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鬧了,小心碰著我的蛋寶寶!」一個女生側身護著大衣口袋,警告著擦身跑過的男生。這幾天,二經二校經常可以看到上面的情景,因為同學們都領養了自己的蛋寶寶,所以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
11月是二經二校的感恩教育月,今年的活動是護蛋行動。「中低年級護蛋一天,五、六年級護蛋兩天,雞蛋不破損就算完成任務。」德育處主任張芳向記者介紹:「學校希望孩子們在"護蛋"的過程中體驗做父母的艱辛,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通過護蛋行動,孩子們體會到了養護的辛苦。在「護蛋日記」中,大部分同學都表達了自己對父母的感激之情。
本報記者 張膺浩 見習記者 譚茵茵文/攝
遼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系列報導之三
半數縣級醫院與大醫院協作
如何讓農民也享受到城市大醫院的優良醫療資源?這是醫改的重點之一。遼寧省大型三甲醫院全面探索與基層醫院的協作模式,培訓人員、輸出設備、暢通會診轉院程序,目前,全省44家縣醫院中,半數以上實現了與大醫院的協作,農民看病找大醫院專家難的問題正在逐漸解決。
以遼寧省人民醫院為例,從2001年起組建了醫療集團,逐步建立起城鄉互補的醫療聯動機制,成員發展到53家醫院。10年間,省人民醫院派出專家到各級基層醫院免費會診、查房、手術、講課2870次,診治患者11795餘人;免費接收基層醫院長期進修醫護人員600人、短期培訓11970人次,減免費用累計約204萬元。
遼寧醫學院附屬一院院長羅俊生說,通過「協作醫院」模式,可以探索雙向轉診模式,引導一般診療下沉到基層,逐步實現基層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對急危重、疑難病例,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轉入大醫院。
據了解,遼寧省實施的醫療資源縱向整合戰略主要是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將中國醫大一院、中國醫大附屬盛京醫院、大連醫大一院、遼醫附屬一院等省級醫院和所在地區的市縣醫院以技術為紐帶結成協作關係,其資源可以雙向流動,真正讓農民患者「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本報主任記者 葉青
(責任編輯: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