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安徽省副省長王翠鳳赴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拜訪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王翠鳳代表安徽大學聘請楊振寧擔任安徽大學紐約石溪學院名譽院長,並頒發聘任證書,楊振寧先生欣然接受聘任。
安徽大學表示,與楊振寧先生長期工作過的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開展合作辦學是學校「雙一流」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對安徽大學乃至安徽省的高等教育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此前,楊振寧先生親筆為安徽大學紐約石溪學院題名。
楊振寧先生也是安徽人,一直關心著家鄉的教育
1922年10月1日,楊振寧生於安徽省合肥縣。4歲時,母親開始教楊振寧認字,一年多的時間楊振寧學了3千個字。楊振寧出生在書香門第,爺爺楊邦盛是清末的一名秀才,父親楊武之是數學家、數學教育家。長期在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數學系任系主任或代主任,是我國早期從事現代數論和代數學教學與研究的學者。
楊振寧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楊武之還是安慶一所中學的教員。安慶當時也叫懷寧,父親給他取名「振寧」,其中的「振」字是楊家的字輩名,「寧」字就是懷寧的意思。楊振寧滿周歲的時候父親考取了安徽留美公費生。獲得了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學位,是當時中國因數論研究而成為博士的第一人。
楊武之有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決心用科學來拯救當時愚昧、貧窮、落後的舊中國。留美歸國後,他先是去了廈門大學,後來聘入清華大學,長期從事數學教育和研究。
楊振寧父親楊武之
父親歸國後,楊振寧就一直跟隨在父親楊武之左右,在父親那裡他學到了很多東西,這為他以後成為科學大家奠定了兒時的基礎。楊武之是一位教學極為認真的教授,也是一位教子極為嚴格的父親。他早就在日常生活中,循循善誘,潛移默化地將不少數學知識傳授給了兒女們。楊振寧在學校裡,遇有不懂的問題、碰上難以處理的事,總是經常跑到數學系辦公室向父親請教。楊振寧後來說:「父親對我們子女們的影響很大。從我自己來講:我小時候受到他的影響而早年對數學發生濃厚的興趣,這對我後來搞物理學工作有決定性的影響。」楊武之對楊振寧的影響,一直長久地發生著和存在著。
楊振寧在美國期間,父親楊武之三次去日內瓦勸說楊振寧回國效力,均無功而返。當時楊振寧在美國的學術研究已經有了深厚的基礎,因為考慮到自己在學術上研究的持續性,楊振寧每次都拒絕了父親,決定留在美國,這成為了父子間永遠無法消除的隔閡,父親至死都無法原諒楊振寧的這一決定。
不回國,楊振寧是不是就不愛國呢?
事實證明楊振寧是愛國的
1971年夏,楊振寧回中國訪問,回到美國後,楊振寧在美國好幾個城市舉行演講,許多美國人,因為受他的影響,開始對中國持友好態度,並願意同中國親近;一些美籍華人學者,紛紛回國探訪,為祖國的科技教育事業獻計獻策。在當時中美關係還沒有解凍的情況下,他這樣做,是擔了相當大的風險的,但他認為正面報導中國在各方面的許多發展是他的義務。
1971年10月,楊振寧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舉行的「歸還衝繩協定」聽證會上作證。他從歷史、地理和現實的角度全面講述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為維護中國領土完整作出了重要貢獻。
1978年3月,在李政道、楊振寧等人的倡導下,中科大創建首期少年班。
1981年,楊振寧在美國石溪分校設立了CEEC獎金,從美國和香港募集資金,專門支持中國各大學、各研究所人員到石溪做訪問學者,絕大部分訪問學者訪學結束後都回到了原單位服務。
楊振寧擔任了國內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在多所高校設立了楊振寧獎學金基金。楊振寧表示,「雖然我父親是大學教授,但因為通貨膨脹,家裡很窮,生活很艱苦,是獎學金幫我度過了難關。近幾年多次在大陸訪問,看到不少青年學生因家境困難而影響學業,感到很傷心,所以就有了這麼個想法。」楊振寧對中國青年寄予了深切厚望,他說,中國的優勢就在於擁有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比的青年人才,21世紀的中國青年負有特別的使命,希望每一位大學生都能認識到這一點。
還有很多很多……
楊振寧雖然人在美國,但他心繫祖國,總是想方設法,力所能及的幫助祖國的教育。諸多事跡證明,楊振寧是愛國的。
2003年底,楊振寧決定歸國,既是滿足父親的遺願,也是對故土的眷戀,更是愛國之心使然。同時也想把自己的研究心得更多地傳授給中國青年學子,楊振寧來到了清華大學開始長期執教大學物理。回國的同時,他還把傑出電腦數學專家姚期智也從美國請回來了。姚期智有多厲害?僅舉一例:姚期智2000年獲得圖靈獎,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獲得該獎的華人學者。
有人說楊振寧老了才回國,是回來安享晚年的,小編並不贊同這種說法。楊振寧晚年留在美國也照樣可以安享晚年,何必回到清華,到了90多歲的高齡還在講臺執教?
70人上清北,清華親自去學校頒發錄取通知書,這所中學到底有多牛
頂級科學家姚期智有多厲害,由他親手創辦的清華姚班就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