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拍出《血疫》的美國,為什麼面對新冠,卻看似無能為力?

2020-12-14 谷溪看世界

《血疫》是一部「講述伊波拉病毒第一次出現在美國的歷史」的優秀作品,在豆瓣收穫過8.7分的超高口碑。

血疫封面

該劇改編自一本有關伊波拉病毒對人類影響的暢銷書,曾在61周內霸佔暢銷書榜,無書企及。

套用基辛格先生給予我們中國的誇讚,美國人民總是在危難的時候,被他們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總說電影取材於生活。這樣的故事設定和劇情,真的很符合現實。但生活往往大於電影。在劇情結尾,電影往往都是「Happy Ending」,符合大眾需求。但現實的結果,卻可能比電影更加荒誕。

如今美國的確診人數即將突破70萬人,死亡近5萬人。政府對此毫無辦法,川普只顧自己的選票,甚至在回答富人比窮人更優先獲得檢測權時說,「這就是人生!」

那麼我們就來聊聊,能拍出《血疫》的美國,為什麼面對新冠,卻看似無能為力?

首先,相比我們的理念是「為人民服務」,美國則是「為資本服務」。比起疫情帶來的人員感染死亡等,政府優先考慮的,是維護住美元的霸主地位、還有股市的維穩。保資本,保經濟,保金融帝國和世界第一的地位,這是一貫操作了。

美國最近油價跌到負數,賣一桶油還送你37美金,這樣的事,100多年來,誰做得出來?股市4次熔斷,自然要維護住。

疫情總有一天會過去,而如果在期間喪失掉了優勢,被我們反超,您覺得人家願意?所以維護住了經濟命脈,再來談其他的。

而且各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存在嚴重分歧,紐約州州長已經不止一次怒懟川普了。上下心不齊,擰不成一股繩,怎能有效採取防控措施?

其次,自由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我們可以說他們是反智,自由的前提是你還有命,沒命了你還談啥自由?但有些美國人就是拿維吉尼亞之父亨利的那句名言:「不自由,毋寧死!」來作為人生信條的。我們能說啥?

為啥我們能做到健康碼全覆蓋,任何疑似都能追蹤到?美國難道沒有這個技術?這主要是侵犯了他們人民的自由和隱私權,所以才一直沒做。歐洲國家也一樣。

所以你會看到,我們很快就控制住了,而西方世界卻...夏蟲不可語冰,雖然我們都是兩個眼睛一個嘴巴的人類,但思想觀念完全天差地別。

另外,我們人類很多時候,是無法做到共情的。什麼叫「共情」?說通俗點,就是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就像我剛才說的,夏蟲不可語冰。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是很難理解對方的感情思想,也不願多理解。就像你吃慣了中國菜,讓你出門旅遊,吃幾頓漢堡薯條就非常難受,情願吃鹹菜蘿蔔乾。

我們無法理解,美國普通群眾冒著上街遊行被感染的風險,卻是為了呼籲要工作。很多人家裡是沒有一分錢存款的,他們沒有儲蓄習慣。而一兩個星期沒有收入,很快,這個家庭就會變成貧困家庭,很多流浪漢就是這麼來的。貧窮比疾病更可怕,他們大多選擇賭一把。

所以,你要抗疫,我要生活,你選擇保命,我選擇工作,每個人都作出選擇,並且要維護自己的利益。

右下角牌子上:讓我工作!

還有一點很重要,美國大部分人都是有信仰的。就像世界其他有信仰的民族一樣,他們認為,如果時間到了,那就是上天的旨意,該輪到我,那我就接受。如果沒有輪到我,為啥要影響到我的生活?

最後,我想說:能拍出《血疫》這樣有警示意義的美劇。只能證明美國的影視工業非常發達。但電影與現實之間永遠都是一個「小於號」,不可能是等號或者約等號,更不能是大於號。

不能說拍出這樣的好電影,就能代表美國及其人民對疫情的覺悟就很高。他們還拍過《星球大戰》和《復仇者》,又如何?

現實是殘酷的,新冠也是殘酷的。無數事實已經證明,它專治各種不服。政府保經濟,上下部門心不齊,民眾或愛自由,或為了討生活要求解封...

許許多多的原因造成了如今美國面對疫情時,似乎無能為力的局面。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缺乏團結正在助長新冠的流行。」

而小編想說,全人類也正在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價。

《血疫》原著裡寫道:「從某種意義上說,地球正在重啟對寄生蟲人類的免疫反應。也許這位母親並不喜歡這麼多的人。」

最後,小編想和您探討,1.美國最後會有多少確診?2.疫情後的美國,是否還能做世界老大?

相關焦點

  • 美劇《血疫》還原﹃生化危機﹄
    1改編自非虛構小說原作者曾獲防疫鬥士獎  《車諾比》呈現了人類同核輻射鬥智鬥勇,在劇中最大的敵人就是那看不到摸不著又無處不在的輻射,整部劇通篇都能讓人感受到絕望和無能為力。與之相似,《血疫》講述的是另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敵人——病毒。
  • 《血疫》,一部因疫情重新受重視的美劇
    2019年5月27日,HBO 新劇集 《血疫》(The Hot Zone) 推出第一季共六集,播出後引發廣泛關注和熱 議。得益於恩師的指教,普雷斯頓擅長科學題材的非虛構寫作,1984年出版了首部天文題材小說《第一道光》,獲美國物理學會頒發的科學寫作獎;十年後出版 《血疫》, 一 度佔據《紐約時報》非虛構類暢銷書排行榜61周 ,並獲美國疾控中心(CDC ) 頒發的鬥士獎,成為該獎項歷史上首位非醫學專業得主。
  • 面對數以萬億的隱形殺手,有關疾病的影視作品或許能給我們啟發
    值此抗擊新冠病毒戰役之際,我將挑選5部與疾病有關的高分影視作品,望各位能從中有所收穫。為方便讀者閱讀,本文將會以豆瓣評分為參考對影片進行排名,並非本人對作品本身的評價。這也是為何我們面對日漸成熟的基因技術,依然保持慎之又慎的態度。其二,如果縱容傳染病自由傳播,將會造成怎樣可怕的後果。所以在新冠病毒發展至今,國家對隔離和預防的重視程度,要遠高於治療!
  • 《血疫》,一個美劇
    2019年5月27日,HBO新集《血疫》(TheHotZone)共推出第一季6集,播出後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該劇以真實事件為藍本,講述了傳染病「伊波拉」和美國之間的故事,20世紀70年代首次在非洲上演,改編自理察普雷斯頓中流行的同名暢銷書。
  • 美劇推薦:《血疫》,遠比「生化危機」還要可怕的故事
    《血疫》海報HBO出品的《車諾比》講述的是人類如何應對核輻射,在劇中最大的敵人就是那看不到摸不著又無處不在的輻射,整部劇通篇都能讓人感受到絕望和無能為力。《血疫》劇照美劇《血疫》採用的是雙線敘事的手法:一條線講述了伊波拉病毒的發現過程;另一條線則講述了美國本土發現首例伊波拉病毒感染之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
  • 這檔美劇真的有毒,國家地理頻道宣布續訂《血疫》第二季
    近日,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宣布續訂原本為限定劇的《血疫》(The Hot Zone)第二季,並計劃於2022年初播出。《血疫》第一季改編自理察·普雷斯頓的同名科普類暢銷書,由朱麗安娜·瑪格麗絲(《傲骨賢妻》)主演,故事講述了伊波拉病毒從非洲到美國的傳播過程。而《血疫》第二季則將聚焦另一種可怕的病毒——炭疽,並將主要講述2001年在美國發生的圍繞炭疽病毒,為期數周的生物恐怖襲擊事件。
  • 美劇《血疫》還原"生化危機" 文明與病毒間只隔了1個航班的距離
    1  改編自非虛構小說  原作者曾獲防疫鬥士獎  《車諾比》呈現了人類同核輻射鬥智鬥勇,在劇中最大的敵人就是那看不到摸不著又無處不在的輻射,整部劇通篇都能讓人感受到絕望和無能為力。與之相似,《血疫》講述的是另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敵人——病毒。
  • 新冠肺炎下重看2019美劇《血疫》,細思極恐的生物4級實驗室
    一場新冠肺炎席捲了華夏大地,讓大家都待在家中依靠網際網路和電視度日。本著度日消遣的態度瀏覽相關病毒傳播類影視片,看到國家地理雜誌頻道出品的6集迷你劇《血疫》。《血疫》電視劇演員陣容星光熠熠。Julianna Margulies(2004年金球獎最佳女演員)扮演主角Nancy Jaax——美軍編隊中的一名科學家;Noah Emmerich(《億萬》)和Liam Cunningham(《權力的遊戲》)以及Topher Grace(《黑色黨徒》)等資深戲骨均參演其中。
  • 《血疫》在中文世界的更名史:從「驚悚文學」到「譯文紀實」
    2019年5月開播的美劇《血疫》因為新冠疫情又獲關注,據說畫面非常驚悚,有勸告說慎重觀影。《血疫》改編自美國作家理察·普雷斯頓同名非虛構作品,主要講述了1967年到1993年伊波拉病毒在非洲和美國小範圍爆發的前後經過。事實上,這本書在20多年前,也就是1994年在美國已由蘭登書屋出版。
  • 《血疫》一場人與自然的博弈,我們真的勝了嗎?
    《血疫》劇照理察普雷斯頓,美國非虛構作家,擅長以非虛構手法,非虛構手法就是不能憑空想像,必須基於事實。處理科學題材。《血疫》,這本描寫伊波拉病毒緣起的作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長踞《紐約時報》非虛構類暢銷書榜首達61周。普雷斯頓因此獲得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頒發的防疫鬥士獎,他也是有史以來唯一以非醫師身份獲獎的得主。
  • 伊波拉病毒的吹哨人-美劇《血疫》
    疫情期間再刷美劇《血疫》,再次感慨人在自然面前的無能無力,醫務工作者太不容易,向逆行者致敬。豆瓣評分8.7,伊波拉病毒的吹哨人劇情兩條故事線,現實中軍醫卡特懷疑美國境內出現伊波拉病毒而各種追查,衝破重重阻力毫不擔心自己的安危,甚至不惜進入儲存伊波拉病毒的實驗室冒著被感染的巨大風險再檢驗自己的想法,追根溯源找到了被感染的猴子,還好一切只是虛驚一場,病毒出現了變異暫時只能感染猴子而不會感染人類。
  • 為什麼美國會成為疫情中心?他們拍了一部新冠紀錄片,揭開了真相
    為了弄清美國新冠疫情的來龍去脈,他在3月中旬前往西雅圖,發現城市和州都正準備關閉。當他親眼目睹了一座喧囂繁華的城市,在第二天變得空曠沉寂後,不由得發出了感慨:「我報導科學故事近30年,但感覺這像科幻小說。」
  • 美劇《血疫》:一個比「生化危機」更恐怖的故事
    都說看不見的死神最恐怖,伊波拉病毒就是其中之一,它是能讓人類與其它靈長類動物相互傳染,從而導致超高死亡率的惡性疾病。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依然沒有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方法能治癒這種疾病。因此,預防就成了抵抗它肆虐人間的唯一手段。在文明世界,病毒離我們有多遠?可能只有一堵牆的距離。
  • 美國新冠症狀乘客在飛機飛行途中突然死亡,機上乘客全嚇呆了!
    :「飛機飛行途中,坐我後面的乘客突然死了,死於新冠。現在種種證據顯示,這名在飛機上去世的病人,不是心臟病發作,而是新冠感染者。這名男子在登機前曾填寫一張健康問卷,在這份問卷中,他表示自己沒有確診新冠,也沒有任何新冠症狀。所以,航空公司就讓他上飛機了。當時機場也沒有溫度檢測。當該男子在飛機上失去意識後,其他乘客起先都以為他是心臟病發作。
  • 在美國的新冠數據上,為什麼大家相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而不是美國...
    原創 程童 李彤彤 上觀數據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當下,大多數國家的數據統計和發布基本都由政府下屬部門負責,而美國本應該承擔這項重任的疾控中心(CDC)和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卻在此時行動遲緩,取而代之的是美國的一所本土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下簡稱JHU)
  • 原創 | 面對疫情:美國為什麼不抄中國「作業」?
    然後網友紛紛嘲弄——現成的中國經驗擺在這裡,而且世界衛生組織也明確給出了結論——中國模式是唯一能應對疫情最有效的辦法。你們怎麼抄作業也不會啊?各國為什麼不抄中國作業?第一,這個新冠病毒很不好對付,它潛伏期長,難以檢測,即使是核酸加測誤差率也很高,最麻煩的是,這個病毒傳染性特別強,即使是潛伏期也能傳染給其他人,除了全民隔離,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但是西方各國要全民隔離難度很大。
  • 美國新冠快一年了,為什麼沒被擊垮?
    根據美國今年3月的人口普查數據,2018年至2019年美國人口淨增長數為150萬,對比之下,這次新冠對於美國人口數量的也影響很大。面對新冠疫情巨大的損失,美國硬生生的扛下來了,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02、醫療體制完善,公民福利豐厚美國官方公布的疫情感染死亡率是5.6%,但紐約州的醫院裡仍有閒置的病床,可見美國的醫療基礎設施是多麼的完善。美國累計治癒新冠感染者7548940人,足以顯示美國醫療系統的發達。
  • 美國新冠患者超500萬,窮人不能檢測,川普:或者這就是人生吧
    截止到2020年8月1日14時,美國新冠患者累計確診已超過520萬,累計死亡人數也已經超過16萬。圖片來源於網絡在剛剛過去的一周,據NBC報導:在美國,每80秒就有一個人死於新冠病毒。在疫情初期我們一直在擔心非洲、南亞的情況,因為這些地區醫療跟不上,可用的資源有限,一旦爆發根本無能為力。但怎麼都沒有想到,這一次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在美國,這個一直以為吹噓自已醫療水平世界第一的國家。
  • 美國新冠確診人數突破90萬,川普居然說注射消毒水可治新冠!
    就在疫情形勢如此嚴峻的背景下,美國總統川普先生卻再次語出驚人,居然建議將消毒水注入體內以殺死新冠肺炎病毒,如此違背科學常識的話令人大跌眼鏡,同時,一葉落而知秋,從川普疫情期間的這一不靠譜言論,我們能看出後疫情時代,美國乃至全世界會有哪些改變呢?
  • 新冠病毒真的起源於美國嗎?
    全球新冠病毒主要疫區統計數據(截至3月18日上午8時)來源:John Hopkins University,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面對中國新冠病毒疫情逐漸消退,而國外疫情愈演愈烈的情況,某些國家不僅不學習中國的治理經驗,不加緊防治本國疫情,反而屢次對中國發難,比如認為新冠病毒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將病毒擴散至世界並累及其他國家,應該向其他國家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