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
你準備直擊課本嗎?
返校的「開學第一課」如何設計?
直接進入課本知識教學會比較生硬和乏味,不易調動學生的返校學習積極性。
近日看到一些令人心痛的新聞,以及返校日幾個家長的朋友圈。有感而發,我設計了一節英語思政課作為開學第一課。
生命之色我來繪,
五彩繽紛最珍貴
這堂特殊的英語課,我給它起了個名字——生命之色。
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棵樹和一個小男孩,讓學生猜故事。有意思的是很多學生說這是牛頓的故事。你是否也想到了牛頓的故事?
接下來,我並沒有在樹上畫蘋果,而是畫了一片楓葉。再來讓學生猜。他們有點懵了,但有一個女生說她知道這個故事,於是我讓她來講。
她講完故事後,我把故事呈現出來,和學生們一起來讀這個故事「The Last Leaf」。
讀完故事,我們開始頭腦風暴。
T:What color is the leaf?
Ss: It’s red.
T: What does the leaf mean to the boy?
Ss: His hope and his life.
T: So we can say the color of the boy’s life is red.
If your life has colors, what color will you choose? Why?
讓學生圍繞我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組交流。然後圍繞小組交流的話題進行延伸,讓學生小組合作描繪「生命的顏色」。
我原本以為這個話題較抽象,學生的思維找不準這個切入點,但是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組內成員的想法互相點燃了思維的小火花。他們的小腦袋就像火山一樣,向外噴發出一個又一個有趣和耐人尋味的「生命之色」小故事。
接著,我鼓勵學生們化身「愛心小畫師」,為故事中的小男孩畫出更多具有「生命之色」的樹葉,為生命之樹添葉增彩。每個小組圍繞他們的「生命之色」小故事繪製了自己小組的樹葉。
「生命的顏色」學生作品
小組合作寫作的過程中,思維的小火花發生碰撞,他們要交流要擇優,形成批判性思維,磨合出一個最佳作品。
有一個小組的小畫師在繪製樹葉時對我說:「老師,我們組的「生命之色」是彩色的,可是我沒有見過彩色的樹葉。」我說:「你沒有見過並不代表沒有。就像我們的「生命之色」一樣,我們用肉眼看不到,但是用心可以感受到。」
文字搭橋說心語,
明信片來傳愛意
接下來,承接生命話題,讓學生思考「誰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對於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想說點什麼?」,引出感恩話題。有趣的是,當我問到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誰時,有個學生說是老師。(哈哈,這位同學沒有按套路出牌啊,看來還沒有被引入正題。)
接下來我展示了家長的朋友圈,讓學生從字裡行間感受家長對於他們的返校都有什麼樣的心情和感慨,並讓學生談談他們看完這些話後的感受,聊聊居家學習期間他們和父母之間發生的小故事。展示家長朋友圈的時候,我注意到其中一個孩子看到自己媽媽朋友圈發的話時,眼睛溼潤了,我想她肯定是被媽媽的話感動到,想媽媽了吧。
還記得,人民日報在5月12日護士節發出了一個活動「手寫明信片」,我也為其中一名護士手寫了一張明信片。學生對此很感興趣,於是我引用這個活動讓學生也為父母手寫明信片。
手繪明信片的過程中,學生問我:「老師,這個明信片寫完了會發給爸爸媽媽看嗎?」,我說:「會的,老師今天就是郵遞員,幫你們寄到家長那裡。」學生說:「有很多話都不好意思說出來,可得好好寫出來。」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作品精彩紛呈
表達情真意切
最後,每個學生都認認真真地製作了他們想要送給家長的「手寫明信片」,精彩極了!
從學生們寫給父母的明信片中,我也讀出了他們對父母的想念、理解、感恩和祝願。字裡行間呈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個字母、符號以及圖案,更是學生對父母的真情告白。
孩子們真誠的愛意,也讓家長們感到特別溫暖
我把學生手繪的明信片都轉發給家長,讓他們接收到孩子的愛意,並從中讀懂孩子的內心,促進親子關係。
教學設計需「標」配
德育教育要滲透
這節英語思政課總體教學設計依據課標要求,「英語課程倡導指向學科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教師應設計具有綜合性、關鍵性和實踐性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融語言、文化、思維為一體的活動。」(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通過生命教育,引導學生用發現美的眼睛去領略生命的色彩,熱愛生命並讓生命綻放光彩。
結合感恩教育,讓學生從另一面讀懂父母,並常懷感恩之心,同時用文字語言牽引思維和情感,增強感恩意識。最終,讓學生形成積極的生命觀和良好的道德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