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的時候,支付寶官方宣布:在內地的41家蘋果Apple Store線下零售店都將支持支付寶和花唄支付。
簡單概括為就是,去蘋果線下的零售店,購買蘋果產品可以使用的支付寶與花唄。至於Apple Pay還是否支持呢?當然還支持,這是蘋果公司自家的產品。
這是蘋果公司的勝利還是退讓?
當年的Apple Pay剛來到國內的時候,讓許多蘋果iPhone用戶驚喜交加,其第一天激活的時候,一度讓Apple Pay的伺服器罷工。然而卻沒經得起時間的考驗,Apple Pay被國人打入了冷宮,哪怕是國內如此發達的電子支付市場依舊是如此。
國內的電子支付是隨著網上銀行的業務而開展的,隨著網上繳費以及銀行業務發展,電子支付在國內發展可以用蓬勃發展來形容,在2015年的時候,全國的電子業務是333.33億筆。隨後,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移動電子支付開始統治市場。
在這裡面,支付寶與微信雖然是後起之秀,憑藉著高效率、低成本,很快的衝上了行動支付市場的前列。來自易觀第三季度的數據可以看到,支付寶與騰訊金融在行動支付市場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對於Apple Pay的NFC支付方式,比起支付寶、微信的掃碼方式,需要的成本是太高了,故而大眾拋棄了Apple Pay。至於蘋果公司加入了支付寶付款,這就很像因地制宜,在自家支付失去了優勢後,果斷選擇當地的支付方式。我認為這是雙贏的局面,在自家支付無論如何都成不了型的時候,努力維持對消費者和自家都是一種傷害,而選擇國內最多人使用的支付方式,一來可以減少Apple Pay運營成本,二來有一定機率加大消費者消費的情況。其實,蘋果公司能支持支付寶在一年之前就有種種跡象了,在很早之前,App Store就支持支付寶支付。
至於為什麼不選擇微信?
很簡單,一來支付寶主要業務是做電子商務,尤其是行動支付,而微信支付的誕生是為了滿足用戶轉帳,再則兩者在市場份額上有差距,支付寶處於領先地位。二來,微信與蘋果公司的關係有點曖昧,很早之前雙方就微信文章打賞「抽成」30%的問題,有了爭議,到如今iOS上都無法進行進行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