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晉城「世界光谷」 - 和我們一起塑造中國光通信產業的未來...

2020-12-22 光纖在線

12/21/2020,光纖在線訊,無論是在從鄭州到晉城的高鐵上,還是晉城東高鐵站,甚至從車站去烽通光電的路上,都洋溢著一股由衷的喜悅。本來想第一時間搭高鐵感受這種喜悅,無奈錯過了首發,即便一周之後,這種喜悅的氛圍仍然第一時間感染了我。

1800年前,一代英雄曹操北上太行遠徵山西,曾在到晉城的山路上留下《苦寒行》的千古名句。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而今,15分鐘舒舒服服坐在高鐵上就可以輕鬆完成。曹丞相復活,會是何等感慨。坐在高鐵上,我就在想,有時候,藉助資本和技術的進步,過去不可能的事情現在都不難實現。那麼,晉城發展光機電產業的願望,是不是也能搭上高鐵的快車道呢?

這次來晉城,一是看高鐵,二是想看看以烽通為代表的晉城光機電產業發展到什麼樣了。在智創城世界光谷的展廳,園區工作人員熱情向編輯介紹晉城開發區的規劃與發展成績。一年多前來晉城,這個智創城還是一片在建的工地,如今一期8棟廠房,8萬平米已經幾乎入駐滿了,園區配套的宿舍、食堂也全部啟用;二期6棟廠房,5萬平米即將封頂,三期11棟廠房,11萬平米明年也將開工。如今這個園區的光機電產業,不僅有做光通信的烽通,全友,還引進了做LED屏的亮彩,做光學模組鏡頭的三贏等其他光電產業企業。以鎢鋼硬性合金加工為基礎的富士康工業互聯鴻碩、富蘭地等精密刀具企業集聚也初具雛形。用園區領導的話,晉城開發區將全力打造以眼睛--視覺成像和牙齒--硬質合金為特色的細分領域的產業鏈集群生態。

            晉城開發區接待人員介紹園區規劃

晉城開發區的歷史追溯到1992年,是山西省現有的四家國家級開發區之一。從2018年開始,他們把目標瞄準光機電產業,未來的目標是打造千億產業規模。2019年,整個開發區的工業總產值已經接近500億。作為開發區轉型光機電首家落地的明星企業,烽通光電成立兩年來已經建立了從無源到有源幾條產線,和當地職業培訓學校建立了人才培訓關係,OSA與WDM組件產能均已初具規模。除了烽通,開發區還搭建了光機電產業研究院和富士康智造谷兩個新型研發平臺,引進7位院士、30位博士提供智力支持,在納米材料和納米器件、半導體光電材料和器件、光機電集成技術和應用、視覺系統等研發應用方向上發力;組建100億元的母基金、投資建設1200畝,100萬平米的光機電產業園、提供0.3元/度的電價優惠等要素保障政策、出臺從企業初創、成長、擴規到轉型等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引進山西大學,太原科技大學的團隊,致力於在光通信和雷射加工領域把握制高點。

         和烽通光電李總在一起

晉城的目標是世界光谷。可能有的朋友會覺得這個口號有點大。其實,晉城真的是中國少數有世界範圍影響力的城市。八十多年前,一個了不起的英國女性Gladys Aylward在晉城市下面的陽城創造了一個震撼世界的奇蹟。以她為原型的英格麗褒曼的電影《六福客棧》將這個故事傳向全世界。如今,晉城人要再創一個奇蹟還給世界。晉城歡迎你!

相關焦點

  • 中國光谷:武漢光電子產業分得全球8%市場份額
    華夏經緯網9月1日訊:據新華網消息,在引領國人跟進世界信息潮流中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經過近5年的發展,在光電子產業的研究與開發方面已躋身世界光電子產業領軍集團。在世界光電子產業從2001年開始步入低谷之後,中國光谷逐步佔據了國內光纖光纜產品50%、光電器件40%和能量光電子產品40%的市場,並在全球光電子產業中分得了8%左右的市場份額,達到了光電子技術發達國家的水平。
  • "中國光谷"武漢光電子產業收入去年突破1400億元
    新華網武漢2月19日電(記者周夢榕)記者從中國第一根實用光纖、第一臺半導體雷射器的誕生地武漢東湖高新區了解到,去年其光電子信息產業總收入達到1450億元,已躋身入世界級產業集群。武漢是中國光通信的發源地,享有「中國光谷」的稱號。2001年,武漢東湖高新區獲批為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 光谷核心區的武漢工程大學,你不盡力奔赴?
    學校位於中國光谷核心區,該區是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高新區已經形成了光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生物醫藥、新能源環保、高端裝備製造、高技術服務業競相發展的「131」產業格局。區內擁有國內最大的光纖光纜、光電器件生產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最大的雷射產業基地。
  • 光谷到底是個什麼谷?
    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發生產基地其光纖光纜佔全國市場66%國際市場25%銷量世界第一▼>一個核心創新源三大創新節點三條千億產業大道▼今日之武漢以光谷為主場「芯屏端網」萬億元級產業集群正加速崛起2019年光谷經濟總量達1876.77億元穩居武漢市第一在危機中育新機
  • OFC2020:學術文章總結_光纖在線 - 和我們一起塑造中國光通信的未來!
    M3A.4On-Chip Mode-division Multiplexing with Modal Crosstalk Mitigation 上海交大與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的合作M4F.1 280 Gb/s IM/DD PS-PAM-8 Transmission Over 10 km SSMF at O-band For Optical Interconnects 雖然直調系統今年不熱衷,但復旦和北郵這篇文章依然很有價值
  • 宏展科技參加第十六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
    宏展科技參加第十六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  宏展科技參加第十六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  策展單位:廣東宏展科技有限公司  展出日期:2019年11月13日-11月15日  共3天  展出地點:武漢 · 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   展出攤位:A302
  • 晉城的寶寶們,這封倡議書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看
    共創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是我們的共同心願和美好嚮往。當前,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已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為樹立文明晉城新形象,展示文明晉城人風採,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以主人翁的姿態,爭做文明的使者,播撒文明的種子,為創建文明校園助力,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添彩。
  • 【11月12日】第六屆武漢國際光谷論壇報名明日截止(附參會名單)
    11/02/2020,由光纖在線、湖北中科對外科技合作有限公司和「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武漢國際光谷論壇(WIOF2020)--聚焦FTTR/光接入/數據中心/5G承載光模塊的新市場的大會將於2020年11月12日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三層大宴會廳3隆重召開。2020年在新基建,5G的大浪潮下,整個光通信行業一片欣欣向榮。
  • 光谷創新天地 為「世界光谷」再造新燃點
    全長13公裡的高新大道,如同一個巨大箭頭,一路向東指向光谷的「新中心」。2019年9月1日,央視《對話》「中國產業地標」欄目在財經頻道播出。繼佛山、杭州之後,這一期的主角是武漢,錄製背景則是天幕之下,形似一株「馬蹄蓮」的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大樓。
  • 走訪臺灣光通信產業之二:反思活力的喪失_光纖在線 - 和我們一起...
    面對大陸市場的激烈價格戰和不利的付款條件,在大陸的臺灣光通信企業選擇了避開。這是許多臺灣光通信公司共同的選擇。但是臺灣畢竟缺乏有效的本土市場,沒有了市場競爭的壓力和市場本身帶來的動力,臺灣的光通信企業的競爭力也開始下降。不利的大環境可能是限制臺灣光通信企業發展的另一個原因。在竹科,臺積電等半導體代工廠給出的待遇更高,聯發科等數字晶片設計公司的業績和待遇也都超過了光通信企業。在整個竹科,對於光通信公司的工程師們來說,有太多的誘惑。這大概是大陸企業感受不到的。
  • 光谷「芯」動能來襲!武漢集中優勢資源突破戰略新興產業
    該市通過人才引進推動地區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速迅猛,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孵化而出,為「芯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投資時報》記者 湯巾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被稱為中國光谷,在這片引領先進科技風潮的創新之地,一股「芯」勢力正在吸引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
  • 東湖高新區:堅定不移發展「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影響力快速提升
    記者任勇 攝「光芯屏端網」是東湖高新區的主導產業集群,同時是我市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實施方案中重點產業方向。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東湖高新區堅定不移發展「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光通信及雷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數字經濟等領域競爭優勢不斷加強,產業集群影響力快速提升。光通信及雷射產業優勢顯著。
  • 聚集200家大型企業,光谷芯中心,打造武漢稀缺產業基地
    園區優勢:光谷芯中心是武漢光谷八大產業區域光電園內極為稀缺的產業基地。項目享有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寬鬆的產業發展環境。廠房「可預售、可按揭、分割辦證50年產權」,現已成功引進光通信、雷射、人工智慧、文化創意類企業百餘家。
  • 武漢產業地圖,有中電光谷的身影
    中電光谷發軔於武漢,十六載以來,深耕產業,以推進城市經濟發展為重要使命,在武漢各區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推進各區經濟轉型升級。憑藉著對產業園區的建設與運營,對企業的支持與幫助、對產業生態的培育與打造,參與著武漢產業地圖的勾勒,武漢的產業地圖裡,有我們的身影。
  • 光谷長大以後
    上月,中國首臺超高場動物磁共振成像儀在光谷研製成功,武漢中科醫療科技工業技術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正在光谷籌建生產基地,未來世界一流的超高場動物磁共振成像儀將打上「光谷造」的烙印。「光谷指數」顯示,東湖高新區「光芯屏端網」萬億級光電子產業集群成形成勢,2019年產業收入規模近6000億元,4年平均增長7.4%,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集群蓬勃發展。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專家表示,光谷已是中部地區經濟、科技和產業發展水平最高的區域,在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中的影響力也持續提升。
  • 「光纖之父」趙梓森:用一根「玻璃絲」開闢中國通信路
    1979年,趙梓森團隊拉出中國第一根具有實用價值的低損耗光纖,拉開了中國光纖通信事業的序幕。1981年,中國第一條實用化的光纖通信線路在武漢開通,中國進入光纖數位化通信時代。中國第一條光通信,在武漢誕生了。1982年,老百姓真正開始用光纖打電話,「美國1976年老百姓開始打電話,我們是1982年,也不算太晚。」
  • 「高速光通信模塊技術進展」工業論壇武漢站圓滿舉辦
    在此背景下,由光纖在線、深圳市伽藍特科技有限公司、扇港元器件(深圳)有限公司、聖德科(上海)光通信有限公司、萊尼電氣線纜(中國)有限公司光纖光纜事業部、深圳市興森快捷電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橫河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高速光通信模塊技術進展」系列工業論壇第三站於8月15日在武漢光谷皇家格雷斯大酒店成功舉辦。
  • 廈門優迅成功開發了155Mbps~100Gbps光通信高速收發晶片組
    廈門優迅成功開發了155Mbps~100Gbps光通信高速收發晶片組,已具備100G及以下系列高端晶片的設計能力、測試能力和TO封裝測試能力。其中,全球首發的PON晶片國內市場佔有率達30%。並面向5G移動通信及超寬帶家庭接入網自主開發了世界領先的XGS-PON 10Gbps OLT突發接收晶片和國內領先的100Gbps TIA晶片。
  • 數據改變世界 思想塑造未來——2020大數據產業綜述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大數據產業也發展迅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結合對大數據相關企業的調研測算,發現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穩步增長。2016-2019年,短短四年時間,我國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由2840.8億元增長到5386.2億元,增速連續四年保持在20%以上。尤其是國家領域內的大數據產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