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賈母先後安排襲人去服侍湘雲和黛玉就應該知道這兩個人在賈母心裡的地位。賈母開始是很喜歡湘雲的,當然後來還是喜歡湘雲,湘雲的性格活潑開朗是個典型的開心豆,和賈母性格很相像和寶哥哥也很融洽,而黛玉的到來也讓賈母喜歡,可能開始賈母還是有把湘雲作為寶玉的妻子的打算。
而黛玉的到來一切就發生了變化,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寶玉十分的喜歡黛玉,這就讓賈母在心裡有了將黛玉取代了湘雲成為自己孫媳婦的位子的構想,以賈母的眼力當然是看得出寶玉對黛玉有截然不同於湘雲只是妹妹的感情,黛玉當然比湘雲在很多方面都勝出一截的品貌和才華,更適合賈母的先品貌後性情的選擇條件。
首先湘雲對黛玉的常常的玩笑感到一種失落
當湘雲又來賈府的時候她就說,二哥哥,林姐姐,你們天天一處頑,我好容易來了,也不理我一理兒。看到以前天天和自己在一起玩的二哥哥現在天天和林妹妹在一起玩就感覺有失落的感覺,尤其是二哥哥知道自己來了並不急著來找自己玩,她就斷定二哥哥的心裡現在只有林妹妹了,事實也是如此。
這種失落是小孩子的不高興,心直口快的湘雲也就是直接說出來,她只感覺二哥哥是陪伴自己的一個她喜歡的玩具,布娃娃之類的,一下被黛玉抱著玩,有種不滿意和賭氣似的情緒在裡面,與寶玉和黛玉兩個戀人之間時常為一些小事鬥氣哭鬧爭吵是完全不相同的。
她對寶玉的喜歡不是戀人的那種喜歡,是一種純情的兄弟姊妹情意的喜歡,有種妹妹對哥哥撒嬌那樣的情感在裡面。也正因為她的直率,喜歡和不喜歡分明,所以才對林妹妹有了許多的微詞和不滿,並表現在自己的言行裡就很自然了。
其次對寶釵姐姐的好感是眼底下的實惠和幫助
寶釵給湘雲的直接好處就是幫助湘雲辦螃蟹宴,寫菊花詩。湘雲爽快的要邀請大家開一詩社,一時的衝動就是她的性格所在,但就忽略了自己的財力,寶釵就用自己家裡的大閘蟹幫助湘雲開了個螃蟹宴,湘雲當然就對寶姐姐感恩戴德,這也是小孩子的性格使然,誰給我糖糖吃就是好姐姐咯,黛玉就沒有給湘雲買個什麼棒棒糖炸薯條之類的。
我們也不能說寶釵是有意而為之,想要拉攏湘雲什麼的感覺沒有這樣的意味,看到大大咧咧的湘雲答應了自費開一社,激動之餘又忘記自己囊中羞澀,又是和自己住在一處,自己家裡又有那麼多螃蟹幫助下頭腦一時發熱的小妹妹也是一件功德之舉嘛,又不是極難辦的事情,可以說是舉手之勞,也就幫助了。
有人說她拉攏湘雲因為是賈母的侄孫女以此親近賈母有點奇談怪論的感覺,她有這個必要嗎,要親近賈母直接把螃蟹給賈母送去得了,還用饒這麼大個彎子走湘雲這條道,湘雲在賈母面前還遠遠不具備像王熙鳳有殺伐決斷職能,湘雲也就是賈母非常喜歡的一個小乖娃娃而已,親近王熙鳳總比親近湘雲強吧。
不要把寶釵想像那麼陰險狡詐好不好,人家不就是用自己家多餘的螃蟹幫助下沒有心機計算的小妹妹解了一個燃眉之急罷了,寶釵心裡總有一個生意中的人所具備的理念多個朋友多條路,能幫就幫,能助就助,做點好事也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和她在賈府四面為友八方交好行為準則相符合的。
有人說寶釵冷酷漠視金釧等丫環的死,其實話又說回來,在那個社會,死一二個丫環還真不是什麼大事,丫環在被賣的時候是有賣身契約的,生死各由天命,打死折磨死都有可能不負法律責任的,要不說舊社會黑暗,要不為什麼賈府金釧和晴雯死後,當地的法警都沒有人來調查取證追究賈府的刑事責任喃。
除非有人擊鼓狀告,還要有確鑿的證據,包青天才會受理,況且你小戶人家也小概率的能告倒金陵四大富貴地位顯赫的賈府,甚至幾乎不可能告倒,要不王熙鳳也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視人命為兒戲,誘殺賈瑞,逼死尤二姐,還要追殺尤二姐的原來的婚配張華滅口,都是社會制度決定了的。
你想想對不是丫環的賈瑞和尤二姐都敢這樣,丫環的就更別說了,王熙鳳對興兒說,你再不說實話立刻打死。這裡說的打死不是嚇嚇興兒了事,那可是真的就可以打死,賣身契單看這三個字就明白什麼意思了吧,把人身賣給買方,你的生死就當然掌握在買家手裡了,這就是那個社會的悲慘之處,人是可以當做商品牛馬一樣買賣的。
好了言歸正傳,湘雲是小妹妹的年齡和心態,那個對她好她就直白的表述好感和感謝,林妹妹沒有給她任何實惠,還搶走她喜歡的布娃娃寶哥哥她當然就不喜歡林妹妹,這個時候的寶姐姐才是她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姐姐,只恨投錯了胎似的,而還有個和自己一樣感覺的人出現就是襲人,看看襲人姐姐也不喜歡林姐姐,那麼我們又說下從襲人為什麼不喜歡林姐姐。
襲人喜歡寶釵的地方就是黛玉欠缺的地方
襲人開始還是喜歡林姐姐的,只是後來感覺林姐姐好像不和她是一路人,首先林姐姐沒有寶釵那麼隨和,說話的直率也不亞於湘雲,湘雲小孩說得過去,林姐姐在襲人眼裡算是個大人了,黛玉也不太注重別人心裡是怎麼想的,有時候會不按常理出牌,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但不會明顯傷著誰,但含義很深刻。
有的話也不是襲人能夠一下就聽懂的,她和寶玉的說話有時候對於襲人來說就好像是在打啞謎。對於善於揣摩主子心理的襲人有難度,以後服侍起來就沒有服侍寶玉那麼得心應手,寶釵就不一樣了,寶釵面帶微笑,和襲人有很多的可以溝通的地方,比如做針線,給寶玉做肚兜都留下了兩人的針針線線。
假如要是讓黛玉看到襲人給寶玉做肚兜,黛玉一定會搞笑一下襲人,也不可能動手去幫襲人做,黛玉做針線是要看心情,就算給寶玉做東西用她自己的話都要看高興不高興。看黛玉對詩詞的精深功底可能針線連襲人也不如,她好像對針線不是那麼感興趣。
寶釵就不一樣。女紅和詩詞都很在行,她是按照一個那個社會模範女子的模型來塑造自己,所以她內心少女歡快奔放之火被壓抑要用冷香丸來解除淤積過多的火熱,但這樣的模範女子卻是襲人喜歡崇尚的,襲人就喜歡寶釵這樣中規中矩,各個方面都也算比較優秀的主子,相貌,性情,禮儀,言語舉止,涵養,待人接物,對家庭的精打細算,極好的人緣等等都很優秀的主子。
黛玉在很多項都做不到襲人要求的分值九十分以上,比如行為舉止襲人揣摩不透,家庭精打細算好像性情飄逸的黛玉也不太會對這些很上心,但其實黛玉是很有計算的人,她在後來就心算出了賈府的入不敷出。所以襲人對黛玉的了解也是不夠的,這是黛玉深藏不露的潛在能力,沒有表現並不代表沒有,黛玉同樣是個心細的人。還有就是女紅也是襲人所不看好的地方。
襲人和寶釵湘雲有個最主要的相同之處黛玉沒有
襲人和寶釵再加上湘雲在有一點上的認知她們三人是和黛玉截然不同的,就是對於寶玉的勸學上,襲人對寶玉的勸學說話是很有藝術性的,沒有遭到寶玉的直接反感和生氣,叫寶玉多多少少也學習點東西,不然以後會潦倒一生,上課就好好學習,下課就想著回家,在老爺面前裝著喜歡學習也就好的。寶玉聽了沒反感。
湘雲讓寶玉還是多學點仕途經濟,寶玉立刻下了逐客令,請姑娘到別的屋裡玩吧,別在我這裡髒了你的仕途經濟。寶釵讓寶玉多看點正經書,寶玉立刻起身說我有事拂袖而去。還有一次看見香菱很用功的作詩,寶釵說寶玉你要是像她那麼努力就好了遭到了寶玉的白眼,看看三個人的用心良苦寶玉都不接受,只是對襲人還算溫柔,而黛玉是用寶玉的話就是從來不說這些混帳話的,也就只有黛玉理解寶玉。
那麼為什麼事關寶玉的未來前提的仕途經濟黛玉為什麼不勸導寶玉好好學習,這就是黛玉和那三位的不同之處,黛玉的高明之處就在於知道寶玉的性情,一個人特別討厭憎恨的東西你還常常提起他會是什麼感覺,他會很高興?他會感謝你?他會增加對你的好感?
黛玉聰明的地方就在於她清楚說出的話有什麼後果。所以說她很多看似很有鋒芒的話都是很巧妙的說出來,讓大家知道話鋒所指但又不明顯傷害誰。我們看到和黛玉差不多聰明的寶釵怎麼就說不出這些話,怎麼就非要去點寶玉的命門,增加寶玉對她的反感,寶玉還把寶釵狠狠的洗涮一番。
好好的一個清淨潔白女兒,也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這總是前人無故生事,立言豎辭,原為導後世的鬚眉濁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鍾靈毓秀之德!把寶釵說成是國賊祿鬼,自己太不幸了,就連自己喜歡的瓊閨繡閣中也染上了此風,
有負蒼天大地鍾靈毓秀之大德,寶玉的語氣還是很重的,也有很憤憤不平的語氣和極度厭惡之心態。蒼天啊大地啊我怎麼遇上這樣一個人啊。最讓寶玉傷心做這樣的事情的還是個清淨潔白女兒,對寶釵極度的失望和討厭。所以就和寶釵漸行漸遠,思想上就學習來說沒有共同語言了。
湘雲和襲人對黛玉的貶對寶釵的褒出發點是不同,湘雲對黛玉是有點嫉妒心和失去自己喜歡的東西的一種小小的嫉恨,她感到心裡不爽就要發洩出來,發洩之後就沒事了,還是繼續像小朋友那樣在一起玩耍,明確的說是一種抱怨,一種賭氣,對黛玉也沒有太多的傷害之意,就是一吐為快,不說不行。
而襲人對黛玉的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和自己的想像中以後的女主人品行不相符,她也沒有要傷害黛玉的意思,襲人和湘雲也沒有聯手來對付黛玉的意思,就是兩種不同的出發點產生了共同的對黛玉不滿意的情緒,在一個巧合的時間一起發了出,發完了大家各幹個的事情,湘雲繼續和黛玉以及姐妹們玩耍。
襲人也繼續去找自己心裡滿意的女主人寶釵加深感情,而對湘雲了如指掌的黛玉根本就不計較湘雲這些耍小孩脾氣的言語,對襲人依然是一個嫂子嫂子的叫喊,黛玉也的確不是一個常人說的耍小性子,心眼子小,常常要轄制誰的人。黛玉是個光明磊落,大部分時間也很瀟灑,隨意,優雅,快樂的女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