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玲老師:
小朋友想像力豐富,想有個翅膀,想飛到太陽上去,這種想像不是創新思維。創新思維不只是一種新的想法,而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有可能實現更高價值的思維方式。
什麼是創新思維?長久以來,人們對創新思維有兩個誤區:第一,創新思維就是想像力;第二,創新就是發明創造。其實不然。
小朋友想像力豐富,想有個翅膀,想飛到太陽上去,這種想像不是創新思維。創新思維不只是一種新的想法,而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有可能實現更高價值的思維方式。
創新無處不在,迅猛發展的5G技術就是一種創新。5G技術催生出一批新興產業,引領了技術革命。利用5G技術,一批應用創新應運而生:低延遲讓汽車實現了無人駕駛,海量機器通信使城市更智能,增強的移動寬帶讓VR和AR設備走入了普通人的家庭。
把幾個水瓶由少到多裝入不同容量的水,敲擊時就可以利用高低起伏的聲音演奏出動聽的音樂。「樂器」雖然簡單,但只要水和空瓶子就能演奏,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新。通過演奏,喚醒人們對水資源的重視,又給這件「樂器」賦予了社會價值。
交叉學科也是創新的一個方向。近20年的諾貝爾獎得主中,有將近一半是跨學科的。將兩個不同但又有關聯的學科組合在一起,就能實現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給人以啟發。生活中的創新也隨處可見,在一個圍裙兩邊加上擦手的抹布,在配上一個裝東西的袋子,就成了一個多功能圍裙。只要稍加改動,在設計的時候多一些人性化的功能,便增加了一件普通的商品價值,創新思維真是無處不在。
說了這麼多的創新,那麼創新思維對孩子的未來究竟有多重要呢?在時下火熱的人工智慧領域,簡單的腦力勞動正逐漸被程序所替代,而未來需要的是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所以創意就是競爭力,就要求孩子們擁有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的兩個基礎是知識和靈感,這是形成創新思維的基本素質。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豐富想像力,在熱忱和激情的基礎上進行思考,並加以反思質疑,最終形成創新思維。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
第一,保護孩子的想像力。不要禁止孩子看科幻小說,科幻小說和電影這類充滿想像的內容能起到保護孩子想像力的作用。鼓勵孩子關注新技術的發展,看一些人工智慧、生命科學之類的文章。有時候,孩子的某些「胡思亂想」其實正是想像力豐富的表現,甚至腦機接口這類話題已經成為熱門的研究方向。在一些冷門領域,孩子接受得很快,家長的反應往往會慢半拍。在自己不了解的領域裡,家長最好不要斷然舉起反對的大旗,只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沒有損害,就可以寬容以待。在家裡,可以通過手工勞動激發孩子的想像力,比如將廢舊書籍做成筆筒,把舊紙筒粘在一起做成儲物箱。
第二,激發靈感。藝術是靈感的源泉,音樂、繪畫、舞蹈、影視都能夠產生無盡的想像。靈感也來自於思想的碰撞,通過交流迸發出新的想法。如果能記錄下自己對問題的思考,通過總結反思,也能夠產生新的靈感。廣告也是一種獲取靈感的途徑,製作精良的廣告往往能從意想不到的角度給人驚喜。
第三,閱讀與體驗。閱讀不僅是消遣時間的方式,通過閱讀科學、科幻、經濟學、歷史、情感小說等,可以了解人文歷史,豐富知識,可以在書中體驗自己未曾體驗過的經歷。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科技活動,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
第四,質疑反思。質疑是一種重要能力,使人避免盲從權威,也是獲取真知的重要途徑。家長可以和孩子針對一些熱門觀點進行探討。交流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交流的目的不是說服對方,而是產生自己的思考,進而自我檢查、反思,實現自我成長。
第五,觀察生活。生活是一個大寶庫,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細節。比如宜家人性化的家具,淘寶裡的創意產品。為什麼人們總是對能帶給自己驚奇體驗的商品感興趣呢?生活需要熱忱和激情,需要創新思維,而這些商品在設計上的精巧心思激發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是打開思路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