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作為我國第一家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不拘一格,從輕資產模式到低價策略,總是圈內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如今,春秋航空又在招聘上出了新招,別的公司招空姐,春秋航空招空嫂,他們將應聘者年齡放寬到45歲。雖然在國外,空嫂、空婆、白髮服務員、銀髮廚師在歐美早就習以為常,但為何有些職業在國內只是青春飯?
這次,春秋航空面向全國招聘空姐、空嫂,戶籍不限,年齡要求25-45周歲,已婚已育者優先,身高162釐米—172釐米,戶籍不限,學歷大專以上,工齡至少3年以上,從事過商業、旅遊等服務行業、教師、衛生等職業者優先。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強;普通話標準;有一定的英語基礎。熟悉閩南語、粵語、韓語、日語者優先。
在其他航空公司都打青春靚麗牌的時候,春秋為什麼要反其道行之?是為了省錢還是差異化競爭?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今天在接受經濟之聲記者採訪時否認了這兩點。
張武安:薪酬是一樣的,空乘人員的收入是飛得越多拿得越多。我們追求的目標是人人都能飛,讓更多的人能坐飛機出去旅行。在職業方面應該是人人都能做空乘,都能夠飛,所以我們把年齡放寬到45歲。另外,我們已經有空嫂62名了,有很多比較優秀的空嫂,經常能夠得到旅客的表揚信,我們就決定招募更多的空嫂。她們和空姐各有優勢,空嫂相比起來照顧人方面、體貼方面、察言觀色方面都比較有優勢。
這已經是春秋航空第四季空嫂招募計劃,前三季招募的地域範圍有限定,而且年齡只放寬到40歲,如今春秋航空不走尋常路又將年齡放寬到45歲,創了國內空乘入職年齡的新高。一位其他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齡空姐一般很少,首先是不招聘,其次一些空姐過了35歲之後也會主動轉入地勤。中國民航大學乘務學院副院長劉小娟說,春秋航空的做法,短期內很難被其他公司效仿。
劉小娟:說實話在短時間內很難,因為現在國內旅客的審美取向會導致航空公司在錄用乘務員時考慮到旅客的心理需求。但是隨著民航業的快速發展,隨著重要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會像世界上著名的航空公司一樣,會更關注個人的職業教育背景和個人的經歷。
國內消費者對春秋航空的空嫂計劃也有兩種觀點,有人認為很正常,也有認為45歲的界限,年紀有些偏大。
春秋航空的空嫂計劃對於不少國外航空公司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漢莎航空、奧地利航空、美國西北航空、瑞士航空等等公司都有很多40、50歲的空乘人員,有乘客將她們戲稱為,「空婆」、「空嬸」。
其實在國外不僅航空業有大齡的服務人員,很多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也都是老年人。比如,在韓國旅行團的大巴司機很多都已經是白髮蒼蒼,平均年齡65歲;新加坡、日本餐館裡很多服務員都是五六十歲;在歐洲,在服務業中活躍的老年人更多,不論是餐飲、酒店、交通運輸很多行業都能看到老年人的身影。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李曉津說,這都是由社會的年齡結構決定的。
李曉津:我們在日本可以看到很多飯店的服務員都是歲數很大的人,這裡主要的原因在於勞動力人口結構。我們國家的勞動力,特別從1978年以後到2008年這30年裡屬於人口紅利期,有大量的青年的勞動力供應,所以我們可以使用這樣的勞力。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逐漸到來,年紀大的勞動力比較充分,也有服務方面的優勢。
智聯招聘高級職業顧問蔡豔麗也認同這一觀點,她說,中國目前還處於勞動力買方市場,用人單位挑選餘地很大,尤其在服務業上對外貌與年齡要求多。
蔡豔麗:可能在特殊的行業會比較普遍一點,比如服務業可能會對年齡、外形條件限制的相對多一點,年紀大一點的人有了家庭之後,需要照顧老人和孩子,考慮的東西也許會多一點。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有一些活動可能就拼不過年輕人了,尤其是有一些行業的性質比較特殊,確實需要體力高強度的工作狀態,年紀略大的人體力上的競爭力就沒有年輕人那麼的有利了。
現在,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再就業」,其就業形式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是高薪反聘型,這一類老年人的特點是,經驗豐富或擁有一技之長。 第二類,自主創業型。這類老年人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比較快。有的承包小門面搞經營,有的辦起診所、學校,個別精通網絡的,甚至追趕潮流開起了網店。
第三類,無奈打工型。這類老年人往往沒有文化,缺乏一技之長,子女教育水平偏低,即使有一份工作,生活也不富足。這類老人以農村和城市低收入群體為主,他們雖然步入老年,卻因生活所迫需要打工補貼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