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關鍵詞 中海地產銷售202.8億、拿地80.4億

2020-12-27 鳳凰網房產

來源: 觀點地產新媒體

觀點地產網2月6日晚間,中海地產發布2020年首月銷售公告,與過往時期相比,這份成績單或許稍顯遜色。

公告顯示,中國海外系列公司於1月份錄得合約物業銷售額約為人民幣202.76億元,已售樓面面積約110.31萬平方米,分別按年降低17.9%、11.9%。

這也是中海地產近幾年來首次以人民幣計算銷售額,此前該公司一直沿用港幣計算,包括2019年12月銷售也是披露銷售額為港幣339.58億元。

過去一年,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走弱。即便剔除匯率因素,2020年1月中海地產銷售額創近三年同期最低已是事實,2018年1月及2019年1月該公司銷售額分別為港幣258.26億元、港幣290.48億元。

截止到1月底,中國海外系列公司錄得已認購物業銷售約人民幣164.68億元,折合約港幣183.48億元,與2019年12月環比基本持平(港幣185.28億元),同比則下跌約35.78%。這部分銷售額預期將於往後數月內轉化為合約物業銷售。

僅從結果看,如果說銷售額環比下跌逾三成是年底衝刺業績而1月恰逢銷售淡季,那麼同比下跌近18%或許說明,2020年1月比以往都來得冷淡些,無論從籤約還是從認購的角度看。

中海地產是房地產市場動蕩下受影響的一員,據瑞信最新報告稱,內地房地產市場1月出現大幅放緩,在300城市中銷售面積、銷售金額分別下跌45%、21%;在第一、二、三線城市中,銷售額分別下跌2%、20%、31%。

分區域看,卻又容易獲得不一樣的視角:

1月份中海地產在香港及澳門區域錄得合約銷售額人民幣2.13億元,去年同期則高達港幣59.13億元;剔除這部分因素,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測算,期內中海地產在內地的銷售額同比跌幅大約3%。

這說明1月份頭部房企在內地的銷售額,暫未受到來自新型肺炎疫情擴散的太多影響。早於中海地產披露業績的企業中,碧桂園權益銷售金額329.2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中國恆大合約銷售405.5億元,同比下降6.07%;萬科合同銷售488.8億元,同比增長12.34%。

在內地市場,華北地區、華東地區、華南地區分別是中國海外銷售佔比最大的區域,以2019年上半年為例,佔比分別為18.7%、14.3%、13.4%;今年1月份,佔比分別為15.8%、15.1%、14%,反映華北地區佔比有所下降。據了解,華北地區主要包括濟南、北京、武漢、天津等幾個城市,其中濟南、北京佔大頭。

銷售貢獻提升最多的是西部地區,該地區主要包括成都、西安、重慶、昆明、新疆等,銷售佔比約14%。

根據以往銷售規律,在告別1、2月淡季後,中海地產的銷售額逐步回升,並在6月達到高點,這也是大部分房企的銷售規律。但2020年註定冷淡些,隨著全國多地為遏制肺炎疫情而採取暫時關閉線下售樓處措施,房地產銷售已不可避免面臨一段時間的困難期。

無論是「碧萬恆」抑或融創、保利、中海,在肺炎疫情未出現拐點的當下,誰都無法保證它們何時能恢復正常銷售工作。1月上旬,位於珠海的中海星築公示共3棟房源備案價,並開放營銷中心及樣板間,但以目前情況來看,顯然不可能開盤。

2月初,中海地產官微宣布網上售樓處已啟動,通過相關小程序可以獲得公司在全國一手信息。在市場人士看來,購房是注重體驗的大宗交易,線上渠道的成效或遠不及線下。

受疫情影響的不僅是當期銷售,還有房企未來一段時間的銷售。其一,全國多地已暫停土地交易,其二,房地產項目延期開工,這些因素都將抑制房企接下來的供貨。

1月份,中國海外發展僅新增上海、北京2宗地,環比減少3宗,應佔樓面面積39.18萬平方米,應付土地出讓金為人民幣80.4億元。儘管拿地少,但中海延續了加大核心布局的思路,2018年、2019年全年分別在一線城市新增17宗地、15宗地。2月4日,中海還投標了香港將軍澳日出康城第12期項目,但並未中標。

除此以外,另一個平臺中海宏洋新增江蘇泰州1宗地,環比減少2宗,總應佔樓面面積22.59萬平方米,應付土地出讓金約為10.65億元。

隨著土地交易按下暫停鍵,以及銷售放緩,中海地產或也像其它房企那般轉向保持現金流充裕。過去數年,中海一直將在手現金控制在1000億港元左右,但主要依靠銷售回款,融資動作相對較少。

相關焦點

  • 謹慎中海 全年銷售3012億港元與購地曲線圖
    觀點地產網 「三好學生」中海的2018年,依然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1月7日,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公告稱,2018全年中國海外系列公司的累計合約物業銷售約為3012.4億港元,同比增長29.81%,完成年度銷售目標的103.88%。相應的累計已售樓面面積約為1593.4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17%。
  • 中海地產590億上海「舊改局」
    相比競爭激烈的招拍掛拿地方式,城市更新能以更低的地價獲取土地儲備讓企業保證更高的利潤率,因此也成為房企尋找增長點的新賽道。7月20日,國務院發文強調要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從政策層面為之助力、規範。據住建部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僅老舊小區就有約17萬個,建築面積約40億平方米,涉及居民超過4200萬戶,投資額初步估算達4萬億元。
  • 大項目戰略接連落地,中海地產半年淨賺205億
    8月24日舉辦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海地產董事會主席顏建國再次強調,公司不會為規模做大而去做大規模,而是要求有利潤的銷售,有質量的增長。顏建國曾表示,淨利潤的增長還是要以銷售規模增長為基礎,所以中海地產也會在土地儲備方面保持積極態度。
  • 香江60億港元拍地記:中海返港與巨頭混戰
    觀點地產網 武瑾瑩 5月12日,香港特區政府舉行了2011年的第二場土地拍賣會,推出了分別位於港島、九龍和新界的三幅地塊。  這次土地拍賣會吸引了香港眾多企業的關注和參與,包括華懋、新世界、長江實業、新鴻基以及中海等,最終長江實業、新鴻基和中海分別取得上述三宗地塊,賣地所得共計約60億港元。
  • 中海地產多渠道全力擴儲 加速「搶籌」衝擊千億拿地目標
    近日,中海地產斥資約55億元接連在香港、大連等地「落子」,而就在不久之前,中海地產還以總價104.76億的價格拿下珠海十字門CBD一宗地塊,刷新珠海土拍歷史新紀錄。  12月11日,中海地產一名內部員工曾巖(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中海地產今年一直在『囤地』,12月底左右還會在江西再布局。」
  • 中海兩月內90億天津搶地 商業運營或成焦點
    原標題:中海兩月內90億天津搶地 商業運營或成焦點   一連倆月,中海在天津總計扔下了90億元。   7月17日,天津土地交易中心發公告稱新八大裡中的「五裡」已摘牌。「五裡」以底價39.3億元為天津中海海盛地產有限公司所斬獲。
  • 中海地產:北京「樓市王者」之腫
    2019年2月和9月,中海又在北京大興區拿了兩塊地,11月中海寰宇時代案名發布,年底開盤,在歲末年初點燃了北京新房市場,並持續呈熱銷局面。憑的是什麼從排名25驟然躥升為京城樓市王者,中海地產憑的是什麼?其一,一直拿地一直爽,稱霸石景山。
  • 中海地產華東換防,劉慧明掌管大區
    在經過3月份的上海虹口拿地事件後,崔帥在正常履職上受到一定影響,劉慧明來到上海主持工作已有多月。公開信息中關於崔帥的個人資料幾乎沒有。齊大鵬現年49歲,畢業於畢業於吉林大學及哈爾濱工業大學,1997年加入中海地產,如今是中海地產副總裁級別高管,兼中海地產華東區總經理。
  • 杭州「中海·寰宇天下」開盤銷售約7億
    3月8日晚,杭州中海·寰宇天下「齊家90」開盤,一次性推出450套小戶型房源,截止當晚12點就已全部售完,銷售額約7億。  該項目以「團購專場」形式開盤,折前價大概在17000-19000元/平方米,但實際現場很多房源價格只有16000-18000元/平方米,基本到達濱江區政府板塊的價格底線,因此吸引了800多組購房者到搖號現場。
  • 中海:地產高富帥的風雲往事
    此次上市,中海集團共發售8.2億股,準備集資8.4億港元。這一次,香港股民的熱情,和當年他們買中海第一個樓盤海豐花園一樣:燃爆了! 資本市場超額認購99倍,一次性凍結資金758億港幣,打破了港股歷次招股凍結資金最多的記錄。
  • 中海地產:昔日地產盈利王的「是」與「非」
    關於中海地位當年盛況,有兩個故事可以體現。1985年8月的一天,中國香港大埔墟的安慈路上,暑熱蒸騰中一支幾百人的隊伍蜿蜒移動,甚至有人提前三天三夜過來排隊,熱鬧程度不亞於30多年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人們為了給娃報名熱門補習班半夜起來排隊的場景。不過當時他們排隊的目標是即將發售的新樓海寶花園的樓花。據說當天,海寶花園第一期銷售開盤,480個樓花單位瞬間售罄。
  • 中海香港 啟德圍獵計劃
    7月24日,香港地政總署公布,香港啟德第4A區1號住宅地由嘉華、會德豐、中海地產聯合體以127.398億港元拿下。這是中海地產自去年12月至今拿下的第四宗啟德宅地。 從中海地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顏建國上任後,就積極擴大土地儲備。其曾在今年3月業績會上透露,2018年公司在北京、上海、香港土地投資額達到了400億港元,超過總投資額的三分之一。
  • 中海地產發力商業辦公市場
    布局四年之後,中海地產介入商業地產開發運營的主要平臺中海商業正步入快速發展期。中海商業地產版圖的正式亮相是在2011年,以環宇城購物中心的發布為標誌。第二年,即2012年,中海商業作為中海地產的全資子公司於深圳成立。截至目前,中海商業旗下涵蓋「中海系」甲級寫字樓、環宇城購物中心及星級酒店三大產品系列。
  • 龍湖前11月銷售2428億 舊改破冰與股價新高
    觀點地產網 隨著11月銷售情況的陸續披露,房企們有喜有憂,有的已達成年度目標,有的差之甚遠,像龍湖則是距離目標僅差臨門一腳。12月8日晚間,龍湖集團發布公告披露11月銷售數據。數據顯示,11月單月,龍湖合同銷售金額為284.5億元,同比增長34.96%,合同銷售面積為172.5萬平米。
  • 保利2020年銷售金額達5028.48億 12月斥資341.58億拿地
    1月8日,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0年12月份銷售情況簡報。   數據顯示,2020年1-12月,保利發展實現籤約面積3409.19萬平方米,同比增加9.16%;實現籤約金額5028.48億元,同比增加8.88%。
  • 龍光地產前十月完成銷售目標93% 高價拿地成本攀升募資20億還債
    近日,龍光地產發布公告,2019年1月—10月,龍光地產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額約人民幣787.6億元,同比增長31.6%,合約銷售面積約580.2萬平方米。以850億元的銷售目標計算,龍光地產至10月底業績完成率為93%。
  • 拿地周報丨北京2020第一拍收金71億 融創34億拿下石景山不限價宅地
    該地塊位於石景山區古城南街東側(首鋼園區東南區),宗地以「六通一平」形式供地,地上計容規模7.5萬平米,容積率2.8,控高80米,建築密度及綠地率均為30%,周邊為中海寰宇天下、中海首鋼·長安雲錦等項目。融創34億競得北京石景山不限價宅地 土地面積2.33萬平米1月3日下午,北京出讓石景山兩宗不限價地,十餘家房企參拍。
  • 上海1月大事件:中海拿地、點都德推新品牌...|2020年
    回顧上海1月商業地產行業的大事件,也能明顯感受到這一變化:點都德在正大廣場開出了新品牌;中海地產聯合體拿下真如板塊超40萬方綜合體;疫情來臨,新城、瑞安、愛琴海、龍湖等多個開發商及品牌企業捐贈物資;受疫情影響,購物中心相繼調整營業時間、不少品牌選擇暫時關店......
  • 拿地周報 | 深圳四宗地收金49.4億元,新世界擬100億建深圳太子灣項目
    深圳四宗地收金49.4億元 龍光、中海、人才安居等「分食」10月13日下午3點, 深圳4宗居住用地入市出讓,分別位於南山南頭、龍崗寶龍、龍華民治和坪山馬巒山,總起價34億元。最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競爭,4宗地塊被人才安居集團、龍光以及中海地產成功「分食」,地塊均到達最高限制地價,成交總價為49.4億元。
  • 拿地周報|深圳四宗地收金49.4億元,新世界擬100億建深圳太子灣項目
    從拿地房企來看,大牌房企方面,本周碧桂園、恆泰集團、樂富強地產、晶宮集團、萬創置業拿地。其中碧桂園在宣城旌德縣、亳州譙城區各拿一宗地;萬創置業在黃山拿一宗地;恆泰集團在亳州南譙區拿一宗地;樂富強在阜陽潁泉區拿一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