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了,學生依舊堅持將體驗進行到底。 |
□記者高亞輝通訊員趙洪濤文圖
閱讀提示|5月9日,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洛陽分校舉辦了一場別致的「母親節感恩體驗」活動。在學生的書包內放入一枚生雞蛋模擬胎兒,讓學生反著背書包保護雞蛋,用來模擬母親懷胎時的狀態,從而體驗母親的辛苦,感受母愛的偉大。
行動起來體驗母愛
5月9日上午8時,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洛陽分校全體師生在學校廣場舉行活動開幕式。在現場,老師鄭重地將一個個飽含愛意的雞蛋,連同寫有孩子們名字的卡片一齊裝進塑膠袋內,放入學生的書包內並讓學生反背,告訴他們,從反背書包的這一刻起不可將書包去掉,一直到下午放學。
「你經常能夠看到,學生家長背著書包,把學生送到校門口再讓他們進入校園。放學後,接到學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書包接過去背在他們自己身上。作為學校,我們要讓學生懂得這些行為背後蘊藏了多少愛,讓學生理解這種愛,讓他們做出
反應、懂得回報。」該校副校長趙洪濤向記者闡述了活動目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上課時,學生們顯得小心翼翼,為了避免課桌擠到雞蛋,每個人都坐得筆直,即使是撿掉在地上的本子,也會慢慢蹲下而非彎腰撿起。課間也少了往日的嬉鬧。
不僅在學校如此,中午放學回到家中,學生們也在繼續著體驗活動。姚舜元的母親在手記中寫道:「今天學校組織了『感恩母親護蛋活動』,中午回到家中,孩子吃飯、看書、睡覺都把裝有雞蛋的書包背在身上,看著孩子認真的樣子很感動。」
通過「護蛋」的累體會母愛的偉大
累,是學生們在體會「護蛋」之後,說得最多的字。「我不能跑,也不能玩兒,我怕我的『寶寶』壞掉,就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很難受,蹲不下去的,今天我很累。」讀一年級的郭明軒告訴記者。
活動進行到下午3時許,在辦公室的桌上擺滿了學生們寫的活動心得體會。「這是一年級孩子寫的,很多字不會寫,但是都用拼音代替了,沒有對他們進行輔導,全是自己完成的。」教師們說。
一年級的楊尚果說:「我今天很累,出了許多汗,我不能跑,不敢和大家一起玩,看到地上有垃圾,不敢彎腰只能蹲下來去撿,中午睡覺也要背著書包,沒法翻身。我的媽媽生我的時候是剖腹產,至今身上還有像西瓜皮紋的傷疤,通過行動我知道了媽媽有多不容易,我很幸福,我愛媽媽!」
該校校長張勝輝表示,此次活動只是學校校園文化節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孩子的品格、愛的教育是學校多年來的傳統,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校園文化節體系:三月的風箏節、四月的經典誦讀節、五月的感恩節、六月的家校互動節、九月的校園科技節、十月的河洛跳繩節、十一月的數學文化節、十二月的雙語文化節。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把文化節日當成完整的課程平臺去開發、去設計,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激發興趣、培養能力、學會思考、學會交流、學會感恩、學會去愛,讓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讓校園從封閉走向開放,做公眾和社會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