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初中的科學課培養孩子哪些能力,科學思維如何提升?

2020-09-05 英倫雲學


科學是我們所擁有的,到目前為止最強大的,發現真理的工具。



在初中階段的國際教育中,科學課作為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不僅拓展科學知識,更對孩子的學術能力培養以及升學方面有著重要影響。上周六晚,雲初中課程教研主管,李老師與各位初中階段學生家長一起探討如何抓住孩子們科學學科學習,可搜索回放


英國初中學校的科學教育


英國的初中階段也就是KS3階段,注重對學生學科興趣和學術能力的培養。從英國國家統一的KS3教學大綱National Curriculum中,我們可以看出,開設科學課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
01

拓展科學知識,通過具體學科,包括生物,化學和物理,加深對學生的概念理解

02

通過不同的科學調查實驗,加深學生對自然,科學過程、科學方法的理解幫孩子更好的了解周圍的世界

03

有足夠的科學知識,能明白科學對於現在及未來的用途和意義。


與體制內的科學教育相比,中國教育系統中的科學課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更多的是呈現出一個碎片化學習的狀態,學校和教師的關注度也不夠,學生的學習難成系統。
英國學校的科學課程包含物理、化學、生物這三門學科,並且科學課從小學階段開始就是一門非常的重要的科目,與英語、數學同等重要。英國學校對於科學課程的關注度上要大大超過體制內學校。
那英國學校的科學課重點培養什麼能力呢?

科學的思維方式
讓孩子學習科學不僅是為了開拓視野,豐富學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方式,以一種科學是眼光看待世界。有自己獨立的觀點,能夠批判辯證的看待問題,積極思考,善於提問和質疑,對不明確的事物抱有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實驗中研究的能力
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完整的參與到科學研究的過程之中。
英國學校的科學課程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研究能力。科學課堂的學習中由老師引導學生動手,學生通過實驗發現真理。
比如拿燈和地球儀模擬太陽與地球,學生自己能想到去模擬晝夜,但怎樣才能模擬到真實的情況?則可能需要去考慮位置、角度以及實驗條件等,並動手體驗。


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中,能夠深化對於科學理論和科學現象的理解,比直接的照本宣科,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接受程度。
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在這些實際的動手操作中感受到科學課的樂趣所在,讓學習科學變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而且這個階段培養出的研究能力,還會進一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學習方向和學術素養,

自主探索能力
國際學校以及英國課程教學中,十分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主要體現在課前對學習內容的預習和思考,課上與老師的積極互動以及課後對知識的梳理鞏固三個層面。
學生除了完成課上的學習任務,還要學會主動觀察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和問題,並通過實踐的方式自主的尋找答案。比如有英國私校布置了關於蜜蜂的家庭作業,學生會通過課下時間到戶外進行觀察活動、書寫蜜蜂日記、主動查找關於蜜蜂的資料……
這些課外的主動探索對於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


綜上來看,英國初中的科學課程對於孩子的發展具有很關鍵的作用。科學作為許多國際學校和英國私校的入學考試必考科目,需要引起家長和學生足夠重視。一定要在KS3階段打好學科基礎,拓展科學視野,為高中階段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英倫雲初中的1對6科學圓周課堂,充分吸收和借鑑了「培生國際初中項目」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的教研資源,幫助孩子系統梳理英國科學課程知識點,增強學科知識運用能力與解題技巧,發展學術能力。

相關焦點

  • 英國初中的科學課程對於孩子的發展具有很關鍵的作用
    主要表現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當孩子面對外界信息時,能夠掌握具有獨立思維辨別事物性質。在初中階段的國際教育中,科學課作為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不僅拓展科學知識,更對孩子的學術能力培養以及升學方面有著重要影響。
  • 小學科學課怎麼教更科學?讓不一樣的科學課走進課堂
    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檢測中心2018年7月發布的《中國義務教育質量檢測報告》數據顯示,全國小學生在科學學業能力方面,科學理解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思維能力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別為80.2%、75.7%、74.9%。與科學理解能力相比,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有待提高。
  • 美國小學如何上「科學課」?這4個細節,值得中國孩子借鑑
    科學課作為兒童科學啟蒙教育的重要方式,對於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等的鍛鍊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科學素質教育這幾年才開始重視,但很多家長依然不把科學教育當回事。作為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國家,美國教育中對於科學教育是非常重視的,從幼兒園開始就有科學課,小學更是要重點學習,那麼美國小學是如何上「科學課」?
  • 計算思維與如何提升中小學生計算思維能力?
    本文將從如何培養中小學生計算思維角度去對中小學編程一些問題進行分析。這種使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即可以理解為計算思維培養的過程。而在編寫程序過程中更是進一步對邏輯思維進行培養的過程,編程者可以利用程式語言提供的語法規則進行判斷、推理、控制,最終實現問題的解決。因此在中小學生編程培訓中,抓住兒童編程培養計算思維與邏輯思維本質,設計教學案例、組織教學是可以提升兒童編程能力、計算思維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
  • 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
    楊書遠說,新課標教學建議中指出STEM是一種以項目學習、問題解決為導向的課程組織方式,它將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有機地融為一體,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由此可以看出,新課標倡導跨學科學習方式,強調項目學習與問題解決,與國外對STEM的定義比較,更加強調創新能力的培養。
  • 初中數學:思維能力,如何培養
    這是因為,這些同學,沒有注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導致自己的數學成績,越來越低,面對難一點的思維題時,甚至都不懂得如何變通了! 如何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 還在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如何給12歲前的孩子培養科學思維?
    應當在什麼時候開始這種科學啟蒙教育呢?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是這樣回答的:應當開始於智力的發端。當一個兒童開始說話時,他就在試圖獲得自然科學知識。因為科學教育不僅是學習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和批判性思維。這也是孩子未來學習的關鍵所在。
  • 科學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科學課是小學階段必須重視的一門科目。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思考力。那麼,科學課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學習過程中培養直覺思維直覺思維是一種觀察能力,培養直覺思維的最有效方法是主動觀察,讓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
  • 小學一年級新增科學課,怎麼上才「科學」?
    課程目標除了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外,還新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了解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和社會變遷的影響,在科學技術的研究實驗中考慮倫理道德的價值取向。在教學內容方面,新修訂課標新增了「技術與工程領域」的相關內容,更加重視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
  • 提升孩子的科學素養-培養科學精神讓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當青少年科學素養提高了則國家科學素養就真的提高了,所以提升全民的科學素養就要從小抓起。那如何培養科學精神讓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呢?科學精神這麼多,那麼對孩子而言我們應該先培養哪些科學精神呢?這個結論很明顯就是用經驗做判斷,毫無科學依據。事物的發展規律和真理大多都具有普適性,而經驗大多都不具有普適性,甚至一些經驗具有特殊性,所以說不能用經驗來做判斷的重要依據。所以在培養孩子的科學精神過程中,切忌用經驗說話,要把思維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簡單來說就是用縝密的邏輯思維將各個事實依據串聯起來最終得出結論。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王老師談對孩子的教育19)原創:三丫講故事數學是我們身邊的一門科學,它離我們很近,幾乎沒有一天能離開數學。是嗎?我怎麼不知道?請看啊——吃飯了要不要放桌子?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呢?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數學呢?就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和老師必須面對的現實。思維能力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不斷發展成熟,不斷擴展延續,不斷發散出去,形成網狀,層層深入。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躁,要不斷引導,啟發,使孩子的思維與引導者的思維同步,形成一種精神默契!
  • 沉浸式英文科學課,開啟美式的科學思維!基礎級+進階級聯袂推出
    這次推出的「沉浸式英文科學課」,是英文學習和美式科學思維訓練的結合體,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特點:1. 激起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讓孩子一下子愛上英文:很多小朋友喜歡看英文動畫,卻不喜歡讀英文書。這就是因為動畫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而枯燥的英文學習會讓孩子一下子沒興趣。
  • 英國為什麼會有男校女校之分?單性別學校有哪些優勢?
    男校開設諸如馬術,冰球,皮划艇,橄欖球這樣的戶外團隊活動,提升團隊協作能力;女校則會把更多的精力會投入到舞蹈、音樂、手工這樣的課程,培養淑女氣質。能進入這些學校的一定都是成績非常出色,也非常努力的孩子。好成績永遠都是進入頂尖英國私校的敲門磚,需要孩子和家長加倍的努力和付出才能獲得。英倫雲初中的線上KS3課程,能夠幫助孩子進一步鞏固國際課程,讓孩子在初中階段趕超同齡學生,提高成績,為申請頂尖英國私校或國際學校做好學術上的準備。
  • 如何培養合格的國際娃?鎖定這些,讓孩子在國際學校更具競爭力
    那選擇國際教育能帶來哪些好處?孩子們會面臨哪些挑戰或難題?應該如何克服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聊聊。選擇國際教育的好處有哪些?但如果到了英國的課堂上,就英語閱讀理解和分析來講,同學們還是有一定困難的,畢竟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還是有差異的,需要儘快適應、轉換以適應新的課程體系。另外,需要在閱讀量上加強外,還需要有對英文作品賞析和分析的能力等。因此需要引導同學們認真,鍛鍊深度分析思考的能力。
  • 從小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只差個大自然
    這個探究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套科學思維的運用:觀察到事實——用邏輯推出結論——批判性看待結論並對其進行調整——尋找新的事實,這樣一個循環,構成完整的科學思維體系。孩子天生具有科學的思維能力,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知欲。
  • 如何培養孩子少兒英語思維能力
    「banana」之所以出現在思維中,是因為在印象中引導和提煉到了詞彙,能品味單詞,並不是品味詞本身的發音和拼寫,是在感受單詞的實踐來源。孩子怎麼學口語好呢?口語就是說,有需求或情緒的時候,就會說。需求是缺少中的彌補。孩子缺少科學系統地學,所以才安排培訓和練習;缺少實踐的機會,所以及時複習。在複習中去品味單詞背後的內涵。
  • 一年級要開設科學課了!國外是如何開課的呢?
    此前,科學課從小學三至六年級設置,本次調整不僅改變了科學課的起始年級,也修訂了課程目標,由啟蒙課程改為基礎課程。科學課與語文、數學一樣,從一年級就開設,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引發廣泛關注。那麼國外的科學課程又是如何設置的?本文將介紹俄羅斯、美國、以色列三國各具特色的科學課程。
  • 14歲成為科學家:擁有科學思維的孩子,已經贏在起點
    這些孩子之所以能小小年紀取得科學家的成就,離不開科學思維的培養。 科學思維是一種邏輯思維能力。擁有科學思維素養的孩子,對事物有更深層次的見解,善於獨立思考,掌握了如何解決問題,更深入了解世界的能力。STEAM課堂上的學習流程是:設想——科學探究——討論——得出結論——應用結論解決問題。這符合孩子學習的天性,由孩子主導探索,老師適當給予引導,引發孩子分析、總結、提升。可以說,探究的過程就是科學學習的過程。雖然看起來會花費很多的課堂時間,但恰恰是這個過程,將孩子的科學興趣長久保持下來。
  • 【初中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能力
    什麼是創新思維?長久以來,人們對創新思維有兩個誤區:第一,創新思維就是想像力;第二,創新就是發明創造。其實不然。小朋友想像力豐富,想有個翅膀,想飛到太陽上去,這種想像不是創新思維。創新思維不只是一種新的想法,而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有可能實現更高價值的思維方式。創新無處不在,迅猛發展的5G技術就是一種創新。5G技術催生出一批新興產業,引領了技術革命。
  • 沉浸式英文科學課,開啟美式的科學思維!基礎級+進階級聯袂推出
    這次推出的「沉浸式英文科學課」,是英文學習和美式科學思維訓練的結合體,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特點:1. 激起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讓孩子一下子愛上英文:很多小朋友喜歡看英文動畫,卻不喜歡讀英文書。這就是因為動畫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而枯燥的英文學習會讓孩子一下子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