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二維碼,個稅個改全知道。重慶稅務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9月29日16時10分訊(記者 周曉雪 實習生 邱小雅)2019年起,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將正式實施。為了為讓納稅人儘早享受減稅紅利,5000元/月扣除額的標準在今年10月1日起就開始實施。10月1日起,工資薪金的個稅到底怎麼算?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納稅人的負擔到底能減多少?聽聽稅務機關怎麼說。
1、起徵點提高到5000元,個人所得稅稅率結構有何變化?
在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納稅人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按5000元/月的基本減除費用進行扣除,並適用按月度換算的新稅率表:
對納稅人取得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按5000元/月的基本減除費用進行扣除,同時適用新的經營所得稅率表:
2、個稅5000元扣除開始執行,工資單將發生啥變化?
10月1日起執行5000元/月的費用扣除標準(即通常說的「起徵點」),指的是扣繳單位10月1日(含)後實際發放工資時適用5000元/月的新標準。按照稅法規定,扣繳義務人支付工資計算代扣稅款後,於次月15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代扣代繳申報。
例如:
某公司於2018年10月10日發放員工工資,其中:
李先生取得(扣除「三險一金」)工資7000元,按5000元扣除費用後的應納稅所得額為2000元,適用稅率3%,應繳稅款60元;
羅女士取得(扣除「三險一金」)工資9000元,按5000元扣除費用後的應納稅所得額為4000元,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10,應繳稅款190元;
陳先生取得(扣除「三險一金」)工資18000元,按5000元扣除費用後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3000元,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1410,應繳稅款1190元。
友情提示,工資薪金按月計稅,如果10月份再發放第二次工資,兩次發放的工資就需要合併計稅,適用新稅率表,且只能享受一次5000元的扣除標準。
3、2018年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自然人投資者、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者的生產經營所得,如何計算計稅?
2018年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自然人投資者、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者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稅款計算方法為:
在申報第四季度所得時,按5000元/月的基本減除費用進行扣除,同時適用新的經營所得稅率表。
彙算清繳時需分段計算,前9個月適用3500元/月的基本減除費用,並適用原稅法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稅率表;後3個月適用5000元/月的新標準,並適用新稅法經營所得稅率表。
具體如下:
(1)月(季)度預繳稅款的計算
本期應繳稅額=累計應納稅額-累計已繳稅額
累計應納稅額=應納10月1日以前稅額+應納10月1日以後稅額
應納10月1日以前稅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規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前規定的速算扣除數)×10月1日以前實際經營月份數÷累計實際經營月份數
應納10月1日以後稅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後規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後規定的速算扣除數)×10月1日以後實際經營月份數÷累計實際經營月份數
(2)年度彙算清繳稅款的計算
匯繳應補退稅額=全年應納稅額-累計已繳稅額
全年應納稅額=應納前三季度稅額+應納第四季度稅額
應納前三季度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規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前規定的速算扣除數)×前三季度實際經營月份數÷全年實際經營月份數
應納第四季度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後規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後規定的速算扣除數)×第四季度實際經營月份數÷全年實際經營月份數
4、納稅人的負擔到底能減多少?
經過測算,從減稅效果來看,假定某人扣除三險一金後實際取得8000元的工資收入,按5000元扣除費用後,納稅人所適用稅率從稅改前的10%降為3%,繳納稅額從345元降為90元,降幅達73.9%;若扣除三險一金後實際取得15000元的工資收入,按5000元扣除費用後,納稅人適用稅率從25%降為10%,繳納稅額從稅改前的1870元下降為790元,降幅達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