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命運,在你一念之間——實用的思維方式[深度好文]

2020-12-15 職場升值

作者:宋子義

思維方式,是一個人遇到問題時,追本溯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這也是為什麼面對同樣的問題,抱著同樣的目的,不同的人來解決,結果會迥然不同的原因。譬如現實中面對孩子的教育。

人一生的經歷中,從時間的維度,只能是線性的,在面對機遇時,正如在一畦麥田裡尋找最大的那顆麥穗,但只有一次機會,且只能向前走,如果選擇了眼前的一個意味著放棄了前面所有的機會,一旦放棄了這個意味著再沒有機會重新選擇,前面的麥穗又具有不確定性,因不能同時踏進兩條河流,就陷入了困惑,終於在千思萬想後做出了自認為正確的抉擇,但過後馬上發現還是選錯了,捶足頓胸已無濟於事,已有錢也難買後悔藥。

選擇大於努力!但面對機會時往往選擇陷入了糾結:

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類似的問題:究竟該選擇跳槽還是繼續留在原單位?面對某套房子或衣服,買吧不是特別理想,不買吧就有可能錯過機會,究竟買還是不買?張三和李四同時在追自己,張三人長得帥氣,家境較好,但學歷低、為人一般;李四才華橫溢,穩重又有責任心,但長相、單位一般,如果選擇其一又不甘心放棄另一個,該如何選擇……

方法不對,努力白費同樣的選擇、同樣的平臺,為何數年後命運天壤之別?

現實中,彼此差不多的資源和平臺,甚至做著同樣的事情,為何數年後有人事業有成,有人卻一直在生存中苦苦掙扎。

日常工作中,遙想當年,壯志凌雲,萬丈豪情一杯酒,而今誓言猶在,是工作枯燥了你,還是你枯燥了工作?

一個人的成就,背後是思維方式的差異。

世事洞明皆學問然人性各異,如何洞悉其言行背後的真實意圖?

無論是商業談判,還是日常工作生活中,總會遇到虛虛實實的言語,究竟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自己的對手或夥伴下一步究竟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和舉動?有無規律可循?該如何進行識別?

有效的思維方式,可以起到抽絲剝繭的作用,讓對方真實的想法無法遁形。

先用一個實際的案例來說明不同思維下的結果:

某企業的一個經理,他負責的外省片區遇到了一個老賴經銷商,這經銷商已轉行做五金批發,之前拖欠的貨款3萬多,多次催要,認帳但就是不歸還,已經快三年了,該欠條馬上就過訴訟時效,那時再打官司法院也不會支持訴訟主張。就去向朋友討教怎麼辦,朋友了解了一下情況後,說,很簡單,就讓那經理每天下午放學時,守候在學校門口等著老賴上小學的讀三年級的兒子,因老賴夫妻商鋪,離家較遠,但他家在學區房,孩子每天下午放學後都自己走回家。在經理看到那個孩子後,板著臉送他個小禮物,不說一句話,然後離開。第四天,老賴打電話給經理,過來拿錢吧......

誰家的孩子,每天被一個外地人盯著,能不擔心?萬一哪一天出個么蛾子,孩子可不僅是3萬的問題,何況欠帳就該還錢。錢自然就順利到手了。

其實,上面的案例,只是思維方式的一點應用。因篇幅較長,後文分三部分分別用具體案例進行闡述:一是如何選擇最優策略,二是如何成功做事,三是如何透過跡象探尋動因及推演未來。此文初稿《洞徹成敗的思維方式》,曾被《企業管理》雜誌2011年2期作為封面特稿刊載,之後被《管理科學》雜誌2011.6轉載。

人的一生中,會經歷無數大大小小的十字路口,無論選擇工作,還是選擇專業,或者選擇創業還是打工,或者選擇是否買房,甚至朋友結婚是否該隨禮,甚至對象的選擇,甚至小到早餐的選擇,「選擇」幾乎伴隨了自己的一生。在實際選擇時,面對眾多的選項,往往覺得是否放棄或者選擇任何其一都有道理,讓自己糾結不已。而在很多重大事項上,一念之差,也許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命運。那如何選擇才是明智和正確的?請看下期的實用思維方式之一——《你的世界怎樣,在你一念之間》。

因為每期只能發一篇,之後的兩篇是:實用思維方式之二——《思維方式的差異,可以解決看似無解的問題》;實用思維方式之三——《細節,讓你洞悉言行背後的真實意圖》。

更多內容請關注本百家號,歡迎大家共同探討。如果讀者感覺還有點收穫,請點讚鼓勵,謝謝!

看慣了東拼西湊,世態炎涼,

我們仍然選擇無私和善良。

堅守價值是善待彼此的最好尊重,

不計回報的真誠豈能用金錢衡量!

相關焦點

  • 一念之間,相隔萬年(深度好句)
    一、愛你的人,不管經歷多久都會努力的找到你,出現在你身邊,不愛你的人,一轉身就牽了別人的手;最終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起初是因為你,但最後卻不是為了你;你在人潮裡不知所措,我卻跟在你身後,伸手怕犯錯,縮手怕錯過。
  • 你最大的敵人,是慣性思維(深度好文)
    改變人的是方法,改造人的是思維。思維決定了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一個人是人才的方法無論有多少種,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人才的思維。一、多學科思維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的。對於一個具體的問題,如果僅用一種思維方式進行分析和思考,只會得到一個狹隘的結果。
  • 你最大的敵人,是慣性思維(好文推薦)
    有的人能力不如你,人生閱歷不如你,技巧不如你,親和力不如你,形象不如你,但收入比你高!是什麼限制了你的收入?
  • 好與壞就在一念之間
    一念生三千,謂大千世界,佛與魔是同源同生,卻是相走極端,大千世界同載佛性與魔性,同存人心,造就人性。佛與魔原無定性,只是隨著心念的善惡變換而已。魔與佛是公平的,善與惡也是公平的。人亦不能擺脫萬物的定規,天氣有好壞之分,人有善惡兩性。
  • 思維決定命運,人類有這些思維方式,你是哪一種呢?
    而創新思維是創新的主導因素,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思維決定命運。人類世界有許多人類共同體,每個人類共同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大致可分為十類。 1.發散思維:它是一種由想像力和創造力主導的思維,不受環境格局的限制,能創造出環境格局之外的事物。哲學家黑格爾說過:「創造性思維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
  • 阻礙你發展的只是一念之間
    那麼具體到每一件事情,每一個決定,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你的發展呢?阻礙我們去發現、去創造的,僅僅是我們心理上的障礙和思想中的頑石,只是一念之間,你想到了,沒去做,只能原地踏步,別人想到了,去做了,就是進步,這就是一念之間。  小時候聽爺爺講過我們村一個財主的故事,這戶人家當家做主的是一個女人,撐起了整個家。
  • 塞翁失馬說明:世間事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悲喜就在你的一念之間
    大家好,大雷聊生活,小生活孕育大道理,今天大雷和你聊聊宇宙萬物是相互轉化的,壞事在一定的條件下可能變成好事,同樣好事也可能轉變成壞事。所謂「有」就是存在的意思,屬於物質範疇,它代表一種正在孕育萬物的狀態;而「無」則是具體物質之所以存在的結構方式、時空關係、運動和變化形式等,也可以用「自然規律」來概括,代表天地萬物還沒有生成以前的狀態。
  • 思維決定命運!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父母要怎麼做?
    思維決定命運!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父母要怎麼做?思維能力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更多的是思維方式、認知結構上的差別。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思維的教育。那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呢?以下是小編的親身經驗,希望給到你啟發和幫助。
  • 行測能不能上80分就在你的一念之間
    行測能不能上80分就在你的一念之間,為什麼呢?因為真正能拉開行測高分的差距就在數量關係。而很多在備考公務員時都在糾結:行測題目那麼多,時間那麼短,我是不是要放棄需要算的數量關係呢?KO的回答是:「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命運交給運氣,那就放棄吧;如果你想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就聽KO的,堅決不放棄。」KO整理了下近幾年的國考和省考真題,數量關係在行測中的比重是1題1分,可以說是行測中題量最少,分值最高的題型。
  • 《七十七天》|地獄或天堂,只在你的一念之間
    與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和解《七十七天》這部非常震撼人心靈的電影,值得每個人靜下心來好好深度思考。我是誰?我該怎樣活著?地獄和天堂,只在你的一念之間生活中當你撐不下去的時候,在沒有人的地方,或是在懂你的摯友面前發洩一下情緒,擦乾眼淚後,依然可以仰天長嘯「我要自由」,多帥呀!
  • 給孩子強大的守護,也許就在你的一念之間
    其實,給孩子一份強大的守護,就在你的一念之間。2019年,初為人父的劉先生,想給剛出生的兒子小文(化名)買一份保險。劉先生通過蝸牛保險初步認識了網際網路保險。隨著幾次的溝通,劉先生了解到為孩子購買重疾險的重要性。為了使自己「安心」,去年8月,劉先生為當時不滿一歲的兒子投保了中荷超越寶寶重大疾病保險,基本保額50萬元,保障30年,繳費20年,年繳保費710元。
  • 咫尺天涯,一念之間!
    有人說愛是一把火,如果你不知道把握自己,你就會被 燒得粉身碎骨,而如今我卻在感激,愛讓我變得清醒,讓我明白,讓我長大,也讓我在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後,最終回歸於那個只懂得快樂的女孩。天漸漸的暗了下來,而我卻久久的不願就此離去,總覺得有些東西讓我在牽掛。
  • 高手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深度好文)
    一、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說起來很玄乎,其實落在現實裡就是——刨根問底多追問幾個為什麼的思維習慣。對每個現象都養成至少追問5個為什麼的習慣,並熱衷於去找到每一個答案,光憑這一點你就會逐漸的牛起來。
  • 一念之間,電影《犯罪現場》觀後感
    作惡者反被暗中算計,一步步陷入危險境地;而原本處於道德高地的受害者,面對命運的不公,擅自執法,設立私刑,漸漸走向了善的對立面。始終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之中,誰也逃不過。林警官對汪新元開槍,汪新元卻對天發射子彈,他選擇以死亡的方式,將眼角膜捐贈給有愛心的女房東JOY。最後,JOY換上了汪新元捐獻的眼角膜。她看到了維多利亞港灣美麗的夜色,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在維多利亞璀璨的夜色中,正義和邪惡的轉換,也終於達到了高潮。「這就是人,會做好事,也可能會犯罪。」人有千面,何時選擇露出哪一面,盡在一念之間。
  • 真正厲害的人,都在用「深度思維」,全方位提高你的思考深度
    文/趙仲鳴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你常常以為自己搞清楚了事情,結果卻只是停留在膚淺的表面思考上,得出了一個膚淺的結論,並用這個膚淺的結論指導自己行動,最後做了很多無用功。人人都想擁有有深度的思維,然而這個時代,思維的膚淺卻是人的通病。那到底什麼是膚淺的思維,什麼是由深度的思維呢?
  • 一念之間,讓你焦頭爛額
    我與奇緣同桌,吃飯的時候,我就打開手機上網查看社工報名考試的事,一聽奇緣已經交完錢了,我心裡頓時一怔,心想,自己十有八九要報不上名了,瞄了幾眼豔萍科長,好在飯後再問一下她。食堂門口,我沒讓科長上樓,打開手機問她:「幫我看一下今年的名是不是就報不上了?」「那錢沒交上,還報啥了,不用看了。」科長說。我不甘心,還是打開手機,按步驟給她看。「呀!
  • 張國榮與沈騰:天使與魔鬼,就在一念之間,職場上亦是如此!
    文/情感日報|張國榮與沈騰:天使與魔鬼,就在一念之間,職場上亦是如此!職場中不僅僅是工作厲害,有強大的本事,才能稱作成功的人。在職場上與同事之間,這樣的情況往往更容易出現,雙方都是平等的,為何偏要聽你的話語,而你還想站在最高位置。簡單的詞語,意圖回復對方用極為簡單的詞去交流,可以說是很簡便,但是在工作中,這種簡便的詞語,便會成為你的失誤。
  • 一念之間!
    我向你分享這個故事的目的,其實是想要告訴你一個道理。那就是在生活中我們遇到的諸多問題和煩惱,不過是自己創造的罷了。讓你的心靈受苦的並不是我們面對的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於這件事的想法和圍繞這件事所編造的故事。你看到的世界,其實是你選擇看到的世界。
  • 性格決定命運,一文帶你深度解析MBTI性格理論
    所以,如果要改變命運,就要改變自己的思想,內心改變了,思維模式就改變了,行為方式就會發生變化,長期的行為又促成了習慣的養成,而不同的習慣外顯就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決定了不同的命運。美國心理學大師威廉·詹姆士也曾說過:「播下一個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中國也有句古話:「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
  • 「一念之間」,玉雕師刀下的善與惡!
    我國著名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也說,「愚人」和「智人」,「善人」與「惡人」,他們和「佛」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從「迷」到「悟」,僅在一念之間。五祖說:「你這個獦獠,又從嶺南來,怎麼能夠成佛呢?慧能道:人雖然有南北之分,佛性卻沒有南北之別。我這個獦獠,形象上雖然和和尚不同,但佛性又有什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