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楓葉標本屬於( )。
A. 模象直觀 B.多媒體教學
C. 言語直觀 D.實物直觀
2. 在直觀性教學手段中,( )是最為便利和最為經濟的直觀手段。
A. 實物直觀 B.模象直觀
C. 言語直觀 D.課件
3. 一位語文老師在教「奶」字時,親切地對學生說:「看,左邊是女字旁,右邊像個駝背的人,這就是奶奶的『奶』字,奶奶的年紀大了,走路時背彎彎的,還需要拄著拐杖。」這位老師在教學中體現了( )。
A. 直觀性原則 B.發展性原則
C.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4.(多選)一位老師在教學《阿Q 正傳》的時候說:「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曾經出現了一篇震驚中外的文章,當局者都以為是寫他們自己的,也被翻譯到國外,這就是《阿Q 正傳》。」這位老師用了哪些教學原則?( )
A. 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B.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C. 直觀性原則
D.啟發性原則
5. 某小學三年級老師在教「笑迎」這一新詞時,首先複習「躍進」「鬥志昂揚」等詞語。「躍進」的「躍」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分,「鬥志昂揚」的「昂」字下半部分加上「辶」就組成了「迎」。然後學生再學習新詞「笑迎」,就容易掌握了。這位老師運用的是( )的教學原則。
A. 啟發性
B.循序漸進
C. 鞏固性
D.量力性
6. 某教師在教授新課之前讓學生複習上節課學的生字「站」,並且告訴學生,右邊的「佔」正好是今天要學的生字「鑽」的右邊部分,於是學生再學「鑽」這個字的時候就容易多了。這位教師運用了( )原則來進行教學。
A. 直觀性
B.鞏固性
C. 循序漸進
D.理論聯繫實際
答題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直觀教學的掌握。直觀教學可以分為三大種類: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言語直觀。其中,實物直觀是指直接感知要學習的實際事物。教學上的演示實物、觀察標本、實驗都屬於此類。D 項正確。
2.【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直觀性教學原則中教學手段的理解。言語直觀是藉助於形象化的語言來使學生形成相應的知識表象。因為這種直觀方式在任何條件下都可以使用,它不受時間、空間和設備條件的限制,所以教師在運用時最為經濟和便利。C 項正確。
3.【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教學原則的理解。直觀性原則指教師應該儘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題幹中,語文老師在講「奶」字時通過對「奶奶」這一人物的直觀描述來幫助學生獲得直觀感知,更好地掌握知識。A 項正確。
4.【答案】CD
【解析】本題考查對教學原則的理解。啟發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題幹中教師採用這樣的導入方式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另外,教師用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解和描述即運用了言語直觀。C、D 兩項正確。
5.【答案】C鞏固性
【解析】本題考查對教學原則的掌握。循序漸進教學原則又稱系統性原則,是指教師嚴格按照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循序漸進的「序」,包括教材內容的邏輯順序、學生生理節律的發展順序、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和認識活動本身的順序,是這四種順序的有機結合。題幹中三年級老師在教「笑迎」這一新詞時,結合學生的認識特點和本班學生的情況,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與創造力,教學進程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這是運用了循序漸進教學原則。
6.【答案】B鞏固性
【解析】本題考查教學原則。循序漸進教學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題幹中教師先學習「佔」後學習「鑽」,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體現了循序漸進教學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