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高考的學生邁過每一道坎後都會迎來成長!
失敗為成功之母,失敗與成功是同等的重要。為什麼那樣說呢?因為失敗會激勵成功者,也會擊垮失敗者,這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也是失敗者之所以失敗的關鍵原因。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一門重要的學問要學,那就是怎麼去面對「失敗」,處理挫折的好壞往往就決定了我們一生的命運。
對於中學生來說,夢想總是和數不清的挫折緊密聯繫的。高中三年一流的高等學府是每個中學生苦苦追尋的目標,可是走向它的過程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成績落入低谷,心情滑入低潮,模擬考試失敗……挫折就以種種這樣的方式存在於追尋夢想的路上。
古人說過:「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意之事不過一二耳。」要想最終成功,我們必須學會不斷從挫折中站起來,以更樂觀的姿態、更堅定的信念繼續向前走。要是做不到「越挫越勇」,停下了追尋的腳步,無異於承認了自己失敗。
不單單高考是這樣,越是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標,要付出的努力,可能遇到的挫折越多。能夠不斷從挫折中站起來,從挫折中吸取教訓,在挫折中逐漸成長,才是中學生應有的姿態。
能夠從挫折中站起來,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自信。不管是高考狀元還是商界名流,不止一個成功者強調過自信的重要性。自信的人敢於建立遠大的目標;自信的人擁有積極的心態,能夠主動面對挑戰;自信的人不容易嫉妒,因為清楚自己的長處和實力所在;自信的人往往行事果斷,比猶豫不定的人更擅長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也許有的學生會認為這是一種自我安慰。其實,自我安慰是消極的,是在失敗之後自己給自己尋求心理解脫。而自信是積極的,它不僅僅停留在安慰,更要以實際行動去尋找解決辦法。自信是一種充沛的內心力量,當挫折考驗降臨的時候,它使你不會輕易被壓垮,而是保留心中的火種等待再次燃燒的時候。自信是一種正確認識自己的姿態,是一貫和內在的,不應當被外界東西所左右,不應當附有任何的條件。可以這麼說,人在失敗的時候保持自信就更重要。
高考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通向高等學府的路是漫長的,不能只憑一時的狂熱。只有具備堅強意志的人,才能在挫折中始終保持旺盛的鬥志,最終實現理想。
有時候,挫折也是財富。比戰勝挫折更進一步,就是要從中吸取教訓。有人說過,有時候,一樣東西看上去像絆腳石。但是,你要是可以站上去,它就會變成墊腳石,成就你的高度。挫折不是終結,而是新的開始。
高考,是人生第一道,也是很重要的一道門檻。經歷過高考的人被第一次分流,有的同學進入了著名的高等學府,有些進入專科學校,有些直接走上了社會。可以想見,這些人的命運會是不同的,這是高考的殘酷性。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之中勝出,關鍵是看你的信念是否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