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香港懲教署退休人員,我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還能「重返崗位」,為香港出力。更不會料到,一名70多歲的婆婆用自己的行動,給我們香港市民「上了一課」。
李安妮在皇仁書院檢測中心。
為應對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儘快找出社區內的隱性患者,香港特區政府9月初推出了「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全民檢測)。我在網上看到招募協助計劃工作人員的通知,便立即報名參加並獲得錄用,讓我這位懲教署的退休人員得以再次服務社會。
我在懲教署工作了三十多年,退休前做到了監督職位,工作內容主要是確保羈留人員獲得善待,改過自新,積極面對今後的生活,承擔著既懲亦教的角色。這樣的工作經歷,使我產生了維護社會穩定和奉公守法的責任感。所以,儘管居家能避疫,安享退休生活,但我還是選擇了盡己所能,為香港抗疫出力。
這次「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在全港設立了141個檢測中心。我被派到皇仁書院檢測中心擔任主管,帶領一組懲教署退休職員負責管理工作。一同參與計劃的同事不少已年過花甲,但也有著一樣的責任感,彼此間配合非常默契。再加上皇仁書院檢測中心地處銅鑼灣,交通便利,來做檢測的市民很多,每天的工作可謂充實快樂。
9月6日那天中午,我正在忙著安排市民檢測,突然間看到一位婆婆站在距離檢測中心入口約20米處一動不動,我立即走上前去了解情況。當時,婆婆手持一根拐杖,雙腳顫抖,全身上下包括口罩都被汗水溼透,看起來非常虛弱。她雖然由另一位婆婆陪著,只有一小段路便可到達檢測中心,但也舉步維艱。
我立即安排這名婆婆坐在椅子上休息,給她換了一個新口罩。然後讓三名同事把婆婆連人帶椅子抬入檢測中心。從談話中得知,婆婆是獨居老人,今年70多歲了,陪她來的另一名婆婆是鄰居,兩人結伴來做檢測。她自稱住在崇光百貨公司附近(距離大約一公裡),就這樣拄著拐杖一步一步走到這裡。
因她的情況特殊,我跟醫療隊的主管商量後,馬上安排她優先檢測。於是,大家又再次用椅子把她抬到採樣點,並叫了一輛計程車在停車場等候。當婆婆完成檢測後,大家又把婆婆抬上了計程車。我告訴婆婆車費已付,讓她回家好好休息,並送上了完成檢測後贈送的小瓶洗手液。
懲教署退休同事幫助來檢測的老人。
當我揮手送別婆婆時,很多感受瞬間湧上心頭。香港疫情未消,對於抵抗力弱的老人來說,一旦不小心感染,便可能喪命。若不進行大規模普檢找出隱性患者,疫情只會一波接一波永無止境。儘管如此,一些別有用心之人還在不斷抹黑檢測是「收集港人DNA」等等,誤導市民不要參與。在我看來,參與檢測不只是為了自己安心,更是一份公民責任。婆婆縱使步履蹣跚,也堅持來檢測,一些年輕人卻找出數十個理由不去檢測。兩相對比,實在讓人感慨。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9月14日已經圓滿結束,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也已凱旋,我的協助工作也暫時結束。但是,香港和世界範圍內的疫情還遠沒有結束。有專家分析稱,在秋冬之際,香港或許還會迎來第四波疫情,此刻最重要的是保持警覺,絲毫不能鬆懈。特別是,抗擊疫情是一場持久戰,頒布再多的措施,擁有再好的醫療資源,如果社會各界不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也難以控制住疫情。
香港市民寫給皇仁書院檢測中心的心意卡。
每一位香港人都應該明白,經歷了去年的「修例風波」和今年的疫情,香港社會再也經不起亂了。大家要擦亮雙眼,放下歧見,用理智思考,用責任去實踐。如此,才能守護好香港,讓東方之珠重新發出光亮。
——香港懲教署退休監督李安妮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