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人 | 程正迪院士獲日本高分子學會國際獎

2021-03-04 東華大學校友會

在5月30日舉行的日本高分子學會第66次年會上,美國工程院院士、我校先進低維材料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學家程正迪教授被授予日本高分子學會國際獎(International Award)。該獎項是國際高分子領域的榮譽大獎,通常授予在高分子領域貢獻突出並與日本科學界有廣泛合作的年齡超過55周歲的國際學者。2017年的獲獎者為程正迪教授、Harry R.Allcock教授(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和Chang-Sik Ha教授(韓國釜山國立大學)。

程正迪院士近十年來一直致力於用材料基因組的方法,通過模塊設計和組裝的途徑,研究多重長度尺度「精準」大分子(聚合物)的自組裝結構,聚焦於用分子納米顆粒結構模塊構建巨分子的研究,PANS、 Science 等雜誌先後刊發了其有關巨型分子精準合成和精確組裝的研究成果。

 

程校友說:「不能把做科研的目的局限於拿項目、拿經費上,而是應將目標放在依據學科規律尋求研究突破」。他不僅如是說更是如是做。他堅持從學科發展的視角尋求研究重點,每十年嘗試更新研究方向,在學科交叉中探索學術創新。他主張,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不在別人後面忙於「跟隨跑」,做出原創性的科研成果。在同齡人選擇退休的年齡,程校友為了反哺母校,接受學校邀請回到東華迎難而上,領銜創建先進低維材料中心,希望能幫母校開拓新的學科增長點,引育人才。有幾十年教齡的他常說,真正的快樂不僅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更是通過言傳身教,讓年輕人Thinking out of the Polymer Box,「讓青年師生超過自己」。

相關焦點

  • 程正迪院士獲日本高分子學會國際獎
    在5月30日舉行的日本高分子學會第66次年會上,美國工程院院士程正迪教授被授予日本高分子學會國際獎(International Award
  • 程正迪 世界高分子物理領軍人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華裔科學家程正迪說:「我特別希望大家要懂得做學問先做人的道理。要立天地之正氣,做儒雅之學問,為民族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讀書人不是暴發戶,要有自己的風骨」 出生於1949年,與共和國同齡的程正迪,經歷了上山下鄉。在那個年代,對於未來,程正迪從未考慮過。
  • 美國Akron大學程正迪教授到上海有機所交流
    3月6日下午,應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邀請,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Akron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程正迪(Stephen Z. D.講座中,程正迪介紹了他近十年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超大兩親性分子的結構與性能的關係。研究通過設計特定形狀的兩親分子,合成了球形的富勒烯(C60)和多面體形的低聚倍半矽氧烷(POSS)。經過官能團修飾,可以得到各種官能團功能化的富勒烯和POSS;通過精巧的分子設計和合成手段可以得到各種形狀的兩親性分子;分子間的作用力,使這些兩親性分子可形成繽紛多彩的多維度的超分子結構。
  • 深切悼念 | 著名高分子物理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14日出生於福建省光澤縣,祖籍江西萍鄉;1963年7月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63年7月至1973年7月在北京鐵道科學研究院金屬及化學研究所工作;1973年7月調任武漢大學化學系講師;1985年5月至1986年7月獲日本學術振興會獎學金(JSPS)赴大阪大學做客座研究員,從事高分子溶液理論研究;1986年12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88年6月晉升為副教授;1993年
  • 原來高分子學得好的,都去當……
    獲美國、新加坡和中國發明專利授權200餘項,出版了《有機電子學》、《生物光電子學》等學術專著。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教育部自然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科技獎勵,入選「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等。
  • 青科大與美國Akron大學高分子人才聯合培養項目籤約
    ] 6月1日上午,青島科技大學與美國Akron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人才聯合培養項目籤約儀式在高分子學院樓401報告廳舉行。青島科技大學副校長李慶領、美國工程院院士、Akron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程正迪、橡塑材料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趙樹高、高分子學院院長辛振祥、黨總支副書記兼副院長孫洪廣等出席了籤約儀式。參加儀式的還有部分教師和學生代表,儀式由趙樹高主持。
  • 呂西林院士獲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終身榮譽會員」獎
    11月22日,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 ) 2020年國際學術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幕式上,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主席Tor Ole Olsen先生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呂西林頒發「fib 終身榮譽會員」獎,以表彰他在混凝土結構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所取得的學術成就,以及對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作出的突出貢獻。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每年評選「終身榮譽會員」獎一名。呂西林院士是首位獲得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年度重要獎項的中國學者。
  • 同濟大學呂西林院士獲2020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終身榮譽會員」獎
    同濟大學呂西林院士獲2020年度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 「終身榮譽會員」獎,以表彰他在混凝土結構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所取得的學術成就和對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的突出貢獻!11月22日,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 ) 2020年國際學術大會開幕式在上海順利召開。
  • 四川大學王琪院士、成都理工大學劉清友校長獲2020年何梁何利...
    四川大學王琪院士、成都理工大學劉清友校長獲2020年何梁何利獎!王琪,中國工程院院士,塑料加工工程專家,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主任,四川大學「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首席科學家,國際聚合物加工學會國際(中國)代表等;現任「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 高分子領域巨大損失!中國科學院院士張莉娜逝世!
    張俐娜院士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物化、農業化學、環境材料和生物學交叉學科,其成果的原始創新性以及學術價值和應用前景已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 張俐娜院士近十年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973、863、國際合作等項目10多項,總經費約1300萬元。
  • 這是來自東華人的問候
    來自中國國際電視臺 |你好,尼泊爾!中尼友誼像雪水一般純淨讓風鈴再響起來兩國友誼的新高度值得期待!在東華大學,許多師生見證、參與、奉獻,為中尼友誼的發展做出東華人的貢獻。小編今天要介紹其中兩位代表,他們都是成長在東華的尼泊爾人,一起認識一下!
  • 【學會動態】祝賀學會程和平院士、常超研究員榮獲2020何梁何利獎
    【學會動態】祝賀學會程和平院士、常超研究員榮獲2020何梁何利獎 2020-11-0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紡織領域新增兩位院士
    ;現任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9年),兼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美國纖維學會執行理事、Advanced Fiber Materials期刊Editor-in-Chief。
  • 揭秘高分子材料全球頂尖實驗室
    而麻薩諸塞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阿姆赫斯特部擁有世界最著名的頂級科學家。在過去的一年中,瑞安海沃德除了收到美國化學學會(ACS)的膠體與表面化學部門聯合利華獎,還收到一個能源部(DOE)早期事業獎;亞歷克斯獲得海軍研究辦公室年輕調查員獎;艾爾·克羅斯比被授予一個ESPCI-Michelin獎學金。
  • 揭秘高分子材料全球頂尖實驗室!
    而麻薩諸塞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阿姆赫斯特部擁有世界最著名的頂級科學家。在過去的一年中,瑞安海沃德除了收到美國化學學會(ACS)的膠體與表面化學部門聯合利華獎,還收到一個能源部(DOE)早期事業獎;亞歷克斯獲得海軍研究辦公室年輕調查員獎;艾爾·克羅斯比被授予一個ESPCI-Michelin獎學金。
  • 南大校友、香港大學校長張翔獲國際光電工程學會SPIE 墨子獎!
    「TOP大學來了」小編按,1月12日,國際光電工程學會(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國家863新材料領域'納米材料'重點專項總體組專家,中國材料學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上海複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高分子學報》、《合成纖維》及《功能高分子學報》編委。  在纖維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開展了系統研究,特別是在聚丙烯纖維的功能化和高性能化、新型納米複合材料與特種功能材料及其成纖技術(生物醫用纖維、相變材料)等方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揭秘全球頂尖高分子材料實驗室
    而麻薩諸塞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阿姆赫斯特部擁有世界最著名的頂級科學家。在過去的一年中,瑞安海沃德除了收到美國化學學會(ACS)的膠體與表面化學部門聯合利華獎,還收到一個能源部(DOE)早期事業獎;亞歷克斯獲得海軍研究辦公室年輕調查員獎;艾爾·克羅斯比被授予一個ESPCI-Michelin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