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國無外交!「銀河號」事件體現的淋漓盡致,曾讓我們顏面盡失!

2021-01-07 撥開迷霧見真象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以及「弱國無外交」等政治處事理念,這些都無疑彰顯了只有是強大的國家才能有資格享有本來應有的國際地位,才會在國際上享有一定話語權,假如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比較弱小,就會在遭遇國際問題時,沒有任何依靠和後盾,只能被迫接受其他國家的指責,以及依據其他國家的指令來行事。這種喪失國家主權的行為真的令人髮指,也很是讓人感覺太過於窩囊。

在1993年的7月7日,發生一件世界聞名的的「銀河號事件」。其實7月7號這個日子,在中國歷史上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就像7月7日盧溝橋事變,這兩起事件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屈辱事件,都讓中國的國家主權喪失殆盡,也讓中國有血性的廣大人民群眾都感到十分的窩囊,在這一點上就連銀河號事件的負責人也就是聯合國副秘書長長沙祖康也覺得在處理此事時,感覺太過於窩囊了。

美國人因不明原因卻莫名其妙盯上了中國貨輪銀河號,這首貨輪運載的貨物基本上都是一些零件物品。在眾多貨輪當中,其實銀河號此次遠航運輸僅僅是一次普通而正常的商業航運而已,但是美國卻以中國貨輪運輸了可以製造化學武器的材料,這些化學武器也將運輸到伊朗國家來製造生化武器,而且還利用利用西方世界的輿論,一方面宣揚生化武器擴散後的影響,另一方面向中國施壓,接受美國人員的檢查,否則就將銀河號給擊沉。

中國對於美國這種無理取鬧的要求第一反應肯定是拒絕,銀河號事件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美國人隨意捏造了一個藉口,是用來羞辱中國的藉口而已。但是當時中國國力正在快速發展,也沒有具備可以和美國人硬碰硬的資格,中國被逼無奈只能一步一步後退自己的立場,最終中國只能在表明自己的立場後,便選擇了隱忍,接受了美國的登臨檢查。

銀河號事件曾讓我們顏面盡失,但是它也告訴我們:弱國無外交!我們必須要銘記歷史,努力發展自己的綜合國力,努力讓中國崛起,躋身於世界列強當中,這樣就不會讓悲劇再度重演了。

相關焦點

  • 沙祖康回顧"銀河號"事件:結果讓美國人顏面盡失
    回顧起「銀河號」事件,沙祖康17次用了「窩囊」這個詞來表達當時的感受。  兩難選擇 接受、拒絕都「窩囊」   8月28日,中國同意美國派專家,以沙特政府技術顧問的身份,對停泊在達曼港(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銀河號」進行檢查。當時,國內有人指責沙的做法讓中國「遭到恥辱」。   沙祖康在回答王志的提問時說,同意上船檢查當然是中央的決策。在當時的情況下別無選擇。
  • 《八佰》孤軍奮戰的背後,是一個弱國無外交的真實體現!
    《八佰》是近日上映的愛國主義題材電影,主要講述了淞滬會戰的末期,八百戰士與日軍頑強抗戰的戰爭故事,用真實的鏡頭,傳遞了那段鮮為人知的真實歷史事件。老將的真實目的只是為了讓外國人看看,我們還有人在堅守戰場。最為可笑的是,老蔣還天真地以為,在接下來即將舉行的布魯塞爾會議上,與會各國會抵制日軍,制裁日軍並且援助中國。但是,結果卻是殘酷的。沒有一個與會國願意當出頭鳥,沒有一個與會國願意率先制裁當時國力強盛的日本。當時的中國,就是處於弱國,而弱國的悲哀,就是在自己遇到大的困難的時候,幻想其他強國會伸出援助之手。
  •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弱國無外交」的事例,中國什麼時候擺脫弱國的...
    今天小編和大家談論小弱國無外交的事情,看到這個大家首先想想中國要想和這個「弱國」掛上邊,那基本就是在清朝後期了。在清朝初期的時候,那時候中國的實力在全世界還是數一數二的,自從清朝進行閉關鎖國之後,國家的實力慢慢的被其他的國家趕超上了,最後落到一個挨打的份。
  • 「弱國無外交」,從來如此。
    弱國無外交,從來如此。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賈法裡落寞的身影1919年,一戰結束後,戰勝國在巴黎召開所謂的「和平會議」。而如今敘利亞駐聯合國的發言人賈法裡的發聲,就如同當年的我們一樣無力。英美等國家代表,在賈法裡還沒說完就不耐煩的退場,當年的伊拉克戰爭,時任美國國務卿的鮑威爾,拿出了一瓶白色粉末聲稱是伊拉克所使用的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這後來被普京戲稱為「洗衣粉」。
  • 央視專訪沙祖康:回顧中美銀河號事件倍感窩囊
    回顧起「銀河號」事件,沙祖康17次用了「窩囊」這個詞來表達當時的感受。  發生在十三年前的「銀河號」事件,在當時備受媒體關注。時任外交部國際司副司長的沙祖康臨危受命,以中國政府代表、中方檢查組負責人的身份處理這起事件。有人認為,沙祖康因在「銀河號事件」上表現出色而獲得賞識。1995年,沙祖康出任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副代表、裁軍事務大使。現在則是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大使、代表。
  • 東方體育日報:足球弱國無外交
    作為專業人士,我曾親身採訪過國際足聯、歐足聯和亞足聯。國際足聯、歐足聯的重要性當然不容質疑,但中國球迷應該更關注亞足聯。亞足聯是被中國球迷忽略的一個機構,其實它對亞洲足球、中國足球的影響力更大,甚至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昨天,亞足聯進行國際足聯西亞區執委的選舉,上演了一場亞足聯權力鬥爭的好戲。這次鬥爭看似是哈曼和薩爾曼的競爭,其實是哈曼和鄭夢準的較量。
  • 外交官連說17個太窩囊,只因實力太弱,「銀河號」被無故強制扣留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在國際舞臺中仍然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大國針對,其中還有三件外交恥辱事件,分別是「南海撞擊事件」、「銀河號無端被扣留事件」以及「我國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事件」。今天我們就要來了解了解,一件讓國家高級外交官連說17個太窩囊的外交恥辱事件——「銀河號無端被扣留事件」。
  • 孤軍背後是弱國的悲涼,只因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
    孤軍背後是弱國的悲涼,只因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電影《八佰》上映後,中國紀檢監察報對此作出評價,「這支孤軍的悲壯,是當年弱小的中國的悲涼」。實際上從真實層面反映出來的,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曾經,中華民族遭遇滅頂之災時,國難當頭,面對帝國主義列強囂張跋扈的瘋狂入侵,肆意踐踏中國大地,四萬萬同胞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卻無能為力。即使前線數十萬大軍每天一腔熱血,頑強作戰,跟敵人拼刺刀肉搏,但最後挽救國家陷入危亡的局面,依舊敗給了敵人。我們是真的無可救藥了嗎?其實不是,只是我們太弱了,不夠強,無法跟帝國主義列強抗爭到底。
  • 弱國無外交,看史上最牛外交官,你殺我使臣,我滅你一國
    強國到哪裡,與哪個國家交往,都顯得有底氣一些;而弱國呢,自然就在國際交往中佔據著被動的地位。也是正應了我們所說的那句話:弱國無外交。而在晚清,這句話更是被應驗得十分突出。晚清時代有一個著名的外交家,他的外交水平可以說是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的,但卻因為國家軟弱,處處在外交上處於弱勢,只能受人欺負,這個人便是李鴻章。
  • 陳詞濫調的「弱國無外交」,你還深信不疑嗎?
    「弱國無外交」一說不知從何時起開始在中國不脛而走,悄然流傳,十分上口,幾乎成為勿庸置疑的定論,這一說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終歸不宜當作一個科學嚴謹的結論,很有必要予以重新探討。隨書穿越,到那個群雄並起、烽火硝煙的先秦時期去看看弱國到底有無外交。
  • 「銀河號」載入屈辱史,逼中國造出北鬥,突破美國技術封鎖
    弱國無外交這個道理,是我們國家在一次次血淚的經驗中得到的教訓。想要贏得大國的地位,想要在世界範圍內獲得話語權,首先國家必須要強大,而國家強盛的根本在於科技,科技和創新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保證。
  • 白宮剛發生的這一幕,生動演繹什麼叫弱國無外交
    曾在3月份「刷屏」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這一次再度「上榜」。有所不同的是,上一次他是「久旱逢甘霖」的欣喜;而此次,則是屈辱、心酸、莫名等情緒五味雜陳。據觀察者網9月6日報導,剛剛在美國總統川普「撮合」下,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和科索沃領導人霍蒂在白宮達成了經濟正常化協議。川普還在籤字儀式上替武契奇宣布,塞爾維亞將於明年7月份之前把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
  • 1993年銀河號貨輪被美國軍艦強行檢查,沙祖康連說17個窩囊
    但在1993年,中國遭遇了"銀河號"事件的羞辱。從天津港啟航的"銀河"號貨輪在國際公海上遭到美國惡意制裁,被迫中止正常航運33天。為此,中國外交大使說了17個懦夫。美國為何惡意扣押"銀河"號貨輪?"銀河號"事件的真相是什麼?事情要從1993年7月23日說起。貨輪殷鶴的離去,遇到了無端的災難。1993年7月7日,"銀河"號貨輪從天津港出發。
  • 「弱國無外交」,這片拍出歷史的血淚
    「弱國無外交」——縱觀世界歷史,這句話堪稱真理。無數小國弱國,掙扎與大國強國的博弈之間。縱有英雄志士鞠躬盡瘁,仍難以保全那美麗而脆弱的祖國。他在父親的病榻旁,馬薩裡克向總統貝奈斯抱怨:英國人眼裡,我們不過是個虛構的國家。他的祖國就像病榻上的父親一樣,時日無多。此時,在捷克斯洛伐克國內,有人激進主戰捍衛國家,有人想避免流血思慮妥協。回到倫敦,馬薩裡克依然周旋在各方勢力之間,然而收效甚微,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家在風雨間飄搖。
  • 弱國無外交,這些國家也曾孤立無援
    儘管在革命末期,我們把中國的明代鄭和航海從印度帶回了波蘭,但從1833年開始的長期的中英貿易,也是把紅色品質向遠洋貿易的過程。1838年10月,中英在法國南部的南特、阿爾斯瓦亞和埃米爾堡三塊「日不落」貿易地打響了蘭斯坦之戰。這一點在法國人將紅寶石進口波蘭的主要經銷中心蒙扎作為關稅大本營,並把紅寶石與價值數十法郎的奢侈品作為國王獎勵和鑄幣的政策中就已見端倪。
  • 「銀河號」事件:被誣載有化學武器原料,中國貨船被迫接受美調查
    8月3日,美方在與我外交部的又一次交涉中,竟無視國家主權不得侵犯、別國內政不得幹涉的基本原則,要求中國政府命令「銀河號」返回出發地;或由美國人登船檢查貨物,以查明船上是否載有上述化學品;或者索性停留在某個地點,聽憑發落。在外交交涉的同時,自8月1日開始,美國人在公海上一直採取軍艦跟蹤和軍用飛機偵察、拍照等非常行動,嚴重幹擾了「銀河號」的正常航行。
  • 銀河號事件:我國外交官連說十七句「太窩囊」
    比如,接下來要向各位介紹的銀河號事件。事件背景銀河號事件發生在1993年7月到9月間。要真正了解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我們需要首先知道當時的國際形勢。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戰略層面上,獲得了空前的勝利。
  • 1993年我國銀河號被美國強制檢查,不怪沙祖康連說17個太窩囊
    無端的構陷 眾所周知弱國無外交,近代的中國被剝奪外交權受人鉗制,被迫籤署各種不平等條約,國內戰火紛飛,國際上的中國地位也是不被別國所尊重,即使是取得侵略戰爭的勝利展示了國家實力,卻仍然不被國際中所謂的"大國"所平等對待。
  • 1993年銀河號事件,我外交官連說17個窩囊,金一南:屈辱
    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談及此事也曾說:  「1993年「銀河號」事件。我們的「銀河號」在公海被美國海軍攔船檢查,說我們有運往伊朗的化學戰製劑。後來檢查後,根本就沒有,但在公海上把我們的貨輪攔截,扣在沙特,強行檢查,這是前所未有的恥辱,這則事件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刺激,它讓我們看到,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武力是不行的」
  • 《觀察》第85期(2020/09)-從〈燭之武退秦師〉看弱國無外交
    從舊課綱到新課綱,出自《左傳》的〈燭之武退秦師〉都是高中教材的必選古文,而編者也都提示讀者:〈燭之武退秦師〉文打破了「弱國無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