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鼓起勇氣嘗試一切新鮮事物,指不定他會給你帶來多少機會。
本科院校:西南石油大學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保送院校:哈爾濱工業大學 物理電子學
培養方式:學碩
前五學期綜合素質排名:1/138,績點排名:2/138
CET-4:477 計算機二級
連續兩學年國家獎學金、6學期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十佳三好學生等榮譽。
競賽:國家級一次,省部級四次。
無科研經歷。
學會鼓起勇氣嘗試一切新鮮事物,指不定他會給你帶來多少機會。
在2020年夏令營中,參加了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光電所5個985大學的夏令營,並全部取得offer,在8月預推免面試中取得哈爾濱工業大學offer,並最終選擇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讀研。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便喜歡與高年級的學姐學長們打成一片,在發現他們都順利保研後,我便也萌生了這一想法,因此在大三上期的時候,便積極和他們溝通,了解保研細則,對比自身條件,看看自己是否滿足保研的條件,還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
在這一期間,因為我綜測一直專業排名1/138,績點2/138,這兩點不是我需要擔心的地方,我真正薄弱的是缺乏科研競賽經歷(有保研意向的同學,一定要多研究學院近幾年的保研評分細則),這在當時的推免細則加分項裡佔了極大的比重,一般來說,績點大家拉分不大,而一個國家級競賽獎勵,會成為關鍵性因素,而保研院校導師也極為看重科研經歷。
因此我便認真留意近段時間有哪些比賽可以參加,並積極和相關老師聯繫,希望能獲得一個機會。
最終與工程學院(我是信息學院的)的一名老師取得聯繫,並順利開始了我第一次的比賽經歷,也正是因為自己的積極,與善於把握機會,讓我在這次競賽中取得了兩個省部級獎勵,彌補了我科研競賽上的空白,這次經歷不僅讓我的保研歷程十分順利,也讓我獲得了其他更多的機會,
列如,有了這次比賽經驗後,後面自己帶隊參加光電設計大賽獲國家級獎勵,也為自己獲得校長獎學金打下基礎。
在這裡,我想說是:一定要善於捕捉機會,每一次的機會都可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而廣交好友(跨年級,跨專業)會讓你的機會面更加廣闊。
保研其實就是一場信息戰,你對保研院校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各種推免途徑的獲取基本決定了你保研的順利程度。
而在信息收集基礎上的自身定位卻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因為你自己清楚自己所在層次,你才能尋找合適的目標院校。
經過思考,我的優勢是績點排名較高,綜合素質能力較好(學生工作經歷極為豐富),連續兩年的國家獎學金更是為我增色不少。但缺點是本科院校是雙非,英語成績較差(4級477,6級沒過,這是很多高校的硬性要求,因此英語十分重要)。
綜合考量來看,我對自己的保研是很沒有信心的,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一個保研機構提供的定位服務,抱著試試的心態去了。然後第二天,就為我做出了一份詳細的定位,並按照我的專業和意願,列出了院校衝刺檔,穩妥檔和保底檔。
當時看見那份分析是很不相信的,因為我最初想去的的川大,電科都在穩妥檔裡,而保底檔最差都是211。衝刺檔更是有華科,哈工大等頂尖高校。
但隨著夏令營的參加,我發現這份定位是很值得相信的,因為我按照這個定位進行的夏令營全部都通過,順利拿到了offer。
所以保研的信息收集能力極為重要,而一些平臺(易保研、保研論壇、等等)能極大的為你節約時間。
在自身定位明確後,便開始了文書準備工作,這裡主要包含個人簡歷,個人陳述,推薦信,成績證明等,在文書方面,我現是自己進行了多次修改後,再向老師,學長們諮詢,並按照他們提供的寶貴建議反覆修改,直到滿意為止。同樣,一些論壇和公眾號也提供了許多模板,極大的節約時間。
再次就是關於一些證明資料的準備。因為疫情,我便請求輔導員幫我開了一份成績證明,然後將它掃描整理好,以便海投院校使用,而有些學校在報名的時候會要求使用對方學校的模板,所以在文書材料準備階段一定要多準備一些。大家可以提前把自己的獲獎證書、成績單、身份證、學生證等使用掃描全能王APP進行掃描好,將獲獎證書等的順序整理好。
Autumn is a second spring when every leaf is a flower.
因為疫情,2020年的推免夏令營普遍較晚,我是在4月份開始通過一些公眾號與意向院校的官網來查看夏令營相關信息,以便及時報名。而從5月開始,就每天注意保研公眾號上所發布的信息,特別是到5-7月份,各個學校的夏令營處於井噴狀態,各種資料很容易亂,我當時根據不同院校建立了多個文件夾,二是建立了一個excel表,然後每希望申請一個學校就將這個學校、申請截止時間,資料要求,意嚮導師等情況填入,這樣檢查的時候會比較直觀。
因為疫情期間,夏令營基本上是線上進行,這就代表著可以同時參加多個,而最初的我不是很有自信,因此一旦出現我定位名單上穩妥檔以上的院校我都會進行投遞,申請,把握機會。
最終夏令營階段我投遞了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光電所,全部入營,並順利拿到了offer。
所以我的經驗是,夏令營申請階段其實面對動輒幾千份簡歷的招生辦來說,只會看你的幾個硬性指標:學校、排名、英語、科研等,只要達標了,個人陳述的一些語句的表述等等都不會是特別重要,不需要對文書過於精益求精,花費不必要的時間。
在申請階段時,我還是建議學弟學妹們對於一些公共專業課進行一定的複習,千萬不要針對於某一學校進行太專一的準備,除非你認為對此十分有把握。一般夏令營面試也不會問的太過專業,一般考察的還是你基礎方面的掌握。
因為夏令營比較順利,我最終只參加了一下幾個夏令營。
四川大學是我第一個入營的學校,當初是很不自信的,想著試一試的心態,當看見入營名單的時候,真的很驚喜,也深刻體現出來川大「海納百川」的精神,一切都是平等的,不會在意你本科出生。當時是兩天的線上講座,主要是為了讓大家了解各個團隊,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隨後便是聯繫導師,川大的規則是必須和導師達成雙向選擇才能最終錄取,因此和導師套磁,表明自己意向是很重要的,在這一階段我有幸拿到了川大三個導師的offer,從導師們的溝通來看,川大的導師們為人都很親和,哪怕是最後我沒有選擇去,也祝福我學業順利。
而面試的方式主要是5分鐘自我介紹+10分鐘的面試(英語+專業),英語面試主要是先2-3分鐘的英語自我介紹,然後提了幾個問題關於興趣愛好的,但我英語真的很差,語言組織不行,還把老師逗笑了,不過在專業面試中,主要問你感興趣的研究方向,由此來問一些你了解的基礎知識,更多的就是聊天,相對而言,川大的夏令營還是很輕鬆愉快的。
電科,我是報名的基礎與前沿學院,這裡的老師大多數都為青千,極為年輕。也是兩天的講座,然後聯繫導師,第二天面試,面試也是5分鐘ppt自我介紹,然後3分鐘英語自我介紹,然後根據你的一些項目經歷,問你一下你的收穫,全英語交流,後面就是10分鐘的中文面試,問一些你項目的具體細節和收穫,外加兩個時政問題,當初問了我一個,我最喜歡的科學家和為疫情做出的貢獻。
重慶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光電所(7.11-7.20左右)
這幾個高校差不多是同時進行的,但因為疫情線上進行,並不影響什麼,因此我便根據講座名單,挑自己感興趣的進行了解。
而方式也都一樣,都是2-3天的講座,然後聯繫導師,最後一天面試。
其中重慶大學的面試較為正式,英語和專業課分開,英語3人一組,自我介紹後,小組圍繞老師給的題目進行討論,然後打分。
而專業課面試則是5套題裡面抽1套,全部是專業基礎問答題,極大的考察了你基礎知識的掌握。而北京理工面試更加側重你的項目經歷,反而沒有考察你專業課。
哈工大,是我最後一個面試,也是第一個預推免面試,當時考慮到哈工c9的地位,面試時超級緊張,面試也是英語+專業課分開面試,英語線上自我介紹+看圖說話,然後專業課也是根據你的興趣來進行問答,整個面試還是比較輕鬆,沒有想像的那麼難。
因為offer很多,也面臨了很多糾結與焦慮,最終在10.12號前暫定了川大、電科與哈工,並最終選擇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結束了整個保研流程。回想起整個保研經歷,感覺自己就像個幸運兒,也很感謝大一進校之初,便一直保持積極那個自己。也感謝我的老師們,只要有需求,老師總會盡一切努力來幫忙。感謝我的學長們,他們不厭其煩、不求回報地給我們引路和各種幫助。
最後給準備保研同學們的建議:績點永遠是第一位的,然後一定要重視英語的學習,在兼顧成績的同時,多參加一些科研競賽活動,這會極大提高你的核心競爭力。
願所有的付出,都有美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