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本科:南方某四非院校
專業:英語
排名:三年專業排名第一
獲獎情況:國家勵志獎學金、省人民政府獎學金、校級優秀一等獎學金、外研社杯英語寫作特等獎(省級)、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省級翻譯大賽二等獎、英語專四良好、CATTI三筆
實踐經歷:兩項省級大創項目、參與衛生治理圖書翻譯、合同翻譯、食品安全翻譯(跟老師的團隊或者兼職)等等
夏令營:海投,全部被拒
預推免:重慶大學、南京師大、湖南大學(複試排名較靠後)、暨南大學(未參加)、中國科學院大學(未參加)、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未參加)、北京郵電大學(未參加)......海投20+所,獲得複試的有10所左右,不再一一列舉。
最終錄取:重慶大學
夏令營
當時正處於一邊備考期末、一邊申請夏令營的焦灼時期,兩手都不敢鬆懈,加上有一些賽事要參加,忙得手足無措,很考驗心態。在儘量保證期末複習進度的前提下,海投了12所院校(有四五所投的是頂尖985)。
期末考試順利結束,心想著我的重心終於可以更多放在夏令營的準備上了,沒想到最後全部被拒。當時有種被全世界拋棄的感覺,如履薄冰備考期末、滿懷期待籌備夏令營,晚上睡覺前都憧憬著入營的那一刻,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基本上是查看郵件或者系統的申請結果。但從最後結果來看,籌備夏令營的努力全部落空了。
預推免
我所理解的預推免是從夏令營結束一直到9月28日推免系統開放前。自夏令營被拒之後,我慢慢開始調整狀態,因為知道前5個學期成績都穩住了,第6個期末考試也正常發揮,保研的機率還是很大的,然後專心投入預推免,按計劃進行複習。
我慢慢接受夏令營的慘敗下場,認真分析原因,一方面夏令營的門檻相對於預推免會更高,刷人會刷的比較厲害;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院校、專業都比較邊緣化,從綜合實力、學科評估上看,在全國排名都比較靠後,優勢不大(有時想到這些都會有點小沮喪),所以決定把精力放在預推免。
作為英語專業學生,研究生方向可以粗略地分為:MTI、學科英語、翻譯學、英美文學、語言學等等,選擇還蠻多。結合實際和興趣,我主要報考的筆譯、翻譯學和語言學,所以暑假的複習主要是集中在背單詞、背英漢詞條、看翻譯理論類書籍、英語語言學概論、練二三筆實務等,零零散散看過一遍。
8月至9月初,可以說是預推免申請的高峰期了,夏令營的陰影真的讓我很後怕,我怕沒書讀,所以趕緊整理材料,瘋狂海投。以下我將以敘事的方式分享保研經歷:
預推免第一站:重慶大學(外國語言文學)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推免複試是視頻面試。我一開始報的是筆譯,臨近面試前兩天改到外國語言文學了,心裡想讀學碩的意願比較強。但是重大外院的老師說這個方向競爭較激烈,勸我三思。我還是決定報外國語言文學,沒想太多,只想好好準備視頻面試。
面試先是2分鐘左右英文自我介紹(言簡意賅說出學校、專業、排名、突出獎項等等),因為之前申請材料投遞過去,你的詳細情況老師會看到的,時間有限,無需贅述。由於我之前模擬練習面試,所以這次自我介紹輕鬆很多。接著老師發給我一段英文,先完整念出來,然後馬上視譯(內容記不清了,跟醫療衛生沾點邊)。
我當時懵了,雖然上過口譯課,但我口譯優勢並不突出,視譯訓練欠缺。朗讀英文感覺我語音、語調都還可以,比較順暢,但翻譯時出現了兩三處卡殼,硬著頭皮翻完了。最後老師根據我的個人材料、本科所學特色課程、感興趣的方向,問了兩三個問題。
大概兩天左右結果出來了:報外國語言文學的人數多達80人,最後只錄取15個,我以top 10的成績拿到人生第一個985的offer。(當時一邊走在校道上一邊查看結果,眼眶溼了)
第二站:南京師大(筆譯)
第一個offer的獲得讓心裡的大石頭落下,夏令營被拒的陰影也煙消雲散。接著就是放平心態去參加南京師大的複試。前往南京師大外國語學院參加複試的考生真的超級多!一個會議廳座無虛席(老師說這個是外院最先進的會議室了),好多同學只能站著。
先是報到(當時老師念到:「南京大學xxx同學來了嗎」,全場都嚇懵了),然後按報考方向分批進行面試(沒有筆試)。
然後志願者學姐把大家分成三人一組,同時進入一間候考室,每人分到一張紙,一大段中文(內容跟白皮書、政府工作報告差不多,也可能就是從中抽取),限時4分鐘瀏覽,在心裡翻譯,不準做筆記,時間一到收回。然後就是按序號進入面試的房間。
先是英文自我介紹(1分鐘左右),然後老師繼續發給你剛才的那張紙,看著內容,立刻視譯,中翻英,限時(我沒翻完,差一兩句,被強行叫停)。
面試的老師有四位,其中三個向我提問,大概是「你覺得AI的發展對翻譯行業會有什麼影響?」「大數據時代會對翻譯行業或譯者帶來什麼影響?」「你覺得一名合格的譯者應具備的三大品質是什麼?(全英)」。
第二天下午出結果,我接到老師的電話,說是我被錄取了,希望系統開放那一刻儘快選定南京師大。這是第二個offer。
第三站:湖南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湖南長沙這一趟十分倉促。考試前一天傍晚才到長沙,安頓住宿、解決晚飯、洗漱入睡、提前訂機票之後已經差不多23:30了。第二天一大早出門坐公交前往湖大報到面試(無筆試,分上、下午兩場,我是上午場)。
大致的流程是:簡短的英文自我介紹,老師根據簡歷(我都會提前列印好發給老師)、成績單、獲獎材料等提問,問我為什麼選擇湖大外院、感興趣的方向、未來研究生的規劃,還有專業課問題(我被問到句法分析、句子歧義)。
前面的問題回答得還算輕鬆,後面的專業課知識就懵了,這就是不鞏固複習的後果,沒印象,也沒答出來多少,最後以一句sorry, i have no idea收尾。(菜雞落淚)
似乎當天晚上出結果了,我的排名比較靠後(果不其然),沒有太大優勢,感覺要被刷。加上在外漂泊的我已經有些身心俱疲,其他學校的複試也沒再考慮了。
插播:考完湖大之後突然後悔早前沒去參加廣外的複試(據我認識的其他保研同學透露,參加廣外複試的大部分都能錄取...),我報的是高翻學院翻譯學方向,心情複雜......
一些個人的保研經驗
無需多說,前三年成績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各個學校的保研評選標準再怎麼不一樣,成績依然都會佔很大比重。
因為高考不盡人意,自己的學校在全國並不出名,四非院校,本專業也是學校邊緣專業,但心裡有點不甘心,想做出改變,因此我大一的時候就下決心好好對待學習,穩中求進,三年來績點、綜合排名總評均為第一。
與專業相關的比賽多參加。外研社杯一系列賽事(閱讀、寫作、演講...)、全國大英賽、由不同主辦方發起的翻譯大賽(韓素音、許淵衝、普譯...)等等可以按個人情況積極參與。
與專業相關的證書多考。專四、六級、雅思、託福、BEC這些證書的考取對保研也是增加籌碼的(專八是考研保研後的事了),條件允許的話刷高分,專四最好認真複習、積極備考,爭取第一次就考高分(因為沒人願意考第二次...),對保研超級有用。
實踐活動、學術科研儘量都圍繞自己的專業所學,而且能從中學到東西。動用一切資源(老師、同學)或者主動出擊網上找靠譜的兼職翻譯、翻譯實習等等,多鍛鍊自己;課題、大創之類的儘自所能地參加,有論文發表更好(先甭管普刊還是核心期刊了),為申請頂尖名校增加籌碼(但我就是沒有)。
最後就是,根據自身實際做好定位,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戒驕戒躁,踏實上進,定下目標後無論無何都不輕易放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最後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一句我時常告誡自己的話送給各位學弟學妹:加油,只要你還沒有抱怨外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