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懸疑暗黑的音樂劇《變身怪醫》中,反思人性善與惡

2020-12-12 第一財經

美國作曲家弗蘭克•懷德霍恩

世界上還沒有哪個作曲家像弗蘭克•懷德霍恩一樣痴迷暗黑、恐怖的哥特文學題材。

1979年,20歲的弗蘭克在百老匯看了一部話劇《德古拉》,嗜血的德古拉伯爵古典而憂鬱、布滿蛛網的城堡充滿英倫風情。從吸血鬼的故事裡走出來,回到現實,年輕弗蘭克念念不忘,似乎就此奠定了自己的審美趣味。那時的他,已經寫出了第一部作品《克里斯多福》。

「我喜歡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哥特文學,那個時代誕生了很多偉大的故事。」在接受郵件採訪時,弗蘭克說,他迷戀哥特文學中那些神秘、恐怖、超自然的元素。一開始創作音樂時,他就在想,是否有機會把音樂創作與他熱愛的文學嫁接在一起。

在百老匯風靡20年熱演不衰的音樂劇《變身怪醫》,就是弗蘭克最非凡的成果。

巡演版音樂劇《變身怪醫》

《變身怪醫》改編自19世紀英國小說家史蒂文森的恐怖小說《傑克和海德奇案》,小說主人公傑克醫生是典型的雙重人格,白天他是德高望重的醫學博士,夜晚,當他服下自己研製的藥水,則變成邪惡的海德博士。這個文學史上著名的人物自誕生之日起,就被改編為120多部影視劇、話劇和音樂劇。

弗蘭克1997年創作的音樂劇《變身怪醫》,一出爐就橫掃託尼獎,並被《英國電訊報》讚譽為「比《哈利波特》的奇幻魔法更有《福爾摩斯》懸疑意味的音樂劇」。

「音樂劇《變身怪醫》巡演過全球28個國家,全世界目前有9種錄音、7種不同的語言在發行。」弗蘭克謙遜地說,他是自學成才的音樂劇作曲家,「每天一醒來,想到世界各地至少有30個劇場都在上演《變身怪醫》,還是會覺得不可思議。」

7月28日,音樂劇《變身怪醫》在上海大劇院迎來中文版首演,口碑與票房在幾天內迅速累積,形成爆棚效應。「風格復古」、「臺詞漢化接地氣」、「舞美效果炫酷」、「演技炸裂」是豆瓣上許多觀眾對中文版的評價。

9月8日至29日,該劇將轉戰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最終完成北上廣的90場巡演。對弗蘭克而言,《變身怪醫》中文版的成功似乎勢在必得。

中文版音樂劇《變身怪醫》採用雙卡司模式,男主角劉令飛和鄭雲龍以對擂之勢亮出各自王牌

中文版《變身怪醫》將於9月8日至29日上演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我的創作是為了劇場

弗蘭克在美國媒體眼中有個顯著的標籤:「劇場流行音樂家」。為流行音樂作曲似乎才是他最顯眼的身份。

事實也是如此,弗蘭克多次獲得葛萊美獎,又為惠特妮•休斯頓等樂壇大腕譜曲,但他並不願把領域局限於流行音樂界。

他始終想嘗試,用流行音樂的方式創作一部音樂劇。

在加尼福尼亞大學念書時,弗蘭克的專業是爵士樂以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流行音樂。「我是寫流行音樂出身的,所以我把經驗用在音樂劇上,看看是否可行。」他強調自己「自學成才」,「我的創作是為了劇場,而不是為了百老匯」。

1997年,《變身怪醫》首演是在洛杉磯,之後前往休斯頓演出。儘管弗蘭克沒有與百老匯爭鋒的意味,但音樂劇的爆紅還是讓百老匯親自找上門,一演就是20年。

《變身怪醫》讓弗蘭克在音樂劇領域聲名遠揚,也開啟了他劇場創作中一致的趣味與偏好。他的音樂劇代表作中還有《死亡筆記》、《德古拉》等,幾乎都帶有暗黑、邪惡、懸疑的元素。「酷,現代,時髦」,是他選擇文本時最看重的。

就算你沒有完整聽過《變身怪醫》,也會對這部音樂劇中的曲目耳熟能詳。最著名的一首《就在這瞬間》,曾無數次在美國最大型的重要場合登臺。「就在這瞬間,回想從前/曾經的痛苦掙扎和夢想就在眼前/就在今天,一切如我所願,勝利的光芒似火焰。」這句歌詞,在奧運會、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就職典禮,以及幾乎所有重要的運動賽事現場,都被無數歌手演唱過。

《變身怪醫》開場合唱《假象》,「每當夜幕降臨,人們摘下面具,藏在恐懼背後,才是真的自己,都是偽裝,一切都是假象」

回憶創作這首歌曲的過程,弗蘭克記得十分順暢。音樂劇的編劇萊斯列•布裡克斯是英國人,他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專家,當編劇把劇本交到弗蘭克手中,他坐在鋼琴前,旋律自然而然就流淌在琴鍵上。「那是一個完美的瞬間,一直存在於我想像中的人物忽然就具象了,我用他的方式去思考,韻律就在腦海中響起。」

弗蘭克用釣魚來形容靈感迸發的瞬間。他只是一位坐在岸邊垂釣的人,只需等待靈感像魚兒一般遊過來,「有時來條大魚,有時是小魚,有時又會一無所獲。」

寫作流行音樂與音樂劇,在弗蘭克眼裡有很大不同。「為歌手創作,你必須知道他想表達什麼,關係什麼,喜歡什麼音樂類型,喜歡什麼節奏。你要去強調歌手的內心。但創作音樂劇,你需要用音樂來講述故事,不同角色和情節會給你不同靈感,每一首歌都要服務於故事本身。」

人性的高尚與卑微,善與惡

在創作《變身怪醫》時,弗蘭克讀小說家史蒂文森的傳記,看各個時代的電影導演對原著的改編,每一步詳細的功課,都讓他用音樂闡釋人性時有著更深的解構能力。

「1931年版的電影《變身怪醫》(又名《化身博士》)給了我很大影響。」弗蘭克說。

1931年,美國導演魯本·馬莫利安(左)首次將《化身博士》拍攝為電影

1941年版的電影《化身博士》(左)和2015年版英劇《化身博士》(右)

美國導演魯本•馬莫利安是第一個把原著搬上大銀幕的,這位影壇奇才在當年條件極為局限的情況下,以超前的一鏡到底手法拍攝傑克醫生服藥後變身全過程,這個絲毫未曾剪輯的面部特寫,令影評界數十年都解不開這個謎,導演究竟用了什麼辦法,才讓這個驚駭的變臉過程如此自然流暢。

男主角弗雷德裡克•馬奇憑這部電影拿到奧斯卡影帝,他對角色紳士的、福爾摩斯式的詮釋方法,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弗蘭克的創作。

史蒂文森是弗蘭克心中偉大的懸疑恐怖小說大師,他在傳記中讀到,史蒂文森第一次寫完《變身怪醫》,第一位讀者就是史蒂文森太太,她讀完後驚恐萬分,直接將書稿扔進火爐焚燒。現在流傳於世的小說,乃是史蒂文森寫的第二個版本。

人性的脆弱與複雜,並非單一的善或者惡所能解讀。身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史蒂文森,因道德話語過度壓抑,創作出傑克醫生這個壓抑虛偽的人物,他身上的「惡之花」與「社會精英」矛盾共存。面對巨大誘惑時,傑克內心的黑暗欲望湧動,以海德的身份行惡,最終走向墮落,用自殺的方式毀滅自我。

高尚與卑微,善與惡,在弗蘭克筆下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風格。傑克的善是「英雄主義式」的,旋律大氣而浪漫,邪惡的海德則是野性和爆發力十足的旋律。

「每個人可能每天都會追問自己,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弗蘭克說,沉迷於這部小說時,他總會想,如果釋放出自己被壓抑的天性會是什麼樣?善與惡之間有怎樣的分界,是否自由是不受束縛的?這個追問,也是他希望觀眾看完音樂劇《變身怪醫》之後思索的。

高尚與卑微,善與惡,在弗蘭克筆下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風格。

中文版《變身怪醫》延續世界巡演版的復古舞臺效果

相關焦點

  • 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2020年回歸
    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2020年回歸 澎湃訊 2019-08-23 15:52 來源:澎湃新聞
  • 集結國內音樂劇超強陣容《變身怪醫》中文版歸來
    《變身怪醫》這部被粉絲戲稱為「有生年」的音樂劇作品,整整風靡了音樂劇圈三十年之久。無論是在大眾視野還是音樂劇的粉圈裡,《變身怪醫》都有著獨特的魅力。2017年7月,被國內音樂劇觀眾期待已久的百老匯殿堂級之作《變身怪醫》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成功首演,近乎「零差評」的口碑樹立了中文版製作的新標杆。蟄伏三年,全新升級歸來的《變身怪醫》將攜手鄭雲龍、劉令飛、阿雲嘎三位國內音樂劇頂尖男演員,繼續衝刺中文版製作的新高度。
  • 《變身怪醫》中文版破繭而出
    意識與潛意識的對峙,人性善與惡的角逐,一場自己與自己的無盡戰爭,整部劇衝突強烈,懸念迭生,劇情也在人性的善惡之間快速反轉,原本走向大團圓的結局在瞬息變成了一幕悲劇,驚詫之餘,發人深思——人,到底是是簡簡單單黑白分明一成不變的非善即惡
  • 音樂劇《變身怪醫》:不要用人性做試驗
    音樂劇《變身怪醫》:不要用人性做試驗 陳保平 2017-08-23 09:55 來源:澎湃新聞
  • 中文版音樂劇《變身怪醫》亮相北京
    「牽你的手,生死相守,直到世界的盡頭……」9月29日晚的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當中文版音樂劇《變身怪醫》的兩位男主角劉令飛、鄭雲龍一起出現在舞臺廊橋上時,鼓掌聲與尖叫聲響徹劇場。百老匯經典音樂劇《變身怪醫》自上演以後,被製作成多種語言版本,在28個國家和地區長演不衰。
  • 《變身怪醫》中文版——不只是外來文化的譯製品
    作為百老匯殿堂級音樂劇二十多年來的首個中文版,該劇自7月在上海首演以來,好評如潮。不僅有知名媒體和業內人士的權威評價—— 「年度最佳音樂劇」,還獲得了中國觀眾的廣泛讚譽,更有劇評稱「這是你能看到最高水準的中文版音樂劇」。暗黑懸疑的故事情節,古典華麗的舞臺效果,扣人心弦的精湛演出,這些都是這部百老匯大IP活躍在音樂劇市場二十多年,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 百老匯著名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下月登陸羊城
    中新網廣州9月12日電 (記者 郭軍)延續音樂劇《變身怪醫》1997年首次登陸百老匯取得的巨大成功,中文版音樂劇《變身怪醫》將於10月11日登陸廣州大劇院歌劇廳與廣州劇迷見面。記者11日晚間從主辦方在廣州舉行的發布會上了解到,音樂劇《變身怪醫》於1990年首演於美國休斯頓,1997年登陸百老匯。該劇曾獲戲劇世界獎最佳女主角獎、戲劇委員會獎最佳音樂劇男主角獎、最佳音樂劇舞美設計獎,以及多項託尼獎提名,曾在28個國家和地區長演不衰。《變身怪醫》是以英國著名作家羅伯特·羅伊斯·史蒂文森的小說《化身博士》為藍本改編的。
  • 經典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明年華麗再啟
    經典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明年華麗再啟 原標題:   東方網8月23日消息 「炸裂的演技」、「華麗的舞臺」和「震撼的live實力」,百老匯殿堂級經典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兩年前的首度亮相不僅讓一批偶像氣質與實力兼具的音樂劇演員脫穎而出
  • 音樂劇《變身怪醫》亮相上海 趙麗穎送祝福
    網易娛樂6月29日報導 日前,中文版音樂劇《變身怪醫》小型音樂會在上海大劇院如約舉行,導演大衛•斯旺(David Swan)以及中方製作團隊攜五位主演劉令飛、鄭雲龍、徐麗東、王梓庭、張會芳和部分群演齊齊亮相表演劇中曲目。現場氣氛火熱,座無虛席,更有人氣明星趙麗穎、譚維維、鄭棋元等大咖的祝福空降現場為《變身怪醫》造勢,場面十分火爆。
  • 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將延至明年上半年
    【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將延至明年上半年】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是今年上海最受關注的音樂劇之一,該劇原計劃今夏登臺上海大劇院,由鄭雲龍、劉令飛、阿雲嘎等三位人氣男演員主演。7月3日,《變身怪醫》中文版主辦方蘭境文化宣布,原計劃於7月30日開啟的《變身怪醫》中文版全國巡演,將延期至2021年上半年進行。
  • 被「聲入人心」美聲男團演繹,這部自帶「造星」功能的音樂劇回來了!
    「炸裂的演技」「華麗的舞臺」「震撼的live實力」……兩年前,百老匯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首度亮相,不僅讓一批偶像氣質與實力兼具的音樂劇演員脫穎而出,也樹立經典音樂劇中文版改編的新標杆。經過長期籌備與多方努力,近日上海蘭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大麥網旗下自營演出品牌Mailive和國際音樂劇製作公司OD Company宣布將升級重啟《變身怪醫》中文版,計劃於2020年7月拉開全國巡演大幕。《變身怪醫》改編自19世紀英國著名小說的《傑克博士和海德博士奇案》,講述一個發生在混亂黑暗的維多利亞時期的故事。
  • 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登陸魔都:看點超多!
    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要來啦,哇咔咔咔,各位小夥伴有木有非常激動吶!如此隆重的一部音樂劇,怎麼能少得了你的出席呢?2020音樂劇《變身怪醫》上海站時間:2020-07-272020音樂劇《變身怪醫》上海站地點:上海|上海大劇院故事情節一位醫生想要實驗一項科研項目,可是沒有人同意,他於是在自己身上做了實驗:白天自己是好人,晚上成了惡人
  • 百老匯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全本土化演員唱作俱佳
    百老匯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全本土化演員唱作俱佳 2017-08-07 21:44:3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碩
  • 海外團隊進不來,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延期至2021年
    《變身怪醫》中文版是今年上海最受關注的音樂劇之一,該劇原計劃今夏登臺上海大劇院,由鄭雲龍、劉令飛、阿雲嘎等三位人氣男演員主演。7月3日,《變身怪醫》中文版主辦方蘭境文化宣布,原計劃於7月30日開啟的《變身怪醫》中文版全國巡演,將延期至2021年上半年進行。
  • 在音樂劇《變身怪醫》前,「化身博士」已有過120多個版本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7月28日,中文版音樂劇《變身怪醫》於上海大劇院大劇場首演,該劇是1990年首演的百老匯音樂劇《Jekyll and Hyde》的中文版,此後該劇還將在北京、廣州演出。對於「變身怪醫(化身博士)」這位西方文化史中的經典人物,中國觀眾或許並不十分了解;其在誕生後的一百多年形象幾度流變,至音樂劇《變身怪醫》已與史蒂文森的原著小說多有不同,由此,亦可管窺西方文化史在這一百多年中途經的徑跡。7月28日,中文版音樂劇《變身怪醫》於上海大劇院大劇場首演。
  • 佛教認為:人性是善,還是惡?
    ,是古今中外的哲人們普遍探討的一個重要話題;人性究竟是善、是惡,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因為不修養而有了惡。荀子、韓非等則認為人性本惡,主張用政治管理、社會教化來改惡為善。後世思想家對此也多有闡述,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
  • 音樂劇《變聲怪醫》巡演城市介紹:更附劇情介紹及角色介紹
    全新升級歸來的《變身怪醫》將攜手鄭雲龍、劉令飛、阿雲嘎三位國內音樂劇頂尖男演員,繼續衝刺中文版製作的新高度。——音樂劇《變身怪醫》劇情簡介:改編自19世紀英國著名文學IP《傑克博士和海德博士奇案》,音樂劇《變身怪醫》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混亂黑暗的維多利亞時期的故事。
  • 廣州大劇院2020演出季:百老匯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回歸
    南都訊 記者許曉蕾 通訊員姚惠 1月10日,南都記者從廣州大劇院2020演出季發布會獲悉,10月10日至18日,百老匯經典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將回歸廣州大劇院,中文版原班主演劉令飛、鄭雲龍、徐麗東、張會芳將攜手3名實力派新卡阿雲嘎、呂潤桐、餘思冉傾力演繹。此外,英文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也有望2021年回歸大劇院。
  • 音樂劇《變身怪醫》 雙重人格大對決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百老匯音樂劇《變身怪醫》首演20年後迎來了中文版。 劇組供圖在這一時期,科學和醫學技術的發展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也讓人們對人性和人的自我認知問題產生了更大的困惑。  主人公傑克醫生因父親患有精神疾病,決定開始一項醫學研究,試圖剝離出人性的惡,只保留善的一面。他把自己作為實驗對象,卻分裂出了雙重人格,白天是善良正直的醫生傑克,晚上則化身成邪惡的海德,對曾經反對他實驗的理事會成員實施謀殺計劃。他終日徘徊在善惡之間,被內心的負罪感和犯罪快感撕扯。
  •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你是怎麼想的?
    人性本善強調要順其自然的去開發和發展人的本性,善良使人的本性充分的發展,所以反對社會對人做出種種不合本性的規範,並把現實社會中人表現出來的種種惡行,看作是由於文化和壞的風氣所造成的。那說人性本惡是什麼樣的認為呢?