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秋日的私語7028
從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剎起,所有躺在產床上的偉大母親們都鬆了一口氣——終於從準媽咪「轉正」了!——那,下一步做什麼?
特殊時期,飲食調理是關鍵
有的新媽媽產後就開始對著鏡子捏大腿上的贅肉,把減肥定為人生的首要大事;有的媽媽身體虛弱的連鏡子都懶得抬頭看,就是想讓自己趕緊恢復元氣;有的媽媽則最擔心自己能不能給寶寶提供充足的乳汁,天天逼著老爸老媽老公給自己找「催乳偏方」……
別操心體型、營養或者奶水了,你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好好地制定一下自己的月子食譜!十月懷胎打亂了女性原本的生理狀態,無論是營養儲備,內分泌,還是內臟功能都處於相對虛弱、紊亂的狀態,因此,月子裡的調養對於每對母子未來的健康都至關重要。建立身體內部環境的新秩序,給身體補充營養,是月子飲食的基本任務。可是,光是「大吃大補」可絕對不行,營養、美味而又不會讓你變成「肥媽咪」,才是最最健康的「月子餐」!
月子飲食的DO和DON』T
這一個月的飲食和懷孕前後任何時候都不一樣,因為此時的媽媽有三個基本任務,一是補充生產時所消耗的大量體力,給身體加強營養;二是充分製造高質量的乳汁,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基本需求;三是合理飲食,避免發胖和身材走形。坐月子時的任何飲食原則都要圍繞這三個「基本任務」,一點也馬虎不得!
DO!這些事情,要照做!
重質量,輕數量
打著「補充營養」、「為寶寶好」的旗號大吃特吃自己喜歡的食物,除了會讓你的體重一路高歌猛進之外沒有任何好處。月子飲食,「重質不重量」是最基本的原則,高營養,高纖維,高蛋白的「三高食物」每餐都要有,但總熱量一定要在適度的範圍內。總之,遵循控制食量、提高品質的飲食習慣,才能又補營養又塑身。
小tip來幫忙:
如果你是母乳餵養,奶水充足,食量可以比孕期稍增,不過最多也就增加1/5的量就足夠了。
坐月子的媽媽多半時間都是休息,不容易餓,可嘗試一天少量多餐(一天5~6餐),吃少、吃精。
變成徹底的「雜食」動物
月子裡的飲食一定要注意葷素搭配,不能因為要補充營養或者催乳就只吃肉類和脂肪,月子媽媽的食譜上,除了基本的高蛋白食材外,蛋類、蔬菜、粗糧、水果一樣都不能少!進食的品種越豐富,營養越平衡和全面。除了那些確定對身體沒有益處的,或者身體會產生過敏反應的食物,葷、素食材的品種應該儘量的豐富多樣。
做個嬌嫩的水媽媽
補充水分對坐月子的新媽咪非常重要,首先,水是供給寶寶乳汁的主要來源;其次,生完寶寶的最初幾天因為腸胃功能下降,新媽咪會常常感到口渴;第三,月子裡的媽媽們皮膚的水分揮發大於平時,特別愛出汗。另外,水分的補充還有助於新媽咪緩解疲勞、排洩廢物呢!
補水不一定只喝白水,果汁、牛奶、湯等都是好選擇,在補水的同時吸收維它命及蛋白質,一舉兩得。
軟一點,再軟一點
不論是什麼食材,只要是給坐月子的媽媽食用的,都要儘量煮得軟一點。新媽媽產後由於體力透支和鈣質缺乏,很多人會有牙齒鬆動的情況,過硬的食物一方面對牙齒不好,另外一方面也不利於腸胃的消化吸收。
DON』T!這些事情,不要做!
要大補!要吃肉!
其實你在懷著小寶寶的時候,身體就已經為了給寶寶餵奶而悄悄的儲存了3kg的脂肪,所以,如果在坐月子時還進補大量的高脂肪食物的話,不但不利於產後體型的重塑,還會讓乳汁會變得粘稠,寶寶難以消化,乳腺也很容易阻塞呢!
除了肉類以外,甜食和西式點心也是脂肪的一大來源,饞嘴的媽媽一定要管住自己喲!
太熱了,吃點涼快的!
杜絕生冷食物也是月子媽媽要特別注意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在悶熱的酷暑生產的「可憐人」,千萬不能因為貪圖一時的涼快而搞壞了自己本來就很虛弱的身體。而且,生冷食物不利於月子媽媽的血液循環,對排除惡露也有反作用。
嘴裡沒味,多放點調味料!
月子食譜還是應該以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材為主。鹹、酸、辣……這些調味品固然會讓你碗裡的食物變得更有滋味,但它們恰恰是月子媽媽的大忌。辛辣的味道會進入乳汁中,讓寶寶拒絕吃奶;過鹹的食物會在體內會產生凝固水分或血液的作用;而酸味過重的食物也會讓媽咪特別容易感到疲勞,而且還有最可怕的——它會導致肌肉下垂鬆弛,想早日恢復身段的媽媽一定要對它多加小心!
除了在烹飪的時候少放鹽以外,還要特別注意容易「漏網」的下飯小菜,那些醃製的鹹菜雖然開胃,但裡面含有的鹽分非常高!
太忙亂了!什麼時候有空什麼時候吃吧!
無論家裡的那個小小的新成員讓你忙碌成什麼樣,也一定要有規律的進食,不能忙起來就先餓著,等全收拾好了再吃飯,否則你虛弱的腸胃就會罷工,身體也會缺失營養進而影響到寶寶的奶水質量。
新媽咪千萬不要因為半夜授乳打亂了作息習慣而忽略了早餐,授乳期的早餐要比平常更豐富、更重要。
舊觀念VS新看法
在過去因為醫療和科學不發達,生活條件比現代人辛苦,如何讓虛弱的新媽媽安全的度過坐月子階段就成了全家人的大事,所以,傳統的月子飲食可以說是謹慎、小心又充滿了諸多的禁忌。但是現在,新媽咪在醫療等各方面比較完善的保護下受到的威脅相對減少,那些月子食譜的禁忌在人們的心目中也越來越淡了,那麼,是不是老人們的話我們就都不應該相信了呢?
讓健康專家來評判一下吧!
舊觀念說:生完孩子不能喝水,不然松松的肚皮可就再也回不去啦!
新看法:錯!有的老人說產後喝水會引起內臟下垂,肚皮鬆弛難以恢復等症狀,但中西醫理論方面都沒有任何支持這種說法的理論。而且,新媽咪在產後應該多補充一些水分,原因我們在上面已經解釋過了。不過,坐月子時的媽媽們循環系統和消化系統仍舊在恢復中,如果一下攝入大量的水會造成水腫現象,所以建議媽媽們口渴時,可以採多次小口喝水的方式。
舊觀念說:生產完趕緊就喝催奶湯!
新看法:錯!保證寶寶有充足的奶水是坐月子的媽媽必須要做的工作,催奶湯也是很好的食補來源,但是剛生產完的媽媽們大多乳腺管還未完全通暢,這時要是太急著喝催奶湯,在產後前兩三天的漲奶期可能會把新媽咪疼哭的!所以有催奶功能的湯和食物應該在產後三天左右進食。
舊觀念說:生完孩子最怕著涼,千萬別吃蔬菜和水果!
新看法:片面!前半句阿婆說的很對,產後的新媽咪身體虛寒,不能著涼,忌生冷,可還是能吃蔬菜和水果的。雖然大多數蔬菜和水果都屬涼性,但只要經過適當的燒煮就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而且蔬菜中大量的維生素和纖維、水果中的果膠,對新媽咪的精神恢復和產後排毒都是有利的。所以,對於體質較虛的人來說,少吃些苦瓜、蘿蔔纓、芹菜等過於涼性的的菜餚,或者在吃水果前先在暖氣或者太陽下放一會兒,都是很有效的「防涼」小辦法。
舊觀念說:別喝水,喝米酒!
新看法:片面!喝水的問題我們已經討論過了,而米酒這個食材對於坐月子的媽媽來說則具有明顯的兩面性。一般來說,它有活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能夠幫助排出惡露,但由於酒精對子宮的收縮又有抑制的作用,會延長子宮復原的時間,所以新媽媽在分娩一周內最好避免食用含酒精的食物。
舊觀念說:湯最有營養,每天都喝不限量!
新看法:片面!煲湯味道鮮美,容易消化,還能促進乳汁分泌,的確是月子食譜裡最優的一種。但喝湯也是有學問的,千萬不能因為以上好處就無限制地喝,不然除了會引起寶寶消化系統不適、拉肚子以外,還會讓媽媽自己乳房脹痛,甚至導致乳腺炎呢!
舊觀念說:月子菜不能放鹽,不然傷胃又回奶!
新看法:錯!老人們認為月子裡吃鹽不利於下奶,而且還會傷腸胃,所以總是一點鹽也不放,但其實這樣的做法並不可取。新媽咪們由於產後出汗較多,乳腺分泌旺盛,體內的鹽分很容易流失,若不能適量補充,不但不利於身體的恢復,對乳汁的分泌也會有影響,一般來說,月子飲食中的鹽分減少正常量的三分之一即可。
健康月子食物TOP12
好了,月子裡的飲食原則我們了解的差不多了,那到底什麼食材能為月子媽媽的健康保駕護航呢?看看健康專家評選出的「健康月子食物TOP12」吧,從蔬菜到主食,從餐前湯到飯後甜點,這些推薦食物都具有一個特點:增加營養的,上榜!增加脂肪的,落第!
酸奶中含有媽媽們應該補充的鈣質,其中富含的乳酸菌還可產生人體營養所必須的多種維生素。同時,酸奶還能增加飽腹感,是嘴饞時候的零食上選。
小連結:這些食物碰不得
除了我們提到過的辛辣食物、過酸過鹹的食物外,下面這幾種常見的零食和飲品也要提醒新媽咪們注意,它們最好不要出現在你的月子食譜上喲!
茶:茶葉中含有的鞣酸會影響腸道對鐵的吸收,容易引起產後貧血;茶水中還含有咖啡因,飲用茶水後會難以入睡,影響新媽媽的體力恢復。而且茶水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後,會讓他突然腸胃痙攣,煩躁大哭。
巧克力:巧克力會影響食慾,不想正常進餐,造成身體所需的其他營養供給不足。同時因為新媽媽的運動量不大,貪吃巧克力還會造成多餘熱量聚集,形成脂肪。
烏梅:梅子類的的小零食是很多月子媽媽的最愛,但是這種酸澀食品會阻滯血液的正常流動,不利於惡露的順利排出。
冰品:不利於消化系統的恢復和血液的循環,還會給新媽咪的牙齒帶來不良影響。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篇文章,講的挺好的,大家也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