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多省均發布通知,將部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人民日報社、新華社等主流媒體也積極宣傳各地中小學生減負經驗做法。報導了《北京出臺八項措施為中小學生減負小學取消期中考試》、《我的暑假誰做主》等系列文章,為推進中小學生減負營造了良好輿論環境
中小學將新增一門科目
但是就在前不久,教育部發布的通知當中,明確表示:中小學要新增一門科目——編程教育,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技能和基礎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多數家長對此表示:不是說減負?
而教育部通知當中說道,新增「編程教育」,就是要增強學生們的信息意識,發展他們的計算機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數位化學習,家長及學生要清楚,編程教育等相關信息技術的內容,會將其納入到小學的課程當中,中學課程會在小學的基礎上加入一些實踐活動。
案例
我上小學3年級的侄女曾說,出生越遲的小孩越倒黴,什麼都讓我趕上了。可能她說的沒錯吧!想想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在上高中的時候,為了減輕高中的學業負擔,都實施了「3+2」高考模式,也就是語文、英語、數學,理科是「化學、物理」,文科是「政治、歷史」。
原本還有生物和地理,但是在高考科目當中被去掉了。而「3+2」模式就是要減少高考科目,減輕高中生的學業負擔。現在看來,當時的我們是多麼幸福。要是將當時的我放到現在的話,可能作為理科生的我,化學、物理就夠艱難了,再加上生物,就會更頭疼了。
如今,教育部發布的這項通知,很多家長和學生都是怨聲載道,說好的為中小學生減負,如今增加科目豈不是在增負?下面讓我們看下大家對此的看法。
很多家長對中小學新增一門科目持有不同看法
既然新增科目,何來減負之說?
有網友說,請問專家說的素質教育是什麼?減負又是什麼?我家孩子才12歲,剛上初一,每天就要6點半就要到校,中午12點半,各科老師就下發中午作業,包括英語、數學、英語等。
孩子剛吃完飯就要馬上寫中午作業,兩點左右就得趕回學校上課,晚上9點半才能放學,還要繼續寫晚上的作業,每天都快到12點才能完成,現在新增一個科目,豈不是再一次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何來減負之說呢?
為了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計算機思維
有的家長還是能夠理解的,畢竟現在是信息化時代,雖說很多學生對於電子產品的認知,比很多家長都厲害,但是還要在學校中,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以此來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計算機思維,但是學習就好,作業還是儘量減少,畢竟現在還在的學業非常重。
個人觀點
其實,個人還是比較支持對「中小學生減負」的,說實話現在的學生確實比較累,筆者在下班的時候,就看到附近的學生,為了完成作業,在公交車上就開始寫作業。他們的書包也是我們不能想像的。
有一次無意中碰到了他們的書包,真的很重,當時筆者就在想,我當初上高中的時候,一天書包非常輕鬆,現在的學生書包裡跟裝了石頭一樣,不說知識能夠學多少,對於中小學生來說,也不利於身體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筆者真心希望,能夠為中小學生減負,減少一些學業負擔,他們真的是太累了。作為家長,看到孩子每天這樣辛苦,相信也是非常心疼的。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內容,你對於「中小學生」將新增「編程教育」科目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