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行動支付及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不法分子藉助上述技術實施的新型電信網絡犯罪層出不窮。近日,福建省仙遊縣檢察院就受理了這樣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通過非法手段辦理出來的一張電話卡,最終導致群眾被騙近200萬元。
不用擔心孩子們沉迷於手機遊戲等不良習慣,只要通過佩戴手錶就能達到隨時與家長聯繫的目的,因此近年來市面上針對兒童群體推出的電話手錶大受家長們歡迎。但是根據我國相關管理政策,電話手錶中插入的電話卡均需實名登記。為此電信網絡公司為方便群眾辦理上述電話卡陸續推出了上門服務,還增加了辦卡送電話手錶的優惠活動。家住泉州的楊女士今年3月接到了自稱某通訊公司推廣業務員盧某的電話,稱只要辦理一張保底月消費18元的電話卡,就可以贈送一部兒童電話手錶,而且還可以上門服務。正好有需求的楊女士考慮過了之後很快就答應了。當天晚上,盧某就帶著一部辦理用的手機和贈送的電話手錶登門拜訪。他要求楊女士拿出身份證,隨後利用手機的NFC功能讀取了身份信息,並拍攝了楊女士的人臉照片,隨後將上述身份信息、照片上傳到了某通訊公司的辦理網絡中,不到5分鐘,一張綁定楊女士實名身份信息的電話卡就辦理出來了,隨後盧某將新辦理的卡插入贈送的電話手錶,自此楊女士的女兒拿到了心儀已久的電話手錶,可以開始正常的撥打電話了。事情到這似乎已經圓滿結束了,沒曾想,這一張卡成為了犯罪分子實施詐騙的工具。
事後經楊女士仔細回憶,當天辦卡過程中存在一個「小插曲」。楊女士將身份證提供給盧某並採集人臉信息後,盧某提出因網絡信號不好,第一次上傳信息時失敗了。因為整個辦理過程都是盧某一手操作的,而且楊女士對操作流程也不熟悉,再加上網絡信號不好也是合理的原因,因此楊女士按照盧某的安排讓他再次採集了一遍信息。沒曾想,就是這額外採集的信息,讓楊女士在不知不覺中被盧某又辦理出一張掛在她名下的手機卡,而這張手機卡除了開卡成功的記錄外,並未在系統上留下任何痕跡。也就是說,楊女士被額外辦理的這張卡,除盧某外並無任何人知曉。而這就是盧某長期以來非法牟利的來源,他在今年內已經多次通過上述手段非法獲取他人個人信息,成功偷辦出了700多張電話卡。這些電話卡均沒有向他本人所在的推廣公司以及上級通訊公司報備,全部歸他個人掌控。
盧某在獲得了700多張非法辦理的手機卡後,找到經常和自己合作的黃某,隨後以每張100元不等的價格將上述偷辦出來的「黑卡」及相關實名信息一併販賣給黃某,黃某再從中加價賣給了郭某。經過多次轉手,最終這批「黑卡」陸陸續續被賣往我國西南邊境等地,成為了不法分子的犯罪工具。今年3月底,莆田秀嶼的卓某就因為接到了通過上述「黑卡」撥打出來的電話,被冒充北京市某公安局的犯罪分子詐騙近200萬元。從盧某偷辦「黑卡」到卓某被騙走200萬元,僅間隔了24天。
2020年11月初,盧某、黃某、郭某等8人陸續被公安機關抓捕到案,隨後移送至仙遊縣檢察院審查逮捕。經審查後認為,犯罪嫌疑人盧某等人在明知他人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犯罪的情況下,將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他人的行為,屬情節嚴重;犯罪嫌疑人黃某、郭某等人在明知他人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犯罪的情況下,而將公民個人信息出售他人的行為,屬情節嚴重。涉案8人的行為均已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且有逮捕必要,隨後仙遊縣檢察院依法對8人作出了批准逮捕決定。
從楊女士被偷辦「黑卡」到卓某被騙200萬元僅間隔24天,可見此類犯罪已經形成迅速、快捷的犯罪網絡,檢察官在此也提醒廣大群眾,在辦理電話卡、銀行卡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個人的身份、財產等安全信息。在辦理過程中切莫只關注贈送手錶等優惠便宜,還要時刻提防不法分子在辦卡過程中的違規、違法行為,切莫因一時疏漏在不知不覺間成為犯罪分子的幫兇。
來源:正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