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校陸陸續續開學了,新生們也陸續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告別了那段艱苦的高考歲月,來到夢想開始的大學殿堂。
在大學,我們可以感受來自學姐學長的關懷問候,感受充滿學習氣息的講堂,品味學校食堂的「美味佳餚」,這些對於新生來說,也許很新鮮,但對於老學長來說,再稀疏平常不過了。
對於新生來說,在軍訓結束後,一般學校的社團,校級或者學院的學生會都開始陸續招新,當然班幹部也不例外,輔導員會讓班級學生通過自我舉薦的方式選出合適的人選,來作為班幹部。那麼這些職位對於大一新生來說,應不應該參選呢?
學院的學生會,校級的學生組織以及班幹部這些職位對於大一新生來說都是競爭很大的,很多大一新生都會表示要加入學生會,為學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不過很多同學都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跟風加入,沒有明確的目標,那麼最好不要貿然加入學生會,因為當你發現這個部門的工作不是你喜歡的類型時,你就會失去興趣,甚至多呆一秒都是痛苦,這對於能力的提升是沒有好處的。
而學生會的人也良莠不齊,有的人會存在一些不正風氣,甚至有些官僚主義,給人一種上下級的感覺,基本上大一新生都是負責跑腿寫企劃書之類的,有的社團還會把苦力工作交給新生,比如搬桌子之類的活,當然,這也可以看作對能力的提升,不過有這種想法的小夥伴估計不會很多,尤其是那種飯都來不及吃還要忙部門的事情的時候。
除了加入社團和學生會,班級班幹部的職位或許是最有用的,而班幹部的競爭往往在新生之間競爭比較激烈,其中班長和團支書的職位最為激烈,一般都是能者居之。但是我記得我們大一時輔導員是根據班群的負責人來內定的班長和團支書,連競選過程都省了,相當無奈呀!那麼競爭班幹部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得民心。可以說班幹部主要是為自己班級的同學服務,那麼你的一言一行都被班裡的同學看在眼裡,像評選優秀班幹部,優秀團員之類的,班裡的同學也會優先向著你。比起部門學生會來說,班幹部可以說好處很多,在學生會不僅要看臉色,還要做各種事情,而且有時還強制要求,按時完成,這就離譜!
第二,接觸面廣。作為班幹部和老師的接觸是不可避免的,和輔導員的見面機會也比較多,會給他們留下印象,而且有什麼第一手資源,也會傾向於班幹部。像有的學生不經常和導員接觸,畢業了還被導員叫不出名字,場面不要太尷尬。
總之,班幹部的好處是挺多的,但是很多工作也是比較艱難的,這對於鍛鍊自己的能力也是很有幫助的。
說到班幹部這個職位,我就不得不吐槽一下我們專業,還記得班幹部面臨無人競選的境地,場面一度尷尬,我至今都難以理解。
至於怎麼選擇,選擇什麼職位,這個就要結合自身的能力和實際情況了,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