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前,產婦身上會有明顯的症狀表現,但是因為有些產婦是第一次生產的關係,對於這些症狀表現並沒有十分在意,那麼這就有可能耽誤入院待產的時間。
另外,也有一些有過生產經驗的二胎產婦,在察覺到臨產前的徵兆後因為有過生育經驗而對此掉以輕心,那麼這種情況其實也是非常危險的。
總而言之,生娃這件事容不得產婦有一丁點的草率,早做準備及時入院待產才是最恰當的應對之策。
晶晶是在大寶3歲的時候懷上的二胎,因為此時大寶上已經幼兒園了,所以晶晶二胎的孕期過得還算舒服。
也因為有了之前懷大寶的經驗,所以孕期裡晶晶要比懷大寶的時候過得淡定很多。相較於懷大寶時的小心翼翼,懷二胎的晶晶「放肆」了許多。
就這樣晶晶安安穩穩地度過了孕期,等到臨產的時候晶晶也非常淡定自如。當天一大早晶晶就發現自己見紅了,但是有了生大寶的經驗,晶晶並沒有第一次臨產時那般慌張。
晶晶說「生大寶的時候從見紅到真正生產要經過十多個小時的時間呢,所以完全不必著急去醫院。」於是晶晶開始不慌不忙地收拾起自己的待產包。
臨近中午的時候,晶晶發現宮縮的頻率變成了每十分鐘一次,同時也有了明顯的痛感。想到生大寶的時候宮縮的頻率是每五分鐘一次,於是晶晶覺得時間還來得及。「在家裡總比在醫院呆著更舒服。」雖然晶晶的老公急得團團轉,但是晶晶倒是很淡定。
可是沒多久之後,晶晶發現自己破水了。看著溼了一大片的床單,晶晶這才意識到好像有一些來不及了。
於是她趕緊讓老公打電話給120,因為按照生大寶的經驗,破水後就不能亂動了,否則情況會非常危險。
過了一會兒120急救車趕到了,晶晶被抬到了擔架上。可是即便是這樣晶晶最後還是在120急救車上生下了小寶。
通常而言,在寶媽進行第一次產檢時,醫生就會預測出預產期,雖然大多數胎兒並沒有在預產期當天出生,但是這卻可以為孕媽們的臨產時間做一個參考。
通常孕39周出生的寶寶是最健康的,他們的肺部器官發育更為成熟。
1.見紅
產婦生產前會發現下體有紅色的分泌物流出,這與月經時的出血是完全不同的。通常見紅後的24到48小時內產婦會完成分娩。
所以說有見紅的預兆時,情況並不是十分危急,產婦還有時間做好入院待產的準備。
2.破水
相對於建宏來說,破水的情況就要危急一些。如果破水的情況比較嚴重,羊水流出的較多,那麼產婦就更加不能夠隨意亂動,保持臀部抬高平躺的姿勢才最為適宜。
3.宮縮
當宮縮陣痛變得更為規律起來時,那麼很有可能意味著胎寶要出生了。通常頭胎產婦在五分鐘一次宮縮的情況下,應該立即趕往醫院;而對於二胎產婦在十分鐘一次的宮縮情況下,則就應該立即入院待產。
1.舒緩緊張焦慮的情緒
在產婦生產時緊張焦慮的情緒會導致皮膚過於緊繃,這就無形中延長了產程。所以在生產時,產婦一定要懂得疏解緊張焦慮的情緒,因為在放鬆的狀態下,產婦皮膚彈性更好,生產的時間會更短。
2.配合好醫生的指揮引導
在生產時產婦配合好醫生的指揮才能夠配合好呼吸和用力。這樣才不會造成體力的過度消耗,產程才會進行得更快。不管是有過生育經驗還是頭胎生產,懂得配合好醫生的產婦才會生產得更順遂。
在發現有臨產徵兆時,及時入院待產才是最安全的做法,所以有過生育經驗的孕媽也不要過於馬虎大意。大家對於產婦臨產時的準備工作有哪些經驗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