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小語種越來越受到大家的熱愛,也引發了不少關於小語種的話題。
學了語言看番追劇方便多多,畢竟聽不懂語言還要等熟肉。
那麼,小語種都包括哪些語種?它們的就業情形如何?
目前,高校小語種招生都有哪些形式?哪些同學適合報考小語種呢?
1
專業解析
什麼是小語種?
小語種的正式名稱應該叫做「非通用語種」。
目前有6種語言是「通用語種」,它們是聯合國通用工作語,即英語、漢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
聯合國的所有會議都有這些語言的口譯以及所有的官方文件,都列印或在網上出版這些語言的翻譯版本。
但在我國高校招生領域內,大家習慣地把除英語外的外語類專業統稱為「小語種」,其中也包括上述6種語言中的4種。
小語種包括哪些語言?
我國高校招收的小語種實際上屬於外國語言文學專業類下設的專業,主要有涉及兩大語系:
一類是歐洲語系,主要包括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捷克語、荷蘭語、瑞典語、波蘭語、匈牙利語、義大利語、羅馬尼亞語、保加利亞語、阿爾巴尼亞語、塞爾維亞語等;
另一類是亞非語系,主要包括日語、朝鮮語、蒙古語、越南語、緬甸語、泰國語、寮語、馬來語、菲律賓語、柬埔寨語、阿拉伯語、印度尼西亞語、烏爾都語、豪薩語、波斯語、普什圖語、斯瓦希裡語、僧伽羅語等。
在這些小語種裡,常年招生的有十多個,其他語種則是隔年或數年才招一次。
目前,我國開設小語種專業的高校很多,語言類別也多達到30餘種。
2
專業與就業
就業不難 薪酬不低
近十年以來,全國就業市場對精通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開始成倍增長,一向不怎麼起眼的小語種專業,近幾年在就業市場上一下子成了「香餑餑」。
小語種的就業渠道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領域:政府公務員、高校教師、外企和中外合資企業、外貿公司、新聞傳媒機構、旅遊公司、留學培訓機構、文化傳播公司等。
小語種涵蓋面廣,包含專業多,就業情況、發展趨勢也不大相同,人們在選擇報考時也是有偏向和側重的。
在有1526名受訪者被問及「你認為學什麼小語種最有利」的一項調查中,選擇歐洲語系的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的佔到了大多數;其次是亞非語系的日語、韓語;然後是阿拉伯語,佔受訪者的16.3%。
充分反應了人們在選擇小語種專業時的一些傾向。
另有數據顯示,日語人才在各行業的就業比例為:日資企業佔50%-60%;國家機關(包括外交部、各級政府、海關、外經貿辦公室和貿易促進協會等)佔20%左右;大學老師和日語導遊各佔10%左右。
如何考查小語種的就業前景?
一般來說,小語種就業形勢的差異,主要受三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是全球範圍內使用該語言的人數;
其次是講該語言的國家數量及經濟情況;
最後是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包括地緣上的和政治經濟方面的。
因此,希望希望報考小語種的考生可重點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了解就業前景。
第一,了解選擇所學語言的使用範圍。
如果該語言國過去擁有殖民地,那麼這些殖民地獨立建國之後的官方語言一般依然使用過去隸屬國家的語言。
例如,目前很多非洲國家官方依然使用法語等。要知道自己所學的語言國家的官方語是本國語言,還是其他語言。
如果該國官方使用的既有本國語言又有英語,則就意味著你至少需要同時學好該國語言和英語這兩門外語。
第二,要了解學習的語言所涉及國家的歷史、經濟、文化、人口等情況,規劃出自己今後的發展方向。
第三,要了解該語言國家與我國的交往情況。
如果我國與該國的交往與合作範圍廣泛,那麼就需要大量懂得該國語言的人才,就業前景就好。
3
代表院校
北京外國語大學
德語、俄語、阿拉伯語、日語、西班牙語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我國外語院校中歷史最悠久、層次最齊全、語種最多的高等院校,是我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單位之一,其中18種語言是全國唯一學科點。
現設有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擁有俄語、德語、阿拉伯語、日語、西班牙語、歐洲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外國語言文學和應用語言學等博士點。
德語專業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俄語、阿拉伯語專業是北京市重點學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班牙專業始創於1954年,是全國範圍內最早建立的西語專業點之一。
2014年中國與拉美迎來新的外交高潮,此後經濟文化方面的合作交流快速增長。
西班牙語是拉美國家主要的官方語言,整體來看西語人才還屬於稀缺型人才,本科畢業大部分從事外貿行業、會展、翻譯、教師等工作,也有孔子學院志願者外派拉美。
西語加貿易,就業形勢一直很好。
上海外國語大學
希臘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瑞典語、荷蘭語
上海外國語大學是南方外語教育重鎮,講授語種齊全,辦學有特色。希臘語是中國大陸唯一的碩士點。
同時,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高級翻譯學院經常承辦聯合國、國家政府、上海市等舉辦的各種大型國際活動的會務翻譯工作。
其口譯系是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全國唯一一所名列世界「15強」的專業會議口譯辦學機構。
同濟大學
德語
同濟大學由德國人在1907年創辦,與德國和歐洲聯繫緊密,交流頻繁,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一直採用德語教學。
同濟大學的德語教學可謂中國德語教學的縮影,有歷史悠久,規模較大、類型齊全和注重質量四個特點。
黑龍江大學
俄語
黑龍江大學作為黑龍江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憑藉黑龍江與俄羅斯接壤的良好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其俄語語言文學學科。
俄語是黑龍江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專業之一,是國家重點學科,擁有博士、碩士點,設有俄語語言文學研究中心。
隨著中俄關係的日趨緊密,學習俄語將大有所為。
廣西民族大學
越南語、寮語、泰國語、柬埔寨語
廣西民族大學是國家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
廣西民族大學依託毗鄰東南亞、東協博覽會和南寧國際民歌節的優勢,獨創的「3+1」人才培養模式,使非通用語畢業生的就業率始終保持在100%。
目前廣西民族大學先後有數千名學生以交換的方式到越南、泰國、柬埔寨等國從事教學或翻譯工作。
武漢大學
法語
武漢已成為法國在我國投資最密集、投資強度最廣大的城市,武漢同法國的經濟合作已不在局限於單一的汽車領域,而是向金融、商業連鎖、高新技術、石油產品等多個領域邁進。
武漢大學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法語培訓基地,武漢大學與法國20多所大學籤署了合作交流協議,成為我國對法教育與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武大的法語學科名列全國第二,用本科——碩士——博士的完整培養體系,且留法人數持續為全國第一。
大連外國語大學
韓語、日語
大連外國語大學是外語人才的搖籃,是通向世界的橋梁。
學院利用與韓國和日本隔海相望這一優勢與日本的早稻田大學、九州大學、長野大學等多所名校開展聯合辦學。
日本是接受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之一,日本、韓國也是中國在亞洲的重要經濟夥伴。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日語、印尼語、馬來語、泰語、越南語、朝鮮語、法語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廣東省涉外型重點大學。學校擁有設備先進的全景國際貿易仿真實驗室和同聲傳譯室。
廣州作為國際性商業大都市,與東南亞各國的距離較近,有濃厚的外語背景和得天獨厚的條件,小語種專業一枝獨秀。
日語專業是廣東省高校最早的碩士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