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名門,滿腹才氣,被康熙封為清朝第一才子。「納蘭容若天資過人,精通經史,善書道,工丹青,又善騎射,文武全才。」
溫柔而飽腹詩書的男子眼裡有嫰軟的柳條、美好的朝霞和山間清涼的微風,卻沒有爾虞我詐的官場。他厭惡庸俗的官場生活,心繫山川草木。於是他把生活情感融於字句中,提筆寫下一首首詩詞,後人將其收錄,名為《納蘭詞》。
春蔥背癢不禁爬,十指槮槮剝嫩芽。
憶得染將紅爪甲,夜深偷搗鳳仙花。
一個自由而風雅的靈魂遇見了心怡之人,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溫婉的盧氏和他結為夫妻,兩人情意漸濃,一人研墨,一人描摹,可謂珠聯璧合,羨煞旁人。那時容若的詩詞多半為她而作,字裡行間的歡喜,藏也藏不住。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細思量。
被酒莫醒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心灰盡,生死別,情深不壽。僅僅三年,盧氏因產後受寒,病重去世,納蘭容若蒼老了許多。想到曾經種種歡愉,更覺傷悲,揮筆寫出字字血淚。世人皆道納蘭情深,悼亡之詞溫柔旖旎,深情不悔,可是他在寫詞過程中的心碎哀思,誰也不能感同身受。
他的一生,一半是坦途,一半是荊棘。
翻閱納蘭詞,滿目皆是愁、淚、斷腸…單單一個愁字在書中就出現了九十多次,字裡行間中表達了容若的悲涼和難過,讓人不勝唏噓。自古多情人總是傷離別,他一個多情之人,偏偏要經歷這麼多次悲傷絕望的離別。
我是人間惆悵客
知君何事淚縱橫
斷腸聲裡憶平生
史書記載:康熙二十四年暮春,五月二十三日納蘭性德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而後一病不起。七日後,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或許,他終於放下了悽涼哀傷的想念之心;或許,他終於可以去找他的盧氏了,就如梁祝一般,從此化為雙蝶相飛相伴。
少年自負凌雲筆,而今,春風落盡。納蘭容若一生尋覓著、傷懷著,用文字抒發自己的血淚愁殤,留下了令人心碎的絕世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