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起北歐,估計很多人腦海裡想到的第一個詞語就是「高福利」,事實上確實如此。北歐的社會福利一直穩居世界前列,上學免費,看病免費,還有各種社會補貼,人們的生活可以說是非常幸福。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北歐還有鮮為人知的一面,那就是抑鬱症高發。就拿丹麥來舉例,丹麥有25萬人患有抑鬱症,佔總人口的5%。
幸福和抑鬱共存
在北歐,幸福與抑鬱往往相伴相隨,每個人在享受著高薪高品質的幸福生活的同時,又因為對生活的迷茫與無措而感到抑鬱。可能你會覺得他們是因為生活太輕鬆了而無病呻吟、傷春悲秋,但現實卻是,北歐人並不覺得自己有多幸福,頂多就是感到滿足。在北歐因為抑鬱症而自殺的人不在少數,如果你有北歐的朋友,可以問問他這是不是真的。
我朋友有個表妹就到過丹麥(北歐五國之一)留學,她男朋友的小叔叔剛剛二十幾歲的年紀,便抑鬱自殺死了。她男朋友的姑姑是一位鋼琴老師,也深受抑鬱症的折磨。還有她男朋友的堂姐,患有重度抑鬱症,常年服用藥物。
他母親的現任男朋友,曾經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師,因為患有抑鬱症,只能天天將自己關在家中,靠領著國家的補助過日子。他們本該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他們曾經有理想有抱負有才華,但是他們得了抑鬱症,使得他們的才華蒙塵。
抑鬱症在北歐甚至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文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用抑鬱症自嘲和調侃,如果你不了解北歐的歷史文化,很難理解這一現象。北歐在工業革命之前,其實是非常貧瘠,因為地理和氣候條件都不適合耕地。
後來藉助工業革命的力量,北歐脫離了貧困,人們在物質生活上得到了極大地改善。如今北歐是公認的福利國家,人們從出生開始就不用為物質生活而操勞,這也就加重了他們在精神世界的負擔。物質生活優渥充沛,精神思想上抑鬱。
北歐式抑鬱的原因
北歐人容易患抑鬱症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日照時間短,二是宗教因素。先說說第一點,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北歐的日照時間非常短,將近半年時間都是冬季。北歐的冬天晝短夜長,太陽每天要到上午10點才冉冉升起,下午3點半就急忙下山了。北歐人一天到晚只有五個小時能被太陽溫暖,這就導致北歐人體內缺少維生素D,心情自然就容易抑鬱。所以你如果去北歐旅遊,會發現他們很多家庭都裝了人工日光浴室。
然後是第二宗教因素。北歐的宗教和人們的關係非常奇妙,拿丹麥來說,丹麥的國教是福音路德教。丹麥有50%到70%的人都是教徒,但他們去教堂的卻少之又少。因為丹麥人從一出生就受了洗禮成為教徒,並不是長大後自願加入進去的。這就導致了一種現象發生,年輕的丹麥人家裡可能有一個虔誠信教的父親,但他在社會上接觸到的幾乎都是無神論者,那他內心自然就會產生迷茫,我到底是要信教,還是要信仰自由呢,我到底有沒有信仰呢。
結語
北歐社會給你提供了一切生存的資源,但人活一世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生活。但生活的意義何在,北歐人找不到答案。在社會資源上,每個人都很公平,但每個人都不信任彼此。這麼看來,北歐式抑鬱並不像一種病,他們只不過是想追尋人生的意義,不料在途中遇到了迷霧,只能在原地彷徨。或許北歐的抑鬱,只是現代社會困境的一個小小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