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開源:軟體時代的車企新挑戰|linux|github|原始碼|作業系統...

2020-12-20 網易財經

(原標題:擁抱開源:軟體時代的車企新挑戰)

隨著軟體定義汽車概念的大火,無論是汽車廠商的高級管理層、汽車產業的決策制定者還是資本市場的投資基金經理們,都對這個代表著汽車業未來發展新希望的概念充滿著期冀。但是至少對於傳統汽車企業的IT部門來說,這卻是一個噩夢。

在這個汽車軟體工程師在車企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的新時代,員工最常訪問的網頁名單上也出現了諸多新名字:除了傳統機械工程師必備的工標網以及市場部需要的各類經濟數據網站之外,包括GitHub、CSDN、Stack Overflow、DockerHub在內的開發者社區都已經變成了車企工程師不可或缺的研發參考工具。

不過,在視開發者社區代碼共享為潛在技術外洩漏洞的傳統車企和其IT部門現行框架中,這些開發者社區無一例外地都在IT黑名單上。任何想要訪問開發者社區以尋求幫助的軟體工程師在瀏覽器中能夠得到的,只有報錯頁面。諷刺的是,即便是在大眾集團特意為汽車軟體化轉型而設立的軟體子公司Car.Software.Org內部也不例外。

Car.Software.Org德國因戈施塔特總部的IT部門支持工程師就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目前部門日常工作中的大約三分之一內容都與開通各種外部開發者社區有關,而部門答覆的建議也始終如出一轍:原則上予以拒絕,並建議軟體工程師使用私人電腦在開發者社區參與活動。

最熟悉的陌生人:開源社區

事實上,傳統汽車企業對於開源模式和開發者社區的興趣寥寥並不令人意外。

一方面,在大工業時代成長以來的各大傳統汽車巨頭內部早已制定了詳細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無論是在公司電腦硬體端禁用USB等外接儲存設備接口,還是在電子郵箱中設置敏感詞和代碼過濾機制,在過去數十年裡,製造業最重要的核心資產始終是濃縮了工程師心血的設計圖紙以及精密的生產工藝。出於對後發國家復刻設計方案的提防,對技術和專利的共享或開放從未在車企內部扮演過重要角色。

另一方面,正如大眾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所言,傳統汽車企業自身掌握的整車軟體代碼比例僅有10%。一直以來,出於控制成本以及對穩定供應鏈夥伴的考量,傳統車企更習慣於從一級供應商手中直接採購已經燒寫好軟體代碼的各類電控單元。而整車廠軟體部門在過去數十年內的工作重點反而是事務性的,例如為一級供應商制定軟體架構標準和通信標準,以及在整車層面上對來自不同供應商電子設備的適配和整合。越來越多的整車企業甚至將軟硬體的整合適配工作也外包給工程諮詢公司。

陳舊的硬體思維以及對車載軟體的大量外包都使得傳統車企的工程師確實無需在開發者社區中共享其技術經驗或基礎軟體包,也缺乏足夠動力透過開發者社區和開源社區進行持續學習。

如今,隨著車載軟體在整車研發中佔據越來越大的比重,對於開發者社區以及開源模式的缺乏重視,正在成為阻礙傳統車企加速軟體化和智能化轉型的攔路虎之一。

總部位於慕尼黑的寶馬集團一級軟體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itk的軟體工程師就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為了加速進行軟體研發和標準化測試,軟體工程師們發揮主觀能動性變得越來越重要,而靈活使用開發者社區中的各類現有代碼和工具就是捷徑之一。遺憾的是,公司法務部卻對GPL、LGPL、MPL、MIT等各種開源項目的許可證類型缺乏了解,對於開源項目在何種條件下能夠進行商用和盈利也欠缺相關法律知識。這最終都導致許多汽車行業參與企業不得不耗時耗力地進行浪費時間的重複開發。

缺乏開發者社區共享思維的劣勢,還不僅僅體現在傳統整車企業對待外部開源項目的態度上,即便是在企業內部,碎片化分散式的部門領地意識也導致了大型車企不同部門存在著大量的軟體重複開發。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不僅在例如奧迪和大眾品牌這種平行子品牌之間缺少類似GitHub的軟體託管平臺,即便是在博世集團的不同業務單元之間也缺乏泛集團的統一社區平臺。

「攪局者」特斯拉

不過,就如同特斯拉的馬斯克幾乎以一己之力重新定義了電動汽車一樣,將開源模式和開發者社區思維首次大規模注入保守的傳統汽車產業的「攪局者」依然是來自矽谷的特斯拉。

早在2014年6月,馬斯克就在其個人社交媒體帳戶上宣布將免費公開特斯拉的所有專利:「特斯拉不會對那些善意使用我們技術的人提起訴訟,特斯拉的專利都是開源的。」

雖然說馬斯克六年前的表態多少有些「譁眾取寵」之嫌,畢竟當時特斯拉僅開放了車身技術相關的專利,而包括電池管理系統和Autopilot在內的代碼並不在開源範圍內,關於馬斯克希望通過開源模式做大電動汽車蛋糕、甚至形成技術標準壟斷「陽謀」的質疑也一直不絕於耳。但是自此以後特斯拉逐步將部分Autopilot以及內部開發工具進行開源化的努力卻實實在在地被推進著。2017年春季以後,特斯拉就開始在全球最大的軟體託管平臺GitHub上設立了官方帳號並開始逐步放開了超過40個軟體項目的權限。

2018年,特斯拉甚至還在GitHub上共享了Autopilot的系統鏡像以及Coreboot代碼庫。雖然這些核心代碼庫之後被特斯拉官方大幅精簡過,但是至今特斯拉仍持續不斷地維護著GitHub帳號。

除了不吝嗇於共享自家公司部分軟體代碼之外,打著科技企業名頭的特斯拉也極其擅長利用各類開源項目以壓縮項目開發時間。無論是buildroot、busybox等作業系統相關工具,還是類似QT的實用開發工具都在特斯拉內部得到了廣泛應用。為此,特斯拉與這些開源項目的開發者就是否遵守了許可證協議而屢次爆發矛盾衝突。

傳統車企擁抱開源

特斯拉對於開源項目運用得爐火純青的案例無疑便是基於開源Linux系統內核開發而成的特斯拉Version車載作業系統。

車載作業系統作為整車企業與科技企業爭奪未來產業鏈附加價值和用戶數據的主要戰場,一直以來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陣營:傳統、安全性最佳、也是最為封閉的黑莓QNX系統;開源且生態系統完善、安全性有待提升、谷歌與造車新勢力主打的安卓汽車作業系統(Android Automotive OS);以及同為開源項目、特斯拉Version系統使用的Linux內核。

相比於正在垂垂老矣的QNX系統以及目前僅有以極星(Polestar)為代表的小眾廠商使用的安卓汽車作業系統,特斯拉選擇的開源Linux內核路線已經吸引了幾乎所有全球車企巨頭的加入。

2014年,由Linux基金會管理的開源項目AGL(Automotive Grade Linux)成立,設立的初衷便是加速開放式的網聯化汽車軟體堆棧。2019年4月,決心設立獨立軟體子公司Car.Software.Org的大眾集團正式加入AGL。如果加上AGL的發起企業之一的豐田集團,年產量超過2000萬輛的全球最大的兩家汽車集團都已經開始主動地選擇了開源項目模式加速車載作業系統的研發。Linux基金會給出的數據顯示,AGL聯盟成員根據Linux內核定製的車載作業系統中大約30%的代碼為車企獨有的排他性代碼,剩餘部分均為開源框架下的通用代碼。

除了時間緊、任務重的車載作業系統研發之外,開源模式也開始在傳統車企的各個研發項目中扮演重要角色。豐田集團此前就於2018年由豐田研究院牽頭投資1億美元開發開源的自動駕駛模擬器,2019年豐田又對外開放了2.4萬項包括電機、燃料電池在內的技術專利。而大眾集團早在加入AGL之前就已經於2008年開始嘗試在CAN網關中使用Linux內核(即日後的SocketCAN),該開源項目的成果如今依然在例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等科研機構中得到應用。根據大眾集團開源項目專家奧利佛·哈特科普(Oliver Hartkopp)給出的數據,使用開源SocketCAN之後的工作配比是2500萬行開原始碼加上2000行大眾工程師自己書寫的代碼。

不過,硬幣永遠存在著另一面。

開源項目困擾汽車企業最大的問題依然是安全。根據新思科技(Synopsys)發布的《2020年開源安全和風險報告》顯示,超過60%的開原始碼庫存在漏洞。相比於付費的專有軟體開發商會定期發布補丁並進行修復,開源項目對使用者的軟體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著名的案例莫過於2014年網景公司旗下的OpenSSL開源庫安全漏洞事件,其最終影響了全球超過50萬臺網絡伺服器。

此外,使用即用性的開源軟體,在享受著網際網路共享文化便利的同時,也意味著略顯古板的傳統整車製造商也必須接受與原始碼捆綁的許可證協議。除了較為嚴苛、難以商用化的GPL協議以及慷慨大方的MIT協議之外,開源的世界中還存在著至少千餘種許可證協議。這其中甚至還包括詭異的「鴨子舞」許可證協議,即如果整車企業在車載軟體中使用過該開源項目的成果,那麼車企的執行長必須將自己跳鴨子舞的視頻上傳至社交媒體——對於馬斯克而言,尬舞或許早已經輕車熟路,但是人們或許很難想像赫伯特·迪斯或者豐田章男的鴨子舞舞姿。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王宏貴_NF7326

相關焦點

  • 擁抱開源:軟體時代的車企新挑戰
    在這個汽車軟體工程師在車企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的新時代,員工最常訪問的網頁名單上也出現了諸多新名字:除了傳統機械工程師必備的工標網以及市場部需要的各類經濟數據網站之外,包括GitHub、CSDN、Stack Overflow、DockerHub在內的開發者社區都已經變成了車企工程師不可或缺的研發參考工具。
  • 軟體時代|開源,希冀還是噩夢?
    在這個汽車軟體工程師在車企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的新時代,員工最常訪問的網頁名單上也出現了諸多新名字:除了傳統機械工程師必備的工標網以及市場部需要的各類經濟數據網站之外,包括GitHub、CSDN、StackOverflow、DockerHub在內的開發者社區都已經變成了車企工程師不可或缺的研發參考工具。
  • Linux 會成為主流桌面作業系統嗎?
    據統計,有人選擇繼續堅守 Windows 7,有人開始擁抱 Windows 10,有人轉身走向了其他作業系統,也有人計劃啟用自己的作業系統。近日,據外媒報導,在微軟結束為 Windows 7 提供技術支持之後,韓國、波蘭相繼提出將加強基於 Linux 的開源作業系統及相關產品的使用,以望擺脫依賴微軟作業系統的窘境。
  • UNIX、GNU、自由軟體、Linux、開源軟體、Ubuntu、Android、GitHub等自由及開源軟體FOSS十大事件
    事實上,UNIX在自由或開源軟體的概念存在之前就已誕生,可以說,UNIX從來都不是一個自由或開源的作業系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UNIX在促進共享源碼方面起了很小的作用。然而,圍繞UNIX而成長起來的文化在後來的自由和開源軟體的意識形態和社區誕生過程中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 Rokid 發布 AI 作業系統 YodaOS,宣布代碼開源
    而要實現這種交互,離不開底層作業系統的發展。手機時代的作業系統主要為以多點觸控交互方式的設備(如智慧型手機)做適配和優化。而在AI時代,交互方式發生改變,終端硬體也呈現極度分散化。以語音交互領域為例,在智能音箱場景下,新的人機互動方式及設備成本都對市面上的作業系統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挑戰。
  • Linux比Windows作業系統更好的10條理由
    Linux比Windows作業系統更好的10條理由 目前作業系統的份額仍然是微軟的windows系列和蘋果mac系列佔主導市場,linux的用戶大多數是伺服器和個別手機端及設備,你是否想知道linux哪裡比windows好呢,本文將闡述linux的優勢。
  • Unix和Linux作業系統有什麼區別?
    ②、Linux系統淵源而Linux作業系統的起源則和Unix有關係。它是由李納斯託瓦茲在讀大學的時候編寫出來的。它之所以要開發linux系統,是因為它覺得教學用的Unix太難用了。於是就參考unix系統的特點和功能,開發了一個Linux系統。於1991年9月發布,當時只有10000行代碼。
  • 車企到底需要怎樣的智能網聯作業系統?
    如何打造一款智能汽車,成為車企當下最重要的思考方向。當製造一款優秀的發動機不再是各家車企核心技術壁壘時,軟體在汽車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摩根斯坦利預測,未來,汽車60%的價值都將來自軟體,不斷迭代的軟體將賦予汽車更加持續的生命力。
  • 什麼Linux,Linux內核及Linux作業系統
    而且很多開源項目也移植到Linux之上,這樣Linux逐漸豐滿起來。慢慢的,很多公司在Linux內核的基礎上增加了開發工具和應用軟體,將Linux內核和這些用戶態的軟體打包成為一個作業系統安裝鏡像,這個系統稱為Linux作業系統,或者稱為Linux發行版。這個Linux作業系統就好像Windows系統一樣,普通用戶可以使用它進行日常工作。
  • 獨家對話謝寶友:做一款類似於 Linux 的國產作業系統|人物誌
    近幾年間,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以 Linux 為主要架構的作業系統乘開源東風,迎來了「爆發」期。 然而在國際以科技為基礎的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開源的 Android 已受到一定影響,而下一步,正如同 DIM-SUM 作業系統創始人謝寶友所擔憂的,「如果某一天,我們不能免費使用基於 Linux 的這些開源作業系統,我們是否有替代作業系統可用?」
  • 華為OpenEuler作業系統強勢來襲,正式開源時代來了?
    EulerOS,華為非常知名的伺服器作業系統,網友習慣稱之為「歐拉系統」,這個大家可能有聽說過。EulerOS 是目前支持 TaiShan 伺服器最好的作業系統之一,是華為搭建鯤鵬生態社區的基石。openEuler 就是 EulerOS 的開源社區版,並基於此打造了一個 openEuler 開源社區,該社區會圍繞 openEuler OS,逐步開放華為在 ICT 基礎軟體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作業系統、編譯器/JDK 等領域的基礎平臺能力等,與全球的開發者共同構建一個開放、多元和架構包容的軟體生態體系。
  • 傳統車企頻發力,軟體定義汽車時代已來?
    近日,豐田宣布成立專注軟體的子公司,標誌著這家曾經市值和規模世界第一的傳統車企加速向軟體業務轉型。在此之前,大眾、上汽、博世、大陸等國內外車企和零部件巨頭紛紛擁抱軟體業務,大搞車輛軟體構架。這些,預示著未來車輛不再以硬體為主,而是軟硬體共同發展,軟體作用越來越突出,軟體定義汽車已經從概念走向現實。
  • 國產作業系統你最看好誰?Linux達人帶你捋捋作業系統簡史
    CSRG(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統研究小組)使用Unix對作業系統進行研究,誕生了TCP/IP通訊協議,奠定今天計算機通訊和網際網路的基礎。Unix最初是AT&T實驗室的一個開放原始碼項目,所以其原始碼可以被輕易獲得,但隨著Unix的廣泛應用,AT&T開始認識到Unix的商業價值,於1979年成立了專門的Unix實驗室(USL),同時宣布了Unix的擁有權和商業化。
  • cloc:計算不同程式語言原始碼的行數 | Linux 中國
    這時,你就需要用到一些代碼統計的工具,我知道其中一個是 Ohcount[1]。今天,我遇到了另一個程序,cloc。你可以用 cloc 很容易地統計多種語言的原始碼行數。它還可以計算空行數、代碼行數、實際代碼的行數,並通過整齊的表格進行結果輸出。cloc 是自由開源的跨平臺程序,使用 Perl 進行開發。
  • 第七屆開源作業系統年度技術會議(OS2ATC)盛大開幕,從編譯器到軟體...
    可能新領域有桌面作業系統、手機作業系統、智能手錶、智能音響、電動汽車、跨作業系統及設備的統一運行開發平臺。演講者——戴華東:人工智慧研究中心主任議題:機器人作業系統的實踐與思考從 PC 計算和網際網路計算時代的 Windows 與 Intel、移動網際網路計算時代的 Android 與 Arm,在機器人和智能計算時代,我們相信也必然會誕生這個時代的作業系統和微處理器。就作業系統來講,機器人一定要與人共融,能夠在複雜環境下進行自主行為控制及協同,具備群體智能。
  • 華為openEuler作業系統原始碼正式開放
    日前,openEuler開源社區(以下簡稱openEuler社區)正式開放原始碼、鏡像及開發測試環境,標誌著openEuler社區開放運作邁出了堅實一步。作為主要籌備方,華為會逐步開放在ICT基礎軟體領域的技術積累,將作業系統、編譯器/JDK等領域的基礎平臺能力開源至openEuler社區。
  • Github最值一讀開源好書及BAT面試題庫
    (Github開源地址:https://github.com/JackyAndroid/AndroidInterview-Q-A/blob/master/README-CN.md)4、《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相關代碼 Python 實現該開源項目是對《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一書中相關Python代碼的實現。
  • GitHub被黑!不明人士冒充CEO洩露其機密原始碼
    原因是其原始碼被全部洩露!他表示,GitHub沒有被黑客入侵,被洩露的是部分GitHub Enterprise Server原始碼。二者雖然共享大量代碼,但GitHub主要是由Ruby編寫,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另外,這一事件的起因是幾個月前,開發人員無意間將企業伺服器原始碼的未脫敏/混淆的 tarball 交付給了一些客戶造成的。
  • GitHub 的 App 會開源嗎?
    而目前對於開源比較認可的定義,由 Debian 的創始人 Bruce Perens 提出:自由再散布(Free Distribution):允許獲得原始碼的人可自由再將此原始碼散布。原始碼(Source Code):程序的可執行檔在散布時,必需以隨附完整原始碼或是可讓人方便的事後獲取原始碼。
  • 2019年第一季度GitHub上最熱門的開源項目
    https://github.com/trimstray/the-practical-linux-hardening-guide Star 6020這個指南詳細介紹了創建安全Linux生產系統所涉及的規劃和工具,目前還在不斷更新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