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學」的畢業生都去了哪些企業工作?這組數據告訴你

2020-12-17 騰訊網

你的目標是「交通大學」嗎?本文從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高校的就業角度來介紹,看看這些院校畢業生做了哪些選擇,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1、上海交通大學

——來源於《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就業質量報告》節選靠前部分

2、西安交通大學

學校是「七五」、「八五」首批重點建設單位,首批進入國家「211、985」工程建設,學校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科技競爭力。學校的電氣工程是我國高等教育創辦最早的電工學科,現在已成為我國成為電氣工程領域人才培養和研究創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西安交通大學2018屆就業質量報告顯示,西安交大本科生深造率為62%,大部分同學選擇了繼續到國內外知名高校繼續深造。本科和碩士畢業生就業以企業為主,本科生到企業就業的人數達84.36%

本科生就業人數最多的行業是製造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前三個行業就業人數佔50.19%。

——來源於西安交大新聞網

3、北京交通大學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211工程大學,作為交通大學的三個源頭之一,是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管理人才的高等學校,學校始終響應國家戰略需求,全面參與我國的鐵路提速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等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北交建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5個,博士點21個和碩士點33個。學校具有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取得一系列原創性重大成果,成為支撐和引領國家行業和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

就業情況:

在2018屆的就業情況中可以看到,以上25 家用人單位所錄用畢業生總人數為 453 名,佔本科生籤約總人數的 46.65%。從單位行業上看,以軌道交通、建築、電力、信息技術及金融行業類單位為主。

4、西南交通大學

學校是國家首批「雙一流」、「211工程」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工程高等學府。交通運輸工程是經過專業認證、就業率能夠達到百分百的專業,在全國的排名位列第一。去年就業生畢業率在96.85%,已連續29年保持就業率在95%以上,從就業單位性質看,大多分布在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和三資企業,畢業生月均收入水平普遍較高,深受500強企業歡迎。

就業情況:

在2018屆的就業情況來看,籤約前10名單位裡,包含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等國有企業,而職業類型主要是工程技術人員。

——來源於《2018年西南交通大學就業質量報告》

5、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是一所具有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的學校,交通專業特色與優勢明顯,教師隊伍架構合理,素質優良,150多名中國工程院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學校特聘教授,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科研實力雄厚,成果豐碩,學校採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畢業生素質優良,深受社會歡迎。

在2018年的就業情況中,民營企業等非國有企業佔比為 48.68%, 其次為國有企業(43.38%)。除企業外,流向其他事業單位的佔比為 2.00%、高等 教育單位的佔比為 1.17%。

2018屆本科畢業生行業流向主要流向了「建築業」(40.87%)、 「製造業」(15.05%);

6、蘭州交通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中俄交通大學聯盟」高校成員,是為數不多的和軌道交通相關的學校,得益於軌道交通的大力發展,就業形勢非常不錯,就業質量遠遠超過分數,蘭州交通大學的「好」更多地體現在就業上,學校鐵路系統很有影響力,甚至可以和西南交大等學校相比。

2018 屆本科生就業量較大的職業類為建築工程 (25.9%)、交通運輸(21.8%)等。

2018 屆畢業生中,共有 3245 人進入世界 500 強。分學歷層次來看,碩士畢業生共有 287 人在世 界 500 強企業就業,本科生共有 2306 人在世界 500 強企業就業,專科生共有 652 人在世界 500 強企業就業。

7、大連交通大學

是東北地域唯一的一所以軌道交通和複合型人才培養為特色的高等學校,擁有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後流動站,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遼寧省特色專業,學校還具有碩士研究生推免權,根據大連交大的歷年就業質量報告來看,畢業生近幾年就業率在90%以上,就業領域主要分布在交通運輸、倉儲、軟體信息服務業等,在業內享有「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工程師的搖籃」的美譽。

8、華東交通大學

江西省屬重點大學,是國家重點建設大學,首批全國高校創新創業50強和國家級智慧財產權培訓基地,學校以交通為特色、軌道為核心的研究型大學, 學校有多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點,學校綜合實力強,學風嚴謹,為國家培養了眾多軌道專業的人才。

在2018屆的就業情況來看,本科畢業生與高職畢業生就業工作職位均以「工程技術人員」為主,佔比 分別為 64.29%與 86.00%。

根據 2018 年《財富》雜誌發布的世界 500 強企業名單和 2018 年《財富》 中國 500 強企業名單,學校 2018 屆畢業生中有 864 名畢業生進入世界 500 強 企業,有 79 人進入中國 500 強企業(不含與世界 500 強重複的單位)。

——來源於《2018年華東交通大學就業質量報告》

這就是我國最好的8所交通大學了,俗稱「8大交通大學」,要知道,交通大學並不只是單指交通這個行業。大家在對比交通大學的時候,不僅要參考學校各方面的實力,更加把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加入到這其中,這樣才能看出學校的突出優勢。

聲明:文章來自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2020,清北復交的畢業生,都去哪些企業和城市了?
    文 / 孫不熟 小魚2020,中國頂級名校的畢業生都去哪些企業、哪些城市了?從2018年開始,我們已經連續三年在關注這個現象了。畢業生留京工作比例為43.55%。下面是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來看,去到國有企業最多,佔比27.14%;其次是去到高等教育單位,佔比18.04%。
  • 就業大數據:上海交通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都去哪了?
    上海交通大學現在在國內可是有太高的知名度啦!在絕大部分省份高考招生都是Top5。上海交大的錄取分數一般僅僅是低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不含醫學部)。可以看出上海交大學校的實力。那我們一起看看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上海交通大學 2019 年畢業生共 8944 人(不含港澳臺及留學生),其中,博士生 1352人 ;碩士生 4035 人;本科生 3557 人。畢業生男女性別比例為 1.46:1。
  • 「985、211」大學的畢業生都去了哪裡?為什麼考研的很少?
    相信,看完這篇文章以後,決定考研的「雙非」同學,信心會增加不少。可能我們一直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身邊準備考研的同學,大多數都來自「雙非」大學呢,為什麼「985、211」大學中考研的同學比較少?他們都去了哪裡?
  • 就業大數據:鐵路特色的北京交通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半數去國企
    原來聽說這所高校的名字是北方交通大學,知道這是一所以鐵路交通為特色的大學,後來聽說改名叫北京交通大學,才知道這所高校在歷史上曾用此名,這所學校在北京,註定了考取這所高校需要不錯的成績,那這所高校實力如何,畢業生就業都咋樣呢?
  • 大數據揭秘:9所中國頂尖大學畢業生都去哪了?
    (編者註:即2009年10月啟動的九校聯盟,它是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共9所高校)平均就業率97.86%根據C9高校官網發布的《2019
  • 華東交通大學的畢業生都去哪兒了:20%進入世界500強工作
    華東交通大學,位於江西省會南昌,是一所以工為主,經、管、文、理、法、教育、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以交通為特色、軌道為核心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江西省屬重點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是中國鐵路總公司、國家鐵路局與江西省共建高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就業去向 2018 屆本科畢業生 4921 人,江西生源54.72%,男女比例為 2.01:1。
  • 馬來西亞留學畢業後都去了哪裡?領英大數據告訴你答案
    那麼,在馬來西亞留學畢業之後,有哪些出路呢?有哪些就業方式呢?今天,我們利用領英數據,結合學校公布的就業信息,對馬來西亞留學畢業生的就業前景進行匯總,看看馬來西亞留學生畢業後有哪些出路?馬大、博特拉、泰萊、思特雅等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公司都有哪些?馬來西亞轉籤第三國手續簡便,是各國學生進入歐美知名高等學府的捷徑。許多國內學生選擇留學大馬,是作為轉讀歐美學院的跳板。
  • 上海交通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案公布
    中國社會科學網報導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就業服務和職業發展中心發布上海交通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案。上海交通大學根據上級有關精神與要求,結合疫情發展最新形勢和就業工作實際情況,做好當下畢業生就業工作。
  • 哪些985高校畢業生容易當公務員?這張排名表告訴你!
    曾聽到這樣一個說法「985高校畢業生去當公務員是虧了」,一些人認為公務員待遇一般,工作壓力不小,晉升還比較難,985高校畢業生進入公務員隊伍是一種損失,他們應該到企業去,既能給自己帶來可觀的收入,也能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 就業大數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都去哪了?
    隨著時代的進步,飛機這樣的交通工具已不再稀奇,以後社會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啦!當然了,與航空相關的專業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了,專業的航空高等院校的畢業生也變得更加吃香,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看看這所學校2019屆畢業生就業都去哪了?
  • 就業大數據,211工程的西南交通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3.63%
    全國有4所交通大學,華夏有5所交大。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有名無實啦!只有北京交通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依然堅持在軌道交通行業。西南交通大學又由於歷史的原因,顯得更加多災多難。看看西南交通大學的歷史就很清楚。但歷史屬於過去,這所高校在軌道交通方面特色明顯,當然,由於軌道交通大多屬於國有企業,因此該校的就業特色非常明顯,那該校就業咋樣呢?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
  • 大學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畢業季剛過,一系列關於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報告相繼出爐。這些數據所反映出的90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和就業特點呈現趨勢化發展的特點,其中有很多鮮明的變化值得關注,並且,這些變化在2014屆、2015屆的90後大學畢業生中得到明顯體現。
  • 自詡「交通大學」源頭之一的西南交大,畢業生出路如何?
    大家以前熟知的「交通大學」,一般是西安交通大學或上海交通大學。這兩所大學實質上都不是交通為特色的院校啦!變成工科院校啦!國內的很多鐵道學院改名都是「交通大學」,弄得自詡為交大源頭的西南交大很無奈,無法凸顯自己的優勢啦!但懂行的人都知道西南交通大學是由原來的唐山鐵道學院改名而來的。那這所交通大學的就業怎麼樣呢?
  • 上海交通大學2020屆畢業生主要籤約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著名的高等學校,辦學實力得到全國人民的認可。上海交通大學為國家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上海交通大學理工實力強,學校的報考熱度比較高。上海交通大學發布2020屆就業數據,這77家單位籤約2760人,上海交通大學20屆畢業生籤約就業的人數有4820人,但是學校公布的就業單位有77家,其他的就業單位籤約的畢業生人數少於10人,所以未進行整理。這77家單位中,有三家單位籤約畢業生人數小於10人,這三家單位是國防軍工單位。該數據是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的就業數據,小編做了簡單的整理,便於讀者閱讀。
  • 博士畢業生數據分析:知名大學博士畢業都去哪兒了
    在我國,每年畢業的博士生數量只有研究生畢業總數的十分之一左右,佔比不及大學畢業生總量的百分之一。其中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博士更是少之又少,是名副其實稀缺的高層次人才資源,他們的去向與發展關乎國家高等教育、科技系統和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  教育部直屬高校科研實力雄厚、類型齊全,可以較好代表當前我國知名大學博士畢業生的情況。
  • 西南交通大學畢業生主要籤約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211工程」重點建設並設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學。學校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交通運輸工程和機械工程)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車輛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等)1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1個。
  • 就業大數據:985工程名校的山東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都去哪了
    其中 升入山東大學的有1225人;升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含本校)以及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有 3326 人。除本校外,錄取山東大學 2019 屆畢業生最多的五所院校是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各研究單位)、復旦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單位出爐!去華為人數多
    說起交大,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老牌名校,其辦學實力強,學校聲譽好。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理工科領域重點大學之一。上海交通大學理工類學科實力強,生物學、機械工程和船舶與海洋工程三個理工類學科是教育部A+類學科,全國相對排名前2%。
  • 985大學最新薪酬大比拼,這些大學火翻天! 一組數據告訴你為什麼要拼命學習
    當然,慢慢你還會發現,這類人往往情商高,涵養好,家裡也有背景。噢!對了,恰好還比你帥。然而這些人,你在你的大學裡,一個都沒見過。這個時候你才會發現,自己被大學耍了。但是你已經很難去彌補了。就算你還能重新鼓起勇氣上路,但還能夠給你留下的路,已經很窄很窄了。
  • 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都去哪了?5年大數據告訴你:只有16%的人選擇出國,留學首選是美國......
    但是,超模君在看大家的留言的時候,就看見不少模友好奇清華和北大兩所高校的畢業生去向。那麼,近5年,清華和北大培養的畢業生,都去了哪裡?而吸收清北人才最多的「贏家」,也不是西方高校和企業。清華和北大兩所學校留學和就業選擇也體現出有趣的差別。話不多說,直接來看一手數據吧。(註:北大數據僅統計本部,文中數據來源於科學網與學校官網)整體來看,清華學生在2015-2019這5年時間裡,大部分本科生選擇國內讀研,這一比例平均達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