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胸懷世界的小鳥:每年獨飛亞非16國,跨越半個地球去過冬

2020-12-27 紅星深度

候鳥南飛,到底能飛到多南的地方?

2016年5月,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BWRRC)聯合英國鳥類學基金會(BTO)等單位開展了北京大杜鵑研究項目,他們在5隻杜鵑鳥的背上裝上微型衛星追蹤裝置,以此研究國內大杜鵑種群的遷徙情況。

兩年後,五隻杜鵑中四隻失去了定位,只有「飛飛」(譯,原名Flappy McFlapperson)還在頑強地飛行著。

身長不足35cm,體重不過120g,一隻小小的杜鵑鳥從北京起飛,到雲南,再到印度,穿越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達非洲,最遠抵達非洲南部的莫三比克……自開始觀測以來,這隻叫飛飛的杜鵑已經飛行超過5萬公裡。

▲2016年到2017年4月,大杜鵑飛飛(藍線)和夢之娟(紅線)的遷徙路線。圖據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發現杜鵑能夠從東亞飛向遙遠的非洲。」該項目的參與者之一、「北京觀鳥」網站負責人唐瑞興奮地告訴紅星新聞。目前,「飛飛」最新定位停留在緬甸,根據過去的記錄判斷,這幾天「飛飛」會經過雲南飛到北京。

「小小的身體,大大的夢想。」網友們在看到「飛飛」的飛行軌跡圖之後感嘆道,還有人用「胸懷世界」來形容它的壯舉。

越冬去東南亞還是非洲?

5隻被選中觀測的大杜鵑

2016年5月,這隻被命名為飛飛的杜鵑鳥在北京翠湖被安上了追蹤裝置,同時被追蹤的還有其它四隻杜鵑,它們分別被命名為轟天(譯,原名Skybomb Bolt)、夢之娟、子規、希望(譯,原名Hope)。

據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張亞瓊介紹,當時項目團隊一共捕捉到16隻大杜鵑,上述5隻體重大於100g,符合佩戴衛星發射器的要求。(註:給鳥類佩戴的衛星跟蹤發射器的重量要小於該鳥體重的5%,這樣才不會影響鳥類的正常活動。大杜鵑體重大約在100g~120g之間,項目中使用的衛星發射器重量為4.6g。)

▲工作人員給杜鵑佩戴微型追蹤器。圖據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此前,我們已知歐洲杜鵑會飛到非洲,因此我們推測亞洲杜鵑『有可能』也會飛向非洲。但在這次觀測之前,也有許多人認為它們會飛往東南亞地區。」唐瑞告訴紅星新聞。

唐瑞已在北京生活了8年,2010年來北京時他建立了一個名叫「北京觀鳥」(birdingbeijing)的網站。在這次研究項目開始後,他在網站和自己的社交媒體上更新這5隻北京大杜鵑的飛行軌跡。

令唐瑞感到驚訝的是,在觀測開始之後,有一隻此後一直停留在北京野鴨湖,還有一隻停留在貝加爾湖,而另外三隻杜鵑在2016年的秋天徑直飛向了非洲。

到非洲越冬再返回

未失聯杜鵑一年飛3萬公裡

根據觀測,飛飛是最早開始旅行的杜鵑。標記後不久,飛飛和希望往北飛到了俄羅斯邊境,並在7月中旬開始南徙。8月1日,飛飛抵達河南,而希望則停留在了貝加爾湖。

數周之後,「轟天」和「夢之鵑」也開始向南飛行。9月中旬,轟天和飛飛率先抵達了印度,2016年《紐約時報》報導稱,這破除了此前它們可能會飛往東南亞的猜測。與此同時,它們在歐洲的「同胞們」也開始了向溫暖的非洲進發。

10月底,轟天繼續從印度中部起飛,向廣闊的印度洋發起了衝擊,在這幾千裡的跨海之路中,它很有可能無法停歇和進食。

「轟天繼續在海面上2600英尺(約合792米)的高度飛行,路線驚人的筆直,這顯然是風向和天氣校準的結果。」據《紐約時報》報導,10月31日,在順風的幫助下,轟天抵達了非洲。

唐瑞告訴紅星新聞,令人遺憾的是,轟天抵達非洲後不久就失去了定位,不知道它究竟已經遭遇天敵死亡,還是只是不小心弄掉了定位裝置。

其他兩隻杜鵑,夢之鵑和飛飛仍然處於追蹤中。在先後飛向非洲之後,它們於2017年5月回到了北京。

張亞瓊告訴紅星新聞,後來夢之娟、子規、希望相繼失聯,飛飛成了碩果僅存的英雄杜鵑。

據」北京觀鳥」網站資料顯示,2017年6月3日,飛飛抵達蒙古國與俄羅斯邊境,完成了自己的返回之旅。自2016年5月24日到2017年6月3日,飛飛一共飛行了32000公裡,兩次穿越阿拉伯海,跨越了34條邊境線,16個國家。

因為下雨還曾掉頭

「這是第一次發現杜鵑飛向非洲」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杜鵑,又稱布穀、子規、杜宇,從古至今在我國廣泛分布,文獻中對它們的描述不計其數,但一直以來大家都不了解它們的遷徙情況。

張亞瓊介紹,這次項目的最大意義就是了解到大杜鵑的遷徙路線以及越冬地點,「在秋天,它們會向南遷徙,飛往緬甸、孟加拉國等地,之後飛越印度,最終穿越阿拉伯海並在非洲南部的莫三比克越冬。」

張亞群告訴紅星新聞,此次選擇大杜鵑作為研究對象,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多數杜鵑為巢寄生種類,其遷徙模式、路徑選擇等是否完全依靠本能還是後天學習並不清楚,因此大杜鵑就成為了一個非常好的研究對象。

「但是此次項目時間短,樣本量少,上述結論還需要論證。」張亞瓊說,影響遷徙的原因也還有待考證。

飛飛在飛行過程中出現過反常現象。2016年10月17日,它忽然暫停南行,選擇掉頭,經過500公裡路程返回到印度北部齋普爾,張亞瓊介紹,後據BTO的一位專家分析,飛飛返回原因是南部正在下雨,它不喜歡被淋溼羽毛。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發現杜鵑能夠從東亞飛向遙遠的非洲。」唐瑞說,「我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它們能夠飛到遠至非洲的莫三比克地區。」

▲唐瑞 圖據北京觀鳥

候鳥飛往非洲越冬並非沒有先例。成都觀鳥協會會長沈尤告訴紅星新聞,2014年,13隻被追蹤的北京雨燕沿著「北京—中亞—非洲」的路線飛行,最終成功飛回了北京頤和園。

「這項實驗的意義是深遠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展示了遷徙鳥類是多麼的不可思議,它們真真正正的經歷了一場『奇幻之旅』,它們穿越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大洲。」唐瑞說。

5天飛了5500公裡

「它簡直是一臺機器」

現在,飛飛儼然成了社交媒體上的一隻明星鳥。每次唐瑞發布關於飛飛的最新消息,總會引起大批關注。

北京時間2018年5月11日上午,唐瑞發布消息稱,根據當天早晨的信號(可信級別較高)顯示,飛飛已經跨越阿拉伯海,正在印度。

「我們收到了驚人的結果,飛飛在僅僅8個小時的時間裡飛行了2000千米,這意味她的飛行速度達到了每小時250千米,這簡直難以相信,期待後續……」

▲飛飛,體長約30cm,重約110g(體重可能隨季節同變化)

這一消息在微博上一度引發熱議,許多人都驚嘆飛飛的速度實在驚人。不過也有網友質疑,這個飛行的速度是否過於「逆天」。

14日,唐瑞又發布了一條消息修正了此前的數據,表示之前的定位確實出現了錯誤。

唐瑞表示,飛飛並沒有先到印度再到巴基斯坦,然後繞圈回到印度,而是從非洲先到巴基斯坦再回到印度——簡而言之就是,在相同時間內,它並沒有兜那麼大的一個圈子,飛行的距離並沒有那麼長。

唐瑞說,「加上風速等影響,每小時飛行60千米是一個比較現實的結果。」

儘管出現了這樣的小小烏龍,飛飛跨越重洋的壯舉,仍然令許多網友感慨,「它依然是一隻很酷的鳥」。

據「北京觀鳥」最新消息,飛飛鳥不歇翅直接跨過孟加拉國,現在抵達了緬甸。這是2016年5月被追蹤以來第60、61次跨境。

在過去5天內,飛飛的飛行裡程超過了5500公裡,唐瑞感嘆道,「它簡直是一臺機器!」 唐瑞介紹,飛飛體長約30釐米,重約110克(體重可能隨季節不同有變化),自2016年5月開始監控它以來,它已經飛行超過5萬公裡。

「這一結果也告訴我們,人類此前對於遷徙鳥類的認知其實很匱乏,但是新的技術給了我們新的機會,去發現自然的更多奧秘。」唐瑞告訴紅星新聞。

鳥是有記憶的

去年從那邊來的,今年還去那兒

對於大杜鵑不辭辛勞去遙遠的非洲越冬的消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生態學研究組組長孫悅華告訴紅星新聞,「這確實很少見,一般遷徙鳥如杜鵑會飛往東南亞越冬。」

孫悅華介紹,大杜鵑屬於鵑形目杜鵑科,中國各地分布的杜鵑加起來有二十種,其中大杜鵑是分布最廣、最普遍的一種杜鵑,「我們常聽到的布穀、布穀…就是大杜鵑的叫聲。」

為啥被追蹤的五隻大杜鵑目的地各不相同?孫悅華告訴紅星新聞,大杜鵑根據種群的不同,一般會有不同的繁殖地和越冬地,「鳥是有記憶的,去年從那邊來的,今年還往那兒去,而且會遺傳下去。」

據了解,飛飛是在北京翠湖被標記的,轟天是在漢石橋被標記的,夢之娟等另外兩隻杜鵑是在野鴨湖被標記的。

「從遷徙角度講,遷徙鳥的身體結構肯定適宜長距離飛行,最遠能從南極飛到北極,包括北京雨燕也曾飛到非洲去過。」孫悅華說,「遷徙是會耗費能量的,遷徙鳥會藉助洋流、順風來節省能量,因而在幾天內遷徙幾千公裡都是有可能的。」

紅星新聞記者丨翟佳琦 李文滔

相關焦點

  • 胸懷世界的小鳥在歸途中永別世界
    5月17日,紅星新聞報導「一隻胸懷世界的小鳥:每年獨飛亞非16國,跨越半個地球去過冬」,引起網友廣泛關注。 然而,今天一個令人悲傷的消息傳來。一隻健康的鳥體溫應當保持恆定,而這種劇烈的波動說明,飛飛可能已經出現了不好的情況。「根據各種跡象顯示,飛飛應該是在5月14號到15號間離開了。」文章表示。紅星新聞就此向唐瑞進行了求證。
  •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從北到南全長8900多千米,跨越半個地球
    旅遊隨筆:書接上回,上一期,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和大家一起探尋了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話說,這座山脈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其中著名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位於這座山脈之中。
  • 寧波民企跨越半個地球施援手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訊(記者朱宇 張昊 厲曉杭)冒著疫情風險,跨越半個地球,搶通南美國家蓋亞那首都電力大動脈,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以23天「非常逆行」,完成了一次跨國馳援。
  • 國科大博士生攜手本科生,求解跨越半個世紀的天文之謎
    編者按近期,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蘇剛研究團隊基於氫化的T碳分子團簇提出一種新模型,對困擾天文學界半個多世紀的銀河系星際介質中2175埃紫外消光峰的物理來源給出新解釋。
  • 跨越半個地球去打工,領不到足額薪水,法官這樣建議
    跨越半個地球去打工,「打工人」卻沒能領到足額的薪水。北京二中院今天發布了針對跨國用工勞動爭議案件的調研報告,二中院表示,在近5年的44起跨國勞動爭議案中,勞動者一方的核心訴求是爭取勞動報酬,在全部案件中,有7成左右勞動者是普通基層勞動者而非各類管理崗。
  • 我是一隻小鳥(張睿銳)
    我是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鳥,生活在一片廣闊的森林裡,每天都呼吸新鮮空氣,過得快樂又幸福。  春天的早晨,陽光明媚,我早早地起來站在枝頭,嘰嘰喳喳的呼叫我的夥伴,「大家快起來,我們要出去找食物了,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嘻嘻。」我們成群結隊的去尋找食物,去嬉戲玩耍,你追我趕好熱鬧,我們也會撿一些樹枝來加固我們的小窩,在春暖花開的春季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 2017科幻春晚7|廢土世界跨越半個地球的三蹦子之旅
    然而在世界毀滅之後的廢土上,「家」究竟在哪裡?對於張冉筆下的這對四川父子,這問題一點兒也不複雜。維加斯到四川西昌邛海,跨越半個地球的三蹦子之旅。一部已經沒有公路的公路片,請您欣賞。濤聲依舊錶演:張冉科幻作家。代表作《以太》、《大飢之年》,銀河獎、星雲獎常客卡持有者。
  • 聆聽一家,三代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從軍故事
    >有這樣一家人他們在堅守中成長在成長中不忘初心觸摸他們的青春感受他們的世界讓我們明白了「初心」的意義今天,我們走進武警寧夏總隊新兵團聆聽一家三代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從軍故事>讓兒子當兵也成為了他最大的心願趙紀元的父親趙英俊1992年大學剛畢業後毅然選擇參軍入伍在某勤務站一幹就是16
  • 假如我是一隻小鳥作文
    假如我是一隻小鳥,我會高興得蹦起來。假如我是一隻小鳥,我要飛向藍天,在天空中快樂地歌唱,站在白白的雲朵上,注視著天空中任何一片景物,俯視著大地上正在長跑的人們、青青的草地、用磚頭修成的平頂房和藍藍的大海;仰望著紅紅的太陽、金色的星星、明亮的月亮,我還要站在飛機的上面,感受著天上涼爽的風,呼吸著天空中新鮮的空氣,在白雲旁快樂地穿行,和其它小鳥做朋友,玩遊戲,我還要幫農民伯伯捉害蟲
  • 去鎮上的路上,發現一隻飛不起來的小鳥
    昨天有事兒去棠下鎮一趟,距離1.5公裡,於是就走小路過去。再路邊發現排水溝裡有一隻小鳥再撲騰,好像是翅膀受了傷,飛不起來。我走過去本來想拿起來檢查一下受傷嚴重不嚴重,可是小鳥一副很抗拒的樣子。我也沒敢把小鳥拿起來檢查一下,怕小鳥產生應激反應,只看仔細的看了一會兒。小鳥外表沒有任何傷口,但是卻飛不起來,連離開地面都不行。我嚴重懷疑是不是小鳥誤食了毒老鼠的誘餌,因為廣東這地方老鼠多,而且長的很大。本地人為了防止老鼠傳播疾病,會在房前屋後放置毒老鼠的誘餌,可能會被小鳥誤食。
  •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中國學生前僕後繼地跨越半個地球到美國念大學?
    那麼到底為什麼這麼多人前僕後繼地想跨越半個地球到美國學習?20歲的傑登Jayden從中國搬到美國中西部,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就讀電機工程學系。在選擇UIUC前,他從未去過美國。在那之前,他拒絕了上海一所知名大學的機會,他認為只有西方教育能給他選擇自由學習的能力。
  • 每年來的是同一隻燕子嗎?
    每年來的是同一隻燕子嗎?文/農夫也瘋狂燕子在農村是十分常見的一種小鳥,每年到了春天的時候,燕子就從南方飛回來了(這個南方並不是中國的南方),而到了深秋燕子又要開始飛去南方過冬。燕子這種動物非常的厲害,它們是從來不吃農民所種植的糧食,是專門吃危害農作物的害蟲。
  • 《跨越世界,一隻探戈就夠了—工銀速匯》
    首屆中國銀行業微視頻大賽作品簡介    作品序號:11    作品名稱:《跨越世界
  • 飛越半個地球,拉攏2萬人的小國,美國圖什麼?
    作者:阿雲前段時間,美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竟然為了訪問帛琉——一個總人口兩萬左右的小國,而飛越半個地球。有趣的是,埃斯珀大老遠過去只待了幾個小時,還不如坐飛機的時間長呢?馬克·埃斯珀跨越半個地球,冒著新冠疫情仍然存在的風險,義無反顧的來到帛琉,只為了拉攏它一起對抗中國,因為帛琉是僅有的15個和臺灣保持所謂「外交關係」的國家之一,儘管中國強烈反對,帛琉依舊堅持自己的做法。
  • 小鳥在月球上飛,會比地球上快多少,後果會咋樣?
    這是回答網友問題:月球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鳥在地球上飛20公裡用1個小時,把它放到月球上,要飛多久?這是一隻有夢的小鳥,但如果這隻小鳥真的想上月球實現這個夢,那就一定是個噩夢。既然這隻鳥在這裡招標解夢,俺時空通訊就給它先說說在月球上飛20公裡需要多久的問題。簡單幹脆的答案就是:一輩子。為什麼這麼說呢?
  • 這位「腹有詩書」的省長用《流浪地球》解構家國情懷
    5月19日,第二屆世界贛商大會在南昌召開,江西省省長易煉紅髮表主旨演講時,深情解讀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大白新聞了解到,原來,易煉紅意在以這部電影表達自己的江西的感情。其還發表不少金句,刷爆朋友圈。江西省省長易煉紅在第二屆世界贛商大會作主旨演講(圖片來源於中國新聞網)江西省長易煉紅深情解讀《流浪地球》5月19日,第二屆世界贛商大會在南昌召開。會上,江西省省長易煉紅以《家鄉人民永遠在路口等你回家》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 初中半命題作文:假如我是一隻小鳥
    假如我是一隻小鳥,我會在天空自由的飛翔,幫農民伯伯在農田裡捉害蟲,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假如我是一條蚯蚓,我願在昏暗的泥土裡鬆土,也幫農民伯伯鬆土,也讓莊家長得更加茁壯。假如我是一隻青蛙,我願吃那些不乾不淨的小蟲子,讓人們不再痛苦,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假如我是一個吸塵器,我會把世界清理的乾乾淨淨,讓空氣中沒有塵埃,讓人力呼氣通暢。
  • 地球「兩隻眼睛」 如今只有一隻了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日早間,被譽為地球「兩隻大眼睛」之一、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所幸工作人員已經提前撤離,沒有人員傷亡報告。過去半個多世紀,阿雷西博望遠鏡一直在為天文發現提供幫助。經受住了颶風、地震和熱帶風暴的衝擊,它已經傷痕累累。今年8月和11月,阿雷西博望遠鏡輔助鋼纜和主鋼纜相繼斷裂,結構非常危險,鋼纜遭遇無法再修復,面臨倒塌風險。
  • 我不過是一隻小鳥,也許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 卻怎麼樣也飛不高
    我不過是一隻小鳥,也許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 卻怎麼樣也飛不高,也許是受了傷的小鳥,可我那麼輕易地就愛上了飛翔!那天上午,陽光照在巢裡,暖暖的。我還沒有出去過,但至少我有過那樣一雙翅膀,還有過飛翔的夢想。
  • 荒野亂鬥搞笑集錦:跨越半個地圖的肉身擋球!好活當賞~
    荒野亂鬥搞笑集錦:跨越半個地圖的肉身擋球!00 來源:吃雞小分隊 原標題:荒野亂鬥搞笑集錦:跨越半個地圖的肉身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