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一家,三代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從軍故事

2020-12-18 一身迷彩觀世界

有這樣一家人

他們在堅守中成長

在成長中不忘初心

觸摸他們的青春

感受他們的世界

讓我們明白了「初心」的意義

今天,我們走進武警寧夏總隊新兵團

聆聽一家三代

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從軍故事

新兵趙紀元長得白白淨淨

有點瘦小但很精神

有著與外表不相符的成熟與堅毅

他的爺爺趙廣福

出生於山東青州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

1960年參軍入伍

歷任副班長、班長

曾榮獲「五好戰士」獎章

雖然沒有經歷過戰爭

卻用一擔擔石頭、一車車土方

修建起祖國的一座座橋梁、一座座水庫

構建起城市最初的框架

當兵8年

他用腳步丈量著大地

為新中國建設貢獻了青春熱血

讓兒子當兵也成為了他最大的心願

趙紀元的父親趙英俊

1992年大學剛畢業後

毅然選擇參軍入伍

在某勤務站一幹就是16年

曾任炊事員、保管員、駕駛員

由於駕駛技術過硬

趙英俊年年被評為「紅旗車駕駛員」

多次完成艱難險重任務

受到各級領導好評

多次獲得優秀士兵嘉獎

榮立三等功2次

被評為士官優秀人才

「小時候每年跟著媽媽去部隊探親

雖然在部隊住了一個月

但是爸爸陪我的時間並不多。」

回憶起去部隊探親的生活

趙紀元這樣說

母親也會抱怨父親不能多陪陪我們

父親卻總是說:「家裡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連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趙英俊雖然是一名士官

但是擔任排長長達10年

為連隊培養了許多後備力量

延續父輩走過的路

今年趙紀元也來到了部隊

成為寧夏總隊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

對於為什麼來當兵這個問題

趙紀元不假思索地說:

「從小我就知道長大後我要去當兵

要問為什麼好像也沒有什麼原因。」

也許矢志從軍的種子

就是在和爺爺、父親點滴相處中

悄然在趙紀元的心中埋下

小時候當別人的父母

在給孩子講童話故事的時候

他聽到的是父親在部隊的經歷

當同齡孩子去遊樂場玩耍的時候

他參加的卻是父親的戰友聚會

雖然當時的他懵懵懂懂

對父親和戰友之間的談話半知半解

但軍人身上的氣質

卻在他幼小的心靈深處

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從那時起

他就認定:「長大後,我要去當兵!」

從小父親就對趙紀元嚴格要求

走路要挺胸抬頭

吃飯不許浪費

每天必須按時作息等等

他對父親的嚴苛總是不理解

入伍後他漸漸明白

父親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務實的作風

正是父親想要他成為的模樣

穿上軍裝的趙紀元

自我要求嚴格

訓練場上不怕苦

用自己的方式從父輩手中

接過沉甸甸的接力棒

繼續向前

祖孫三代,半個多世紀的軍旅接力,不變的是參軍報國的信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強軍偉業就像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那泛黃的照片和證書就像一根接力棒,一代傳一代,傳承著軍人榮光,也傳承著紅色血脈。

作  者:田 雷 杜 欣 擺志龍

來源:寧夏武警

相關焦點

  • 國科大博士生攜手本科生,求解跨越半個世紀的天文之謎
    編者按近期,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蘇剛研究團隊基於氫化的T碳分子團簇提出一種新模型,對困擾天文學界半個多世紀的銀河系星際介質中2175埃紫外消光峰的物理來源給出新解釋。
  • 泉港:一家三代同守三尺講臺,累計已173年
    在界山鎮界山村,有這樣一個教育世家,三代人承前啟後,矢志育人,用熱情和生命詮釋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真諦。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他們這個書香門第的平凡故事。阮鯉莉:「爺爺很經常會跟我們講一些他以前自己的教育故事,包括他跟學生,跟孩子之間的交情。
  • 跨越半個世紀的個人雜憶,也是餘韻悠長的社會文化生活史
    他自幼受家庭環境影響,學養深厚,愛好駁雜,與眾多文化界名宿如啟功、陳夢家、朱家溍、唐魯孫等先生多有請益。《一彎新月又如鉤:趙珩自選集》是趙珩的自選集。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經年的生活感悟,描繪了一幅鮮活的往時生活畫卷。
  • 82歲的退休鄉村女教師常銀玲 跨越半個世紀的教育情懷
    在常銀玲家簡樸的小院裡,記者聽她講述自己的執教生涯,感受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跨越半個世紀的教育情懷。兩度改家為校「a、o、e……念……」門板做成的黑板,土坯壘成的課桌,身穿粗布衣、留著短髮的常銀玲在自己家裡教孩子們學習。現在,淮陽區臨蔡鎮馮窪村60歲以上的老人都不會忘記上世紀60年代初的這一幕。
  •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從北到南全長8900多千米,跨越半個地球
    旅遊隨筆:書接上回,上一期,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和大家一起探尋了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話說,這座山脈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其中著名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位於這座山脈之中。
  • 跨越半個世紀的相見 大慶民警幫助退伍老兵找到失散的親人
    兩位失散了近半個世紀的老人終於通過視頻團聚了,兩家人都跟著喜極而泣。李香普老人握著於洪傑所長的手說道:「感謝所長和民警們,沒有你們的幫忙,我恐怕這輩子都見不到我的親人了」。來源:龍警新媒體+大慶原標題:《跨越半個世紀的相見 大慶民警幫助退伍老兵找到失散的親人》閱讀原文
  • 今晚報:跨越半個世紀的團聚
    哥哥將他的經歷娓娓道來,我用心地聆聽,間或插話,好像多年以前我們就在一起談過話、敘過家常一樣,熟悉而坦然。我的心漸漸地平靜下來,被哥哥的平和安靜所感染。  不知不覺間,我們談了一個多小時。哥哥問我這一天怎麼安排,我說希望到他家和他的學校去看一看,哥哥提議做捷運到臺北逛一逛,於是我們以休閒的步態向車站走去。
  • 河南農民一家三代收養日本傷兵47年(組圖)
    河南農民一家三代收養日本傷兵47年(組圖)為了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傷兵,孫邦俊一家三代承擔了生活的重壓,還忍受了許多磨難,並在1993年為其尋到親友送回日本。    中國農民與日本傷兵的感人故事並沒有就此畫上句號:侵華老兵傷後所在的日本增田町與中國河南省南召縣太山廟鎮兩地結好,增田町捐資600萬日元,在南召縣建起了「中日友好太(太山廟鎮)增(增田町)植物園」,兩批南陽青年人被請到日本研修林果種植技術。
  • 【教育世家】三代承前啟後 百年傳道授業
    來源:泉港區融媒體中心  在泉港區界山鎮界山村,有這樣一個教育世家,三代人承前啟後、矢志育人,用熱情和生命詮釋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真諦。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他們這個書香門第的平凡故事。概述:在泉港區界山鎮界山村,有這樣一個教育世家,三代人承前啟後、矢志育人,用熱情和生命詮釋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真諦。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看這一家三代的教育傳承故事
    一家三代奉獻教育事業。教師這個職業總有些特別,他們每天站在三尺講臺,做著看似平凡的工作,卻影響著一批又一批人的成長。本期深度,讓我們一起走近丹稜縣一個普通的教師家庭,去聽聽他們一家三代人、超過半個世紀的教育傳承故事。
  • 跨越世紀的傳承
    今天,我們為您講述清華學風跨越世紀的傳承。正如他在文章中勉勵青年人所寫:「所謂天才就是靠堅持不斷的努力……」「直到現在我也貫徹這個原則:別人看一篇東西要三個小時,我就花三個半小時……所以,前一段時間的加倍努力,在後一段時間內卻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是的,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積累,是幾代清華學人共享的關鍵詞。
  • 跨越半個世紀的兩岸情緣——臺灣藝術家傅申、陸蓉之夫婦陪伴98歲...
    6月14日,臺灣著名藝術家傅申、陸蓉之夫婦陪伴98歲的父親陸永明從臺灣桃園登機,跨越海峽,回到他們共同的家鄉——浦東新場。從陸永明先生到臺灣藝壇伉儷傅申、陸蓉之,兩代人的親情、愛情、友情都與浦東新場這座歷史悠久的古鎮相關。陸永明1922年3月17日出生於上海浦東新場古鎮。
  • 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聽閱讀的聲音」暨「三代人的深圳,三本書...
    11月15日,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深圳之窗「聽閱讀的聲音」暨「三代人的深圳,三本書讀懂深圳」新書品讀會在南山圖書館隆重舉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詩學會理事彭慶元先生致辭《深圳樣本》由羅亞平牽頭,跨越了20世紀從40年代一直到90年代半個多世紀,匯集三代作者,10名作者聯手,跨越太平洋,在中國大陸、香港和美國三地同時寫作,這個作者團隊涉及深圳十多家行業
  • 閱動警心 紅色故事|《我軍歷史上第一次知識青年從軍潮》
    閱動警心 紅色故事|《我軍歷史上第一次知識青年從軍潮》 2020-06-29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跨越半個世紀的聚首 兩千學子共慶青島三中七十華誕
    他們中間有些已有近五十年沒有回到學校了,他們把這次的聚會稱為是「跨越半個世紀的再聚首」。  百名校友重溫「第五套廣播體操」  下午四點,青島三中的操場上,響起了第五套廣播體操的音樂,引起校友們的陣陣歡呼。近百名的中年人身著各色的服裝,一字排開,伴著音樂的節奏跳了起來。
  • 寶安區200多名青少年一起聆聽「人民幣的起源和變遷」的故事
    【華夏連線】12月22日上午,「革命故事讀書會系列主題活動—人民幣的起源和變遷」在寶安青少年宮舉行,此次活動是系列主題活動的第五場活動,中國延安魯藝校友會副會長劉嘉綏教授、冰心獎圖書館指導委員會主任趙易元教授等多位嘉賓和200多位青少年一起聆聽了由中國延安魯藝校友會理事牛太平老師主講的
  • 跨越世紀的愛戀:莎士比亞與其妻安妮·海瑟薇在21世紀再次相遇?
    這一篇文章喵喵要與大家分享的是「一段跨越世紀的愛戀」,他們的愛情故事可不是影視劇,是真真實實存在的!21世紀的安妮·海瑟薇與「文藝復興時期莎士比亞」的愛情故事。大多數女生小時候也會幻想灰姑娘與白馬王子的故事,但他們終究是童話故事。
  • 荒野亂鬥搞笑集錦:跨越半個地圖的肉身擋球!好活當賞~
    荒野亂鬥搞笑集錦:跨越半個地圖的肉身擋球!00 來源:吃雞小分隊 原標題:荒野亂鬥搞笑集錦:跨越半個地圖的肉身擋球
  • 跨越代溝保齡球成為祖孫三代的情感紐帶 - 國家體育總局
    跨越代溝保齡球成為祖孫三代的情感紐帶 發布時間:2017-05-02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杜婕 字體:
  • 龍泉一家因為一句囑託,4代甘當紅軍守墓人
    剛剛出院的70歲村民吳永豐帶著兒子吳躍明、孫子吳臻波,驅車兩個多小時,從龍泉市區的住處趕回老家下乾,按慣例給紅軍老王掃墓。吳永豐說,他們是紅軍老王的守墓人。1935年老王犧牲後,他們時時守護、年年祭掃,是家庭傳統,更是使命。紅軍老王是誰,與吳永豐一家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