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在益陽市政協六屆五次會議委員報到處,益陽市政協委員汪翔不僅帶來了自己的提案,還帶來了一份特殊禮物——一瓶從赫山區泥江口鎮宏安礦業採礦區附近採集的礦泉水。
「宏安礦業未整治前,廢水中重金屬超標。如今,經過環境整治,水體變得清澈,水質得到極大改善。」汪翔說,這份特殊禮物與一份社情民意信息有關。
益陽的石煤礦藏儲量豐富,主要分布在資江流域的安化、桃江、赫山等地,截至2018年6月,共有石煤礦山22家。
2018年,在一次調研中,市政協委員卜鐵洪、汪翔發現,益陽的石煤礦開採歷史長達60年,但都採用十分原始粗放的開採方式,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帶來的治理修復難度前所未有。
之後,卜鐵洪、汪翔帶領市水文局的專業人員,深入多個石煤礦山進行抽樣檢測,並撰寫了社情民意信息《關於切實加大石煤礦山生態地質環境治理修復力度的建議》,建議將所有正在運營和予以保留的石煤礦山依法強制關停,對所有新老石煤礦山進行礦山復綠和礦井回填。該建議通過市政協《社情民意專刊》報送給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引起高度重視。中共益陽市委書記瞿海要求「下決心採取法律、經濟、行政手段儘快退出落後汙染的石煤礦山行業」。
為落實委員建議,益陽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了以瞿海為組長的關停整治石煤礦山領導小組,並召開常委會議專題研究關停整治石煤礦山問題。2019年1月《益陽市石煤礦山關閉治理工作方案》出臺,納入整治的22家石煤礦山全部依法關閉退出。市政府制定了一礦一策關停整治生態修複方案,市縣兩級籌措投入5.7億元對石煤礦山進行生態修復。瞿海與市長張值恆多次深入石煤礦山現場督查,並聘請省環科院技術專家對石煤礦山治理進行全方位技術指導。同時,對石煤礦山存在的違法問題依法嚴厲查處。
目前,益陽市22個石煤礦已全部完成施工整治驗收。廢水、廢渣、掛網噴漿和復土覆綠完成率均為100%。已整治的項目廢水達標排放,接納的溪流水質達標;廢渣得到有效處置,周邊重金屬汙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場地覆土覆綠,又見綠草如茵。
復綠中的九二五石煤礦(來源新華網2019年5月13日報導)
桃江縣松木糖鎮曾經光禿禿、黑乎乎的廢棄礦山如今已是樹木鬱鬱蔥蔥,群山盡披綠裝。安化縣槎溪生態區過去溪流水質渾濁、魚蝦滅絕,如今兩岸青翠芽苗迎風舒展,周邊溪流成群的魚蝦再現。
汪翔說,「作為一名市政協委員,來參加政協全會,不能空著手來。這瓶從整治後的石煤礦區取來的礦泉水,就是獻給益陽市政協六屆五次會議的禮物。」
這份特殊的禮物,承載著政協委員的思想與情感,更承載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與夢想,這份精彩的禮物,彰顯委員履職的出彩。
綜合整理湘聲報、力量湖南、益陽新聞綜合頻道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