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18〕100號)精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商事制度改革,著力創優「四最」營商環境,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關於「證照分離」改革的決策部署,從2018年11月10日起,在全市範圍內對第一批106項涉企(含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下同)行政審批事項分別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和優化準入服務等4種方式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協同監管和聯合獎懲機制,形成全過程監管體系。根據國務院、省政府涉企行政審批事項改革,動態調整我市涉企行政審批事項,有序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建立長效機制,做到成熟一批覆制推廣一批,逐步對所有涉及市場準入的行政審批事項按照「證照分離」改革模式進行分類管理,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充分釋放市場活力,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任務
(一)明確「證照分離」改革方式。對納入我市「證照分離」改革範圍內的第一批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分別採取以下4種方式進行管理,其中直接取消審批2項,改為備案2項(第106項中涉及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19項,優化準入服務84項(第106項中涉及優化準入服務)。涉及公安、交通、文廣新、食品藥品監管等20個審批監管部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相關部門要做好與省級對口部門的對接、溝通、措施細化工作及縣區對口部門的指導工作,及時出臺各項改革審批方式的後續落實措施。
1.直接取消審批。法律法規、國務院及省政府明令取消的審批事項,有關部門要及時調整權力清單,全面向社會公開。對於直接取消的審批事項,市場主體辦理營業執照後即可開展相關經營活動。行業主管部門要通過信息共享方式及時獲取市場主體登記信息,納入行業管理,制定監管措施,推進社會共治。責任單位要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加大稽查力度,防止管理脫節,避免監管真空,確保業務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市工商質監局、市法制辦牽頭負責,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和各縣、區政府(市高新區管委會、市經開區管委會,下同)按職能分工負責〕
2.審批改為備案。對於改為備案管理的事項,市場主體報送材料後即可開展相關經營活動,不再進行審批。符合「多證合一」改革原則的,儘可能整合到營業執照上。有關部門要及時調整權力清單,制定備案管理細則,公開辦理程序及工作流程,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市工商質監局、市法制辦牽頭負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和各縣、區政府按職能分工負責)
3.實行告知承諾。對暫時不能取消審批,但通過事中事後監管能夠糾正不符合審批條件行為的行政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市場主體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並提交有關材料的,當場辦理審批。市場主體要誠信守諾,達到法定條件後方可從事相關經營活動。有關部門要制定審批告知承諾實施辦法,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內容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責任單位制定完成市、縣級相關行政審批事項的告知承諾書格式文本、告知承諾辦法以及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市法制辦、市行政審批監管局根據各部門需求及時調整「網際網路+政務」行政審批事項權力清單事項。(市工商質監局、市法制辦、市行政審批監管局牽頭負責,市文廣新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行政執法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衛生計生委、市民政局、市人防辦、市工商質監局和各縣、區政府按職能分工負責)
4.優化準入服務。對關係國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態安全和公眾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的行政審批事項,保留審批,優化準入服務。有關部門要進一步精簡審批材料、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對於「證照分離」改革事項中屬於國家、省級層面審批發證的事項,市級有關部門要告知審批發證的依據、條件,並落實好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屬於市級有關部門委託市、縣行使審批監管職能的,由委託機關制定具體管理措施;屬於依法由縣區管理的事項,由市級有關部門出臺全市統一的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市工商質監局、市法制辦牽頭負責,市文廣新局、市交通局、市商務外事局、蚌埠海關、市財政局、市農林委、市衛生計生委、市國土局、市行政執法局、市體育局、市公安局、市金融辦、銀監會蚌埠監管分局、市工商質監局、市安監局、市經信委、市統計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和各縣、區政府按職能分工負責)
(二)推進涉企證照審批聯動。2018年年底前,依託全省統一的電子證照庫,實現涉企證照信息「一次採集、一網共用」。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制定經營範圍用語標準,統一規範登記表述。建立經營範圍表述用語與審批事項名稱、審批部門及層級相對應關係,推進涉企證照註冊登記、行政審批、監管執法的聯動響應。分期分批選取與市場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涉企高頻行政審批事項,按照「綜合受理、並行辦理、集中發證」的工作流程,建立「涉企證照通辦」機制,開展涉企證照事項全省「一網通辦」和「零見面」審批改革試點,實現涉企證照事項「一門、一網、一次」辦理。(市行政審批監管局、市工商質監局牽頭負責,市有關部門和各縣、區政府按職能分工負責)
(三)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和「多證合一」改革。通過「證照分離」改革,分別採用適當管理方式將許可類的「證」分離出來,儘可能減少審批發證,有效區分「證」「照」功能,讓更多市場主體「照後能營、持照即營」。對於「證照分離」改革後屬於信息採集、記載公示、管理備查類的事項,按照能合即合、應合盡合的原則,穩步有序整合到營業執照上,實行「多證合一」,部門間通過信息共享獲取相關信息,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實現市場主體「一照一碼走天下」。(市工商質監局牽頭負責,市有關部門和各縣、區政府按職能分工負責)
(四)全面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依託安徽省事中事後綜合監管平臺(下稱監管平臺),加快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切實貫徹「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和「屬地監管」原則,全面建立「雙告知、雙跟蹤、雙反饋、雙隨機、雙評估、雙公示」監管協同機制,構建覆蓋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的監管閉環。將「證照分離」改革事項納入「雙隨機」抽查清單管理,逐項建立相應的監管對象庫和執法人員庫,實行定向監管。建立大數據採集和開放制度,有效歸集市場監管、檢驗檢測、違法失信、投訴舉報和企業依法依規應公開的數據,通過綜合比對、科學篩查,預測市場監管風險,精準定位監管重點,實現靶向監管、智慧監管。(市工商質監局牽頭負責,市有關部門和各縣、區政府按職能分工負責)
(五)全面構建信用監管體系。嚴格執行《安徽省涉企信息歸集應用實施辦法(試行)》,按照《安徽省涉企信息歸集資源目錄(2018年版)》及數據規範要求,實現登記註冊、行政審批、行業主管、綜合執法等部門間的信息共享與有效銜接。制定企業信用分類監管辦法和嚴重失信企業聯合懲戒辦法,科學制定信用劃分標準,依據信用狀況採取差異化監管方式,對守信主體實施「綠色通道」「審慎監管」,對失信主體實施重點監管、聯合懲戒。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規範完善「黑名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信用修復機制。更好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自律作用和專業服務機構的社會監督作用,逐步形成多元共治格局。(市工商質監局牽頭負責,市有關部門和各縣、區政府按職能分工負責)
(六)做好改革銜接。此次國務院確定的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與我市在市高新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實施的86項事項相比有所不同。市高新區要重視做好在全市推開「證照分離」改革與前期改革試點之間的有機銜接,對於此次國務院新增的改革事項,以及原改革試點中改革方式與推開實施後不一致的涉企行政審批事項,按照國發〔2018〕35號文件的要求執行。對於我市86項「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事項中未納入此次國家第一批「證照分離」改革事項,屬於完全取消審批、全面實行告知承諾制等改革方式的,在試點期限屆滿時,國家未調整相關法律、法規的,仍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執行;對於採取強化準入監管改革方式的,可按照原先確定的改革方式繼續執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證照分離」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工商質監局局長為副組長,成員為各相關部門負責同志。「證照分離」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工商質監局,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協調各相關單位「證照分離」改革具體工作,統籌推進落實有關工作任務。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是國務院、省政府的重要決策部署,對於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營商環境意義重大。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證照分離」改革的重要性、複雜性和艱巨性,將該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統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與其他商事制度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各相關部門要根據工作要求,落實改革責任,細化工作方案,明確推進舉措,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內出臺相關改革配套措施。建立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月報告制度,從12月起,各相關部門於每月30日前將《蚌埠市「證照分離」改革推進情況月統計表》(附件4)報送市工商質監局。
(二)強化宣傳培訓。各縣、區及各有關部門要通過電視、報刊、網站、微博、微信等多種渠道,對「證照分離」改革工作的政策措施進行宣傳解讀,擴大各項改革政策的知曉度,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營造有利於改革的良好氛圍。要加強培訓,提升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和服務意識,確保改革順利推進。
(三)強化督查考核。加強對「證照分離」改革工作的督促檢查,將「證照分離」改革工作納入市黨政機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各部門要以釘釘子精神全面抓好改革任務落實,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充分調動推進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和支持創新開展工作。要強化督查問責,對抓落實有力有效的,適時予以表彰;對未依法依規履行職責的,要嚴肅問責。
附件:1.蚌埠市「證照分離」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2.具體任務分解表
3.第一批蚌埠市推開「證照分離」改革事項目錄
4.蚌埠市「證照分離」改革推進情況月統計表
附件1
蚌埠市「證照分離」改革工作
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組 長:陳忠衛 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高 文 市政府副秘書長
烏蘭其其格 市工商質監局局長
成 員:李 松 市法制辦副主任
唐廣廷 市經信委副主任
侯紅專 市公安局副局長
張洪濤 市民政局黨委委員
唐忠利 市財政局副局長
胡衛東 市國土局副局長
孟凡忠 市體育局副局長
宋長龍 市交通局副調研員
宋 志 市農林委副主任
宋躍輝 市商務外事局副局長
陸 波 市衛生計生委副調研員
姜曉丹 市工商質監局副局長
汪文學 市行政執法局副局長
趙永淮 市安監局黨組成員
齊曉紅 市統計局總經濟師
周成林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
許立斌 市人防辦副主任
路雪峰 市行政審批監管局副局長
倪宇望 市金融辦負責人
張 旭 市文廣新局副局長
劉 偉 蚌埠海關副關長
劉晨然 銀監會蚌埠監管分局副局長
趙 凱 懷遠縣政府副縣長
楊 豔 五河縣政府副縣長
徐 松 固鎮縣政府副縣長
馬開豐 龍子湖區政府副區長
史新濤 蚌山區政府副區長
葛晨軍 禹會區政府副區長
陳照祥 淮上區政府副區長
張廣際 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朱大光 市經開區管委會總經濟師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市工商質監局,辦公室主任由市工商質監局副局長姜曉丹兼任,市相關部門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為辦公室成員。
附件2
具體任務分解表
序號 工作任務 牽頭責任單位 配合單位 完成時限
1 直接取消審批 市工商質監局、市法制辦 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和各縣、區政府 持續實施
2 審批改為備案 市工商質監局、市法制辦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交通局和各縣、區政府 持續實施
3 實行告知承諾 市工商質監局、市法制辦、市行政審批監管局 市「證照分離」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持續實施
4 優化準入服務 市工商質監局、市法制辦 市「證照分離」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持續實施
5 推進涉企證照審批聯動 市行政審批監管局、市工商質監局 市「證照分離」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持續實施
6 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和「多證合一」改革 市工商質監局 市「證照分離」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持續實施
7 全面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工商質監局 市「證照分離」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持續實施
8 全面構建信用監管體系 市工商質監局 市「證照分離」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持續實施
附件3
第一批蚌埠市推開「證照分離」改革事項目錄
序
號 事項名稱 實施機關 改革方式 優化審批和強化監管措施 責任單位
直接
取消
審批 審批
改為
備案 實行
告知
承諾 優化
準入
服務
1 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資格認定(境外就業除外) 省公安部門 √ 1.取消審批。
2.對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進行清理。
3.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4.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公安局
2 國際船舶管理業務經營審批(外資) 交通運輸部 √ 1.取消審批。
2.對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進行清理。
3.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4.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交通局
3 首次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行政許可 國家藥監局 √ 1.加強對國家藥監局備案管理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4 電影放映單位設立審批 縣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告知承諾實施辦法,明確審批依據、法定條件、提交材料規範、承諾的期限和效力、監督管理和法定責任,並向社會公開。
2.製作告知承諾書,並向申請人提供示範文本,一次性告知審批條件和所需材料。對申請人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並提交材料的,當場發放許可證。
3.申請人達到法定條件前,不得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4.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5.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文廣新局
5 設立外商投資電影院許可(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外商投資影院電影放映許可」) 省電影行政主管部門 √ 1.加強對省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告知承諾實施辦法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文廣新局
6 設立從事包裝裝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的企業審批(不含商標、票據、保密印刷)(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包裝裝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企業的設立、變更審批」) 市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告知承諾實施辦法,明確審批依據、法定條件、提交材料規範、承諾的期限和效力、監督管理和法定責任,並向社會公開。
2.製作告知承諾書,並向申請人提供示範文本,一次性告知審批條件和所需材料。對申請人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並提交材料的,當場發放許可證。
3.取消印刷經營許可證核發中「經營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業務的企業必須具備2臺以上最近十年生產的膠印、凹印、柔印、絲印等及後序加工設備」準入條件並完善有關管理規定。
4.申請人達到法定條件前,不得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5.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6.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文廣新局
7 印刷業經營者兼營包裝裝潢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審批(不含商標、票據、保密印刷)(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包裝裝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企業的設立、變更審批」) 市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告知承諾實施辦法,明確審批依據、法定條件、提交材料規範、承諾的期限和效力、監督管理和法定責任,並向社會公開。
2.製作告知承諾書,並向申請人提供示範文本,一次性告知審批條件和所需材料。對申請人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並提交材料的,當場發放許可證。
3.取消印刷經營許可證核發中「經營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業務的企業必須具備2臺以上最近十年生產的膠印、凹印、柔印、絲印等及後序加工設備」準入條件並完善有關管理規定。
4.申請人達到法定條件前,不得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5.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6.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文廣新局
8 音像製作單位設立審批 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告知承諾實施辦法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文廣新局
9 電子出版物製作單位設立審批 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告知承諾實施辦法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文廣新局
10 音像製作單位、電子出版物製作單位變更名稱、業務範圍,或者兼併、合併、分立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電子出版物製作單位變更審批」「音像製作單位的變更審批」) 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告知承諾實施辦法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文廣新局
11 藥品廣告異地備案(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外省藥品廣告備案」) 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市場監管部門告知承諾實施辦法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12 醫療機構放射性藥品使用許可(一、二類)〔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放射性藥品使用許可(一、二類)」〕 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市場監管部門告知承諾實施辦法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13 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處理服務審批 市、縣市容環境衛生(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告知承諾實施辦法,明確審批依據、法定條件、提交材料規範、承諾的期限和效力、監督管理和法定責任,並向社會公開。
2.製作告知承諾書,並向申請人提供示範文本,一次性告知審批條件和所需材料。對申請人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並提交材料的,當場發放許可證。
3.申請人達到法定條件前,不得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4.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5.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行政執法局
14 保安培訓許可證核發 省公安部門 √ 1.加強對省公安部門告知承諾實施辦法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公安局
15 旅館業特種行業許可證核發 縣級公安部門 √ 1.制定告知承諾實施辦法,明確審批依據、法定條件、提交材料規範、承諾的期限和效力、監督管理和法定責任,並向社會公開。
2.製作告知承諾書,並向申請人提供示範文本,一次性告知審批條件和所需材料。對申請人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並提交材料的,當場發放許可證。
3.申請人達到法定條件前,不得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4.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5.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公安局
16 道路運輸站(場)經營許可證核發 縣級道路運輸管理部門 √ 1.制定告知承諾實施辦法,明確審批依據、法定條件、提交材料規範、承諾的期限和效力、監督管理和法定責任,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辦理,實行最多跑一次服務。
3.製作告知承諾書,並向申請人提供示範文本,一次性告知審批條件和所需材料。對申請人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並提交材料的,當場發放許可證。
4.申請人達到法定條件前,不得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5.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6.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交通局
17 公共場所衛生許可 市、縣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告知承諾實施辦法,明確審批依據、法定條件、提交材料規範、承諾的期限和效力、監督管理和法定責任,並向社會公開。
2.製作告知承諾書,並向申請人提供示範文本,一次性告知審批條件和所需材料。對申請人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並提交材料的,當場發放許可證。
3.申請人達到法定條件前,不得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4.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5.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衛生計生委
18 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生產裝配企業資格認定 市級民政部門 √ 1.制定告知承諾實施辦法,明確審批依據、法定條件、提交材料規範、承諾的期限和效力、監督管理和法定責任,並向社會公開。
2.製作告知承諾書,並向申請人提供示範文本,一次性告知審批條件和所需材料。對申請人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並提交材料的,當場發放資質資格認定證書。
3.申請人達到法定條件前,不得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4.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5.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民政局
19 人民防空工程設計乙級以下資質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人民防空工程設計乙級資質認定」) 省人防部門 √ 1.加強對省人防部門告知承諾實施辦法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人防辦
20 乙級人民防空工程監理資質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人民防空工程監理乙級資質認定」) 省人防部門 √ 1.加強對省人防部門告知承諾實施辦法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人防辦
21 丙級人民防空工程監理資質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人民防空工程監理丙級資質認定」) 省人防部門 √ 1.加強對省人防部門告知承諾實施辦法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人防辦
22 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證核發 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市場監管部門告知承諾實施辦法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實行全覆蓋例行檢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依法撤銷審批並予以從重處罰。 市工商質監局
23 外商投資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外商投資旅行社業務許可」) 省旅遊行政主管部門 √ 1.加強對省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市旅遊局)
24 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國內旅行業務和入境旅遊業務經營許可」) 市級旅遊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市旅遊局)
25 國內水路運輸業務經營許可(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水路運輸許可」) 交通運輸部或市級水路運輸管理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加強對交通運輸部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交通局
26 港口經營許可 市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交通局
27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業務許可證核發(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許可」) 縣級道路運輸管理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交通局
28 道路客運經營許可證核發(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道路客運經營許可」) 省、市、縣道路運輸管理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交通局
29 道路貨運經營許可證核發〔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普貨)」〕 縣級道路運輸管理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交通局
30 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演出經紀機構設立審批 文化和旅遊部 √ 1.加強對文化和旅遊部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31 港、澳投資者在內地投資設立合資、合作、獨資經營的演出經紀機構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投資者在內地依法登記的合資、合作、獨資經營的演出經紀機構申請從事營業性演出經營活動」) 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門 √ 1.加強對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32 臺灣地區投資者在內地投資設立合資、合作經營的演出經紀機構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臺灣地區的投資者在大陸依法登記的合資、合作經營的演出經紀機構申請從事營業性演出經營活動」) 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門 √ 1.加強對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33 港、澳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審批 市、縣級旅遊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市旅遊局)
34 拍賣業務許可 省商務部門 √ 1.加強對省商務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商務外事局
35 拍賣企業經營文物拍賣許可 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門 √ 1.加強對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36 歌舞娛樂場所設立審批 市、縣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37 遊藝娛樂場所設立審批 市、縣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38 口岸衛生許可證核發 合肥海關 √ 1.加強對合肥海關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蚌埠海關
39 進出口商品檢驗鑑定業務的檢驗許可 海關總署、合肥海關 √ 1.加強對海關總署、合肥海關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蚌埠海關
40 會計師事務所及分支機構設立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分所執業許可審批」) 省財政部門 √ 1.加強對省財政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財政局
41 中介機構從事會計代理記帳業務審批 縣級財政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從20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
4.精簡審批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財政局
42 設立飼料、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審批 省農業農村部門 √ 1.加強對省農業農村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農林委
43 營利性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含港澳臺資,不含外商獨資)〔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三級營利性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含港澳臺資,不含外商獨資)」〕 省衛生行政部門 √ 1.加強對省衛生行政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衛生計生委
44 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的生產企業除外) 省、市衛生行政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衛生計生委
45 從事測繪活動單位資質許可(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審批」) 省自然資源部門 √ 1.加強對省自然資源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國土局
46 燃氣經營許可證核發(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燃氣經營許可」) 市、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行政執法局
47 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許可 縣級體育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體育局
48 糧食收購資格認定 市、縣級糧食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商務外事局
(市糧食局)
49 保安服務許可證核發 省公安部門 √ 1.加強對省公安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公安局
50 從事出版物批發業務許可(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出版物批發單位設立審批」) 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51 設立中外合資、合作印刷企業和外商獨資包裝裝潢印刷企業審批 市級新聞出版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
4.精簡審批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工業貿易署頒發的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證明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各方投資者的註冊登記證明、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等材料。
5.取消印刷經營許可證核發中「經營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業務的企業必須具備2臺以上最近十年生產的膠印、凹印、柔印、絲印等及後序加工設備」準入條件並完善有關管理規定。
6.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52 融資性擔保機構設立、變更審批 省、市、縣(市、區)融資擔保機構監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金融辦
53 保險公司變更名稱、變更註冊資本、變更公司或者分支機構的營業場所、撤銷分支機構、公司分立或者合併、修改公司章程、變更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或者變更持有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及保險公司終止(解散、破產)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保險公司變更分支機構營業場所」) 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加強對銀保監會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4.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銀監會蚌埠監管分局
54 石油成品油批發經營資格審批(初審)(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石油成品油批發經營資格初審轉報」) 省商務部門 √ 1.加強對省商務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商務外事局
55 石油成品油零售經營資格審批 省商務部門 √ 1.加強對省商務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商務外事局
56 電影發行單位設立、變更業務範圍或者兼併、合併、分立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省內電影發行單位設立、變更業務範圍或者兼併、合併、分立審批」) 省電影行政主管部門 √ 1.加強對省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57 設立經營性網際網路文化單位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申請從事經營性網際網路文化活動」) 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門 √ 1.加強對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58 設立廣播電視視頻點播業務(乙種)許可(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廣播電視視頻點播業務(乙種)許可」) 市級廣播電視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審批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企業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證、開辦地址產權證或租用場所的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59 化妝品生產許可 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工商質監局
60 食品(含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除外)〔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食品生產許可(除乳製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白酒、食用酒精、嬰幼兒及其他配方谷粉產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外的食品)」〕 市級市場監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61 食品生產許可(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食品生產許可(乳製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白酒、食用酒精、嬰幼兒及其他配方谷粉產品、保健食品生產許可、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 省、市市場監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減少審批環節,對變更或延續食品生產許可的申請,申請人聲明生產條件不發生變化的情形,可以免於現場核查;下放審批權限,將除法律法規規定的特殊食品外的其他食品類別,下放至市、縣級監管部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62 食品銷售許可、餐飲服務許可(已合併為食品經營許可)(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食品經營許可」) 市、縣級市場監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63 網際網路藥品信息服務企業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網際網路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許可」) 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64 醫療器械廣告審查(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醫療器械廣告審批」) 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65 開辦藥品生產企業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藥品生產許可」) 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66 開辦藥品經營企業審批(批發、零售連鎖總部)(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藥品批發企業經營許可」) 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67 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 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68 第二、三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核發 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69 開辦藥品零售企業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藥品零售企業經營許可」) 市級市場監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70 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 市級市場監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71 醫療機構放射性藥品使用許可(三、四類)〔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放射性藥品使用許可(三、四類)」〕 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72 新藥生產和上市許可 國家藥監局 √ 1.加強對國家藥監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73 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許可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省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工商質監局
74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核准〔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限安全閥校驗、兩工地起重機械、場(廠)專用機動車輛檢驗)核准」〕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省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工商質監局
75 農作物種子、食用菌菌種生產經營許可證核發 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部門 √ 1.加強對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農林委
76 爆破作業單位許可證核發 省、市公安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對能夠通過信息共享或網絡核驗、申請人書面承諾等方式解決的政務服務事項申請材料,一律不再要求提供。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實施信用監管;建立重點監管對象臺帳,實施嚴格監管。 市公安局
77 製造、銷售弩或營業性射擊場開設弩射項目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弩的製造、銷售、進口、運輸、使用審批」) 省公安部門 √ 1.「製造、銷售弩審批」連續三年以上無辦件,省公安部門已按規定予以凍結。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公安局
78 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的設立和變更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直銷企業及分支機構設立初審轉報」) 商務部 √ 1.加強對商務部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商務外事局
79 煙花爆竹批發許可 市級應急管理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4.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建立重點監管對象臺帳,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安監局
80 煙花爆竹零售許可 縣級應急管理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4.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建立重點監管對象臺帳,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安監局
81 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核發 市、縣級應急管理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4.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建立重點監管對象臺帳,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安監局
82 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核發 國家應急管理部,省、市應急管理部門 √ 1.加強對國家應急管理部,省、市應急管理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安監局
83 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許可證核發 市級應急管理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4.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建立重點監管對象臺帳,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安監局
84 新建、改建、擴建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包括使用長輸管道輸送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 國家應急管理部,省、市應急管理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加強對應急管理部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4.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建立重點監管對象臺帳,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安監局
85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經營許可〔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危貨)」〕 市級道路運輸管理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交通局
86 戶外廣告設施設置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設置大型戶外廣告審批」) 市、縣市容環境衛生(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行政執法局
87 民用爆炸物品銷售許可 省國防科工部門 √ 1.加強對省國防科工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經信委
88 民用爆炸物品生產許可 省國防科工部門 √ 1.加強對省國防科工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經信委
89 醫療機構執業登記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本行政區域內衛生技術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或設置醫療機構備案回執、醫療機構各科室負責人(學科帶頭人)有關資格證書、執業證書等材料。
5.放寬準入條件,逐步實現社會辦營利性醫療機構床位數由投資主體自主決定。
6.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衛生計生委
90 醫師執業註冊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醫生資格證書等材料。
5.放寬準入條件,對在縣級以下醫療機構執業的臨床執業醫師最多可申請同一類別的三個專業作為執業範圍進行註冊,在三級醫院積極探索專科醫師註冊制度。
6.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衛生計生委
91 涉外調查機構資格認定 國家統計局、省統計部門 √ 1.我省清單對應事項已經凍結,不再進行審批。加強對國家統計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具體監管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統計局
92 國際海上運輸業務及海運輔助業務經營審批(國際船舶運輸業務) 交通運輸部 √ 1.加強對交通運輸部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交通局
93 從事大陸與臺灣間海上運輸業務許可 交通運輸部 √ 1.加強對交通運輸部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交通局
94 從事內地與港澳間海上運輸業務許可 交通運輸部 √ 1.加強對交通運輸部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交通局
95 國產藥品再註冊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藥品再註冊」) 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96 藥品委託生產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藥品委託生產行政許可」) 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加強對省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3.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97 重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省市場監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加強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省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準入服務措施的宣傳。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做好砂輪等10類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審批權限委託的承接工作。
4.壓縮審批時限,對申請材料符合要求的,當場作出受理決定;符合「先證後核」發證條件的,1個工作日內頒發生產許可證。
5.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線獲取、核驗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法定代表人、委託代理人身份證明等材料;取消委託書、被委託人身份證複印件等材料。優化生產許可審批流程,凡是不涉及產品質量安全必備條件和產業政策的內容一律取消。只對涉及產品質量安全的指標進行生產許可檢驗。
6.推行「一企一證」,企業生產經營目錄內不同類別產品的,按照「一企一證」原則,新申請許可證或申請換發許可證時,一併審查頒發一張許可證書。嚴格落實對期滿換證企業的「綠色通道」政策,即期滿換證企業作出生產條件未發生變化承諾的,免於實地核查。
7.取消發證機關組織的發證前產品檢驗,調整為企業自行委託有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產品檢驗,並在申請時提交產品檢驗報告,檢驗報告可以為籤發日期在1年以內同產品單元的產品型式試驗報告、產品質量檢驗合格報告或接受政府監督檢驗的報告。
8.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工商質監局
98 設立從事包裝裝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的企業審批(僅指商標、票據、保密印刷)(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包裝裝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企業的設立、變更審批」) 市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企業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證、開辦地址產權證或租用場所的證明等材料。
5.取消印刷經營許可證核發中「經營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業務的企業必須具備2臺以上最近十年生產的膠印、凹印、柔印、絲印等及後序加工設備」準入條件並完善有關管理規定。
6.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99 印刷業經營者兼併其他印刷業經營者(不含出版物印刷企業)(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包裝裝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企業的設立、變更審批」) 市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印刷經營許可證》正副本、開辦地址產權證或租用場所的證明等材料。
5.取消印刷經營許可證核發中「經營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業務的企業必須具備2臺以上最近十年生產的膠印、凹印、柔印、絲印等及後序加工設備」準入條件並完善有關管理規定。
6.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100 印刷業經營者因合併、分立而設立新的印刷業經營者(不含出版物印刷企業)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包裝裝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企業的設立、變更批」) 市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印刷經營許可證》正副本、開辦地址產權證或租用場所的證明等材料。
5.取消印刷經營許可證核發中「經營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業務的企業必須具備2臺以上最近十年生產的膠印、凹印、柔印、絲印等及後序加工設備」準入條件並完善有關管理規定。
6.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101 印刷業經營者兼營包裝裝潢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審批(僅指商標、票據、保密印刷)(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包裝裝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企業的設立、變更審批」)
市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印刷經營許可證》正副本、開辦地址產權證或租用場所的證明等材料。
5.取消印刷經營許可證核發中「經營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業務的企業必須具備2臺以上最近十年生產的膠印、凹印、柔印、絲印等及後序加工設備」準入條件並完善有關管理規定。
6.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文廣新局
102 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核發 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動物防疫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放寬準入條件,允許以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名義申請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對同一縣區內同種動物所有養殖單元均符合動物防疫條件的合作社統一發放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6.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農林委
103 建設港口設施使用非深水岸線審批(含港口岸線臨時使用審批,改變港口岸線使用人、使用功能和使用範圍審批)〔我省權力清單對應事項名稱為「在港口總體規劃區域內建設港口設施使用港口非深水岸線許可(含在港口總體規劃區域內建設港口設施臨時使用港口岸線許可)」〕 縣級交通運輸部門 √ 1.制定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壓縮審批時限,將法定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一。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交通局
104 藥品進口備案 口岸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 √ 1.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2.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本行政區域內藥品監管部門出具的進口藥品註冊證或者進口藥品批件、本行政區域內口岸藥品檢驗所出具的最近一次進口藥品檢驗報告書和進口藥品通關單等材料。
3.公示審批程序、受理條件和辦理標準,公開辦理進度。
4.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105 進口藥材登記備案 口岸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 √ 1.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2.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身份證明等材料。
3.公示審批程序、受理條件和辦理標準,公開辦理進度。
4.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106 小餐飲、小食雜、食品小作坊的經營許可(我省權力清單中對應事項名稱為「小餐飲、食品攤販備案」「食品小作坊登記」。其中,「小餐飲、食品攤販許可」為備案、「食品小作坊的經營許可」為優化準入服務) 縣級市場監管部門 √ √ 1.制定備案管理、優化準入服務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具體措施,並向社會公開。
2.推廣網上業務辦理。
3.提高現場核查效率,符合要求後,發放相關信息公示卡。
4.精簡辦事材料,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
5.推進信息共享應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食品藥品
監管局
附件4
蚌埠市「證照分離」改革推進情況月統計表
(一)直接取消審批事項
報送部門: 聯繫人: 聯繫電話: 報送時間: 年 月 日
事項名稱 新增該種改革市場主體數量(戶) 查處該種改革市場主體違法案件數量(件)
(二)審批改為備案事項
報送部門: 聯繫人: 聯繫電話: 報送時間: 年 月 日
事項名稱 新增該種改革市場主體數量(戶) 查處該種改革市場主體違法案件數量(件)
(三)實行告知承諾事項
報送部門: 聯繫人: 聯繫電話: 報送時間: 年 月 日
事項名稱 新增該種改革市場主體(業務)數量(戶、件) 查處實際情況與承諾內容不符案件數量(件) 撤銷審批數量(戶)
(四)優化準入服務事項
報送部門: 聯繫人: 聯繫電話: 報送時間: 年 月 日
事項名稱 新增該種改革市場主體(業務)數量(戶、件) 能否通過網上辦理(能、否) 將法定審批時限平均壓縮掉(%)
註:2018年12月30日前報送11月10日—12月20日的情況,2019年1月30日前報送2018年11月10日—2019年1月20日的情況,依此類推。
抄送:市委辦公室,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市法院,
市檢察院,蚌埠軍分區。【不支持wmf圖片】【不支持wmf圖片】
蚌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12月28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