北區四方街道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耕「網格化治理和服務」,做精做細社區網格公益「微服務」,當好群眾貼心人。
手偶劇歡樂多,快樂小小心靈
「公雞家的隔壁搬來一位神秘的新鄰居,卻總也見不著面,它到底是誰呢?」這是市北區四方街道上四方社區第二網格的兒童共享空間正在進行著一場精彩的手偶劇表演《公雞的新鄰居》。奇妙的手偶、好聽的故事和老師們繪聲繪色的表演,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現場,伴隨著歡快的《找朋友》兒歌,開場熱身謎語猜猜猜,手偶劇拉開了序幕。公雞、貓頭鷹等手偶角色陸續亮相,老師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運用誇張有趣的肢體表演,繪聲繪色地演繹著。伴隨著歌聲「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更是引起了小朋友們的一陣陣歡呼,他們也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隨著劇情的展開,大家時而緊張、時而興奮、時而歡呼雀躍。老師們栩栩如生的手偶表演吸引著小朋友的目光,深受大家的喜歡,他們一張張笑臉上透露著興奮。演出活動最後,小朋友們還跟隨老師的指導親自動手製作手偶,並逐一登臺表演了一番。
好看好玩的手偶劇在孩子們的掌聲和不舍中落下了帷幕,表演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手偶劇的獨特魅力帶給了小朋友們不一樣的感受。每個造型生動的手偶,不僅可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更便於他們理解故事內容,讓小朋友從小感受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
巧手串珠,編織快樂
市北區四方街道嘉善路社區在第四網格黨群服務站開展了「巧手串珠,串聯美好」公益課堂活動。
一個個紅紅綠綠的玻璃珠,一條條細細的彩繩,當網格員將一個晶瑩剔透的手工串珠「吉祥球」成品擺在居民眼前時,大伙兒都毫不掩飾地發出讚嘆聲:「真神奇,這些小珠子怎麼可以變成這麼漂亮的花啊?」
隨後,網格員進行了分解演示。從最基本的左右線區分、捆扣技巧以及加珠、回珠、過珠的不同,再到四珠圈的查看和形成,讓大家在摸索、互助中強化溝通。整個過程中居民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經過了近1小時奮戰,現場在座的每個人都完成了屬於自己的一隻「吉祥物」製作,大家紛紛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臉上樂開了花。公益課堂活動,讓大家領略了手工製作的無窮魅力,培養了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提升了大家的文化品位,也為生活增添了文化韻味。
自治在網格,服務更精細
隨著網格自管會的持續推進,市北區四方街道海嘉社區的「四個一」工作模式也日漸成熟,即「一會、一站、一房、一隊」,切實做到居民服務「零距離」、網格治理「全覆蓋」、平臺訴求「快響應」。「一會」就是網格自管會,組織黨員、居民通過共商議事,共同治理社區問題;「一站」就是網格的溫情驛站,通過開展主題黨日、公益課堂等活動,為居民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拉近鄰裡情感;「一房」就是「我的陽光房」,引導居民參與陽光房的設計布置,增強居民參與網格事務的熱情和能力;「一隊」就是社區便民服務隊,通過將社區具有一技之長的居民組織起來成立「能工巧匠便民服務隊」,開展公益幫扶,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服務。
劉羿紅 劉姍姍 高茂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