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人
早前有英國政府公知聲稱英國要使用炮艦外交來恐嚇中國,讓中國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損失「賠錢」,然而,這事兒還沒過兩天,英國航母又出現了大問題,根據英國相關媒體的報導,英國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號航空母艦,又漏水了,上次漏的是「伊莉莎白女王號」,這次漏的卻是「威爾斯親王號」。這回算是漏到一塊兒了,真可謂「患難夫妻」。現在英國海軍部門已經將需要維修的時間都已經算出來了,光是修復到正常使用的狀態,就要大概六個月。
想想之前英國政府的囂張態度,現在這種情況屬實是打臉。只不過這個「現世報」來的實在是有點兒快。事發當時威爾斯親王號正在母港樸茨茅斯軍港進行修整,但是誰能料到內部的管道卻在這個時候發生了破裂,造成了電氣系統的損害。這也不是「威爾斯親王號」第一次漏水了,不僅僅是他,就連她,「伊麗莎女王號」,今年漏水事故也是頻頻發生。就依靠著兩艘經常漏水的戰艦,英國還想嚇唬中國?難道就不怕走到半路出事兒嗎?現在的英國海軍已經遠不是昔日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海軍了,潛射飛彈靠買美國小弟的,艦載機靠美國小弟的,馬島戰爭中阿根廷但凡要是能多出幾枚「飛魚」反艦飛彈,也能把英國海軍收拾的不成樣子,英國豈敢像現在這樣囂張?
針對本次事故,英軍發言人表示相關調查仍在進行中,而對於事故的起因,該發言人稱是「內部系統問題」。然而,這艘造價30億英鎊的新服役航母卻屢屢出現各種事故。今年5月15日,該艦同樣因所謂「內部系統問題」出現漏水事故,事故發生在水兵生活區,積水從天花板湧入,深度能淹沒腳踝。除了漏水外,今年1月,「威爾斯親王」號航母因能源中斷問題,導致全艦100多名官兵被迫離船到英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上暫住。對於這次事故,「威爾斯親王」號的艦長曾稱,按照他的經驗,軍艦漏水是「每周都會發生的問題」,並表示這一問題不會影響軍艦的安全性。
這位艦長這麼說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威爾斯親王」號也分別於2019年7月、2017年12月等時間發生過漏水事故。其中2019年這次積水甚至能淹到頸部的高度。或許正因為類似事故對英軍的航母來說並不罕見,因此不少英國網民都在以很輕鬆的態度調侃此事,認為他們的航母可能具備「潛艇」的功能。
儘管民眾對航母的調侃如此,但是英國政府還是對他們的航空母艦性能信心滿滿,痴心妄想的認為將這樣一艘航母派遣到中國領海附近將有助於遏制中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