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保研:夏令營要不要海投?沒有項目經驗該怎麼辦?

2020-12-22 中國教育在線

  一、關於投遞和院校策略

  Q1:夏令營該不該海投?

  A:該不該海投因人而異!

  <海投>

  優勢:

  1)不放過任意一個目標院校,抓住一切可能機會。

  2)院校之間申請材料相似度較高,申請滿一定量後申請會比較快速。

  劣勢:

  1)耗時大,材料準備要很多時間。

  2)目標性低,提前準備夏令營複試難度大。

  3)減少了準備夏令營複試以及提升自己的時間。

  適合這樣的同學:

  綜合實力一般,在某一或者某幾方面較弱,但在某些方面有特色(科研競賽或者實習等)。對自己尚且沒有清晰的定位,不想錯過任何進入名校營的機會。大三下目前沒有太多能提升自我的空間。

  <少投>

  所謂少投,就是目標性較強,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十所左右院校進行夏令營申報。

  一般在少投之前有合理的自我定位,並與學長學姐或者老師進行溝通,對自身的情況有清楚的認知,從而制定合理的目標院校。一般分為保底檔-穩妥檔-衝刺檔三檔。

  優勢:

  1)一定程度上節約時間。

  2)目標性強,成功率較高。

  3)能有目標地提前準備夏令營複試,並有時間繼續提升自己。

  劣勢:

  1)如果對個人定位不明確,設置的目標院校不科學,可能會失去潛在的入營機會。

  適合這樣的同學:

  對自我有清晰的個人定位,能設置科學的目標院校進行有目標地申請,綜合實力總體較強,在某一方面比較突出(科研,實習或者競賽等)。

  <不投>

  所謂不投,就是由於對自身缺乏信心或者怕麻煩,而沒有參加夏令營申請,從而選擇九推或者內保的做法。

  優勢:

  1)節約時間。

  2)潛心提升自己,為九推做準備。

  劣勢:

  1)放棄了夏令營的隱形機會。

  2)九推名額大多為夏令營剩下的名額,風險較大。

  適合這樣的同學:

  綜合實力(排名不突出,競賽科研較少或者沒有)較弱,且大三下以及暑假有較為明確的提升自己的空間和安排,有較強的心理素質,有志於在九推或者預報名抓取機會的。

  二、關於申請材料

  Q1:沒有項目經驗該怎麼辦?

  A: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了解一個前提:為什麼要看重項目經驗/科研經歷?

  研究生階段,必然是要從事一定學術科研活動的,而對於這方面的能力、表現甚至潛力等也自然成為考核推免生的重要參考要素之一。但事實雖然如此,卻並不是說老師非要看重項目經驗(科研經歷)不可,或者說並非只有項目經驗(科研經歷)才能證明或體現這些。

  之所以在考核中需要項目經驗/科研經歷,是因為老師想從這些內容當中,找出你對從事科研存在什麼樣的潛力,有怎樣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看到這裡,相信你也能明白了,老師需要的並不是項目經驗,但項目經驗是最能體現上述內容的情況之一。也就是說,如果你實在沒有項目經驗,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面來進行彌補,雖然不如項目經驗來得更直觀有印象,但做得好的話,相信還是能得到老師的認可的。

  1、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

  這是所有學術科研的基礎,沒有之一。如果能最大程度地去體現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以及目標校的科研走向,基本會留下十分良好的印象。如了解學科的基本研究對象、基本範疇、研究方法,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形成一定程度的專業思維方法,才能在後續的研究生科研階段遊刃有餘。

  2、了解當前學科前沿態勢

  花時間去了解當前學科的熱點動態、最有價值的部分科研成果、當前學科的基本難點或瓶頸等等,這可以幫你很好地去體現發現價值的能力。科研本身就是一個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行為,當你了解了當前的科研動態,知道現在有什麼成果,遇到什麼樣的難題,科研價值的基本方向在哪,那你本身就已經存在發現問題的基本能力了!甚至,如果你能提出一些現在還認識不到的問題,基本就差板上釘釘了。

  3、多讀書,寫論文

  關於「讀書」這部分內容,基本都會在面試問題當中出現,是不可避免的一環。

  為什麼要有這一環?因為這也是科研行為必不可少的一項。讀書不僅意味著學習了解知識,還在於總結、歸納、形成知識體系、擴大視野等重要能力。所以我們不僅要體現「讀書」這一點,而且還要體現「會讀書」這一點。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寫論文了,哪怕沒有經過發表。

  沒經過發表的論文,因為不能體現具體化的價值,所以在寫的時候要額外注重一些技巧上的事情。比如歸納、總結、分析的能力該如何通過論文來體現;比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如何通過論文來具象化;比如知識架構和知識體系又該如何通過論文來深入等等。

  4、多思考,多參考

  講再多能力,也不如實地去幹。「但我就是沒有項目經驗該怎麼辦?」

  問題又回到這裡了。前面講那麼多,都是為了一個前提:你要體現自己的科研價值,才能讓老師去平等地看待你。但,老師還是會更偏向於有實幹經驗的學生。怎麼辦?當然是給自己一個「熟悉科研流程」的解釋咯!去向學長、學姐請教請教具體的科研流程;或者提前聯繫聯繫導師,跟導師熟悉之後,嚮導師請教科研方面的事情,沒有導師會不喜歡這類學生的。

  當你自己對科研/實驗室的情況有一個基本掌握之後,劣勢也可能會化為優勢(畢竟這還能體現主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

  5、模擬項目/科研經歷

  實在沒有項目經驗,又非常想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那就自己模擬一次項目吧。從為什麼發現項目,想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具體的項目過程,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數據,花費的時間精力,最終的論文體現等等,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方法。

  6、反思為啥沒項目經驗

  面試的時候基本都會問到項目經驗/科研經歷,對於沒有這部分經驗的小夥伴來說,可能老師還會問為什麼沒有。那你為什麼沒有項目經驗呢?學業繁重?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在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這個回答見仁見智,如實回答也未嘗不可;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想過/注意過這個問題,以及有沒有相關的應對。

  7、總結

  其實,項目經驗/科研經歷都不是硬性的要求,大多不會在通告裡明確地要求必須有這些東西。這種形式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軟競爭力」。留給我們可的發揮餘地有很多,重要的是看我們如何去包裝和表現。

  你看,哪怕是有項目經驗,在面試的時候老師也會詢問具體的過程、所得等等,甚至還會通過其他地方來反覆考核;所以,順著基本的科研能力、流程等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就是最有把握成功的方式啦~

  Q2:提交申請材料的時候,論文發表這一項,一般是提交論文內容呢?還是錄用證明呢?

  A:關於科研成果,各高校夏令營的具體表述是這樣的:

  「提交證明科研潛力的成果。」這意味著論文之類的只要是能展示自身科研潛質的材料均可。重視參營論文的,可以提交一下論文內容;沒有突出參營論文的,可以提交錄用證明;再不濟兩個全放都是可以的。

  Q3:科研經歷需要文件證明嗎?沒有研究成果的話?

  A:老師大多數也是知道,本科階段的科研一般很難獲得某種程度的科研獎項~所以,寫在申請材料裡的科研經歷,就是最好的證明材料!

  Q4:有些證書在入營前沒法出來,那還有用嗎?

  A:證書出不來可以有一些折中的辦法!比如,只要有東西能證明你拿了該獎項,就可以網頁截圖並列印,然後在低價申請材料時附上說明。

  Q5:投完簡歷後,大概多久能出入營名單

  A:一般都是截止申請時間之後的一周到兩周內!拿捏不準的話,可以看一下招生簡章中的審核時間~一般都會說明具體的審核時間和入營名單發布時間。

  Q6:2020考研黨,本人目前保研邊緣瘋狂掙扎,正在兩手準備:保研考研一起搞真的很崩潰,另外CET6還沒有過,只能參加2019年6月的CET6;

  但是它出不來成績啊!!就想問問這種情況下夏令營篩選真的必須必須有好看的英語成績嗎??9月推免呢?

  A:保研邊緣的重心還是要掛靠在推免資格上~六級沒過的話一定得再考一遍,幾乎大部分學校推免資格的獲取都要求至少過六級!所以,在六級和夏令營之間,如果沒有過多的精力只能二選一的話,建議還是先好好準備一下六級(畢竟很多夏令營也非常看重六級,沒過的話很可能會被刷)。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夏令營不是唯一的招生途徑,後面還有預推免(8-9月)和九推(9-10月);那個時候六級應該已經出來了(即使紙質成績沒出來,沒法蓋章,也可以用網上的成績截圖,然後和學校溝通延後補交,學校一般也都是認可的)

  三、聯繫導師

  Q1:用不用提前聯繫導師呢?

  A:通常來說,我們可以有兩個選擇。

  選擇一:提前聯繫老師

  當導師可以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offer的去留時(比如選擇直博的同學或理工科的同學),大家可以儘早聯繫老師,比如在大三下學期的5—6月份就可以著手準備。

  當然也分為兩種不同的情況。對於設置夏令營的院校專業,聯繫導師最好是在確定入營以後,因為這時候你已經經過了材料篩選,各方麵條件都還不錯,這時候聯繫導師,他們願意深入了解你的機率比較大。對於一些沒有設置夏令營的院校或專業,一般會通過預推免來進行推免招生,我們在預推免之前聯繫導師就可以了。這些院校的導師一般會在正式的招生考核之前就確定兩到三個自己心儀的學生,預推免僅僅是走個流程。

  選擇二:獲得offer之後聯繫導師

  大家可以選擇在獲得複試offer後,直接發送郵件聯繫導師,這是最為直接與簡單的方式。當然這種方式無法為我們獲取offer提供幫助。

  Q2:請問第一次去找老師面談應該如何準備呢?面談都會談些什麼呢?

  A:去的時候,可以列印一份自己的簡歷,發表的文章。然後老師會就你的簡歷跟你聊一聊你的經歷,保證簡歷上每一點都說得上來。再多讀一讀老師的論文,可以聊聊老師的研究方向呀,問老師自己還需要做些什麼準備 談談自己的想法,順著老師的研究方向說一說等等。

相關焦點

  • 保研經驗:雙非學子,憑藉競賽,海投上岸985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連帶保研都是與眾不同的一年,受疫情影響,保研夏令營基本都是線上進行,相比於傳統的線下,團建、參觀實驗室、師生交流之類的活動就少了很多,基本上就是聽一些老師講PPT,簡單問答環節。
  • 不能保研的夏令營還要去嗎?
    沒達到怎麼辦?展示過程中,我發現大神和其他營員的展示內容沒有很大差別,不過,很多大神的演講能力都很好,看著就很有自信,神採飛揚的。很多人的匯報是關於在校的創新項目,也有的同學自由發揮,介紹自己的愛好和特長,介紹自己參加了什麼學術會議,介紹自己的論文分析過程等。
  • 2020年保研形勢巨變,我們應該怎麼辦?
    雖說保研人數是不變的,一所學校的名額也是固定的。但競爭者的質量或者說實力卻是變化的。一來是原本計劃出國的學生很多放棄出國,回歸保研,而這部分人實力如何自不必說,尤其是他們的英語,肯定是高出平均水平的,而英語又是對於理工經管學科來說的重點考察項目。
  • 2019保研夏令營十大注意事項
    三、準確定位自身——把握好替代性不少學生都問我:老師我感覺我本科不怎麼好,成績排名一般,但是能拿到保研資格,但是我能參加哪些院校的夏令營實在不知道,我要海投嗎?我相信遇到這些問題的學生不在少數:到底要不要海投;反正都試試也沒什麼損失。
  • 錯過了高校的夏令營活動,是不是就與保研無緣呢?
    2020考研複試正在進行中,而2021考研也在緊張的複習中,但想通過保研的同學要注意了,各高校的夏令營活動有的即將截止報名了:清華大學統計學研究中心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招生簡章在線申請:2020年4月7日-2020年5月24日;夏令營活動:2020年6月19日-6月21日;
  • 線上保研年,夏令營候補或成最大贏家?
    >保研人30w保研人的黃埔軍校「候補」可能是保研過程中最令人絕望的關鍵詞了吧離成功差那麼一點離失敗也差那麼一點但,真的別灰心歷年來候補上岸的例子真的太多而面對「線上保研年」的大形勢軋營、海投現在保研人教你怎麼做!01這三個時間點,你必須記住預推免前由於在夏令營期間,很多同學都會拿到不止一個院校的offer,尤其是今年的軋營及海投的現象十分嚴重,大佬眾多offer在手,取捨兩難。
  • 保研經驗:排名9/60,夏令營拿到頂尖院校熱門專業OFFER!
    當時的我沒有任何單項獎學金,也沒參加過什麼競賽,甚至都沒有參加大創,沒有發過論文。這時候雖然心裡有顆保研的種子,也只能深深埋在心裡。到了大三時候,很幸運遇到了自己現在的女朋友。大三上學期在女友的陪伴和支持下,自己的專業課成績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雖然永冠杯鑄造大賽在參賽中途夭折,沒有獲得競賽相關的獎,但這個學期排名7/61,無疑讓保研的種子開始萌芽。
  • 雙非院校考生應不應該參加保研夏令營?
    最近很多院校都在進行夏令營活動,準備保研的考生也都紛紛海投,但是對於一些本科院校不太好,或者說雙非院校想要保研的考生來說,就比較糾結,既想要保研,又怕因為院校被刷,一直在問該不該參加保研夏令營?是不是要等到九月推免等?下面就來分享一下雙非院校考生到底應不應該參加保研夏令營呢?
  • 2021保研人看過來,推免保研及夏令營全攻略出爐!
    眼看大四的小夥伴們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大三的學弟學妹們一邊羨慕,一邊恐慌……  「保研這麼難的嗎?」「我現在大三,想要保研,應該怎麼做?」……  其實保研也沒那麼難。更多的是信息、博弈戰。下面給大家介紹一點經驗,僅供參考。
  • 保研經驗:關於保研和夏令營,這些地方你一定要注意
    經歷過一年的保研經驗, 發現自己走了不少彎路。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和班上同學們保研的經驗~先說說大家注意的事項:首先,有意向保研的同學一定要早早注意各學校的保研要求, 有些硬性指標是必須要 達到才可以申請的。
  • 保研經驗:雙非學子,夏令營上岸理想985
    如題,我是個保研邊緣的小菜雞,但是最終也拿到了985的offer。這篇分享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經驗傳授(大神們已經寫了很多了),只是給一些和我情況類似的學弟學妹加油打氣——可能你目前沒有大佬們那麼優秀,但是不要放棄!拼一把,說不定可以呢!這一篇主要是我的心路歷程,希望能讓焦慮的學弟學妹們找到一點點安慰——看,我這麼菜的都可以,你們也能做到。
  • 經驗分享:無論文、無國賽、無六級,我是如何保研985?
    今天小招邀請到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新聞學碩士李玉婷學姐為大家分享她的保研經驗,一起學起來!雖然在夏令營申請時沒有英語六級成績給我帶來很多阻礙,但我還是堅定地選擇考六級,它最終也在預推免中為我助力。保研路上的掙扎保研前期我通過一番量身「準備」,用一份還不錯的簡歷通過了中國傳媒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重慶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夏令營申請,以及中國傳媒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暨南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的預推免申請。
  • 夏令營失意,預推免該何去何從
    到現在,2020年保研夏令營入營名單基本已派發完畢,有不少學校夏令營活動也接近尾聲,有些人拿著滿意的offer為自己保研之旅交上滿意答卷,也有人忐忑了一個月,失落了一個月,至今還沒拿到入營offer。沒offer必然是又慌又糟心,但是這不代表保研的失敗,找出原因,合理規劃,決戰預推免。
  • 2020保研:夏令營推薦信格式範文及注意事項!
    保研夏令營推薦信是很多學校都會要求去準備的材料。下面,北京文都考研網小編針對保研夏令營推薦信格式範文及注意事項,來給申請2020保研夏令營的考生傳授下經驗,內容僅供考查。一、保研夏令營推薦信注意事項有力的保研夏令營推薦是錄取的重要條件之一。我們在準備保研夏令營推薦信時,需要注意以下內容:1.重點突出個人的優勢和特長,切忌流於形式,內容空洞。2.推薦信應注意格式、文法等。
  • 排名第一,多項競賽,夏令營海投全被拒,預推免獲多所學校offer
    、參與衛生治理圖書翻譯、合同翻譯、食品安全翻譯(跟老師的團隊或者兼職)等等夏令營:海投,全部被拒預推免:重慶大學、南京師大、湖南大學(複試排名較靠後)、暨南大學(未參加)、中國科學院大學(未參加)、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未參加)、北京郵電大學(未參加)......海投20+
  • 保研經驗:沒有逆襲,只有荊棘
    但是大創項目直接黃掉不能結題,省級以上的都沒有參加過。二、準備歷程雙非保研的名額非常少,本專業116個人裡面才有3個保研名額。我從來沒有想過走保研這條路,不像其他人那樣從大一開始奮鬥保研,刷高績點什麼的。我從大一大二的時候就決定是要考研,並沒有累積非常多亮眼的科研經歷和競賽獲獎,而且大一時候專業績點排名連前十都沒有,讓我一直認為自己只能考研。
  • 不確定保研資格要不要去夏令營?
    夏令營的報名早就已經開始了,現在甚至已經有數十個院校公布了入營名單,但是對於部分保研學生來說專業排名比較靠後,處於能保研和不能保研的邊緣,那麼這些學生要不要去參加夏令營呢?我認為能去還是要去的,夏令營是一個提前了解學校和導師的機會,而且今年基本上都是線上開展夏令營,參加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所以能夠參加夏令營就要參加夏令營!1.夏令營增加保研成功機會,是一次不錯的嘗試機會!雖然專業排名比較靠後能夠參加頂級高校夏令營的機會不是很大,但是不嘗試誰知道呢?
  • 夏令營沒offer就灰心喪氣?屬於四非的推免之路才剛剛開始!
    結合到當前夏令營接近尾聲而預推免即將開始這個特殊的時間段,我想給像我一樣雖然預計會有推免資格,但除了成績沒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小菜鳥一些經驗分享和一些鼓勵。我們專業前幾屆保研的學長學姐基本上都是前期沒有準備,後期確定推免名額之後才通過預推免或正式九推上岸的,所以我沒有相關的經驗可以借鑑,只是從保研論壇上看夏令營簡章匯總帖的更新去了解,然而這裡就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雖然帖子更新的很及時,但這裡更新的大多數都是比較知名的高校,而夏令營本身又是一個高校爭優質生源的過程,所以對於我們雙非甚至四非院校可以說是非常不利的。
  • 保研經驗:排名1/98,六級沒過,預推免衝刺進C9名校
    ,雖說保研拼的是個人的實力,但從我的保研經歷來看,收集信息資料、文書撰寫、面試經驗以及聯繫導師等等,這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是非常非常重要,有時甚至可以幫助自己彌補實力上的不足。下面我將從保研前期的準備工作、夏令營面試、預推免以及聯繫導師等幾個方面來與學弟學妹們分享一下我的保研經驗。
  • 保研經驗:四非財經學子海投40+,排名12/218,預推免成功逆襲985
    前期準備階段海投40+院校由於夏令營非常想要有一個211保底,所以我採用了海投策略。雖然花時間,但我覺得提前把文書材料準備好,有的填報也不那麼複雜(只是個機械的複製搬運工罷了)。不過有一個小技巧,在海投的時候大家可以儘量和前面幾名錯開,比如一個專碩一個學碩,對於一些院校卡人數的可以增大入選概率。夏令營階段大概海投了40+所院校,但是直到7月中卻接二連三收到拒信,所以我想先詳細說說第一個向我拋出橄欖枝的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儘管不是211但是是會計裡面比較不錯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