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安區200多名青少年一起聆聽「人民幣的起源和變遷」的故事

2020-12-19 華夏連線

【華夏連線】12月22日上午,「革命故事讀書會系列主題活動—人民幣的起源和變遷」在寶安青少年宮舉行,此次活動是系列主題活動的第五場活動,中國延安魯藝校友會副會長劉嘉綏教授、冰心獎圖書館指導委員會主任趙易元教授等多位嘉賓和200多位青少年一起聆聽了由中國延安魯藝校友會理事牛太平老師主講的「人民幣的起源和變遷」主題演講活動,牛太平老師向現場的青少年們介紹了五套人民幣設計的特點、工藝特色、防偽的必要性、假幣的危害、人民幣的收藏以及著名油畫家羅工柳與人民幣的設計的故事。牛太平老師是著名老紅軍、美術家牛奔的女兒,牛奔曾任前方魯藝教務主任兼美術教員、解放後曾任瀋陽魯美副院長、天津美院副院長。牛太平老師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數學系,是全國重點完中校天津一中高級教師。

深圳市寶安區坪洲小學的學生主持了當天的活動,深圳市星舞韻藝術教育的李子樊表演了詩詞朗誦《如夢令》,深圳市星舞韻藝術教育的杜奕棋、曾小滿、李子樊表演了舞蹈《從軍夢》,深圳市夢青橙文化藝術教育的陳冠宇獨唱《校園綠色》,最後,由深圳市夢青橙文化藝術教育的吳毓怡小朋友領唱,集體合唱了《歌唱祖國》歌曲。

此次活動旨在讓青少年通過了解人民幣的起源和變遷,認識新中國從一窮二白到繁榮強盛的艱苦歷程和革命史,增強同學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據悉,革命故事讀書會系列主題活動由2018年寶安區基層黨群服務專項資金資助,寶安區青少年服務中心(區青少年宮)主辦、深圳冰心獎圖書館、深圳魯藝教育文化產業聯盟承辦。

相關焦點

  • 香港近200名青少年江西體驗紅色之旅
    新華社南昌3月31日電(記者程迪)31日,來自香港30多所學校的近200名青少年遊覽了江西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等紅色景點,還與江西當地青少年深入交流,加深了贛港兩地青少年的相互了解。  「香港青少年紅色之旅江西行2018活動」由香港國民教育促進會主辦,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青年事務委員會、江西省委統戰部、江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合辦。  香港國民教育促進會主席姜玉堆介紹,3月28日至4月3日,香港近200名青少年在江西體驗為期7天的紅色之旅,遊歷井岡山、南昌、廬山、瑞金等地的主要紅色景點。
  • 一起聆聽「追夢」的故事
    8月30日19:30開學季線上直播邀請您與為我們一起聆聽「追夢」的故事!來源:遼寧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聽「三毛」故事了解時代變遷 上海青少年這樣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圖說: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傳承紅色基因,獻禮祖國媽媽」——和三毛一起傳承中華美德活動今天在宋慶齡陵園舉行。本次活動中,來自浦東新區御橋小學、進才實驗小學、楊浦區黃興學校、鳳城新村小學、普陀區長徵中學的同學們在「宋宋小課堂」聆聽了宋奶奶與三毛的故事,一起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
  • 寶安「青少年機器人工坊」開課,百名青少年課堂競技
    近日,由寶安區科技創新局(寶安區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寶安外語協會承辦的暑期科技類外語項目「青少年人工智慧編程-機器人工坊」在寶安區科技館舉行。該工作坊是針對區內青少年科技素質培養與提升的一項創新活動,內容主要為基礎的人工智慧編程和機器人製作,中外老師雙語共同主持。學員以英語較好、具備一定科技素養的高階小學生和初中生為主,約百來人次青少年參加了本次活動。
  • 用計算機語言講故事,杭城200多名編程小高手同場競技
    11月26日,2020年杭州市青少年趣味編程活動Scratch 語言趣味編程挑戰賽在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濱江分中心舉行,現場200餘名學生同場競技,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命題作品。據悉,此次活動由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和杭州市科協聯合主辦,採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線上賽從10月初啟動,面向全市小學高段組和初中組兩個年齡層次的青少年電腦編程愛好者進行海選。
  • 宣講好故事 感受正能量 天長學子聆聽愛國勵志主題報告
    宣講好故事 感受正能量 天長學子聆聽愛國勵志主題報告 2020-05-13 | 來源:天長市教育局 https://www.eol.cn
  • 一起聆聽「職工幼兒園」和憲法的故事
    一起聆聽「職工幼兒園」和憲法的故事 2020-12-07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安區 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的示範力量
    去年,寶安區教師研修學院揭牌成立,構建專業化、信息化、多元化教師培訓平臺與體系,為教師分層培養助力;出臺《寶安區貫徹〈關於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的實施方案的操作規程》,再次提升了教師獲得感、幸福感和榮譽感。2020年的這個暑期,5位寶安區教育人走進人們視野。
  • 寶安區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的示範力量
    去年,寶安區教師研修學院揭牌成立,構建專業化、信息化、多元化教師培訓平臺與體系,為教師分層培養助力;出臺《寶安區貫徹〈關於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的實施方案的操作規程》,再次提升了教師獲得感、幸福感和榮譽感。2020年的這個暑期,5位寶安區教育人走進人們視野。
  • 混沌起源可以賺人民幣嗎 混沌起源可以交易嗎
    混沌起源可以賺人民幣嗎? 混沌起源可以交易嗎?混沌起源鑽石怎麼出售換RMB?不少玩家都想通過混沌起源這款遊戲賺取RMB。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登陸領滿V,10階神裝*3和怒血暴龍八階
  • 108集姓氏文化微視頻 《百家姓·起源故事》上線
    108集姓氏文化宣傳片《百家姓·起源故事》則著眼於姓氏文化「廣度」,一集一個姓氏,通過字面釋義、姓氏故事、姓氏發展變遷、姓氏知識點講解等環節,在五六分鐘的體量內,讓孩子通過微視頻方式,和姓氏文化來一次更親密的接觸。主創團隊於去年6月1日開始面向全球選拔108名「龍族少年」,用微視頻講述108個姓氏的故事。
  • 關註明晚《戲碼頭》,一起聆聽戲曲中綺麗的愛情故事
    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在中國戲曲作品中更是大放光彩。人們常說:「十部傳奇九相思」,在戲曲的舞臺上,以愛情為題材的作品,佔據了絕大部分。《戲碼頭》第三十四出,讓我們跟隨戲曲中綺麗的愛情故事,一同去感受那些穿越時空的哀婉與深情。
  • 小小科普員來到仙湖植物園,圍著蜂箱,聆聽蜜蜂與人類的故事
    「原來蜜蜂不僅僅是採花釀蜜,還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希望爸爸媽媽和我一起畫出來的圖畫,能吸引到真的蜜蜂來入住!」孩子們興高採烈地說。現場200多名社區居民、學生在仙湖自然課堂共同享受金秋科普盛宴。張治平對羅湖區科協科普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對首屆深圳科普月活動進行了介紹,希望通過「學習蜜蜂精神、保護生態環境」視角,引導公眾在疫情防控情況下,增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全社會共同享有,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理念,從而領悟到「珍惜生命、關愛生命」的重要性。
  • 寶安區科技館:打造全民科普品牌 助力智創高地建設
    全國科普日期間,舉辦「寶安區青少年科技英才培養計劃暨航天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此活動被中國科協辦公廳、廣東省科協評為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在全國雙創周期間,聯合區教育局舉辦「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論壇」及科技創新產品展等,全區150多位中小學校長參加了活動。二是深入打造科普品牌。
  • 寶安區90名學生擬獲深圳年度優秀學生和特區模範少年表彰
    8月13日,深圳市教育局發布《深圳市教育局關於2019-2020學年度中等學校優秀學生和特區模範少年擬表彰名單的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示》指出,根據《深圳市教育局關於評選2019-2020學年度深圳市中等學校優秀學生和特區模範少年的通知》精神,經各區、市直屬學校推薦、專家評審,確定深圳市中等學校優秀學生438名,特區模範少年303名。
  • 寶安區首個街道級青少年衛生健康教育基地在新橋揭牌成立
    來源:讀特為深入貫徹落實《寶安區關於落實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的部署要求,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以青少年及家長的需求為出發點,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為落腳點,進一步深化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健康教育模式,為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和健康的體魄奠定基礎。
  • 代議制民主的歷史起源與變遷
    【摘要】對代議民主歷史起源的追溯可以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是從歷史的維度看代議制度產生時的歷史背景,另一方面是從理論的維度看代議理論產生的理論基礎,對二者進行結合可以更加清晰地勾勒出代議民主產生的歷史起源,更全面地認識代議民主的沿革和發展。
  • 萬名海外華裔青少年聚雲端「遊」瘦西湖:揚州有故事令人嚮往
    萬名海外華裔青少年聚雲端「遊」瘦西湖:揚州有故事令人嚮往 2020-08-01 16:31:58(資料圖) 崔佳明 攝   中新網揚州8月1日電 (記者 崔佳明)1日,來自義大利、紐西蘭等36個國家和地區的168所華文學校、華人社團的萬餘名華裔教師和學生齊聚雲端,泛舟「雲遊」瘦西湖,共同感受揚州之美,體驗運河名城的獨特魅力。一位來自西班牙的海外華裔學子云遊後感慨道:揚州是一個有故事的城市,也是一座美麗宜居的城市,這個城市令人嚮往。
  • 寶安區開學第一課 「忠」字唱主角
    3月2日,深圳市寶安區的新學期第一課,圍繞「忠」字,給全區中小學生們上了別開生面一課。這是繼「孝」、「和」之後,寶安區第三次開展新學期第一課活動,未來將圍繞中華十德「仁義禮智信,忠孝惠敏和」持續開展。   簡單的「忠」字背後,是「不簡單」的探索。
  • 揭秘:中國文字的起源和變遷
    揭秘:中國文字的起源和變遷中國文字的起源,已見第三章第一節。據《正義》,則「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的「後世聖人」,是黃帝、堯、舜。再看許慎《說文解字序》說: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