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赴雲南省尋甸縣開展專項幫扶工作

2020-12-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7年暑期,華東理工大學師生赴雲南省昆明市尋甸縣及下屬各村鎮,以「關愛貧困家庭子女,助力尋甸脫貧攻堅」為主題,開展為期25天的專項幫扶活動。該團隊由社會學院師生12人組成,由社會學院黨委副書記萬胤婕帶隊,包括兩項工作內容,即實地調研尋甸縣下屬村鎮貧困家庭子女的生活學習等狀況,以及擔任尋甸縣紅軍長徵柯渡紀念館的義務講解員。

  一、華理尋甸「情暖童心」專項幫扶工作情況介紹

  1、幫扶活動背景

  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中組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做好新一輪中央、國家機關和有關單位定點扶貧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近年來,在華東理工大學的對口幫扶下,雲南省尋甸縣教育培訓扶貧、科學技術扶貧、校友資源扶貧、產銷扶貧等四個維度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2017年是尋甸縣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年,曲景平校長就定點扶貧工作中曾經指出,「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於精準扶貧的重要論述,華理和尋甸共同為脫貧做出實際工作;充分依託華理的教育和智力優勢,精準對接,大力開展教育扶貧;充分依託華理的科研優勢,為尋甸的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第五與尋甸幹部群眾攜起手來,結合尋甸地域特點,充分發掘資源,尋找發展路徑,實現精準扶貧」。為了進一步發揮我校社會學院學生志願服務的專業優勢,面向尋甸縣貧困家庭子女開展主題關愛服務,特組織本支社會調研服務團,以「關愛貧困家庭子女,助力尋甸脫貧攻堅」為主題,開展為期25天的暑期志願服務及社會調研活動。該團隊由社會學院師生12人組成,學院黨委副書記萬胤婕、團委書記嚴任舟帶隊。

  此次幫扶活動十分契合社會、學校和學院對我們的期望和需求,這是我們團隊的第一個優勢;實踐隊員來自於社會學院內各個不同的專業,形成了不同視角和不同風格的服務與考察力量,是我們團隊的另一個亮點;親身在紅色景點進行長期的義務講解活動,進入雲南當地村落對困難家庭中的中小學生群體進行面對面的慰問、鼓勵與訪談,是我們團隊的兩個重要任務。

  2、幫扶活動過程介紹

  (1)前期準備

  本次實踐團隊是一支從上海出發,赴雲南尋甸地區進行社會實踐服務與調研的團隊,成立於2017年6月下旬。隊員通過公開方式招募,在經選拔面試之後確定了10名來自社會科學不同專業的實踐隊員。團隊成立後進行了前期培訓和任務分工,先後完成了搜集、查閱並整理相關調研文獻和當地發展報告,對下一步的工作開展做了充足的準備。本次實踐隊共有專業指導老師1名、實踐帶隊老師2名、實踐隊員10名,整個實踐活動共開展25天,活動主要在上海、雲南尋甸兩地開展。

  (2)活動進行過程

  7月12日,實踐隊到達尋甸縣柯渡鎮。為了真實記錄西南地區困難家庭學生的成長教育現狀,實踐團隊分成三組,根據走訪調研計劃安排,先後在尋甸縣所屬的雞街鎮、六哨鄉、柯渡鎮三個鄉鎮內,進行了針對以建檔立卡戶為主的困難家庭學生群體的入戶調研走訪工作。在前往農戶家中的路上,實踐團隊的隊員們遇見過暴雨,也遇見過暴曬,走過狹窄的鄉間小道,也踩過滿是泥濘的泥坑。但在行進過程中,全體隊員都能夠做到聽從指揮,統一行動,彼此幫扶,每一個人都堅持走到了最後。順利完成了持續了三輪九天,涉及三個鄉鎮,90餘戶居民,100餘名在讀學生的入戶調研工作。

  在當地鄉鎮工作人員和村幹部的幫助下,實踐團隊不論風雨,堅持入戶走訪調研。在農戶的家中,實踐隊員們根據出發前的培訓,輪流進行訪談工作,與困難家庭學生及其家長進行了熱切地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成長,傾聽他們的故事,關心他們的生活,鼓舞他們繼續學習的希望。同時,實踐團隊隊員們也為他們帶去了實踐團隊精心準備的文具禮物,並為他們拍下了全家福,通過實踐團隊隨身攜帶的印表機將照片列印出來後贈送給了他們。實踐團隊隊員們的這些關心與行動,都讓困難家庭的孩子們感受到了溫暖與幸福,讓他們知道在遙遠上海,有許多人還牽掛著他們的學習和成長。

  在這次的入戶走訪調研過程中,實踐團隊的每一位成員也都意識到了自身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更是無數次被身處困境卻始終堅持希望,永不放棄的困難家庭學生深深感動。堅持把隊員送到村口的孩子,在餐桌上擺著的鹹菜和白菜梗,每次進門和離開都能聽到的「留下吃個飯再走吧」的語句,那些孩子在提到想要走出大山去外面看看時候的明亮眼神···這些畫面,都成為了實踐團隊隊員們實踐活動過程中難忘的記憶。

  實踐隊員在開展調研工作的同時,也在紅軍長徵柯渡紀念館擔任志願服務工作。柯渡紅軍長徵紀念館每年暑期,由於遊客增加,時常出現講解員人手不足的情況。應館長之邀,實踐隊員在調研間隙每天步行1.5公裡山路在八點準時到達紀念館。早上遊客不多時,同學們會幫助館內工作人員一起打掃衛生。陳舊的展館,昏暗的起居室,實踐隊員們認真仔細,將每一個角落的灰塵都擦拭乾淨。在活動伊始,隊員們認真努力地向紀念館專職講解員學習經驗技巧,一旦某個展廳沒有遊客參觀,實踐團的同學們就會抓緊時間到實地演練,力爭早日上崗,獨立完成講解工作。通過幾日的刻苦訓練,大部分隊員已掌握講解基本內容,隊員認真努力得到了紀念館負責人員的高度評價。

  西南地區一直是我國扶貧攻堅工程的主要區域之一,也是仍處於發展階段的村落集聚的區域。這片區域雖然擁有著豐富的自然物產資源,但由於歷史發展原因、地理位置原因和交通建設原因等因素的影響,一直處於一個待發展的狀態。這一區域存在著數量較多的困難家庭,而這些家庭中的孩子的成長教育,既是扶貧攻堅工程必須解決的難題,也是社會各界想要對這個地區有所了解和幫助的地方。

  二、專項幫扶工作成效

  1、通過實地調研,完成貧困家庭子女基本信息表,形成了106份尋甸縣下轄村鎮的貧困家庭子女資料庫,包含了困難家庭學生的基本信息和家庭成員、家庭經濟狀況。同時還梳理了受訪對象的具體幫扶需求,並通過後續校院聯動,建立當地貧困家庭子女的幫扶結對機制,實踐華東理工大學對口雲南省尋甸縣的扶貧精準化,進一步助力當地扶貧攻堅工作。在實踐結束之後,團隊還完成了暑期團隊總結報告以及農村困難家庭學生幫扶機制探索的論文一篇,為當地扶貧機制探索新出路。

圖:貧困家庭子女基本信息和受助需求資料庫截圖

  2、在實踐期間緩解了當地紅軍長徵柯渡紀念館講解員短缺的狀況,同時宣傳了紅色精神和長徵文化。在實踐結束後建立了長期志願服務基地和實踐考察走訪基地,為當地相關部門和組織提供長期志願服務活動,助力我校與尋甸縣的定點幫扶工作。

  3、結合大學生的專業意識,指導他們將專業理論與社會實踐活動密切結合,進一步提升對社會現實的關注意識、專業服務意識以及社會奉獻意識,在調研過程中運用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心理學、社會工作等理論和方法對困難家庭進行科學合理的走訪和調研,給當地困難家庭學生送去文具等學習用品,並給予一定的心理關懷和鼓勵。

  4、在調研走訪結束之後,將在近期組織校內圖文展示,通過校辦、宣傳部、工會、團委等部門聯動,根據調研數據和信息以及有關圖片進行梳理、分類、匯總和展示,為開展後續個人和組織面向貧困兒童的定點幫扶工作做好準備。

  三、華東理工大學定點幫扶工作特色

  1、運用專業知識進行調研和分析,助力精準扶貧。

  實踐團隊隊員們在每一天的入戶調研走訪結束後,都會在晚會上分享自己一整天的心得體會,包括調研方式、訪談方式,以及在調研中遇到的樣本差異性所帶來的調研經驗與教訓。同時也會將這一天走訪調研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實踐隊員們深刻地感悟到,在艱苦條件下,這種頑強的永不放棄的精神意志,是多麼的可貴和值得尊重,也對自己的實踐活動所能夠為這些困難家庭學生群體帶來的幫助有了更深的認識與期待。通過入戶走訪調研活動,同學們將書本上的知識真正運用到實踐中來,並運用科學的分類方法和整理方法對數據進行歸類整理,為當地精準扶貧的政策提供更準確的數據大表,同時也為困難家庭學生的幫扶提供更精準的對接需要。

  2、高度重視、協同當地,互助開展扶貧的新模式

  本次實踐活動我們得到了來自團中央、團市委、雲南當地、學校和學院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熱切關注。前期校辦、工會、組織部與專業學院共同踩點,學院書記把關落實,副書記親自帶隊,與尋甸縣副縣長儲琰互動信息,尋求協作開展工作的新空間,充分利用學校學生的力量為當地扶貧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同時,雲南省尋甸縣內的各個部門也對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提供了諸多便利。整個實踐團隊在實踐過程中,來自團中央、雲南省人大、尋甸縣政府、柯渡鎮政府、學校以及學院的各級領導均對實踐團隊的活動開展情況均進行了慰問和指導。華東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宋來老師(現掛職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來到了實踐隊員志願服務工作處紅軍長徵柯渡紀念館看望慰問。實踐隊員們主動展示了志願講解工作,得到了老師們的高度評價。宋來老師也向實踐隊員們強調了此次暑期社會實踐的意義,勉勵大學生要知行合一、有思想、樹立「成才報國」意識。

  在入戶調研走訪柯渡鎮下轄自然村時,華東理工大學校長辦公室副主任儲琰老師(現掛職尋甸縣副縣長)與實踐隊員們一起深入現場,體察民情,走在了「脫貧攻堅第一線」。

  3、社會學科,專業與實踐並重

  學生在投入當地扶貧工作同時,進一步鞏固,思考自身的專業知識框架。加上本次實踐活動有專業教授負責指導,使得整個扶貧過程更加規範和專業。在我們入戶調研走訪期間,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的老師們親臨現場,提供了專業性的指導,為實踐隊員們答疑解惑。行政管理專業教授陳豐老師與社會學專業副教授趙方杜老師來到雲南尋甸對於本次社會實踐的入戶調研工作進行了具體的指導。從實踐過程中的細節處理、訪談過程中的問題處理到將專業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等多個方面出發,提出建議並給予鼓勵。同時,兩位老師也參與了第三輪入戶調研走訪工作,親自帶著隊員們去實踐,使得每一個實踐隊員受益匪淺。本次實踐活動也很好的把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將課堂上的所學運用到實踐中,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知行合一。以此次社會實踐為例,不僅在學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還使得當代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升綜合實踐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大學生思想高度。

相關焦點

  • 華東理工大學為新生預支勤工助學工資—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上海訊(通訊員張婷 記者黃辛)來自雲南省尋甸縣的袁小歡,是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的大一新生,家庭經濟困難的她,僅帶了900多元生活費來到上海。
  • 華東理工大學2021新年賀詞!
    回首2020年,華東理工大學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堅守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以一流黨建引領社會主義一流大學建設,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在這份歷史答卷上努力書寫華理的奮進之筆。歲月不居,天道酬勤。這一年,我們守護了校園一方淨土,黨旗始終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 安徽理工大學校領導赴毛集實驗區孫臺村調研定點幫扶工作
    7月10日,安徽理工大學校黨委副書記虞寶桃帶隊赴毛集實驗區孫臺村,看望慰問駐村幫扶幹部,對接交流定點幫扶工作。在孫臺村村委會,虞寶桃與毛集實驗區黨工委副書記許兵等區、鎮有關領導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就對口幫扶工作進行了座談,聽取了毛集實驗區脫貧攻堅工作的介紹和安徽理工大學校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工作匯報。
  • 雲南省總工會2019年度困難職工專項幫扶資金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三)項目實施內容2019年度困難職工專項幫扶資金項目主要實施內容為開展「2019年元旦春節送溫暖活動」。按照《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於2019年元旦春節期間組織開展送溫暖活動的通知》(總工辦發〔2018〕32號)要求,2018年12月26日雲南省總工會法律和維權工作部以及職工幫扶服務中心制定了《雲南省總工會2019年元旦春節送溫暖活動實施方案》,項目資金主要用於慰問工會幫扶工作管理系統內建檔立卡的全國級困難職工(困難農民工),以發放2019年元旦春節送溫暖慰問金的方式,按1500元/戶標準進行幫扶慰問
  • 華東師範大學啟動「教育築夢」計劃
    華東師範大學2016屆物理學專業校友、雲南師大附中物理老師念智偉負責學校的物理競賽輔導工作,工作4年,他遇到了職業生涯中的一個困境——帶出的第一屆畢業生裡有26個考上了清華北大,而物理競賽卻沒出什麼好成果。念智偉說:「究其原因,不是沒有種子選手,而是培養競賽人才的園丁不行,我的競賽輔導能力亟待提高,希望藉助母校的這次圓夢行動,實現我的這個夢想。」
  • 【要聞】雲南省安委辦第五考核巡查組到尋甸縣開展實地考核巡查工作
    12月22日,省應急廳安全生產綜合協調處一級調研員劉文江,率省安委辦第五考核巡查組到尋甸縣開展實地考核巡查工作。 考核組一行在縣委副書記、縣長馬郡,副縣長、特色產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國有企業黨工委書記馬加斌,及縣應急局負責人的陪同下,來到中化雲龍、雲南先鋒化工有限公司,通過查閱相關臺帳資料、座談的形式,對安全生產工作情況進行巡查
  • 華東師範大學啟動「教育築夢」計劃 第一年面向校友徵集70個夢想 將連續推進十年
    華東師範大學2016屆物理學專業校友、雲南師大附中物理老師念智偉負責學校的物理競賽輔導工作,工作4年,他遇到了職業生涯中的一個困境——帶出的第一屆畢業生裡有26個考上了清華北大,而物理競賽卻沒出什麼好成果。念智偉說:「我們學校雖然是雲南省最好的高中,卻依然存在五大學科競賽多年未有學生拿過一等獎的問題,物理學科從2008年以來連全國二等獎也沒得過。
  • 安徽理工大學領導帶隊赴安徽華東光電研究所開展合作調研
    7月24日,安徽理工大學副校長鄭明東一行6人赴安徽華東光電技術研究所開展產學研合作調研,受到研究所所長劉勁松、總工程師賀兆昌的熱情接待。
  • 山西省衛生監督所赴永和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根據省委省政府和省衛生計生委扶貧工作要求, 2018年6月5日至6日,省衛生監督所所長鄭傳傑、黨委書記張林森帶領所業務骨幹等一行8人赴永和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 農工黨四川省委赴大方縣開展定點幫扶工作
    2019年5月28日-29日,農工黨四川省委秘書長荊小慶帶隊赴貴州省大方縣開展定點幫扶工作。5月28日下午,農工黨四川省委定點幫扶工作組考察了農工黨中央協調援建的羊場鎮隴公村小學、村衛生站等,詳細了解教育衛生、扶貧政策、群眾生產生活等情況。
  • 雲南省軍區定點幫扶工作專項檢查督導組到平田鄉檢查督導脫貧攻堅...
    4月2日,雲南省軍區定點幫扶工作專項檢查督導組組長、省軍區辦公室副主任祁勇一行到楚雄軍分區脫貧攻堅聯繫掛包點新康村委會檢查督導工作。
  • 大連市中山區黨政代表團赴水城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大連市中山區黨政代表團赴水城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發布時間:2019-05-13 18:00:40      來源:水城報
  • 張建明副主任赴華東理工大學調研智能製造產業化
    12月30日上午,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建明赴華東理工大學調研。華東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軒福貞,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科協主席塗善東,華東理工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朱為宏等專家學者出席。張建明副主任聽取了華東理工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在智能製造和超聲檢測方面的創新成果介紹,他指出,華東理工大學是我國「雙一流」建設高校,也是上海重要的科研高地,為打通產學研用創新鏈條作出了巨大貢獻,希望一是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發揮在高端裝備與先進材料等領域的科研人才優勢,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技術;二是進一步服務產業發展,聚焦相關技術在智能運維與檢測方面的成果轉化,應用於智能製造、航空航天
  • 瑞寶街領導班子赴貴州省開展結對幫扶工作
    6月16日-19日,瑞寶街道辦事處主任楊堅、紀工委書記韓霜、辦事處副主任鍾玫婷、石溪和瑞寶經濟聯合社相關領導以及工商聯代表等15人赴貴州省都勻市歸蘭水族鄉奉合村、福泉市陸坪鎮翁羊村和仙橋鄉開展結對幫扶工作。
  • 省教育考試院自考處赴廈門同安開展掛鈎幫扶工作
    東南網12月24日訊(通訊員 王瑩)召開現場座談會、面對面交流答疑、實地考察、訪問黨建之家……今年,福建省教育考試院自考處先後兩次組織赴掛鈎聯繫點廈門市同安區開展調研幫扶活動在省市教育招生考試機構的悉心指導下,廈門市同安區教育招考中心協調各方,規範開展各項招生考試工作,實現招生考試平穩、順利、有序的既定目標。
  • 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街道商會赴施甸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導語】11月19日至20日,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街道商會代表團赴施甸縣對接消費扶貧工作,並赴結對村考察幫扶項目建設情況。縣委常委、副縣長張海燕陪同。【解說】代表團一行首先來到施甸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聽取電商中心運營情況介紹,了解施甸農特產品銷售情況,並就下一步消費扶貧工作進行對接。隨後,代表團一行赴水長鄉大箐腳村馬鹿塘組,現場查看結對幫扶項目建設情況。
  • ——人民教育出版社對口幫扶賓川縣工作情況
    自開展對口扶貧工作以來,人民教育出版社高度重視,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教育幫扶規劃,安排專項扶貧經費,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調動各種社會資源,聚焦教育,準確發力,精準扶貧,為賓川縣教育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 保山市1人入選雲南省「文化名家」專項 實現零的突破
    9月16日,雲南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2020年雲南省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產業技術領軍人才」等5個專項入選人才公告》,保山市博物館(保山市文物管理所)王黎銳躋身全省新入選「文化名家」專項行列,實現零的突破。
  • 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領導赴祥雲縣下莊鎮開展定點扶貧調研
    本報訊 11月11日,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馬永福一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祥雲縣委書記王正林等領導陪同下,赴祥雲縣下莊鎮開展定點扶貧調研,在大倉社區與縣鎮村各級幹部座談,共謀發展策略。
  • 農發行雲南省分行對口幫扶暖人心 東西部協作助脫貧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總行黨委關于堅決助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工作部署,農發行雲南省分行持續深化與上海、遼寧等分行的合作,多措並舉、合力攻堅,通過招商引資、消費扶貧、愛心捐贈等方式,有效提升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質效,有效助推了雲南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點對點,開展扶貧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